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翻译是从科幻小说开始的。一九○三年,他到日本不久,就翻译和出版了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与《地底旅行》。因为那时,他还抱着科学救国的主张,想利用文艺的形式来宣传科学思想。后来他的想法有所变化,一九○六年鲁迅弃医从文,转向文艺工作。但目的也并不在艺术本身,而是想借助于文艺的力量来进行启蒙工作,改造中国的国民性。因而他关注的重心也就有所转移。这就是他在《摩罗诗力说》里所提倡的“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抗争文学。而这时,抗争文学的重心,已转移到俄国和东北欧诸小国,所以鲁迅也就更多地关心俄国和东北欧文学。《摩罗诗力说》,1908年春连载于在东京出版的《河南》杂志第二号、第三号
一九○七年夏秋间,鲁迅与许寿裳等人还曾跟一位俄国人玛利亚·孔特夫人学习俄文,想直接从原文来阅读俄国文学。“但因为每人六元的学费实在有点压手”(周作人语),因而学了不到半年就中止了。俄文虽然没有学成,但他对俄国及东北欧文学的关心并没有停止,这反映在一九○九年周氏兄弟出版的《域外小说集》上,周作人所译大部分是俄国和东北欧作品,而鲁迅所译三篇,则全是俄国的:安特莱夫的《谩》和《默》、迦尔洵的《四日》。
鲁迅是通过日文和德文来阅读和翻译的,但他对德国文学和日本文学却并不太感兴趣。据周作人说,鲁迅在东京时,德国文豪歌德的作品一本也没有买,只买过海涅的一套诗集,倒是常读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那是哲学书;对于日本文学也不感兴趣,只佩服一个夏目漱石,因为他讽刺得较为深刻,此外森鸥外和专译俄国小说的长谷川二叶亭的作品,也还爱看。而孜孜以求的,则是俄国、波兰和巴尔干诸小国的作品,特别是俄国的果戈理、契诃夫、安特莱夫,波兰的显克微支和匈牙利的裴多菲等人的作品(见《鲁迅的故家》和《鲁迅的青年时代》)。
后来,日本文学倒是翻译了一些,但重点还是俄国文学。他在《祝中俄文字之交》里说:“那时就知道了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还和四十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我们岂不知道那时的大俄罗斯帝国也正在侵略中国,然而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从现在看来,这是谁都明白,不足道的,但在那时,却是一个大发见,正不亚于古人的发见了火的可以照暗夜,煮东西。”
一
《摩罗诗力说》和《域外小说集》是中国译介俄国和东北欧文学的先驱,那时还颇为冷落,引不起反响。到得五四以后,关注的人就多起来了。单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就有:共学会丛书中的《俄国戏曲集》(1921),收有果戈理、奥斯特洛夫斯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人的剧作;《小说月报》出了《俄国文学研究》增刊和《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1921),内中都有鲁迅的译作;还有《文学研究会丛书》和《世界丛书》也都收有俄国和东北欧文学,其中有鲁迅译的《工人绥惠略夫》和鲁迅、周作人、周建人合译的《现代小说译丛》(1922)。
看到这两本译作,人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原作者都不是非常有名的作家。《工人绥惠略夫》是阿尔志跋绥夫所作,《现代小说译丛》共有三十篇作品,鲁迅译了九篇:俄国的安特莱夫两篇、契诃夫两篇、阿尔志跋绥夫两篇,还有三篇是保加利亚和芬兰的。
鲁迅为什么不去选择托尔斯泰、高尔基这些名气很响的作家,却要选择次一级作家的作品来翻译呢?他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看重描写现实生活的深刻性。比如,在谈到对阿尔志跋绥夫的选择时,鲁迅说:“阿尔志跋绥夫虽然没有托尔斯泰(Tolstoi)和戈里奇(Gorkij,通译高尔基)这样伟大,然而是俄国新兴文学的典型的代表作家的一人;他的著作,自然不过是写实派,但表现的深刻,到他却算达了极致。”“阿尔志跋绥夫的著作是厌世的,主我的;而且每每带着肉的气息。但我们要知道,他只是如实描出,虽不免主观,却并非主张和煽动;他的作风,也并非因为‘写实主义大盛之后,进为唯我,却只是时代的肖像:我们不要忘记他是描写现代生活的作家。”(《〈幸福〉译者附记》)
二是寻求新的表现方法。这大概与鲁迅本身是一个作家有关,他对于新的表现方法的关注,要甚于一般的翻译家和批评家。比如,对于安特莱夫的偏爱,大概就与此有关。他说:“他有许多短篇和几种戏剧,将十九世纪末俄人的心里的烦闷与生活的暗淡,都描写在这里面。”“安特莱夫的创作里,又都含着严肃的现实性以及深刻和纤细,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俄国作家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如他的创作一般,消融了内面世界与外面表现之差,而現出灵肉一致的境地。他的著作是虽然很有象征印象气息,而仍然不失其现实性的。”(《〈黯澹的烟霭里〉译者附记》)
在这之后,鲁迅译了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的两本书《爱罗先珂童话集》(与别人合译)和《桃色的云》。这两本书的翻译,有着另一番意义。
爱罗先珂并非世界上赫赫有名的诗人,鲁迅原先也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作家。只因为爱罗先珂在流浪到印度时,受到英国官员的驱逐,来到日本之后,又被日本官员所驱逐,而且还受到辱骂与殴打,这样才引起了鲁迅的注意。他到中国之后,周氏兄弟就招待他住在自己的家中,交谈之间,对于盲诗人的“大心”,也就有了深切的了解,“于是由不得要绍介他的心给中国人看”(《〈池边〉译者附记》)。
鲁迅曾为北新书局编辑一套专收翻译的丛书,叫《未名丛刊》,一九二五年未名社成立后,即移出由未名社出版,第一批出的书中,除鲁迅所译的《苦闷的象征》是日本人厨川白村所写的之外,其余都是俄国和东北欧作品,计有:韦素园译的俄国果戈理的《外套》和北欧诗歌小品集《黄花集》,李霁野译的俄国安特烈耶夫(即鲁迅所喜爱的安特莱夫)的《往星中》《黑假面人》,韦丛芜译的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曹靖华译的《白茶》(俄国现代独幕剧集)等。鲁迅还为《穷人》写了《小引》,盛赞作者对人的灵魂开掘之深:“显示灵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学家;尤其是陀思妥夫斯基那样的作者。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又因为显示着灵魂的深,所以一读那作品,便令人发生精神底变化。灵魂的深处并不平安,敢于正视的本来就不多,更何况写出?因此有些柔软无力的读者,便往往将他只看作‘残酷的天才。”“在甚深的灵魂中,无所谓‘残酷,更无所谓慈悲;但将这灵魂显示于人的,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而这“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却正是鲁迅在创作上所追求的目标。
后来,未名社成员对俄国和东北欧文学有更多的翻译,而韦丛芜也继续翻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其他作品。
可以说,鲁迅是俄国和东北欧文学翻译的开拓者。
但后来,文学翻译又牵涉到政治倾向问题,所以反对的意见也不少。林语堂就在《今文八弊》中说:“其在文学,今日绍介波兰诗人,明日绍介捷克文豪,而对于已经闻名之英美法德文人,反厌为陈腐,不欲深察,求一究竟。此与妇女新装求入时一样,总是媚字一字不是,自叹女儿身,事人以颜色,其苦不堪言。此种流风,其弊在浮,救之之道,在于学。”林语堂缺乏历史感,看不到别人译介俄国及东北欧文学的缘由和作用,所以有此皮相之论。鲁迅回答道:“但是,这种‘新装的开始,想起来却长久了,‘绍介波兰诗人,还在三十年前,始于我的《摩罗诗力说》。那时满清宰华,汉民受制,中国境遇,颇类波兰,读其诗歌,即易于心心相印,不但无事大之意,也不存献媚之心。后来上海的《小说月报》,还曾为弱小民族作品出过专号,这种风气,现在是衰歇了,即偶有存者,也不过一脉的余波。但生长于民国的幸福的青年,是不知道的,至于附势奴才,拜金崽子,当然更不会知道。”(《“题未定”草(三)》)
而且,外国作家在中国的闻名与否,也不完全取决于文学本身的价值,往往还包含着许多非文学因素。鲁迅接着说:“但即使现在绍介波兰诗人,捷克文豪,怎样便是‘媚呢?他们就没有‘已经闻名的文人吗?况且‘已经闻名是谁闻其‘名,又何从而‘闻的呢?诚然,‘英美法德,在中国有宣教师,在中国现有或曾有租界,几处有驻军,几处有军舰,商人多,用西崽也多,至于使一般人仅知有‘大英,‘花旗,‘法兰西和‘茄门,而不知世界上还有波兰和捷克。但世界文学史,是用了文学的眼睛看,而不用势利眼睛看的,所以文学无须用金钱和枪炮作掩护,波兰捷克,虽然未曾加入八国联军来打过北京,那文学却在,不过有一些人,并未‘已经闻名而已。外国的文人,要在中国闻名,靠作品似乎是不够的,他反要受到轻薄。”
鲁迅的翻译,并不寻求名家名作,而重其现实针对性。他在《壁下译丛》的《小引》中说:“但我是向来不想译世界上已有定评的杰作,附以不朽的,倘读者从这一本杂书中,于绍介文字得一点参考,于主张文字得一点领会,心愿就十分满足了。”当然,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鲁迅并不反对介绍“已经闻名的英美法德文人”的作品,相反,他还慨叹这些文人在中国之不遇,很希望有人将他们的作品翻译过来。当《人间世》杂志尚未出世,而《论语》杂志已很无聊时,他曾以老朋友的身份写信给林语堂,劝他放下这些玩意,去翻译些英国文学名著,他认为以林的英文程度,这译本不但于今有益,而且于将来恐怕也会有用。但林语堂回信说,这些事等他老了再说。所以鲁迅感叹道:“‘狗逐尾巴者既没有恒心,志在高山的又不屑动手,但见山林映以电灯,语录夹些洋话,‘对于已经闻名之英美法德文人,真不知要待何人,至何时,这才来‘求一究竟。”(《“题未定”草(三)》)
二
还在北京时,鲁迅就开始关心苏联文学的译介,《未名丛刊》里就编辑出版了一些苏联文学作品;到上海后,则更注重这方面的工作。开始时,他着重翻译的是文学理论,为的是纠正“革命文学家”们在理论上的错误倾向,使革命文学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但这还不够,因为在创作上同样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一九二九年四月七日,鲁迅在致韦素园信中说:“上海去年嚷了一阵革命文学,由我看来,那些作品,其实都是小资产阶级观念的产物,有些则简直是军阅(阀)脑子。今年大约要改嚷恋爱文学了……恐怕要发生若干小Sannin罢,但自然仍要挂革命家的招牌。”同年四月二十日,在致李霁野信中又说:“上海的出版界糟极了,许多人大嚷革命文学,而无一好作,大家仍大印吊膀子小说骗钱,这样下去,文艺只有堕落,所以绍介些别国的好著作,实是最要紧的事。”同年五月二十二日,鲁迅在燕京大学国文学会的演讲《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中,则直接进行点名批评:“至于创造社所提倡的,更彻底的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自然更不过是一个题目。这边也禁,那边也禁的王独清的从上海租界里遥望广州暴动的诗,‘Pong Pong Pong,铅字逐渐大了起来,只在说明他曾为电影的字幕和上海的酱园招牌所感动,有模仿勃洛克的《十二个》之志,而无其力和才。郭沫若的《一只手》是很有人推为佳作的,但内容说一个革命者革命之后失了一只手,所余的一只还能和爱人握手的故事,却未免‘失得太巧。五体,四肢之中,倘要失去其一,实在还不如一只手;一条腿就不便,头自然更不行了。只准备失去一只手,是能减少战斗的勇往之气的;我想,革命者所不惜牺牲的,一定不只这一点。《一只手》也还是穷秀才落难,后来终于中状元,谐花烛的老调。”
这都是脱离实际,关在客厅里高谈革命、大写革命文学的结果;或者简直是挂着革命的招牌来谋利。所以鲁迅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会上的讲话中,就着重指出了左翼作家脱离社会斗争,不明白革命的实际情况的缺点,而要求他们抛掉罗曼蒂克的幻想,看到革命的痛苦,其中必然混有污秽和血的现实情况。
这样,鲁迅又着力于苏联革命文学作品的译介工作,希望这些经历过实际革命斗争的作家作品,对于中国的革命文学创作有所裨益。
那时,左翼文学还未遭到很大的压迫,许多书店为了显示自己的进步起见,都愿意印几本这样的书,即使未必实在收稿罢,也要极力发一个将要出版的书名的广告。神州国光社是专出碑版书画的出版社,在这种风气的推动下,也要出一种收罗新俄文艺作品的丛书了。他们通过冯雪峰,约请鲁迅来主编這套丛书,时在一九三○年四月。
鲁迅选出了十种世界上早有定评的剧本和小说,约好译者,组成一套《现代文艺丛书》。这十种书是《浮士德与城》(卢那卡尔斯基著/柔石译)、《被解放的堂·吉诃德》(卢那卡尔斯基著/鲁迅译)、《十月》(雅各武莱夫著/鲁迅译)、《精光的年头》(毕力涅克著/蓬子译)、《铁甲列车》(伊凡诺夫著/侍桁译)、《叛乱》(孚尔玛诺夫著/成文英译)、《火马》(革拉特珂夫著/侍桁译)、《铁流》(绥拉菲摩维支著/曹靖华译)、《毁灭》(法捷耶夫著/鲁迅译)、《静静的顿河》(唆罗诃夫著/贺非译)。他认为里培进斯基的《一周间》和革拉特珂夫的《士敏土》,也是具有纪念碑性的作品,但因为在先已有译本出版,就没有编进去。
雅各武莱夫《十月》鲁 ?迅译神州国光社1933年版列为《现代文艺丛书》之一
绥拉菲摩维支《铁流》曹靖华译鲁迅设计封面光华书局1932年版
这时候实在是很热闹。丛书的目录发表了不多久,就已有书目中的多种译本在市场上出现了。有的书店还要出版相似的丛书。鲁迅主编的这套书译得比较认真,所以进行得很慢,到得初冬才交出四本译稿:《浮士德与城》《十月》《铁甲列车》和《静静的顿河》(第一分册)。但形势却变得很快,对于左翼作家的压迫一天一天地吃紧起来,终于使书店都害怕了。神州国光社要求废约,说已经交去的四部书稿当然收下,但尚未开手或译得不多的其余六种,却千万勿再进行了。去问译者,都说可以的。于是,这套丛书就中止了。
而这四本书,柔石译的《浮士德与城》交得最早,也出得最早,在一九三○年九月就出版了,其余三种则分散出版,拖拖拉拉,有的迟至一九三三年十月才出来。大概是分散政府的注意力吧,再也不敢以此相标榜了!
鲁迅自己的译著,照例都写有前言或后记,而这套丛书中,他以编者的身份也给其他三种书都写了《后记》。在这些后记里,有谈作品本身的,也有谈宏观的理论问题的,都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在《〈浮士德与城〉后记》中,鲁迅着重谈了文化的继承关系。他说:“因为新的阶级及其文化,并非突然从天而降,大抵是发达于对于旧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中,亦即发达于和旧者的对立中,所以新文化仍然有所承传,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这可说明卢那卡尔斯基当革命之初,仍要保存农民固有的美术;怕军人的泥靴踏烂了皇宫的地毯;在这里也使开辟新城而倾于专制的—但后来是悔悟了的—天才浮士德死于新人们的歌颂中的原因。”这是针对中国的“革命文学家”们扬弃传统,凭空创造的做法而发。
在《〈静静的顿河〉后记》里,鲁迅很赞扬作者的描写手腕,说是:“风物既殊,人情复异,写法又明朗简洁,绝无旧文人描头画角,宛转抑扬的恶习,华斯珂普所说的‘充满着原始力的新文学的大概,已灼然可以窥见。”也是希望“革命文学家”有所借鉴。法捷耶夫《毁灭》鲁 ?迅译三闲书屋1931年版
鲁迅《毁灭》译稿
停止翻译的事,鲁迅独独没有通知曹靖华。一则,曹靖华远在苏联,来不及通知;二则,市面上抢译出来的《铁流》,实在误译太多,因此有另出一种译本的必要:“别的不必说,即其将贵胄子弟出身的士官幼年生译作‘小学生,就可以引读者陷于极大的错误。小学生都成群的来杀贫农,这世界不真是完全发了疯么?”(《〈铁流〉编校后记》)
曹靖华的译稿是认真的。译者精通俄文,译好之后还根据作者的修改稿仔细订正,一些古班式乌克兰话又请教了作者本人,而且还加译了《我怎么写〈铁流〉的》等文章作为附录,前面还有瞿秋白以史铁儿的名字翻译的涅拉陀夫的长序,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译本;编者也化了相当大的力气,他与译者之间,为译印此书,信札往来至少也有二十次。所以鲁迅说:“在现状之下,很不容易出一本较好的书,这书虽然仅仅是一种翻译小说,但却是尽三人的微力而成,—译的译,补的补,校的校,而又没有一个是存着借此来自己消闲,或乘机哄骗读者的意思的。”(《〈铁流〉编校后记》)
但神州国光社毁约了,别的出版社也不敢出版。《铁流》译好后,鲁迅就以三闲书屋的名义,自己来出版。同样以三闲书屋名义出版的,还有鲁迅自己翻译的《毁灭》。
鲁迅很重视《毁灭》的翻译工作,他在与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回信》中说:“今年总算将这一部纪念碑的小说,送在这里的读者们的面前了。译的时候和印的时候,颇经过了不少艰难,现在倒也退出了记忆的圈外去,但我真如你来信所说那样,就像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并且由他想到儿子的儿子。还有《铁流》,我也很喜欢。这两部小说,虽然粗制,却并非滥造,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实在够使描写多愁善病的才子和千娇百媚的佳人的所谓‘美文,在这面前淡到毫无踪影。不过我也和你的意思一样,以为这只是一点小小的胜利,所以也很希望多人合力的更来绍介,至少在后三年内,有关于内战时代和建设时代的纪念碑的文学书八种至十种,此外更译几种虽然往往被称为无产者文学,然而还不免含有小资产阶级的偏见(如巴比塞)和基督教社会主义的偏见(如辛克莱)的代表作,加上了分析和严正的批评,好在那里,坏在那里,以备对比参考之用,那么,不但读者的见解,可以一天一天的分明起来,就是新的创作家,也得了正确的师范了。”
《毁灭》的翻译,为“新的创作家”提供“正确的师范”的意义是明显的。译者在《〈毁灭〉后记》和《〈毁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里,就说得很清楚:“然而莱奋生不但有时动摇,有时失措,部队也终于受日本军和科尔却克军的围击,一百五十人只剩了十九人,可以说,是全部毁灭了。突围之际,他还是因为受了巴克拉诺夫的暗示。这和现在世间通行的主角无不超绝,事业无不圆满的小说一比较,实在是一部令人扫兴的书。”他很反对将革命加以美化,写得四平八稳,势如破竹,认为那样就无所谓革命,无所謂战斗。如果大众都先成了革命人,于是振臂一呼,万众响应,不折一兵,不费一矢,而成革命天下,那是和古人的宣扬礼教,使兆民全化为正人君子,于是自然而然地变成“中华文物之邦”一样,是乌托邦思想。他说:“革命有血,有污秽,但有婴孩。这‘溃灭正是新生之前的一滴血,是实际战斗者献给现代人们的大教训。虽然有冷淡,有动摇,甚至于因为依赖,因为本能,而大家还是向目的前进,即使前途终于是‘死亡,但这‘死究竟已经失了个人底意义,和大众相融合了。所以只要有新生的婴孩,‘溃灭便是‘新生的一部分。中国的革命文学家和批评家常在要求描写美满的革命,完全的革命人,意见固然是高超完善之极了,但他们也因此终于是乌托邦主义者。”而这些“可以宝贵的文字,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换来的东西,非身经战斗的战士,不能写出”。
三
在《毁灭》之后,鲁迅还继续翻译了一些苏联文学,但以“同路人”作品为多。
一九三三年一月,他在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了苏联“同路人”作家短篇小说集《竖琴》,内收札弥亚丁的《洞窟》、淑雪兼柯的《老耗子》、伦支的《在沙漠上》、斐定的《果树园》、雅各武莱夫的《穷苦的人们》、理定的《竖琴》、左祝黎的《亚克与人性》、拉甫列涅夫的《星花》、英培尔的《拉拉的利益》、凯泰耶夫的《物事》等十篇,其中《老耗子》和《物事》系柔石所译,《星花》系曹靖华所译。一九三三年三月,又在良友公司出版了苏联短篇小说集《一天的工作》,内收毕力涅克的《苦蓬》、绥甫林娜的《肥料》、略悉珂的《铁的静寂》、聂维洛夫的《我要活》、玛拉式庚的《工人》、绥拉菲摩维支的《一天的工作》和《岔道夫》、孚尔玛诺夫的《革命的英雄们》、唆罗诃夫的《父亲》、班菲洛夫和伊连珂夫合写的《枯煤,人们和耐火砖》等十篇,其中绥拉菲摩维支的两篇为文尹(杨之华)所译。这十篇中的前两篇,也是“同路人”的作品。《竖琴》鲁 ?迅编译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扉页
《一天的工作》鲁 ?迅编译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41年普及版
还有,译于《毁灭》之前的《十月》(1929年-1930年译),也是“同路人”作品。
所谓“同路人”,就是指他本身并非革命者,只是与革命同走一段路的人。同路人作家往往是从文学接近革命,在这过程中必然有分化,有些走向革命,有些从此分离。比如斐定,原是同路人作家,后来走向革命,他的长篇小说《城与年》,就成为苏联文坛上的重要收获。
但为什么鲁迅对“同路人”的作品这么感兴趣呢?
这一方面当是由于革命之初,“有才能的革命者,还在血战的涡中,文坛几乎全被较为闲散的‘同路人所独占”(《〈一天的工作〉前记》),要看那段时期的文学,只有看“同路人”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同路人”的作品虽然有旁观者的态度,但也能反映出部分的实情,而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写出实情是最为重要的。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六日,鲁迅在给王志之的信中说:“《十月》的作者是同路人,他当然看不见全局,但这确也是一面的实情,记叙出来,还可以作为现在和将来的教训,所以这书的生命是很长的。书中所写,几乎不过是投机的和盲动的脚色,有几个只是赶热闹而已,但其中也有极坚实者在内(虽然作者未能描写),故也能成功。这大约无论怎样的革命,都是如此,倘以为必得大半都是坚实正确的人们,那就是难以实现的空想,事实是只能此后渐渐正确起来的。”这种实情的描写,对于不敢正视现实的中国“革命文学家”来说,也是一種针砭。他在《〈竖琴〉译者附记》里说:“还要说几句不大中听的话—这篇里的描写混乱,黑暗,可谓颇透了,虽然粉饰了许多诙谐,但刻划分明,恐怕虽从我们中国的‘普罗塔列亚特苦理替开尔(按:俄语音译,意为无产阶级文化提倡者)看来,也要斥为‘反革命,—自然,也许因为是俄国作家,总还是值得‘纪念,和阿尔志跋绥夫一例待遇的。然而在他本国,为什么并不‘没落呢?我想,这是因为虽然有血,有污秽,而也有革命;因为有革命,所以对于描出血和污秽—无论已经过去或未经过去—的作品,也就没有畏惮了。这便是所谓‘新的产生。”果戈理《死魂灵》鲁 ?迅译 ?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四版
鲁迅一直关注苏联文学的发展,因而对他们文学界的变化也十分敏感。他在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八日所作的《〈在沙漠上〉译者附识》里就说出了这种变化:“现今的无产阶级作家的作品,只一意赞美工作,属望将来,和那色黑而多须的真的神不相类的也已不少了。”
这之后,鲁迅还翻译和出版了几种俄国文学作品,但都与歌颂文学无关。一九三三年和一九三四年,他在编《文艺连丛》时,出版了曹靖华翻译的苏联聂维洛夫的《不走正路的安得伦》和易嘉(瞿秋白)翻译的卢那卡尔斯基的《解放了的董·吉诃德》—这本书,原来他自己准备从日文转译,列入《现代文艺丛书》的书目,而且已经在《北斗》杂志上发表了第一幕,因为知道瞿秋白肯从原文翻译,他就中止翻译,请他接续下去,并予以出版。一九三五年,他自己翻译和出版了苏联班台莱耶夫的中篇童话《表》和高尔基的《俄罗斯童话》。
这时,他又回过头去翻译旧俄文学。
在旧俄文学中,他特别喜欢果戈理和契诃夫的作品,很看重他们的讽刺艺术。他邀孟十还合作,一起来翻译六卷本《果戈理文集》。在翻译《死魂灵》的过程中,鲁迅还写过一篇杂文《几乎无事的悲剧》,赞美果戈理那“含泪的微笑”。他说:“讽刺的本领,在这里不及谈,单说那独特之处,尤其是在用平常事,平常话,深刻的显示出当时地主的无聊生活。”这正是讽刺艺术的精华所在。世人乐于观看奇闻怪现状,常将这一类作品当作讽刺文学,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则将它们归于“谴责小说”,认为只有《儒林外史》,“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翻译果戈理的作品,就是要介绍他的讽刺艺术。可惜此时他已病体难支,只译了长篇小说《死魂灵》,还有原来译过的《鼻子》,就不能继续下去了。
契诃夫的作品,他只译了一本《坏孩子和别的奇闻》,但这不是作者的主要作品,而属于“契红德”时代的“小笑话”,鲁迅译它,主要是为了介绍玛修丁的木刻插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