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鹏(1857-1942)本是个无名之辈。他出生于山西太原县(现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八岁开始在村塾读书,十五岁结婚;二十四岁离家到太原崇修书院读书,十年之后离开书院去富户家中坐馆教书;三十七岁得中举人,三十八岁第一次离开山西进京赶考,一直到一九○五年科举废除都未考中进士。此后的刘大鹏以务农、坐馆为生。辛亥革命后,担任过县议长、省议员,也在县商会当过领薪水的执事,参与过煤矿经营。刘大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逐渐走着下坡路,他的家庭也遭遇了死亡、疾病等磨难。与人们一般对“举人老爷”的印象不同,刘大鹏生活穷困,连日记本的纸张都是拼凑而来的。晚年的刘大鹏还曾遭侵华日军士兵责打,且未能亲眼看到抗战的胜利。
这么一位平平无奇的华北乡居者之所以成名,和他勤于写作并留下日记、县志等大量手稿有关。此外,英国汉学家沈艾娣的传记著作《梦醒子》(赵妍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也贡献颇多。沈艾娣大量采用传主日记,还借鉴了自传、报纸、地方志以及口述史材料,呈现了一个足够立体的刘大鹏。在沈艾娣的努力之下,刘大鹏成为我们能了解的为数不多的与“现代化”保持距离的人,而且是个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这自然离不开沈艾娣优秀的叙事技巧和文学想象的帮助。
一、瞌睡汉与梦醒子
嵇康曾在诗中慨叹:“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五言诗三首·其一》)在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整个近代中国堪称世变孔亟。朝露一般短暂的人生遭逢重大的世变,原来熟睡的人们渐次梦醒。先别忙着琢磨梦醒之后是否有路可走—单说“梦醒”,每个人的梦不一样,醒法也各不相同。刘大鹏以他独特的方式从他的梦里醒来了。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梦”与“醒”是一对极富象征意义的语码。梦是虚幻的、短暂的、失真的,代表了主体所不属于、所迷失的境界;“醒”则意味着了悟,从迷失中走出,因而有觉悟和重生的意义。诸子的散文、历代的小品、传世的小说,都大量采用了“梦”和“醒”的意向。《梦醒子》选择了刘大鹏的号“梦醒子”作为书名,既符合刘大鹏的自我认知,又和全书的内容形成了一种呼应。这个名号来自一个梦。一八九三年冬至,刘大鹏三十七岁,尚未中举。他梦到了一个“形容甚古”的老者,并且向老者请教。老者告诉他,“子欲学为圣贤,从事诚敬足矣,无庸他求。古圣先贤无一不是从诚敬来者”。听闻此语,刘大鹏从梦中惊醒,觉得自己得到了对症的良药,“乃知从前竟在梦中过活,今日方才梦醒耳”。他的梦醒,就是坚持诚敬的君子之道,学做圣贤。
虽说自号“梦醒子”,可梦“醒”得并不彻底,刘大鹏还是常做圣君贤相的美梦,有时也以“瞌睡汉”自省。一九○一年秋天,他梦到自己中了进士,还在朝堂上勇斗奸臣。一九一五年又梦到了洪宪皇帝袁世凯,他不愿随班拜舞,计划不受职务而趁机逃走。此梦发生时,刘大鹏已经五十八岁了。到底是梦醒子,还是瞌睡汉,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这位乡下读书人拥有成为圣贤的梦想,同时也放不下内心深处拜相封侯的古老执着。在一些伟大人物身上,这两者并不矛盾,大清的中兴重臣曾国藩,正是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典范。可刘大鹏没有曾国藩的才具,也没有曾国藩的机缘,即便他立志学曾,还是只能成为刘大鹏。只有做梦才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忠臣能吏—刘大鹏舍不得从这样的梦里醒来。
刘大鹏的“梦醒”虽然蕴含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却也有着强大的能量。学做圣贤的觉悟贯穿了刘大鹏的后半生,使他成了一个不一般的乡居者,一个在当地乡土社会特立独行的人物。沈艾娣曾在序言中说,像刘大鹏这样能坚持记五十年日记的人,当然不具备代表性。实际上,就算上推到清代鼎盛时期,笃信诚敬之道且能终身努力践行的士子亦不算多。刘大鹏不仅在大变革时代是非主流的,在康乾盛世很可能依然是非主流的。经常在日记里痛骂自己的曾国藩是刘大鹏的引路人。刘大鹏开始写日记不久,就开始读曾國藩的家书,把曾国藩为子弟订立的修身规范抄写在日记里,同时在日记里省身改过,并把不间断的日记作为修炼恒心的法门。在读曾国藩的劝诫之前,刘大鹏的日记偶尔中断,读过之后就再也没有中断过。对刘大鹏来说,曾国藩意味着“学做圣贤”的崇高理想,同时提供了一整套的生活方式,以及“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心理调节机制。
二、时代的落伍者
刘大鹏曾在日记中吐露心声:“以身处乱世,心无所寄,唯于日记册中聊寄慨叹而已。”其实,这种“心无所寄”的情况,在刘大鹏“身处乱世”之前就已存在。庚子国变之前,他是一个“屡困场屋”的乡下读书人,必须要在光耀门楣和修身立德之间找到平衡。是把圣贤经传当作敲门砖,成为小人儒,还是把儒家伦理当作生活方式,成为君子儒?刘大鹏的选择是后者。他从此成了异类,无法与其他多数士子、乡人和光同尘。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圣贤经传只是进身之阶,而非生活方式。在书院学习时,身边的同学质疑他饮食寒素是为了博得俭约的美名。不难看出,官方意识形态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众,即便在为国储才的官办书院也是如此。这固然是官方意识形态的悲哀,何尝不是仅存的真诚信仰者的孤独?
为了博取功名,写好八股、揣摩试题显然比潜修德行有用得多。当时朝廷也广开捐纳之门,豪富之家的子弟轻松就可买到顶戴花翎。皇帝的训谕、官吏们的标榜、圣贤经传的教诲都与社会现实脱节。士子们很清楚哪些话只是拿来说的,哪些事是必须为自己做的。刘大鹏所赖以建构身份和认同的儒家义理本身,面临着来自功利主义和社会现实的冲击。因而,仕途进取和学做圣贤之间的矛盾,既是科举制度下作为上升通道的教育及其目标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是曾国藩式生活方式所注定的与世俗生活的矛盾。
庚子国变后,清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政。尚未考取进士功名且无钱捐官的刘大鹏,一展身手的希望愈加渺茫。从晚清到民国,国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标榜仁义的朝廷正在变成追求富强的民族国家。作为一个并未转型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士”,刘大鹏自然会产生“今非昔比”的遗老心态。他对正统儒学的坚持,亦是世变之中安顿身心的自救之道。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毕竟对于每一个历史人物包括我们自己来说,未来常常是未知的、难以预料的,而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又很有限。快到花甲之年、鄙弃洪宪帝制的刘大鹏,不会知道二十世纪的中国即将遭逢更大的变革甚至动乱,也不会想到他的子孙会遭遇席卷一切的现代化洪流,变成他完全不认识的样子。后人没有资格指责前人“思想不先进”或者“革命意识不强”。别说未来,哪怕对当下身处的具体时空,我们又能了解多少呢?如果舍弃后见之明,易地而处,不难体会到一个落伍者安顿身心的难度。
刘大鹏并不怎么关心“我是谁”,而是关心“我要成为谁”;他是农夫,却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统治阶级的一员。中国读书人千百年来对于吾国吾民的责任感极可宝贵。刘大鹏乐于为乡民代言,曾经投书南京国民政府,抗议阎锡山的山西政府收税太高。事后国民政府虽有回复,也不过是一纸具文罢了。哪怕是在日据时期,刘大鹏还在积极为地方事务发言,试图减轻本地的苦难。刘大鹏在日记中说:“处此乱世,不能做一件救济本村之人,恨己无德,没由上格天下,下去民害,何以仰慰先父、先母在天之灵哉?不孝之罪大焉。”(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刘大鹏的努力与争取只是螳臂当车,毫无效果。在朴素的道德观念及“士”的承担精神的支配下,刘大鹏表现出了堂吉诃德式的勇气。刘大鹏曾提议由富户为贫民承担一部分税款,事实上无人支持,他就做了一个愤怒的演说,指责县长劫贫济富。他的梦也像是对一个失败骑士的心理补偿:梦里他率领民众催迫富户完粮纳税,以解“贫穷之受困”。周作人在他的《欧洲文学史》中这样介绍堂吉诃德:“Cervantest(塞万提斯)以此书为刺,即示旧思想之难行于新时代也,唯其成果之大,乃出意外,凡一时之讽刺,至今或失色泽,而人生永久之问题,并寄于此,故其书亦永久如新,不以时地变其价值。书中所记,以平庸实在之背景,演勇壮虚幻之行事。不啻示空想与实生活之抵触,亦即人间向上精进之心,与现实俗世之冲突也。Don Quixote(堂吉诃德)后时而失败,其行事可笑。然古之英雄,先时而失败者,其精神固皆Don Quixote也,此可深长思者也。”(周作人《欧洲文学史》,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刘大鹏与堂吉诃德都是“后时而失败”,且皆有其“人间向上精进之心”,渴望意义和使命,想要超脱于世俗。在近代中国,类似的堂吉诃德气质所在多有,革命者群体中尤为明显。刘大鹏的存在则提示我们,在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大时代中,“后时”者与“先时”者可能拥有相似的气质和基因。
三、谁的“现代化”?
近年来,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学术潮流。比如,文学史家看到了被僵化文学史叙事遮蔽的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的本来面目,以及他们与新文化运动之间互动的复杂性,梳理了文学史上“反动派”的生成过程。刘大鹏的被“发现”,也可置于这一学术潮流的组成部分。刘大鹏为什么要自觉自愿地主动落伍,成为在辛亥革命后的“新国”中被边缘化的“往士”呢?
不妨从刘大鹏所处空间的流动及空间本身的变化说起。刘大鹏一生中有过几次重要的空间流动。其一,是从家庭空间到国家空间。刘大鹏少年时在家学习,后来在省城的书院学习、生活。书院空间是清代士子能接触到的公共领域之一,也是未来精英的养成所。其二,中举之后,进京赶考的游历也带给刘大鹏全新的体验。相比之下,刘大鹏日记里呈现的诸多辛亥革命后“新国”的细节:乡村衰败、四民失业、民生凋敝……毫无疑问,刘大鹏不会认为这样的“新国”属于自己。如果旧制度复辟呢?议员刘大鹏给洪宪帝制投过赞成票,但他说这是被胁迫的。所以,洪宪帝制也与他了无干系。日军占据华北之后,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动荡,刘大鹏也曾被日军士兵责打。他在日记里称自己为“亡国奴”,侵略者治下的伪政权也不是他所认可的国家。总之,经过一系列巨变,刘大鹏永远地失去了他的国度。
沈艾娣在传记中,从写作者、儒生、孝子、议士、商人、老农等几个身份入手呈现了刘大鹏的一生。这样的写法有其好处,因为人生不是凝固的公式推导,一个落伍者的人生也可能变化繁多。保守人士当然不欢迎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应对策略和生存之道。沈艾娣成功地呈现出刘大鹏身份的多样与流动性,对背后的成因和影响也有细致的阐述。多重身份的变化,呈现出刘大鹏适应新时代的努力,虽然总体的趋势是他在遭受近代变革中的“进步之苦”。刘大鹏终其一生所坚持的君子之道,曾经给他带来社会地位和良好的工作机会,最终也在种种世变中让他显得无意义且滑稽。
沈艾娣在书中把主持新政的人物称为“现代派”。如何理解刘大鹏的人生,与如何评价“现代派”的努力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刘大鹏的生命史以及故乡赤桥村的地方史看来,现代国家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前现代政治制度的遗留,乃至突如其来的日军侵华战争,皆可能是近代变革中的“进步之苦”的成因。如果暂不考虑外在因素,只考察中国内部,我们或许会产生这样的印象:与其说刘大鹏遭受的是近代变革中的“进步之苦”,不如说他的苦难大多因为中国还不够进步、不够现代化。“不够进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现代化过程中公平和正义的缺席。
进京赶考的时候,乡居者刘大鹏暴露了他的劣势。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差。常年乡居,刘大鹏更难把握到政策导向的变化,更难接触最新信息,眼界也更为狭窄。类似的尴尬,曾国藩也曾遇到过。他在家书中也曾对诸弟抱怨,“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不惟无益,且大有损。习俗染人,所谓与鲍鱼处,亦与之俱化也”。(“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致诸弟信”)
如果我们据此而提問:还要不要现代化?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并且事实上我们仍处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刘大鹏的执“醒”不悟,是一个传统读书人应对现代化的方式,是落伍者在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安顿身心的努力,也是二十世纪里一段非主流但宝贵的记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