化流乡里
柳 复夏至时节的午前,周遭空气里充满着热,些许走动,身上就会汗津津的。这是今年入夏以来气温最高的一天,我们坐在村前公园里村民称为“议事厅”的大凉亭下,津津有味地听徐林收讲述他和松兴屯的故事。公园的“小西湖”就在不远处,一汪水面的降温作用也许惠及过来,使听故事的我们忘记了炎热。我与徐林收是二十多年的朋友,数次听他讲松兴屯,每次都有新的感触,越发希望更深更细地探究他和松兴屯故事里的细节和细节里的意蕴。公园北面是村民的房舍,一排排两层的连栋别墅式建筑,橙红的瓦,粉黄的墙,远远望去,透着家的暖意。它们高低一致,秩序井然地坐落在那里,像即将接受检阅时的士兵方队。街边停着一些小轿车,靠在马路的同一侧,因相距较远而显得零落,但仍然能感受到停放得自有规则。公园的南边和西边,是一座座蒙盖着白色塑料膜或黑色隔网的大棚,白色的大棚种着圣女果,黑色的大棚里则是养蘑菇的设施。更远的田地里是一架架葡萄,青绿的葡萄珠串挂在上面,翠艳欲滴,仿佛正在努力将青绿表皮褪去,尽快稔熟到红得发紫的高光时刻,成为一道鲜食美果,回报辛苦种养它们的村民。东边进村柏油路两边移栽来的老树静静地站着,没有风,看不到枝叶摇动。马路两边的绿化带宽大阔绰,老旧磨盘铺就的小径在高低错落的树丛下蜿蜒着,时而显露,时而隐藏。村口牌坊顶部的琉璃瓦掩映在远处的树梢间,吧 在绿丛中透出一簇黄澄澄的亮色。
这是我第四次到松兴屯,每隔两三年时间我就要来一趟,感受松兴屯的变化,听听徐林收的新故事。松兴屯是高密市阚家镇的一个村,是徐林收的家乡。徐林收小时候家里穷,没有接受完系统的教育。小学毕业后,要到很远的村里上初中,路上还要经过一条河,河上没有桥,上学十分不便,没上几天就退学了。退学后自谋生路,骑着载重自行车走村串乡收废铁,卖给青岛的钢铁厂回炉,没少吃苦受累。文化程度不高的徐林收聪明,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意识,把废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保持着忠恳诚实的秉性,结识了一大把钢铁圈的朋友,朋友们都愿意给他出主意。后来经营钢材,把生意做到了全国,积累起数额不菲的个人财富,在高密城里建起一座星级酒店,把公司开设到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城市。他经常回到村里,看着老旧的村舍,村里村外的脏乱,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种地的都是老年人,一年到头辛苦劳作,也没有多少收入。徐林收心里很难受,对比他去过的一些新农村,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村里改善村容村貌,让乡亲们有更多的收入。徐林收每年从自己企业的赢利中拿出部分钱来,主动帮助村里解决一些难题,村里脏差的地方在他的支持中年年有所改变。这样的事做多了,老少爷们心里念着徐林收的好。老支书看到徐林收愿意为群众办实事,推荐他入了党。2011年底,村委会换届,大伙一致选举徐林收担任村主任,后来党支部换届,老支书主动让贤,徐林收成为“一肩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
担任村支书的徐林收,对松兴屯村的责任感更强了,筹划着怎样把松兴屯发展起来,让村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他带领村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到省内外先进村考察学习,给松兴屯找一个可以参照的标杆。几经考察,反复讨论,徐林收与村民们决定从改造旧村、流转土地种葡萄展开松兴屯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把旧村全部重建为二层小楼,由他的公司出建房资金,每户村民只是象征性拿钱购买,在流转出来的土地上建设葡萄大棚的资金也由他的公司提供。说是由公司出资,其实都是他个人的资金,两项费用加起来有两千多万元,几乎抽空了他公司的现金流,但徐林收心甘情愿。彼时我在距高密不远的一个县里工作,终日从事的大都是“三农”事务,徐林收专门跑去给我讲他的这种想法,我为他的宏图大略感动,同时更为他捏一把汗。捏汗的原因不是他倾其所有为村民办实事,而是担心村民们能否全都顺利配合,弄不好花钱落不了好。我以多年农村工作经历告诉他,村级工作的一个重要经验是目标很美好、过程很艰辛,而且是身心俱艰辛。在一个村里搞这样的大动作,除投入资金是一个大问题外,赢得村民的支持至关重要,把各种细节问题一件件处理好,是更重要也更琐碎的工作内容,要做好“吃苦、吃亏、吃气”的思想准备,我还专门找来有类似经历的优秀村支书给他传授经验、讲述教训。在可能出现的困难面前,徐林收的决心没有动摇,仍然坚定不移地要把这两件事做下去。
2014年初夏,徐林收打来电话,邀请我到松兴屯新村看看。我在一个周末驱车再次来到松兴屯,我第一次来时的散乱村舍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整齐的两层联排别墅式新居,村里村外的道路干净整洁,新栽的树木茁壮成长着。肤色变黑了、脸庞变瘦了的徐林收领着我走了几户,每户的男女主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一直说着徐林收的各种好。从几户人家出来,我开玩笑说我要把户口迁到松兴屯来,就落到你家的别墅上。徐林收说这些别墅都是按户籍分配的,他的户籍早已不在村里,他没有资格分到村里的别墅。这让我十分惊讶,你自己出资给每户盖起这么好的房子,你自己住一套,老少爷们不会不赞成吧?徐林收赶紧解释说:建房前村里定的规矩就是按村里原来的户籍分配,我的户籍不在村里,当然不能有我的。虽然老少爷们都说我应该有一套,而且要把最好位置的那套给我,但我不能破了定好的规矩,如果我分了房子,就破了规矩,我哪还有脸做村里的支部书记?所以我坚决不能要村里的新房。听了徐林收这番话,我愈发佩服他,对他肃然起敬。我知道,他多年经营公司,该得的收益精打细算,在村里的规矩面前慷慨地放弃属于自己的利益,他这个村干部做得如此明白,群众怎么会不拥护?
从新村出来,我们来到原来老村所在的地方。老村已经荡然无存,建新村时的规划图大展板还在路边竖立着,经过两年多的风吹日晒,颜色有所褪却,但上面新旧村貌图还清晰可见。两年时间,展板上对比的内容已经易位,新村图变成了实景,而老村照片上杂乱斑驳的村舍、树木,只能留在村民的记忆中了。老村所在的土地整理出来,新增了两百多亩可耕种的良田,省里验收后兑现国家土地政策,给了一大笔新增农田补助资金,村里用这笔资金又建起了二十多座葡萄大棚,成立了属于村集体的“丽珠”葡萄种植合作社。新栽的葡萄苗沿着架杆上的铁丝努力攀爬着,县里来的农技人员正带着几位村民打理着疯长的葡萄藤蔓,说再过一个夏天满架的葡萄就会像美丽的玉珠一样挂上来。
那天晚上,我没有离开松兴屯,就在村前一所房子的新式大土炕上与徐林收同吃同住。彼时,村前的公园还没有建成现在的样子,旧水塘还没有蝶化为现在的“小西湖”,凉亭还很简陋,没有演变为现在村民的“议事厅”。我和徐林收在土炕上边喝边聊,我喝酒,他喝茶。不喝酒是他的习惯,相识以来就没有见过他喝酒。那晚,不喝酒的徐林收侃侃而谈,谈他在新村建设过程中的故事,谈村民们在建新村拆旧村过程中的幸福转变,谈他做企业的辛苦和担任村支书的感受,谈他在财物和精力上的付出,谈他夜以继日在村民家里、田里、炕头上做群众工作的辛劳和智慧,谈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解和作为,谈他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见解。言语之中,我感受到徐林收在从一个企业家到村党支部书记转变的过程中,自觉担当起农民致富、农村发展带头人的责任,逐步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忠诚地为党工作、为民服务,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担任村支书的自豪感不断地从言谈中溢出,为群众服务、为党工作的幸福感使他的双眸不断放出明亮的光芒。
我俩彻夜长谈,直到东方既白才睡去。第二天上午起得晩,简单洗漱后到徐林收父母家吃饭。我们在村里的大街上穿行,有几位老大娘在街边的树下坐着闲聊,我们经过时,她们热情地向徐林收打招呼。其中年龄最长的大娘突然站起来抱住他,用浓重的高密话大声喊着:“林收啊,你就是我的亲儿子!”大娘的突兀行为,弄得大家都愣住了。过了好一阵子,另一位大娘说:“对,林收书记就是你儿子,他比你亲儿子还孝顺您。”徐林收被这样冷丁一抱,一时不知所措,咧着嘴不知道说什么好,半天时间才指着我说:“大婶子,当着客人的面,你这是干啥呢!”另一位大娘对着我说:您别见笑啊。这老太太是林收书记的远房婶子,以前住的地方狭小逼窄,儿子也不孝顺。林收当了书记后建设新村,老太太也搬到了新房子里,村里每月还给她发养老钱。她儿子该干的孝顺事没干,都让林收书记干了,她看林收书记比亲儿子还亲。她好久没见林收书记了,今天见到了,激动得就这样抱林收书记,就像小时候抱他一样。回头对徐林收的远房婶子说,林收书记也是大四十几岁的人了,你还以为他是小孩子呢,见了就想抱抱亲亲的?我听了这些话,很是感动,对徐林收说:大婶子这一句“亲儿子”,这一个情不自禁的拥抱,就是松兴屯的群众对你这位村书记最生动的至高奖赏啊!
我第三次来松兴屯是2019年的秋天,村里新推行的蘑菇大棚和圣女果大棚早已建成。蘑菇棚里食用菌在密排的菌架上生长着,大大小小的菌扇竞相展现着自己的鲜嫩,每一簇每一片菌扇仿佛都是最亮丽的那一个。承包蘑菇大棚的村妇熟练地采摘,分拣到印有“松兴屯蘑菇合作社”字样的包装盒里,冷链运输车就在大棚外停着,整装待发,把它们保持着出棚时的新鲜及时运到大城市的超市里。圣女果大棚采用的是以色列种植技术,鲜红的果粒挂在无土栽培的果枝上,一颗颗、一串串,煞是好看,放到嘴里,清津甜脆,吃了一颗就想吃下一颗,百吃不厌,吃得不想停下来。徐林收介绍说,遍布全省的连锁超市,每天都来采购圣女果,有多少要多少,而且当天结算,承包圣女果大棚的村民高兴得很!
松兴屯村的土地上已经建满了种植葡萄、蘑菇、圣女果的设施大棚,每户村民都有自己承包的大棚,年收入不菲,超越了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徐林收把管理企业的办法用到管理这些果蔬大棚的经营上,责、权、利分明,种植、销售等各个环节由村和合作社统一服务,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用企业经营规则来管理村里的经济发展事务,效益更好了,这样一来,他这个村支书现在很多时间可以当“甩手掌柜”。徐林收说,城里的几家银行想到村里设营业网点,村会计正与他们谈条件,看哪家银行让村民更满意就让哪家来。徐林收还说,镇里正协调邻近几个村流转土地,把松兴屯的果蔬大棚建到邻村去,让邻村农民享受到松兴屯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好处。
村里经济条件改善了,要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村里的小学已经成为规范化学校,邻村的孩子争着到这里上学。徐林收又筹措了一笔资金,要建初中学校,徐林收半开玩笑地说,我这个村支部书记要让松兴屯的孩子在家门口上中学,把我自己当年因为路途不便而辍学的遗憾从现在村里孩子们身上找补回来。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村里建好了村史馆,展览的内容就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和松兴屯的乡村振兴历程,来参观考察的领导、专家和省内外的团队每周都来几批,镇里配备了大学生村官作讲解员,每天来村里上班,专司讲解。高密所在的潍坊市是全国农业先进市,潍坊市创造的“三农”经验如寿光模式、诸城模式享誉全国,来松兴屯的领导和专家多了,他们说松兴屯的发展丰富了这些模式,要深入总结松兴屯的经验,上升为松兴屯模式。徐林收颇感骄傲地说,把我们村的经验上升到了模式,这是给我们村做免费广告啊,松兴屯的农产品就更好卖了,价格就更高了,村民的收入提升就会更有保障,松兴屯振兴起来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祖籍济南的元代政治家张养浩提前致仕回归乡里后,曾在《送王克诚序》一文中写下这样的语句:“夫水不必江汉然后能润物,一沟之溉所及若不广,谓于物无益则不可也。迹是而论,士凡从仕中外者无曰崇庳大小,苟有所致,人有不蒙其泽者乎?……行修乎身,善刑乎家,化流一乡一国,则其所补亦岂细哉?”徐林收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自己发家致富后不忘乡里群众,以捐献性质的行为改造旧村,以符合村情的举措率领群众致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松兴屯模式,他自己也成为优秀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他的企业也没有多大的知名度,但在他的带领下,松兴屯从一个肮乱差的小村庄变成了堪比城市花园小区的农村社区。徐林收在松兴屯十多年全方位竭尽身心的投入,正是新时代最基层的农村党员干部,以最朴实的方式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沟之溉,化流乡里”的期许,“其所补亦岂细哉”?
发光的村庄
王 川麦熟季节,田野一片金黄。骄阳似火,热浪在大地上奔涌。
在宽阔、笔直的乡道上,我们看到了高耸的书有“全国文明村松兴屯”大字的石牌楼。非比寻常的气魄引得我们下车拍照。牌楼的两根内柱上镌刻着一副红漆对联:“党播春风追远梦 民依德政奔小康。”心想:这应该是松兴屯人的心声了。
作为一个普通的甚至相对偏僻的乡村,今天的松兴屯给人的印象是颠覆性的。如果你的头脑里没有对古老乡村的顽固印象,也不曾有过具体的乡村生活经验,往昔那些贫穷、艰辛的生存与劳动场景就不会为今天的巨变增加多少比较的砝码,也就不会显现今昔对比的落差之间所蕴涵的分量、意义与价值。但我始终相信,即使走上了小康之路,乡土依然是他们的倚靠和立足之本,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一切记忆、生长与富庶必将永远建立于其上——那片天空下可以折射不同光谱的泥土。
我说这些,不是因为参观了挂着 “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全国森林村”“山东省第二批美丽村居试点村”“3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诸多光亮奖牌的展览馆,倾听了他们苦干实干拼命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土地流转、大棚覆盖、迁居新村“三个百分百”的辉煌业绩,而是看到了它一座座漂亮的别墅,一条条整洁的街道,一处处现代化的配套设施,一排排望不到边的果蔬大棚,尤其是——它居然拥有一个偌大的古树参天、葳蕤茂密的植物园,有一片浓郁得令人惊讶的庞大树荫相与为伴,仅此一点,它便是我从未见识过的乡村“另类”。松兴屯已经不仅是一个乡村,而是一座被散发着清香气息的植物园围拢、熏染、抚触着的田园“发光体”,聚集了大地的锦绣与奢华,带着乡土世界罕有的仪容、表情与气质,远远超出我对乡村曾经的定义与想象范畴。不过,仔细揣度倒也释然,谁说乡村就必须是固定的模样,就不能突围被时间与空间捆锁、凝固的传统?在草木滋生的乡野,在果蔬芬芳的田园,一座集纳了数百棵珍贵树种的植物园无疑会以共生的方式进入村民们的精神与梦想,让原本只生产口粮的地方长出希望、诗意与尊严。
只有异想天开的头脑才会孕育如此创意。那个叫徐林收的人告诉我,本来还建好了一个动物园呢,甚至引进了猴、狼、天鹅等,但由于饲养技术复杂,只好作罢。他说,办植物园、动物园是为了学校的孩子们,让农村娃不出村就能了解书本之外的很多知识。看来,这位徐书记不仅是个现实主义者,更是个浪漫主义者、人本主义者。想到他总是口口声声“没读过几年书”,揣摩他既坚定又灵动的眼神,我觉得,这几十年,他的目光已经穿越了被他翻透的那本“社会大书”,进入了一个满足与兑现自己内心情结和期望的过程。这也许是一种内在的“修复”或“营造”,但更是一种奋力的“书写”,他让他的村庄和乡亲与他一起,共同参与了这个漫长、艰辛却充满希望的劳作与跋涉。他们没有疲惫,而是获得了确立梦想并为之不断创造的权利和动力,表达了对生活本自具足的期待和热忱,并且越来越充分。他们已然明了,最美好的安顿建立在最有效、充足的智慧和劳动之上,生活优渥、生命坦然,汗水发出的光芒才会圆润璀璨。反之亦然。如今,这一切已经完全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徐林收正是这本复杂又简约的“乡村志书”的作者,对于松兴屯而言,他的“写作”远远超过他曾经渴望读取的那些书本,不但仍在持续,质地更是完全不同。
在松兴屯转了一圈,除了田园和地垄边的花草,几乎没有发现我印象中的乡村旧影。它是崭新的、光洁的、现代的,像一朵正在怒放的向日葵,挺拔而蓬勃,充满热烈的生机。已看不到村口那泛着绿苔和气泡的污脏湾塘,也看不到那些土坯草屋、墙皮松垮剥落的院墙,以及挂在墙上的锹、锄、镰刀、挽具,摆满院落的水缸、磨盘、锅灶、矮桌、板凳、瓢碗和四处游荡、纷飞的牲畜、鸡鸭、蚊蝇,堆砌在街边的农家肥料、车辙纵横凸起的泥泞路面、挂在树梢随风飘荡的各色塑料垃圾袋……它丢弃的不过是曾经的生存、生产样本,是那些古旧、传统的农耕方式和在向现代化转型中制造的众多废物。然而它仍是那么安静、空阔、光洁,延续着千百年不曾流失的内里和质感,不改亘古本真;它只是依照着土地提供的可能性,实现了与它的本质更完美、完整的链接,得到了更为殷实、富足的供养。因此,除了惊讶,我并无任何失落感。我相信,乡村就是一棵树,在贫瘠的土壤与恶劣的环境中,叶子会打蔫,枝干会枯萎,根系会腐烂,但在肥沃的土壤里,在充沛的阳光雨露滋润下,必能枝叶繁茂,果实累累。
正因为松兴屯人依然保持着对土地一如既往的敬重和养护,这方泥土才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民有了最丰厚的回馈,这种回馈同时也成就了土地前所未有的光荣。我从来不怀疑“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费孝通《乡土中国》)
徐林收的个人经历——他的出走与归来,让我明白,他就是一个“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他其实从没有离开过生养他的村庄,扎在松兴屯的根是他无法扯断的生命半径。眼界无论多么开阔过,心里装着的仍是村口的那棵大树;腿脚不论走过多少山水,鞋底上总沾着田地里的泥土。他了解并念想着自己的乡亲,他要与他们一起播下致富的种子,获得土地赐予的恩宠与勇气。
不过,在此之前,松兴屯是难以讲述的,它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与大地上所有的村庄一样,古老、平凡、质地粗糙,甚或更加边远、沉默。朴实、勤劳的传统养育了一代代惯于安居乐业的乡民,在艰辛的劳作中繁衍生息、香火不绝。那些祖祖辈辈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人,以同样的方式播下种子,期待耕作的庄稼结出饱满、光灿的籽实,供给每顿餐食,接续日日炊烟,千百年赓续不变。他们在窄小的院落里安放一切劳顿与操持,在土打墙、高粱秸天棚的老屋间休憩、睡眠、生养、饲育,经历春夏秋冬,遭遇风霜雪雨。他们的故事就是大地的故事,而生命的细节总被自己或他人忽略,因此也总被时间忘记、抹掉。除了季节、农时、天气、墒情、工具、器物、牛羊、家畜、节庆、亲戚、婚丧嫁娶,他们并不过多地思虑、谋划、盘算明天、明年或者更远,更很少关注屋顶、河流、丛莽之上的星空、流云、飞鸟那些与饭碗几乎不相关的遥远事物——在他们眼里,时时与他们同在的从来不代表生活的奇迹。他们不做白日梦,甚至不曾想过,这辈子还会遇到什么奇迹。他们醒来、吃饭、摸起工具、下地干活,然后一天天变老。其实,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只是完全可以合并同类项,甚至汇拢为同一类叙事。如果不遇上一个变革的时代和参悟过变革意义的人,奇迹则永远在他们的视域之外,无迹可寻。
但松兴屯创造了奇迹。生活被彻底改变,乡民的叙事由此变得清晰、明朗、宏大。
他们告诉我,只用了6年时间,原来的松兴屯就彻底消失了,拥挤缭乱、歪七扭八的土坯趴趴房,臭水从村这头流到村那头的旧村子,仿佛一瞬间就变成了一排排被花木包围着的整齐、美观、亮堂的别墅。他们说,你们不要以为这地方大名鼎鼎的只有电影里的“高密东北乡”、到处都长满了红高粱,我们阚家镇的松兴屯,如今才是高密西乡的 “金凤凰”,果蔬大棚遍地,四季田野飘香,更有森林公园,堪比城市模样。有道是:现代农业效益好,村民日子正兴旺。带头人叫徐林收,美好声名传四方……
我倾听了他们的故事。就这样,我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松兴屯特殊的味道、气息、光影、温度散布在我的周边,甚至进入了我的皮肤和血液。在下午散漫的时光里,徐林收带领我们穿过一片花海,好似无意中选择了进入村庄的方式——被鲜花簇拥的方式。时间的“流速”突然缓慢下来。行走中,梦幻般的花海不断荡漾、扩散着自己的边缘,由近及远。条石板掩藏在花丛中,波斯菊、百日草、鼠尾草、金鸡菊、石竹花开得正绚烂,白色、紫色、红色、金黄……在身边摇曳、飘浮,格桑花的家族以纯净的剔透与妩媚交汇出明亮的韵致,辉映着迈向生活的路径。阳光与微风丝绸般拂动,花海托举的村庄宁静而光洁,红瓦黄壁的别墅洋房与澄澈、明亮的晴空互为背景。
仿佛是为了存证以崭新的姿态再次栖落于大地上,松兴屯人在自己的新村里书写、描绘了色彩最为斑斓的字句,一部追索土地梦想的确权书落实在随处可见的文化墙和村民喜盈盈的笑脸上,乃至老者舒展的皱纹间。我看到,他们生活中的诸多内容、习惯和细节被陌生而舒适的事物替换、取代,经受的忍耐变作了当下的享有。
是的,如今,他们拥有了足够自豪的资本:“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900亩的大棚葡萄、700亩的大棚果蔬、600亩的中荷果品示范园;“阳光玫瑰”、圣女红果、维纳斯黄金苹果、食用菌等果蔬品类,光听名头,就美妙得让人遐思,令人垂涎……在路过一片葡萄大棚时,我对从未见识过的“奇景”充满好奇:葡萄的主干与藤叶明显分为两层,上层的棚膜全部打开,油绿的叶片正享受阳光的照晒;而下层林立的藤干和水泥桩中间,正有人开着小型拖拉机管理、施肥。原来,产业化的葡萄种植已经完全不是我们小时候见过的样子。旁边,徐林收语速如机关枪似的解说更是带了诱人兼“科普”的成分:“像我们的鲜食葡萄,粒粒圆润,晶莹剔透,皮薄肉多,含糖16度左右,酸度低,口感好,作为潍坊优质农产品代表,走进了钓鱼台国宾馆,得到了京城市民的高度认可。”
他的话令我们咂嘴,但在被树林包围的议事亭落座后,他只提供给了一盘盘“圣女红果”让我们品尝。我们自然晓得,离葡萄的成熟期还远着呢,但我们都在心里期待着他说出那句盛情邀请的话。而我正坐在诗意盎然的园林里琢磨着整齐划一的大棚对古老 “诗意”的抵消和颠覆,同时又感觉一种本就不存在的“矛盾情状”正被干净、美好的生活所中和、溶解。所谓“矛盾”不过是我的记忆使然。只一瞬间,圣女红果的味道就让我回过神来,真的可口、好吃。因为供应充足,我们品尝的姿态还算沉着、淡定,仿佛关心的一直是发展与致富的话题,而不是嘴里酸甜可人的爽脆滋味。但发展与致富的话题不是几个小时就能聊完的。不过,我想起村民对这个庞杂而漫长的话题所简括的几句传神之语,颇能解颐:大棚蔬菜,瓜果飘香;别墅联排,户户新房;一村一品,全国名扬;文旅融合,共奔小康。
没承想,我们是坐在价值3000余万元、栽植了3万多棵树木的绿色“氧吧”里喝茶。还有比这更“奢侈”的村子吗?我们喝茶的小亭子叫“村民议事亭”,还有比这让人身体更舒适、心态更平和的议事环境吗?每逢大事有静气。徐林收投资这片公园,是为了让村民们在劳作之余修身养性、宁静致远、念想着更美好的前景呢,还是在表达对生活的感恩和信仰,抑或更是向辽阔的厚土以及厚土所承载的物阜年丰致以深切的敬意呢?
但这无疑使松兴屯的四季变得更为丰盈和充实。这不是一片大而无当的绿色,而是蕴藏着这片方寸之地之所以焕发勃勃生机的巨大谜题的所在。徐林收应该是在这片园林里散步、沉思最长、最久、最多的人了。在竹林的小径里,在美丽的湾塘畔,在散落于林子各处的角亭、花坛边,在“小西湖”的吊索桥上,在几千个磨盘砌沿儿的村道旁,他遇到邻里邻居、老少爷们,与他们的话语、表情、眼神、心绪进行深度交流,并得到印证和结论,一颗曾经流浪异乡的心终于踏实、沉静下来。我知道,对于村庄和土地,他并未解构与颠覆,而是不断地追认与还原,让那些能够丰腴的更加丰腴,让那些本该繁茂的更加繁茂。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他自己也是如此评价自己的。
十来年过去,高密松兴屯党支部书记徐林收靠在外打拼创业挣来的钱投资土地流转,鲜食葡萄、果蔬大棚和新村联排别墅建设,大搞村庄整体提升,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实施产业园区和集中居住区“两区同建”,在较短时间实现了村民致富“齐步走”和乡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这位被当地人称作“自创业乡贤”的能人,有一句“自己富了不叫富,老少爷们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富”的口头禅,他认为,农村干部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富民强村,加快发展才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金钥匙。“不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再好的地里也刨不出金子,不改变生产生活环境,再富也脱不了一身土气。贫穷建不了和谐社会,愚昧建不好精神文明。”就这样,他靠着提出的组织、产业、生态、文化、人才 “五大振兴”战略,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始终把党建放在第一位,把致富能手吸纳到党支部,把党员骨干培养成致富能手,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推动产业链党建全覆盖,实现了村级组织“一股绳”的抱团发展,同时形成了全村 “一个家、一个梦、一起拼、一起干”的强大合力。
他对我们说:“我觉着美丽乡村,不仅美在山水田园,美在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也要美在淳朴的民风,美在向上向善的文化,不能光面子美,‘里子’也要美。这样,一个小村庄就有了灵气和魅力。总之,我心中的美丽乡村,就是每个人每天都有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存在感。”是的,他实现了当年高票当选村支书的诺言:“任期内村民年收入达到十万元。”他做的又何止村民收入这一点。
我们在村子的公园中散步。林中圆形的台子中央有一棵杏树,成熟的果实落满周边的地面,枝杈上还挂着很多,黄灿灿,油亮、皎洁,像森林天空的星颗。摘下来放在嘴里。这可能是今年吃的最后一枚也是最好吃的一枚杏子了,我想。
这片林子实在太茂密了,简直是“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能把所有的杂音挡在外面,只有知了和鸟鸣之音时时响起,像一部森林乐章的协奏。如果我独自进入这里,一定会迷路,尽管曲径通幽之处有各类奇石、十二生肖和野兽的雕塑作标识。这不正是一处可以安静沉思、读书、写作的所在么。恰好看到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屋,深隐在红花绿树间。方远对说我:“在这里写作不错,住下来吧。”我们总能想到一起,在某个瞬间,对某类事情。
有一天也许真的会这样,找一个村子住下来,既像回到了童年,又像抵达了遥远。与乡民们相处,与大自然相邻,在一个现代的、美好和谐的桃花源里,再老都会不断地成长。
是的,应该找到这么一个地方,比如今天的松兴屯,比如明天的松兴屯们。
松兴屯漫步
方 远从一穷二白到共同富裕,如今,曾是默默无闻的松兴屯村与村支书徐林收已是声名远播了。
松兴屯村位于高密市阚家镇,有道是,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相信松兴屯村与村支书徐林收的成功之路当是独辟蹊径,与众不同。
那天一早,慕名而来的我穿过高大威武的村名牌楼,在村碑前悄然驻足。这个时候,太阳在冉冉升起,写有“松兴屯”三个红色大字的村碑身披霞光,庄重而温暖。在村碑的左右与后面,有三棵枝繁叶茂的松树傲然屹立,就像三个忠诚的卫士在守护着村碑。
满怀好奇地进得村来,我发现,松兴屯村里也多松树,或葱茏挺拔,或青翠秀美,独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经了解,三棵松委实与松兴屯村颇有渊源,甚至对松兴屯村人有着某种非同一般的象征意义,如同山西洪洞县富有传奇色彩的那棵千年大槐树。
顾名思义,松兴屯村因松柏而得名。明末,先人们迁此立村,扎下根来。在村东的庙前,有三棵古松,四季常青,备受先人们的喜爱与膜拜。
回望那并不遥远的历史,探寻的脚步在1900年蓦然停下,我极目迥望,松兴屯村东遮天蔽日的三棵大松树仿佛就在眼前。自然,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国弱民孱,德国人耀武扬威地打下高密,又兴师动众地修胶济铁路。于是,他们贪婪的目光落在了这三棵大松树上,遂之刨根锯枝,占为己有。
在古老的松兴屯村,没人记得这三棵松树为何时何人所栽,他们只知道,祖祖辈辈在松树的庇护下辛勤劳作,繁衍生息。
光阴似箭,转眼一百多年过去,松兴屯村的先人们目睹三棵大松树被强盗劫掠走时的情景已经无法复原。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当是眼含悲愤而屈辱的泪水,却是忍气吞声,无力反抗。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史明志,不忘国耻,三棵大松树成为松兴屯村人永远抹不去的痛。那么,对村支书徐林收而言,这三棵松树也从来没有消失过,就像一直长在他的心里一样。他知道,当年,松兴屯村东的三棵松树根深叶茂,先人们曾依松而居,村子也因松而兴,在某种程度上,松树是松兴屯村民的神圣图腾。
许多年前的那个清晨,村支书徐林收来到了村东这块空荡荡的土地上。这个时候,有旭日东升,也有百鸟争鸣。抚今追昔,徐林收自然是感慨万端。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松兴屯村人励精图治,正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上。然而,创业是艰难的,并不会一帆风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那么,松兴屯村人优良的精神传承是什么?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这是南北朝诗人范云赞美松树的诗句,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古往今来,歌颂松树的诗句与美文更是举不胜举,这是因为松树有着坚忍不拔的精神与顽强不屈的意志。
自然,徐林收深谙此理。为了追思先人们创业的艰辛,坚定村民们奋发图强的信心,不久,在他的主持下,村两委形成决议,在村东重新栽植了三棵松树。2017年,又投资500万元,建设了风光旖旎的三棵松广场。
如今,三棵松广场已成为松兴屯人的精神家园,而在僻静的一隅,存在着另一重要的遗存,那便是巾帼井。
在松兴屯村,许多人还记得1973年那个不同寻常的春天。久旱不雨,返青的庄稼在艳阳下无精打采,如同嗷嗷待哺的饥饿婴儿。松兴屯村人的性格是倔强而坚韧的,他们没有屈服于自然灾害,在男人们出门劳作的同时,一支由20名妇女组成的打井突击队成立了。
有道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在这支自告奋勇的队伍里,有风华正茂的姑娘,也有拖儿带女的母亲。我猜想,破土动工的日子一定是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即使有微弱的风吹过来,也是干的,捏不出一丝水分。当她们精神抖擞地轻装上阵,在选好的风水宝地上奋力铲出第一锹土的时候,或许不会想到,她们就已经写入了松兴屯村人不屈不挠而可歌可泣的奋斗史。
巾帼不让须眉,20员女中豪杰由此成为一棵棵顶天立地的劲松。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挥汗如雨,打钎、放炮、抽水、挖石……她们冒酷暑,顶严寒,肩扛手抬,轮番下井作业,汗水与泥水交织,用原始的工具与钢铁般的意志一点点地向地下掘进。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再圆,秋去冬来,当又一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凝聚着她们的血汗与乡亲们希望的水井终于打成了,从而解决了抗旱难题。没有锣鼓喧天与鞭炮齐鸣的竣工仪式,只有20名巾帼英雄喜极而泣的泪水。井深22米,直径8米,井水甘甜而清澈,流淌在禾苗茁壮的田地里,更流淌在乡亲们的心里。
光阴荏苒,一晃五十多年过去,这眼井已是功成身退的老井,不再有灌溉农田的作用。自然,当年的巾帼英雄有的已步入古稀之年,有的已驾鹤西去。松兴屯村人是不会忘记过去的,他们将老井重点保护起来,并命名为巾帼井,它就像大地上一枚硕大无朋的勋章记载着20名巾帼英雄感人肺腑的事迹。
那个午后,我久久地伫立在巾帼井前,聆听着乡亲们讲述着她的前世今生,自然是百感交集。我知道,事到如今,巾帼井已不仅仅是一眼来之不易的水井,而是松兴屯村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
精神不灭,信念不移,对于松兴屯村人来说,无论是三棵松还是巾帼井都有着别样的意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力拼搏,从而实现了共同富裕的梦想。
近年来,作为带头人,村支部书记徐林收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小康建设者、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松兴屯村也接连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
毫无疑问,松兴屯村与村支书徐林收是脱贫致富的先锋,也是乡村振兴的明星。
选准一个人,带动一个村,振兴一大片。与此同时,一个好带头人也带出了一个好支部,一支好队伍。无论是村支书徐林收还是松兴屯村都是荣誉满满,令人敬佩。毋庸置疑,松兴屯村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发家致富的法宝,而密切的党群关系则是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
在松兴屯村,村民们还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那便是小西湖游乐园。
小西湖游乐园在老村的后面,这里原本是一处杂草丛生的苇子沟和废弃猪场。2018年,村里耗资1000万元,历时近两年打造而成,先后栽植了4万余棵绿化树木。
走进小西湖游乐园,但见花红树绿,生机盎然,亭台楼阁古色古香,一处一景,美不胜收。然而,更令人注目的则是那一座座刻有红字的主题石碑,比方,造型精致的汉白玉小康桥等。同样,飞檐斗拱而廊腰缦回的长廊也被赋予了暖心的寓意,名曰民声回廊。
小西湖里碧波荡漾,鱼儿穿梭。一座铁索吊桥横亘两岸,在左右两侧的护栏上,书有醒目的五个红色大字:党群连心桥。
据村支书徐林收介绍,红军当年飞夺四川泸定桥的故事震撼人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村支部深受启发,决定仿照泸定桥的样式,在小西湖上建一座铁索吊桥,以缅怀革命先烈并鼓舞村民斗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为党,下为民,铁索吊桥因此被命名为党群连心桥,可谓匠心独具。桥长六十余米,人们由“追梦石”出发,历经艰险,最终到达“民心石”。
聚精会神抓党建,专心致志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019年,松兴屯村新建了一处50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也是乡村振兴主题馆,既可以展览党史,也可以让群众走进大课堂,学习理论与技术。
支部书记就应该奉献,支部书记就是克服困难的。这是徐林收经常说的一句话,更是他为民服务的座右铭。
在展览室,我见到这样一张照片,在村里行走的徐林收被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突然紧紧地抱住,脸贴脸,亲热而温情,就像一对母子的久别重逢。
这张照片是现场抓拍的,由于事发突然,老大娘的双臂都拍虚了。然而,照片的虚正说明了事情的实,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老大娘眼含热泪,说出了朴实而真诚的一句话:徐书记,你就是俺的亲儿啊!
徐林收觉得,能成为村民的儿子,是对他最大的褒奖。我相信,每当徐林收想起这句话的时候,他当是怦然心动,感慨万端,脸上一定会荡漾着幸福而满足的微笑。
这些年来,徐林收以党建为引领,抓班子,带队伍,大胆创新,实行了党员积分制、党员包户、网格化管理等机制,党员的纪律意识与奉献意识大大增强。村党支部每年都召开20多次党员会,学大政方针,议产业发展,定各项决策,全村形成了“一个家、一个梦、一起拼、一起干”的强大合力。
水有源,树有根,知党情就得报党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徐林收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套好的制度让松兴屯村变得文明有序而有温度,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美丽的新型农村,如今,徐林收与党支部一班人勾画出的美丽村居蓝图正在逐一实现。
白衣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走进日新月异的松兴屯,如同走进一个梦想中的美丽家园。从日出东方到华灯初上,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漫步游走,感受着松兴屯村人的奋斗精神,体会着松兴屯村人的美满日子。
夜幕四合,群星璀璨,圆圆的月亮挂在浩瀚无垠的天际,在我的双脚迟疑地迈出村名牌楼的那一刹那,我禁不住回过身来,深情地与其道别。
这个时候,松兴屯村里灯火辉煌,静谧而安详,无论是三棵松广场还是小西湖游乐园都是霓虹闪烁,流光溢彩。蓦然,有音乐声响起,在村子的上空回荡。我知道,这是村民们尽情娱乐健身而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刻。
乐曲悠扬,余音袅袅,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也隐隐约约地随风传来。
走马观花,却是流连忘返,我恋恋不舍,多么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松兴屯村人。这个想法很梦幻,但是,我觉得,许多参访过松兴屯村的人都会有我一样的想法。
中国好人徐林收
马金刚在松兴屯采访结束时已是中午,徐林收请我们吃一种名叫“卤火烧”的当地饭食。吃饭中间,有人讲起了几个孩子攀比谁有个好爸爸的故事。徐林收饶有兴趣地听完,也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儿子有次参加同学聚会,大家都介绍自己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轮到我儿子说话了,他没说我是村支书,他说:我爸爸是中国好人。”讲完这个简短的故事,徐林收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他是省人大代表、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还是全国劳动模范、最美全面小康建设者,而2017年荣登“中国好人榜”、成为一名中国好人,是这些年来最令他开心的事件之一。
好人常怀感恩之心
徐林收上了6年学。因为村子小,学校年级不完全,上高年级要到8里外的泊子村,交通不便加之家庭生活困难,懂事的他自愿退了学,16岁就骑着装了驮篓的国防牌自行车做生意。回想起那段经历,徐林收现在仍然不胜唏嘘:“晴天还好说,最多弄一身土。最难受的是下雨天,粘稠的红土把轮胎挡泥瓦裹成一团,我只好脱了鞋挽了裤管扛着自行车一步一滑地走。一天要骑将近两百里路,屁股磨掉了皮,幸亏那时年轻不在乎。”长年累月的艰辛付出,磨炼出他敢吃苦、能忍耐、善沟通的脾性。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正处于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几年,“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的理念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徐林收头脑灵活,接受新鲜事物快,做生意也没有条条框框约束。几年下来,他就把生意做到了青岛。
那时还没有动车,去青岛要坐大半天的绿皮火车。这段时间他也没闲着,或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或买一张报纸,遇到谈吐不凡的人士邻座,他也想办法跟人聊天,好多知识都是他利用碎片化时间、从社会这所大学学来的。几年前,国内30余家媒体到村里联合采访,有一位记者请他谈谈“如何与‘钉子户’打交道”的经验,这个话题让徐林收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他打断记者发自肺腑地说:“群众怎么能用‘钉子户’来形容呢?没有群众的支持,我们什么事也办不成、办不好;陈毅元帅就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令一众记者惊讶的是,他当场准确地列举出了支前民工、车辆、担架、骡马、粮食等多组数据。一位国家级报社的记者由衷称赞道:“徐林收书记爱学习、视野宽,他领导松兴屯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绝不是偶然的。”
徐林收的商业活动起步于党探索经济发展方向的大背景下,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有着亲身的体验,对党充满着朴素真挚的感情。“我最佩服我们的党,用短短三四十年时间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从我个人经历来说,党的各项政策贴近民心而且适应形势,我的家产才能从一辆自行车变成多家企业,一个人再有经济头脑,没有党创造的好环境,想成功比登天还难。”
2004年,怀着对党组织的向往,他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知道这个消息的同行劝他说,入党后要受党的纪律规矩约束,容易给做生意带来约束。徐林收没有正面回答同行的问题,但却对自己说:“徐林收,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党给的,知党情就要报党恩,报党恩就要先成为党的人。”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全国各地到处跑,江苏的华西、本省的三元朱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相比之下,生他养他的松兴屯仍然唱着“涛声依旧”的老歌,每次回老家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垃圾场、臭水塘,晚上想出来跟乡亲们聊聊天、拉拉呱,可是黑咕隆冬又崎岖不平的路面又让他无处下脚……
为了改变家乡的现状,从2005年到2008年,他陆续拿出240多万元资金,为村里硬化了11条马路,安装了56盏路灯,翻建了村委办公室。他忘不了当年在泊子村半年多的求学经历,忘不了村庄对他的接纳,感念着那里父老乡亲和老师,特意出资给泊子村安装了路灯。
“孩子,说句耽误你前程的话,你要是能回来带着大伙一起干就好了!”一次他即将上车回城里时,一位老人拉着他的手用期盼的目光对他说。
他没有当场答复,但他为父老乡亲们实现小康的愿望却更加坚定了。
好人信奉一诺千金
徐林收从小爱听书,《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等评书中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无疑对他影响很深。尽管他也曾在商海中遭受过损失,但自己却从未改变过诚实守信这些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2011年5月,在上级党组织的征召下,43岁的徐林收说服家人,回乡参选并高票当选松兴屯村党支部书记。当着全村父老乡亲的面,他庄严承诺:一定和大伙一起同甘共苦,改变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任期内村民家庭年平均收入达到十万元。
回头看看他做出的承诺,全部超过预期:户户住上新楼房,大棚里的产出进了钓鱼台国宾馆;家庭收入从不足一万元到超过十万元,集体收入从两万元到两百多万元;村庄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党支部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实现诺言的道路上,徐林收开启了人生第二次创业。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微薄的家底:村子小,只有700多口人;自然条件先天不足,既不靠山也不靠水;收入来源单一,靠种植玉米、小麦等解决口粮问题,再靠外出打工解决必要生活所需。思来想去,人均两亩的土地是最大资源和优势,必须通过土地流转形成拳头效应,走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高效农业的路子。
为了统一思想,徐林收准备来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他自掏腰包带领干部群众近到寿光临沂、远赴浙江江苏,在参观中学习思考,把讨论现场放到种养植基地、放到现代化农产品加工车间。走一路学一路,土地流转、种大棚的共识在讨论中逐渐达成。他说:“我们党每进行一次大的改革或整风,解放思想是前提,这些成功的经验现在仍有巨大的生命力。”
思想讨论毕竟是务虚的,群众更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如何让群众最快得到利益,打消土地流转后可能遭受损失的顾虑,必须还得树立起党组织讲信誉、敢担当、能负责的形象。对当时存在顾虑的几户村民,徐林收卖掉一个企业从中提出100万现金到村里“现场办公”:谁先流转土地、就先给谁钱。他开出的旱涝保收的条件也很诱人,每亩1000多元的流转费已经是种粮的收入高限,个人在流转土地上的劳动所得不比外出打工挣得少,有条件的还可以承包大棚搞经营,来钱门道可谓“三管齐下”。他还承诺,如果没达到收入预期,群众可以随时收回土地。这一利益优先原则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信心,最后几户有顾虑的村民愉快地交出了土地。
有人说他的这一做法借鉴了秦国商鞅变法中的“立木为信”。徐林收感叹道,个人经济遭受损失我能承受,但一级党组织对群众食言,不仅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削弱了党支部战斗力。有一位前来参观学习的村支部书记对他说了句大实话:“老徐,你有钱好办事,我到哪里去弄那一两百万?”徐林收诚恳地回答道:“咱们当干部的,有什么就往外拿什么。群众缺吃的咱就给他送粮,群众没穿的咱就给送衣,不在于具体给什么,关键是让群众看到咱们毫无保留的一片心啊。”一席话说得这位同行心悦诚服。
其实这位支部书记不知道,徐林收这些年为集体事业自掏腰包解决燃眉之急何止这一两百万,在其后的对全村土地的整建制流转、建起900亩鲜食葡萄大棚、700亩高温果蔬大棚的过程中,他共垫资3600余万元,而这也只是他“以己财谋民利”的一部分。一位村民因为用电不当引起大火连烧9个蔬菜大棚,损失200多万元,徐林收望着束手无策,担心受到法律、经济处罚的当事人,“损失由我一个人担着”,毅然承担了全部损失。
脱贫路上不让一户掉队,这也是他上任之初的承诺之一。他先后创新实施了党员包户、党员奉献积分、网格化管理、党员责任区等机制,把本村的“土办法”与上级政策结合起来,有力地助推着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稳步衔接。比如在网格化管理服务系统中,他自任第一网格的组长,由他本人和党员、群众代表对2个贫困户实行几对一帮扶。全村六七十岁的老人,通过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或看大门或修剪果树,每月领取千余元的工资,使每个人的劳动得到了尊重,每个人创造的价值得到了回报。
徐林收既珍视他对别人的承诺,也不忘自己对自己的许诺。当年退学后,他曾经对自己说,将来有了能力,一定要建一所漂亮的学校,让村里每个孩子都能就近有学上。担任支部书记后,他领导建设的第一所大型建筑,不是新村248栋连排别墅和6栋多层公寓楼,不是数千平方米的党员活动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也不是高大气派的牌楼,而是一所当年投资千余万元建成使用的松兴屯学校,实现了他当年对自己的承诺;这几年他又多次扩大学校的规模,先后建成满足8个村庄孩子需要的集幼儿园、完全小学于一体的全省规范化学校和占地40亩、可容纳900名学生就读的松兴屯中学。
前年,中央组织部一位领导到村子视察工作。那几天一直在外地的徐林收,陪同领导出现在村子里时,一位大娘竟然忘情冲进队伍拽住他的胳膊,嘘寒问暖起来,朴实无华的一幕隐含着太多的情感密码,让人感叹让人钦佩。
好人不忘饮水思源
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松兴屯村党支部雷打不动的制度。徐林收是这样认为的:现在的网络资讯发达,不论是党员个体还是最基层的党组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组织战斗力,才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使命。如今的松兴屯,早就实现了土地全面流转、大棚全面覆盖、全村乔迁新居这“三个百分百”,这片能够刨出“金疙瘩”的“黄土地”,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也不为过。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花,什么样的土地结什么果,徐林收带领支部一班人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种子同时洒播,实施腰包鼓起来、脑袋富起来、生态美起来、乡风好起来、党风优起来的系统工程。旧村土地上的垃圾场改造成了文化公园,陆续引进了几十种树木,搭建了文化长廊,修起了小桥曲径、假山亭阁;原来的臭水塘变成了“小西湖”,党群连心桥飞架南北……
在去年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前来松兴屯参观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他们想不到这个村级党组织有如此功能完备的党员教育基地:乡村振兴主题馆里记录着松兴屯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党员学习室里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着高密乃至山东党员干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和牺牲奉献;在“三棵松”广场,德国一百年前对松兴屯的掠夺行径唤起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深沉思虑……
对于那口40多年前挖掘的20米深、直径8米的老井,徐林收更是充满了感情:1973年,松兴屯20名妇女为了抗旱保丰收,以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成立了女子打井队,夜晚她们放下熟睡的孩子,忍着锤击钢钎给虎口带来的震痛,爆破碎石,用7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个让壮年汉子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壮举;在那20名妇女中,也有徐林收的母亲。“填了这口井,咱能多种半畦蔬菜,但少了一份教育后代的活教材!”在他的倡议下,这口井被围以栏杆妥善地保护起来,立了丈高的丰碑,以浮雕形式再现那段不向困难低头、敢向大地要水的光辉历史画卷。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引领,而组织振兴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坚强的支部战斗堡垒。“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组织就是为群众服务的,我们的工作要经得起群众的评价。”基于这样的理念,他大力推进党务改革。
土地全部流转,实现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改造,也把村干部从原先的家庭劳作模式中解放出来,这为实施村干部打卡坐班制提供了条件。他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先要有时间上的保证,不能群众有了事,到处找不到村干部,手机再方便也不如干部随时出现在群众眼前更有亲和力和保障力。
他最看重群众对党员的认可度。针对部分党员在外、不能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也不便于群众了解现实表现的现状,他依托四级党员服务群众的体制,把群众代表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来源。那些踏踏实实跟群众打成一片,在服务群众中得到群众认可的先进分子,陆续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实现服务群众的可持续发展。
他重视村庄的思想道德建设。在村里成立了茂腔剧团、舞蹈队、红歌队,每年给党过生日,让全村老百姓心甘情愿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他把潍坊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央视《越战越勇》的舞台搬上了村里的“文化大舞台”,请江涛、大衣哥等明星在家门口给群众演出;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子评选,年年庆祝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为全村形成“一个家、一个梦、一起拼、一起干”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坦率地讲,徐林收刚回村任职时,部分群众对这个坐惯了飞机轿车、见惯了各种场面的经济能人,能不能再把双腿重新踩进泥土地里有疑问。徐林收说,对这一点我早有思想准备,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书记就要有书记的形象,个人的作风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否则就让群众瞧不起。他说到做到,担任村支书11年来,他从没在村里报销过一分钱的招待费和电话费,没喝过群众一杯酒,至于他每年应得的工资、奖金,他也全部用于给老年人发福利、分给困难群众。
2015年在新村搬迁的那些日子,徐林收和村干部白天黑夜连轴转,连续30多天都工作到下半夜,一户一策、精准施策,最终实现了整村搬迁,而他自己的私事却耽误了不少。还有2018年,旱情持续严重,直接影响了大棚基地的种植效益,为彻底解决灌溉问题,党支部决定实施15公里长的潍河引水工程,两个月的时间里,他靠在工地上身先士卒打通宵,直到工程竣工通水,人也累得脱了形。他笑着说,“没有事的时候,我可以多睡一会儿,但有事的时候,我也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
走进松兴屯,我们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各色水景,水渠引来的潍河之水,文化公园的飞瀑、小桥流水,微波荡漾的小西湖,巾帼井里依然旺盛的涌流,这个不靠水的地方如今水意盎然,润泽着松兴屯的树木、葡萄、蔬菜和人们脸上常常绽放的笑意,也时时诠释着饮水思源的丰厚内涵。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期待着出现更多像徐林收这样的中国好人。
高密有个松兴屯
苇青青高密有个松兴屯,我生在高密,长在高密,真正走进高密松兴屯,却是在我离开高密到外地工作的十几年后,在《山东文学》组织的一次采风活动中。我们一行几人冒着炎热的暑气,驱车来到高密松兴屯。
未成行前,我们每个人先了解松兴屯的详细资料,如何由一个偏远小村,一跃成为全国文明村。在未抵达村子前,对于松兴屯,不管材料如何介绍,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儿时老家状貌——摇动檐草的茅屋,生出苔藓的瓦棱,泥泞的小道,沾一身泥巴的村童。可当我走进松兴屯,当车窗外闪过的一幕幕场景,跳进眼帘时,才彻底颠覆了我对传统意义上乡村的认知。笔直的大道、成片的楼房、连排的别墅、蓊郁的树木、闪动银光的蔬菜大棚,远远望去,像进入一座森林小城。一切文明与进步都在向我们展示着,这是现代农村,一个有着271户人家的松兴屯村。
走进乡村振兴主题馆,在这座投资建设5000平方米的主题馆里,参观学习了村庄发展史,也了解了松兴屯党支部书记徐林收的成长历程。
徐林收青少年时期,由于家庭贫困,16岁起就到外地创业打拼,经过几十年的风雨磨砺,发展创建了十几家公司。他心系家乡,不忘乡亲,在村子修路建桥、扶困济弱等各项公益方面,捐款捐物,奉献爱心。2011年,他终于决定回村,卖掉厂子,与乡亲们一道走共同致富之路。他说一人富了不算富,村里老少爷们富了才算富。回村参加换届选举,高票当选党支部书记。创业、致富、回村,让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有楼住,有钱挣,有学上,有休闲娱乐去处,是萦绕在他心头的多年牵挂。他率领党支部一班人,在新楼搬迁、土地流转、种植大棚三大民心工程上,投资垫款,为乡亲们捧出火热心肠。把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紧密联为一体,对农户实行一条龙服务。农户有了合作社作依靠,有了党支部作后盾,没有了后顾之忧,种植大棚由开始的等待观望,到后来的一呼百应,齐心协力。引进的圣女果、阳光玫瑰,硕果累累,供不应求,成为了钓鱼台国宾馆指定农产品。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松兴屯建成了大棚园区、新村家园、校园、公园,实现了土地全部流转、大棚全面覆盖、农户全部住上新楼的三个百分百,全村人均收入突破4.5万元。而徐林收担任书记的待遇,全部用于给村里老人过生日、过父亲节、母亲节、老人节。老人们喜笑颜开,过去想都想不到的好日子,想也不敢想的节日福利,今天像神话一样来到眼前。在父亲节现场,我们看到了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庆祝结束后,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的老人,手里提着领到的节日礼物,脚底生风,笑声朗朗,我们要上前帮着提,还不用,儿女来接,也不用,就那么自己提着,九十多岁的老人啊,笑得合不拢嘴。沉浸在这样一种氛围里,我们每个人,心都被感染融化,一起与老人们欢笑着,快乐着。
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森林乡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成为了松兴屯父老乡亲的自豪与骄傲。
由一个偏远小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村民们说,多亏带头人徐林收,没有徐林收,就没有全村的今天。大雁领头群雁追,徐林收像一只奋飞蓝天的领头雁,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历尽甘苦,丹心向党,亲情为民,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终于圆了他的共同致富梦。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全国最美小康建设者、中国好人榜、山东省人大代表、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一串荣誉,记录着徐林收为老百姓谋福利的足迹和不平凡人生。
采访中,还听到松兴屯一段传奇故事——巾帼井。一个村的发展,绝非偶然,这里面必有一种传承精神。1973年,为抗击旱情,松兴屯从四个生产队挑选了20位妇女,组成打井突击队。选好地段,开始打井挖井。打井队中,有姑娘也有母亲,她们打钎、放炮、抽水、挖石,承受着男人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井越打越深,汗水泥水和着泥沙泥石,搅混在一起,沾满全身,浑身上下看不出模样。她们苦累不作声,发誓为全村,干得惊天动地,惊心动魄。历时一年时间,生生靠人工挖出了直径8米、深22米的大井,解决了抗旱难题,受到省里表彰。
20位妇女用艰苦卓绝的生命承载,创造了一个奇迹,给松兴屯留下了一种战天斗地、人定胜天、无私奉献的精神。如今这种精神被总结为“巾帼井精神”。来到巾帼井,肃立井旁,宣传牌上有四幅连环画,配有文字,述说着当年场景。井旁立有一块石碑,镌刻着巾帼井精神。如今巾帼井蓄水很旺,水面离井沿只差一个附身摆水的水桶。水面一丝不动,几棵绿草伸向水中,井壁是石头垒成,在岁月里坚韧着,无声印证着松兴屯顽强不屈、粹火成钢的意志。后来得知,其中一位妇女,是徐林收的母亲。徐林收秉承了松兴屯巾帼井精神,也承传了母亲的血脉,把这种精神渗透到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拼劲闯劲上。
把镜头从巾帼井拉向西湖风光,徐林收变废为宝,把原先闲置的垃圾场地深挖建成松兴屯一处风景。从写有大字“逐梦石”的门口进入,长长的吊桥映入眼帘,漆红色木板排成桥面,桥两侧网绳密密穿连,从桥上走过,悠悠荡荡,仿佛进入西湖胜境。湖水清清,倒映着蓝天、绿树、亭阁。吊桥横跨石砌的堤坝,伸向对岸。堤坝坡上,生长着层层绿草,成方连片。绿草中,映出红色大字,幸福不忘党恩、不忘初心、农业强村等,红绿相映,格外醒目。吊桥写着党群连心桥。
从西湖风光到植物园,有一种城市穿越感。投资三千多万元,建成植物园,种植几十种树木,其中有上百年楸树,还有奇异巨石,茂密修竹,参天挺拔。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树。在植物园一个亭子里,我们坐下来,漆红色木质桌椅,大有雅士清谈之风。亭子上方写有村民议事亭,当年土地流转、楼房搬迁、大棚种植、村委会、议事会、村民代表会,都在这个亭子里召开。而此时此刻,采访也在这儿。徐林收娓娓道来,回忆着,追溯着,他回村带领乡亲们在共同致富路上所遇到的酸甜苦辣。夏风习习,绿草茵茵,植物繁茂,他时而声情并茂,时而哈哈大笑,时而话语低缓,眼角有泪。他说,做老百姓工作,要充满感情,要善良,一时想不通的户,给村里工作出了一些难题,生气伤心是不管用的,只有用心对待,才能解决问题。像2015年11月29日,全村实现整体搬迁,在搬迁过程中,遇到不少烦心事。我们规定,所有房源、房号、选房程序全部公示,一套都不留,党员、干部最后选。就这样,当时有几户恋旧宅的,死活都不搬。村干部上门十几趟,就是不松口。干部们都气得叫“钉子户”。当时我就说,都是一个屋檐下的老少爷们,同喝一井水,同走一条路,抬头不见低头见,哪来的“钉子户”!坚决不能这么叫,还是我们的工作不到家。那些一时想不通的,说明工作没有做到心坎上,只要把老百姓当父母、当亲人,反复细致做工作,提上吃的去看望,陪着他们拉家常,讲道理,掏心窝,乡亲们知道了是为他们好,哪能不支持村里工作?最后通过工作,这几户都顺利搬迁。
徐书记道出了他的酸甜苦辣,也道出了他手拉手之下共同富裕起来的开怀舒心。笑意写在脸上,快乐溢满心间,曾经的委屈烟消云散,所有的艰辛都被全村老百姓富起来、强起来的融融笑意所浸染润化。
再来看看村里的一片花海吧,这是采风中意想不到的收获。徐书记陪我们来到一片鲜花盛开的地方,一片花草地,一片美丽芳香的花海,盛开着紫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花朵,随风摆动,沁人心脾。薰衣草,石竹,野菊,有名的,无名的,浩浩荡荡,漫延开来。有的像蝴蝶翩翩欲飞,有的像星星洒落一地,有的像云霞层层叠叠,铺成红红的一片,有的像花潮涌来涌去,滚动着色彩缤纷的波浪。我们在花潮间合影留念,留下美好一瞬。徐书记说,这是专门供乡亲们观赏的花儿,下一步要把花儿植遍全村,只要路边沟渠有空隙,就洒上花种,种上花朵。一路花朵,一路芬芳,让乡亲们天天有个好心情,让老少爷们天天生活在花海中。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