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年夏欧洲音乐之旅行程安排如下:上海直飞布拉格,然后驱车前往德累斯顿、柏林、莱比锡、布拉格,从布拉格回上海。
六月十六日到达德累斯顿。德累斯頓森帕歌剧院历史悠久,门面并不显赫,但走进去发现大厅很宽敞。就在我买了节目册准备进场时,发生了一个插曲—工作人员要我寄存随身带的旅游外衣。我问:“剧场里有空调吗?”答:“有。”我说:“所以我要带上外衣。”答:“我们这里有规定,除了衬衣、马甲、西装礼服,其他衣服都不能带。”我说:“如果我承受不了空调,感冒了呢?”工作人员摇摇头,意思是这个他们不管。我说:“我去过萨尔茨堡、维也纳、慕尼黑、拜罗伊特等,从来没有受到这样的限制,为什么你们要这样?”对方依然摇摇头,两手一摊。无奈之下,我只得身穿衬衫马甲进场,心想,如果受不了空调,就看半场。德累斯顿森帕歌剧院
进场后,感觉场内的温度很舒适。中场休息时才发现,原来每一个座位靠背的上方,都有一个空调出气口,微风徐徐,若有若无,非常舒适。这样的空调装置,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科学人性。至于进场时的规定,我后来了解到,因为德累斯顿地处原先的东德,他们对观剧礼仪和着装的要求还比较老派。
当晚观赏的是莫扎特的《唐璜》,由当今乐坛饰演唐璜第一人的意大利著名的低男中音伊尔代布兰多·达尔堪杰罗(Ildebrando DArcangelo)出任主角。二○一六年,我曾在萨尔茨堡艺术节上欣赏过他的唐璜,二○一八年又在伦敦皇家歌剧院看他饰演唐璜的仆人莱波雷洛,那晚仆人反倒抢了主人的风头。这就是明星的魅力。相比二○一六年的唐璜,此番德累斯顿的唐璜依然星光熠熠、神采飞扬,但与三年前相比,已经感觉到了年岁的痕迹。德累斯顿的《唐璜》还有几个看点,一是导演的理念前卫,一开场的场景似乎像唐璜的风月场,舞台布景的转换也非常自由,随心所欲—是否昭示了唐璜在两性上的随心所欲?另一处是结尾,删除了大团圆宽恕的合唱。乐队非常棒,用现代管弦乐队演奏出古乐的韵味,指挥兼任羽管键琴的主奏。
离开德累斯顿,前往柏林。柏林是此次音乐之旅的重点,住了十天。柏林有三座著名的歌剧院:德意志歌剧院、柏林国家歌剧院、柏林喜歌剧院。当然,还有赫赫有名的柏林爱乐音乐厅。
先说德意志歌剧院。从资料上看,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创建于一九一二年,坐落于柏林俾斯麦大街,重建于一九四三年十一月。据随行的“德国通”朋友说,真正的重建应该是在西德时期,这从歌剧院大门前的现代雕塑也可看出。德意志歌剧院的结构简洁流畅,大厅和服务区非常宽敞,便于观众相聚交流。走进演出厅,两层的剧场朴素无华,一览无余,几乎没有什么雕琢。正厅座位左右一通到底,中间没有间隔,有些像拜罗伊特歌剧院。如此设计的好处是,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视听要求。欧洲有的老歌剧院,建筑上金碧辉煌、富丽堂皇,但剧场内不少座位是有视听局限的。
我们在德意志歌剧院欣赏了四部歌剧:马斯奈(Jules Massenet)的《唐吉诃德》、比才(Georges Bizet)的《卡门》、威尔第(Giuseppe Berdi)的《奥赛罗》、托玛(Ambroise Thomas)的《哈姆雷特》(音乐会版)。
《唐吉诃德》是现代制作,寓意深刻,需要从当代哲学观念上去思考。饰演风尘女子的女低音最为出色。演出中,经常有三位扮相奇异残缺的男人无声伴演诠释剧中主角的内心世界,别出心裁,尤其动人。剧终,让人不由得感叹:我们都是唐吉诃德—美好的人事,往往是心中的梦想!一部冷门歌剧如此别开生面,证明了当代歌剧导演的重要性。
《奥赛罗》的导演也很有想法,整个舞台背景以一艘军舰为主,在奥赛罗痛苦纠结的戏段中,经常有一两位舞蹈演员和群舞在舞台后区表演—如果仅以舞蹈表演而言,就是精彩的现代舞,现在用来表现角色的心理活动,有一种立体感和纵深度,这是我以前观赏《奥赛罗》从未有过的体验。饰演奥赛罗的是美国黑人男高音托马斯(Thomas Hampson)—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由黑人演员扮演这个角色,原汁原味。托马斯之前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等就是以演奥赛罗出名。他的音色、质感、爆发力均属上乘,黑人特有的生理特征令他的嗓音和表演得天独厚。饰演苔丝特蒙娜的是中国女高音于冠群,十几年前我曾在上海音乐学院听过她的演唱,二○一五年在布雷根茨艺术节《图兰朵》中欣赏到她饰演的柳儿。她声音清澈纯净,《杨柳歌》和《圣母颂》唱得细腻入微,感人肺腑,控制一流。于冠群目前是继和慧之后,世界乐坛最出色的中国女高音之一。柏林国家歌剧院
柏林喜歌剧院
虽然托玛的《哈姆雷特》是音乐会版,但因为德国当今顶尖花腔女高音达姆娆(Diana Damrau)的加盟,备受关注。达姆娆的精湛技艺是在预料之中的,但当晚最出彩的是今年才三十一岁的法国男中音弗洛里安·森佩(Florian Sempey)饰演的哈姆雷特,他音调多变,音色丰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超乎年龄的老到成熟。其他几位演员(尤其是饰演哈姆雷特母亲的女中音)也是实力派,演唱俱佳。演出结束后,我在电梯门口意外碰到森佩,他还没卸妆,正在与朋友交谈,欣喜地与他合影。
在德意志歌剧院的四场演出中,最一般的是《卡门》,导演一般,乐队发挥一般,饰演卡门的演员一般,唯一的亮点是看到了饰演唐·豪塞的马耳他男高音卡列加(Joseph Calleja)。不过他的演唱与角色的吻合度不高。
从资历上来说,位于菩提树下大街的柏林国家歌剧院历史更悠久,是典型的老派歌剧院。近年经过整修后,重新开张,由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执掌。我们在此听了两场歌剧,一场是由巴伦博伊姆指挥的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柏林国家歌剧院的乐池宽大,坐中间和楼上音响效果都很好。巴伦博伊姆的指挥诠释了什么是瓦格纳乐剧的理念,完全融乐队与演唱于一体。卡司阵容一流,肯培(Anja Kampe)饰演伊索尔德,帕佩(René Pape)饰演马克王,奥地利男高音Schsger饰演特里斯坦。帕佩的老到自不必说了,Schsger近年在瓦格纳男高音中异峰突起,他音量大,穿透力超强,在瓦格纳惯常的厚重英雄男高音中焕发出青春朝气。我曾在上海大剧院和拜罗伊特歌剧院欣赏过肯培饰演的齐格林特,此番他的伊索尔德更上一层楼,演技、嗓音、形象俱佳,极富感染力,当属世界乐坛顶尖的伊索尔德。法國男中音弗洛里安·森佩
指挥家尼尔森斯
在柏林国家歌剧院欣赏的第二场歌剧是威尔第的《弄臣》。坐在一楼正厅左右两边座位时发现,声音有偏差。男高音是二○一七年在法国普罗旺斯大剧院饰演《卡门》中的唐·豪塞的迈克尔·法比亚诺(Michael Fabiano),他向来不错,但此番状态不佳,高音上不去,不稳定。饰演同名主角的男中音一般。最出彩的是饰演吉尔达的美国女高音新秀纳丁·塞拉(Nadine Sierra),一曲《你的名字》显示独特唱功,绵长细弱的尾声延长音细若游丝,不绝如缕,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在柏林的三大歌剧院中,柏林喜歌剧院规模最小,走廊、楼梯、座位以红色为主,颇具喜感,契合剧院名称。我们在此欣赏了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舞台上呈现的大框架,凸显了这个制作的室内化、人物内心化。到了第三幕这个大框架倾斜,有一种视觉上的荒诞感。几位主演虽非大牌,但水平实力齐整,尤其是饰演元帅夫人的女高音Johanni van Oostrum,容貌端庄,气质高雅。导演非常善于调动舞台表演(这对丰富喜剧色彩很重要),结尾尤其可圈可点、别具新意—按照剧情,最后元帅夫人放弃对奥克塔维安的爱,成全他与索菲的爱情;但此版《玫瑰骑士》的最后,舞台上元帅夫人目睹一对新人离去时,又陷入了一种巨大的悲痛,她使劲脱去包裹着自己的象征元帅夫人身份的外套,显露出真实的自己—她内心深处还是爱着奥克塔维安的!人性化的刻画非常深刻。整场演出乐队非常给力,理查·施特劳斯特有的管弦乐色彩绚丽浓郁。
到了柏林,柏林爱乐音乐厅是一定要去的。走进这个梦寐以求的音乐殿堂,才发现它的体积非常庞大,音乐厅形状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相仿,但比后者大一倍左右。音乐厅上方布满了各种调节音响的装置。六月下旬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出季已是尾声,我们欣赏了一场由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尼尔森斯(Andris Nelsons)指挥、曲目为《斯克里亚宾钢琴协奏曲》《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曲》(此套曲目一共演三场,我们欣赏的是6月22日的最后一场)的演出,钢琴独奏也是数次来华演出过的特里福诺夫(Daniil Trifonov)。特里福诺夫的演奏一如既往地稳定和精湛,尼尔森斯的表现则让人怀疑以前来上海的“胖葱”(尼尔森斯的绰号)是个替身。是夜的他,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精雕细琢,弹无虚发,认真扎实。乐队的表现精致严密,大开大合,翻江倒海,气势如虹,惊人地爆棚!观众长时间地热烈鼓掌。当乐队全体成员多次谢幕退场后,观众的掌声仍然不歇,尼尔森斯独自一人再度出来谢幕,享受到了阿巴多的待遇。亲临柏林爱乐音乐厅现场,感觉到真正的柏林爱乐之声,只有在这个现场才能听到—不仅仅是乐队的发挥,还有这个音乐厅特殊的音响效果。
柏林,不愧是世界文化重镇,十天中欣赏了七场歌剧、一场音乐会,心满意足,随后前往莱比锡。
莱比锡是巴赫的圣城,圣托马斯教堂等巴赫纪念处当然要去,但我们与巴赫音乐节擦肩而过。在莱比锡歌剧院欣赏了一场德沃夏克的歌剧代表作《水仙女》。莱比锡歌剧院与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隔街相望。歌剧院正门前有非常壮阔的喷水池广场,如此气派在欧洲著名歌剧院中并不多见。当然,与柏林相比,莱比锡歌剧院的实力稍逊,演员主要靠本院,不太国际化。但走进这个歌剧院有一种特殊的氛围,因为这里的观众大都是本地居民,有家庭成员、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音乐学院的师生……气氛亲切温馨。演员中水仙女入情入戏、形象生动,王子的幼稚单纯、三心二意也颇为传神;尤其是饰演水仙女的女高音,其貌不扬,诠释角色的功夫却不凡。在莱比锡歌剧院听歌剧,有一大福利—伴奏歌剧的是大名鼎鼎的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坐在歌剧院里闭上眼睛纯粹聆听,也是一大享受。莱比锡歌剧院
离开莱比锡,抵达本次音乐之旅的终点站—布拉格。布拉格是历史名城、旅游热点,它的歌剧和音乐会演出,早年在欧洲也是榜上有名。到了布拉格,我们先去了捷克最著名的布拉格国家歌剧院。在门口,碰到有人发传单,原来布拉格的几家剧院面临破产,希望大家赞助。心头一惊。走进剧院,眼睛一亮—精雕细琢、金碧辉煌,极富贵族气派,连每个座椅的用漆都非常考究,这样的歌剧院如果要破产,实在可惜—也许现在的欧洲经济真出了问题。
布拉格国家歌剧院以演出捷克等东欧歌剧为主,我们在此先观赏了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的《达利波》,相比他的民族歌剧《被出嫁的新娘》,表现民族英雄的《达利波》有些瓦格纳色彩,作曲家生前比较看重这部歌剧。当晚的演员阵容几乎都是捷克演员,水平实力齐整,原汁原味。饰演达利波的男高音和饰演米拉达的女高音最为出色,旗鼓相当,演唱俱佳。中场休息时,看见走廊围墙上挂满了歌剧院历史上演出《达利波》的剧照,彰显出歌剧院的独特传统。
第二天去布拉格城邦剧院。到了门口,又碰到了发传单的人,原来在布拉格,四家剧院同属一个联盟:布拉格国家歌剧院、城邦剧院、卡林剧院,还有一个音乐厅—都面临破产。其中的城邦剧院是布拉格最古老的歌剧院,古色古香,小巧玲珑,约有六百多个座位;当年莫扎特的《唐璜》就在这里首演,剧院大门前有铜牌标示,这也是该剧院的至高荣耀。当晚,我们欣赏的正巧也是莫扎特的《唐璜》,身临其境,有一种时光穿越之感。导演在有限的舞台上“螺蛳壳里做道场”,物尽其用(一种道具派多处用场),人尽其力(舞蹈演员、群众演员、合唱演员交叉上台),呈现了一台有趣的“迷你型”《唐璜》。演员演唱生动自然,擅与观众交流,饰演莱波雷洛的演员还拿着香槟酒到台下与观众互动。从服装、表情、气氛来看,观众大都是本地市民,他们的观剧热情比意大利观众还要高,前晚在《达利波》的现场我已经领教,此晚演《唐璜》,观众掌声频频,气氛热烈,我身边的一位老太太时不时地发出咯咯笑声,颇有些“肆无忌惮”,这样的情景在大歌剧院难得一见。城邦剧院虽小,居然也有六层座位,音响效果自然没话说,真是小有小的妙处。
在布拉格的最后一场,也是我们此次音乐之旅的最后一场演出,是布拉格歌剧院的《卡门》。捷克民族的波西米亚风格,与《卡门》中的吉卜赛风情还是一脉相通的,因此这个制作以波西米亚元素贯穿全剧,更有一种原生态的质感和韵味(布景、色彩、舞蹈等)。演出最大的亮点是饰演卡门的赫贝尔科娃(Hebelkova),集美艳、性感、善歌、能舞于一体,演唱极其投入,表现人物形神兼备,极富爆发力,屡屡震撼全场。甚至想,如果卡拉斯再世演《卡门》,也不过如此吧。以一场“豹尾”结束本次音乐之旅,甚感满足。更令人惊讶的是,有同行者發现,当晚卡门的饰演者与再前一晚《达利波》中女主角米拉达(女高音)居然是同一位演员!因为没买到《达利波》节目单,后经多人仔细核实,果然是同一位演员!这太惊奇了,无论扮相、表演、声区、音色,难以想象是同一个人!而且仅相隔一天却饰演如此两个不同声部的角色,实力不同凡响。如此出色的歌手,应该出现在更大的舞台上。以后哪位乐迷朋友去布拉格观剧,一定要留意这位女演员。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