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那片风情的耳朵哟——黄河口植物部落之车前草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文学 热度: 15249
郭立泉

  车轱辘前一棵草

  大猪耳朵随风摇

  ——黄河口谜语

  河子西的原野上,大多数草木一钻出地面便认真地挺直身子,极力往高处长。而有一种草则与众不同,所有叶片都努力贴着地,就像一只只青葱的耳朵,谛听大地深处的秘密。这些风情的耳朵,也真听到了辽远的诗经时代飘来的歌音——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我对周朝的好感,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诗经,来自于这些透着草香的诗句。有周一朝,不发达的生产力和自由欢畅的生活方式竟然那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而且前后历经七百年。中国所历朝代哪个有着这么长的寿命啊?那是一个怎样的风清气朗、草长莺飞的时代啊!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读这首《芣苢》,看看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这首短诗的妙解吧:“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之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这就是诗经,中国最美的文字。短短六句,极干净的诗句中散发着植物的清香,又是一首能用眼睛来读的乐曲,萦回着优美的旋律,回环往复,欢乐素净,或许就是在这河子西的原野上,一群妇女边劳作边唱着——

  采呀采呀采车前,快点把它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车前,赶紧把它收起来。

  采呀采呀采车前,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车前,一片一片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车前,牵起衣角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车前,掖起衣襟装起来。

  这是一首清新的诗,是一幅水彩的画,是村姑自编自唱的农事歌,也是唱给大地的祈子曲。古人是多么期望子嗣众多,人丁兴旺啊。北宋陆佃称车前草籽“善疗孕妇难产及令人有子”。“女人争感春日初雷而生,雷者震卦,主生男”。采食这时的车前子易怀孕生子。她们边采绿边唱歌,唱亮了春水,唱软了大地,唤醒了地下沉睡的懒虫儿,惊飞了枝头栖春的小鸟儿。

  历史的车轱辘驶过车前草,驶过采车前的女人,驶进了信息时代,也将那个风情万种的时代留给了春秋。可是那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欢畅,那种万物生灵平起平坐,梦想与植物共舞,与轻风唱和的怡然,真不该是诗经时代的专利啊。

  烟尘过处,芳华缠心,那群女子的欢歌一直飘过二千五百年,飘到了今天的河子西。河子西也有一群女子在边采车前子边唱,她们唱的不是“采采芣苢”,她们唱的是“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除了珍贵的粮食,长在野地里的车前子竟然能当药材卖钱,这让村民们惊喜不已。姐姐和村里的姑娘们都在坡里捋车前种子,晒干了卖到付窝公社采购站,换来的钱就给我交了学费,买了新的铅笔和本子。她们五指并拢,抓住莛杆根部,一撸到头,蒴果填满了手心,圆溜溜的小种子有的从指缝里掉落,滚进土里再也找不见了,姐姐们也不去费力捡拾。有那个工夫,还不如多捋几把呢。再说,这些丢落的种子,明年春天又会钻出一片车前草来。

  那时河子西的原野上到处都是车前草,我们都叫它“老牛澥澥”。她的名字很多,牛舌草、车轮菜、钱贯草、医马草、马蹄草、鸭脚板、蛤蟆衣、车轱辘菜,还有牛遗、当道。因叶片像耳朵,便有猪耳朵菜、牛耳朵棵、驴耳朵草等叫法。

  至于“芣苢”啥时候被叫成了“车前草”,两个传说都是和它神奇的药效有关。一说三国时有位高官常常咳嗽,治了多年不见效。有天正咳嗽得直不起腰来,偶遇华佗,华佗让他趁端午吉时,乘上车子西行五十里,见车前之草,采来煎服便是。高官依方而行,咳嗽果然治愈了,从此车前草就药名远扬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东汉名将马武征武陵羌人失利,被困于荒无人烟之地,人困马乏,瘴疫流行,人和马都肚子胀痛,便尿出血。马夫张勇见有三匹马常啃食一种野菜,尿血不治而愈,就拔来煎水试之,小便也正常了,报告了马武。马武问此草生何处,张勇用手一指:就在大车前。马武大喜说:“天助我也,好个车前草!”令采来煎服,果然治好了全军的尿血症。从此,车前草这种沙场扬名的良药便流传至今,文雅的芣苢之名反而被人们渐渐淡忘了。

  其实,我更喜欢我们祖先两千多年前给它起的名字,芣苢,有写作芣苡的,但不管用哪个字,总也少不了头顶上那棵草,而且它的叶子,始终和大地如胶似漆,贴着它,聆听它,一种远古的唯美绵绵不断。

  车前,车前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茎高达50厘米,叶基生呈莲座状,穗状花序,花萼绿色,花药白色,雄蕊4枚,雌蕊1枚。有趣的是,它一年开两次花,丝状雌花先开,雄花要过些日子再开,间隔登场。这种奇妙的习性,可以有效避免自花授粉导致的近亲繁殖。为了生存,植物们真是费尽了心机,有多少人能读懂车前草专业而深沉的恋情!

  这么用心去繁衍,车前的结子能力也确实令人惊叹。一棵车前长着三四根梃子。一根莛子上能结几千颗蒴果,一颗小蒴果里包着五六粒黑色的种子,这样一棵总共要结几万粒种子呢。

  车前草发芽是比较早的,刚钻出地面的叶子像小猫耳朵。但这耳朵沾点春雨就疯长。昨夜刚下一场雨,今天早晨的车轮下就“嗖嗖”冒出些小脑袋。两天不见,原先蛰伏在灰灰菜下的车前叶子会突然扩展开来,猫耳朵一下子长成了猪耳朵。这种大叶植物喜欢群居,沙土地里长,红土地里也长,繁殖能力强,到哪里都要迅速衍生出自己的一个部落。

  到了夏季,车前草的中央抽穗,密密的小花一开就是一长穗,浅紫的,淡绿的,一朵一朵小得像是蚊子腚。贴近了看,那些细细的花粉给长长的穗子笼上了一层薄纱。此时的叶掌和人的手掌一样,不多不少,每片上的叶脉都是五条。

  《救荒本草》中这样写车前草:“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叶丛中新窜梃三四茎,作长穗,如鼠尾,花甚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子赤黑色。”并说到车前草的可食性,“采嫩叶煠熟,水浸去涎沫,淘净,油盐调食。”今年春天我去了黄河上游的甘肃刘家峡水库,在水库中的游船上吃过凉拌的小车前,很好吃。车前炒肉、包饺子,都有一种别样的清气。

  车前草是中药里的“家长”。镇咳、明目、止痛、止泻、利尿,仙医陶弘景更是说久服车前能“跳越岸谷,长生不老”!

  车前草能明目。唐代诗人张籍患了眼疾,友人韦处厚特地从三千里外寄来了中午采集的车前子,服后大有起色,便特地作了一首《答韦开州寄车前子》的诗:“开州午日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惭愧使君怜眼疾,三千余里寄闲人。”李时珍针对这事儿,说:“观此亦以五月采开州者为良,又可见其治目之功。”

  其实,车前的功用可不仅停留在食疗上,它的叶片长得非常奇特,都是按照螺旋状排列,叶片间的夹角都是137.5度,这种神奇的构造,使所有的叶子都能充分得到阳光的照射。建筑学家受此启发,仿照设计,所有楼房一年四季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光照。而阳光,是多么需要算计啊。

  车前草,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野丫头,我在江苏高邮的高速服务区细细端详过,在云南楚雄的山路上匆匆瞥见过,在新疆喀什高台民居前拍摄过,在甘肃的刘家峡品尝过。但我最不能忘怀的是故乡原野上的猪耳朵菜,它的耳朵眼里萦绕着乡愁的歌,它们伸着耳朵在前桥村的小路边听着从遥远的诗经时代传来的歌声,那可真是周朝好声音啊!

  这些年,行色匆匆,那些本真的东西丢的越来越多,但我好像听见车前草在对我说,远行的人呵,请歇歇脚,望一眼路边守望的车前草,和她说句暖心的话。她正伸着久等的耳朵,听着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