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常时期里,没了外卖和下馆子的机会,每天都在想办法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于是君子进庖厨。某日做饭,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段留学往事:一次请德国室友尝白菜肉丝炒年糕。他吃后赞不绝口。问原料为何,答曰,白菜、肉丝、年糕。问佐料为何,答,料酒和盐。但他料定绝不可能只此,我必定有神秘佐料不肯示人。解释了半天,只得搬出形而上学来:我国饭食讲求配伍。所谓配伍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神秘佐料就是肉丝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在高温下与年糕中的淀粉、料酒中的酯和醇发生奇妙反应的产物——“自来芡”。室友如获至宝,拿出小本速速记下……其实他若不追问,本来也没有这番认识。
勾芡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烹饪手法——在菜将要做成的时候,加入淀粉使得汤汁浓稠。很多菜都需要勾芡,例如麻婆豆腐、蚝油生菜、鲍汁鹅掌、松鼠鳜鱼、咕咾肉、酸辣汤等。勾芡的原理并不复杂:淀粉并不溶于水,但是遇热后糊化为胶体,获得了额外的吸附能力,而且能形成光亮的色泽。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 ·用纤顺知》中说:“俗名豆粉为纤者,即拉船用纤也。须顾名思义。因治肉者要做团而不能合,要做羹而不能腻,故用粉以牵合之。煎炒之时,虑肉贴锅,必至焦老,故用粉以护持之。此纤义也。”这里记载的是清代通例。另一说认为,“芡”指芡实,即鸡头米,古人将它晒干碾碎来勾芡。但芡实属于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因而产量有限。
若考察历史,勾芡原本不用粉,最初都是自来芡。这一手法起源于中原地区,到了宋代已经很普遍。据传早在上古时代,彭祖(篯铿)就用野鸡、海盐、梅子和稷米煮烂做成雉羹,献给尧帝。当时还没有将谷物粉碎提取淀粉的技术,但这样混合烹制其实就起到了勾芡的作用。如今豫菜中的“扒菜”讲究不用淀粉勾芡,而是追求汤汁自来黏,糖醋鲤鱼就是其中一例。其他菜系中也常用勾芡,可以说做到了雅俗共赏。北京炒肝会用勾芡,而且一些老店坚持一锅勾一锅,不能提前做好,以免稀澥。本幫浓油赤酱的“红烧”也就是用酱油、植物油、动物油脂、胶原蛋白和白砂糖形成的自来芡。
可以说,如果原料妥当,烹饪得法,得芡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今人却将加粉当作定势,实为本末倒置。所以袁枚说:“一涉粉饰,便伤至味。”(《随园食单 ·色愁须知》)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