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苏轼和与谢芜村的石头

时间:2023/11/9 作者: 书城 热度: 14556
郝岚

  二○二○年,故宫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画册《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展卷把玩,细细观赏,令人颇有“大快朵颐”之感。

  苏轼不仅是中国后世文人和书画家们的创作主题,也非常明显地影响了日本的诗、书、画领域。我这里要说的,仅仅是苏轼诗文和画作中的石头,如何进入日本江户时期的俳人与谢芜村的一幅俳画与一首俳句,在文学意象上与松尾芭蕉、西行法师展开对话,奏出回响,让世界文学和艺术主题愈加层次丰富、意蕴多元。

  苏轼通过诗书画文对石头进行过系列描摹,如《枯木怪石图》《竹石图》《咏怪石》等。近年在佳士得拍卖会亮相的苏轼所画的《枯木怪石图》常被谈到:画面左侧一块怪石,右侧旁出动感十足的旋转枯柏一枝。它造型独特,为画史少见。关于这幅画在中国历朝各代名人手中流传的故事,已经尽人皆知。米芾失去这幅杰作后,曾在他的《画史》里评价该画:“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苏轼自知“一肚皮不合时宜”,米芾觉得这石头代表了苏轼郁结的心情,后人却更愿意多谈苏轼的旷达。美国艺术史教授包华石在思考石头的运用时,对比了近代欧洲贵族用几何的固定性关系定义他们的“存在链”,而“在中国,这一自然的视像传统是从与贵族化矫饰的对立中生长出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利用非几何形所蕴含的象征性来推动自己的社会理想”(包华石《中国园林中的政治几何学》,吴欣主编《山水之境—中国文化中的风景园林》,三联书店2015年)。正因如此,不规则的、天然遒劲、看似奇怪的石头在苏轼这里也被人格化了。

  事实上,如果将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与他的文章放在一起看,或许可以认为该作是对其《后赤壁赋》“踞虎豹,登虬龙”最好的描摹。文中,夜色里东坡与朋友一起畅游赤壁,兴致盎然的诗人不顾别人的退缩,独自一人攀上一块如同虎豹的怪石,登上一株如虬龙的树。想来此石、此树便如同此画作。这石头也成了后世艺术的一种特殊样式,呼应着东坡的诗文、画论,后人的题跋、评价又流转境外,与日本诗文交织共鸣,产生了新的意蕴。

  不仅是一块石头,苏轼也通过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将“赤壁”阐发得比文字更有力量,比历史更深沉,变成了一个横亘在文学史、艺术史上的巨大“石头”,后世文人骚客反复吟咏、书写、描摹,干脆发挥出“赤壁图”传统(巫鸿《时空中的美术》,三联书店2009年)。这一传统要么是连续性的多联卷轴叙事,要么是单幅表达苏轼泛舟赤壁的情境。钱榖所画《后赤壁图扇页》便是如此,表现的正是苏轼“履巉岩,披蒙茸”而“二客不能从焉”的场景,是明代吴门画家的常用图式:左侧山体高耸植物浓密,间有一人攀岩而上,右侧江面疏阔,岸边有二人对坐等待。画面上的山石乖耸,陡峭矗立。石头是天然的、稳固的、永恒的,人是肉身的、易逝的、短暂的。带有了人的情感、诗文、痕迹的石头,就不再只是自在存在的物质性的石头,它被赋予了人的精神,成为道德化了的、自为的存在物。后世文人和画家在自然中发现了“石头”这个“无尽藏”,也包括东瀛日本。

  江户时期俳人与谢芜村有一幅俳画小立轴,现藏日本大阪逸翁美术馆,俳画右上角书俳句“柳丝落下水枯涸,沙石处处现”。画面是六块石头,居角构图,文图并茂,画简韵悠。题记里说:在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所有诗句中,他最钟爱的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句,因为这一景象“有鹤立鸡群之感”。他说多年前,他游历到东北部时,在一株圣柳前凝神驻足。与谢芜村说的应该是芦野之乡的著名柳树。芦野也成了日本诗歌史上著名的“诗歌胜迹”—这里是“俳圣”松尾芭蕉在《奥州小路》途中曾驻足之处,更是诗僧西行法师写下和歌的圣柳。后来与谢芜村又画过一个扇面,仍然题写了这一俳句,收藏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艺术收藏《山庄集》中。

  众所周知,中国的“文人画”正是从苏轼的“仕人画”开端的,它通过“南画”,很大意义上影响了日本的画家。但是与谢芜村的不同在于他“用俗”—画的都是日常俗物,正如这个石头。一七七七年,《春泥句集·序》中他谈到俳句“离俗而用俗,离俗法最高”。“离俗”是他从《芥子园画谱》开篇《青在堂话学浅说》的“去俗”借来。弟子召波接着问他怎么“去俗”?他说:“除去读中国古诗文,别无他法。”与谢芜村的这幅作品,正是非常好的明证。

  与谢芜村所说的《奥州小路》(也称《奥之细道》)是“俳圣”松尾芭蕉开始于一六八九年,为时一百五十余天的寻求自我之旅。那一年,芭蕉面临母亲去世、俳句创作陷入困境的危机,于是他卖掉了隅田川的“芭蕉庵”,与弟子河合曾良一起踏上日本东北部的奥羽之地,寻访自然,踏足前代诗人拜访处,用散文夹杂俳句的方式,在一六九四年最終完成纪行文《奥州小路》的写作。该书入选多部英文《世界文学选集》,在西方世界被反复阅读阐释。二○二○年疫情期间,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大卫·丹穆若什在哈佛大学网站,每周阅读书写世界文学的五本书,集成《八十本书环游地球》,其中只选了四部日本作品,第十一周第三天的内容便是该书(2020年7月22日书目,参见哈佛网站https://projects.iq.harvard.edu/80books/blog/july-22-matsuo-bashō-narrow-road-deep-north)。该项目全球同步翻译为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罗马尼亚语、德语以及中文等多种语言,让面对病毒危机的人类,重温人文经典,鼓足勇气、燃起希望,可见该作的当代世界影响力。

  《奥州小路》是松尾芭蕉融合中国古代诗人与日本本土文人风貌的经典之作,在行文和俳句创作中,向七位中国诗人的十五首诗作致敬,其中三处运用了苏轼的诗。例如在《象泻》一节中俳句“象泻烟雾濛/芙蓉颦眉冷雨中/愁似西施容”,使用的是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相关意象与情感。关于与谢芜村画作谈及的,是在第十一篇《清水柳》(芦野之乡),芭蕉说,在西行法师所吟咏的“清水潺潺柳荫浓”之柳就在芦野之乡,如今依旧留在田畴之上。芭蕉对此写下俳句:“睹柳缅法师/村姑插秧已满池/起身向旅次”(松尾芭蕉《奥州小路》,陈岩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与谢芜村非常喜欢《奥州小路》,也曾画过它的画卷,如今日本东京千住大桥“奥之细道起始处”的河岸边石墙上,仍然复刻了与谢芜村所画的芭蕉、曾良师徒。

  与谢芜村的俳画看似只是随意画了几块石头,那是日常之物、自然之景,但自带风采。这也应了苏轼句子:“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苏轼《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从苏轼的一句诗文,与谢芜村获得石头的灵感,又在俳画的题词俳句中加入了日本前代两位诗人的“柳树”意象,召唤了从松尾芭蕉,上溯西行法师这样本土的诗意化创作。

  在这里,以“石头”为中心,从中国到日本,从诗文到俳画,从苏轼、松尾芭蕉、西行法师到与谢芜村自己,从中国文人画的高雅到与谢芜村努力跳脱中日传统,“用俗”而“离俗”,形成了一个艺术的美学共振场域。我们看到与谢芜村作为日本江户画家,在与前代中日文人和画作的传统共鸣中,努力进行的继承与超越,也看到作为一个重要主题的“苏轼”,在世界文学、中日书画艺术界的创生性和魅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