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洋葱皮》,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联想到君特·格拉斯的回忆录,不过请再仔细一点—德语“Beim H?uten der Zwiebel”,转到英文“Peeling the onion”、西语“Pelando la cebolla”、中文“剥洋葱”,都意在显示他摆了一个深思熟虑的造型,一个强力追究自己的动作;但这里要说的一本书更加内敛,《洋葱皮》,原文写作Tela de sevoya,直译是洋葱的“布”,也就是“组织”,虽然听着也有点辣,但多些“空山不见人”的意思,没有跟人的直接关联,也不挑明“皮”的多寡远近,好像很刺激,又联觉到柔软—有句塞法迪谚语说,人的弱点是洋葱皮。
一、缘起
这本书是墨西哥女作家米莉亚姆·莫斯科纳(Myriam Moscona)二○一二年出版的寻根故事。二○一六年十月,中国诗人、评论家唐晓渡和杨炼组织年度“瘦西湖虹桥修禊”,在西班牙语诗歌翻译家赵振江指点下,把目光投向中国—西语世界的诗歌交流,将几位西班牙、墨西哥、洪都拉斯、哥伦比亚诗人请到扬州,其中就有米莉亚姆(因为比较熟悉了,这里只叫她的名字,但一般是应该称姓的)。相处的几天,感觉她有点糊涂任性,比如把重要的戒指落在酒店、刚买的纪念品付了钱忘拿。还有一次在饭桌上,我要换位子让她女儿坐她旁边,两人都连忙摆手说,不用了,我们互相忍了三十多年了。
直到分别后的高铁上,把她送的书一“坐”之下(西语de una sentada)翻完,我才大概了解她的注意力在什么地方。米莉亚姆在墨西哥电视台工作,二○○六年得到古根海姆奖金访问保加利亚等地,寻找当年犹太先民生活和出逃的痕迹,这本书就是那次的“结项报告”。据她说,拿奖金很容易,交作业居然花了六年,好在效果还不错,很快加印了三次,而且最主要的是,帮她进行了重新对焦。
二、概貌
米莉亚姆本来是个诗人,在这本书里第一次尝试了叙事体,老老实实讲故事,不搞无端的煽情或者挑衅的叛逆。书不厚,将近三百页,分一百十六个短章(没有目录、没有数字标记,是我手动肢解的),每篇三五页,用六个重复的小标题混编在一起,包括:
“风磨”二十八篇,尤其在后半部越来越密集,记录(噩)梦、幻想、情绪崩溃、“对于彼岸的记忆”,总之,一些神经质、前后时间跳脱的场景,掏出许多怀念和疑问跟家族中的犹太亡灵交流,用恐惧、濒死和杀人表现对自身存在的不稳定感;一方面,似乎向往“一切聞起来很干净,好像你回到另一个国家,在时间之初曾是你祖国的国家”,另一方面,又清醒地认识到“有比守夜的世界更真实的许多世界”。
“行记摘抄”十四篇,写下旅行的各种巧合、混沌、感悟,比如出发前突然接到来自以色列的电话,陌生“表姐”对她到保加利亚之后“应该”拜访的人详加指点;在索菲亚见到做拉迪诺语整理工作的“表哥”,有机会触摸他父亲关于流散犹太人文化的大捆手稿;普罗夫迪夫各个旅店客满时,得到当地拉比的热情收留;在塞萨洛尼基用西班牙语问路,跟会拉迪诺语的“同胞”接上头。
值得注意的是,寻根并没有把一切人和事都浪漫化,米莉亚姆保留了性格里的淘气和傲娇: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人人排队进到一个神秘的黑色大理石圆圈里祈祷,轮到米莉亚姆的时候,后面戴黑头巾的女人好几次戳背催她。可以想象,她必然是经过了墨西哥式的等待,也发挥了够本的磨蹭,这一戳,激出她软中带硬的“One moment, please”—自然是相当的不爽,但专门用英语斜体写下来更显出一种选择性记忆。
除此以外,“镇纸”十九篇是她做的文献功课,补充了很多历史资料,比如祖传的、手抄天主教双王命犹太人离开国境的谕令,还有现在利用网络维持古老语言传统的论坛;“古歌诗”五首,收录拉迪诺语儿歌、谣曲;“第四面墙”十四篇,穿插了家人的书信,还有偶然获得的陌生犹太女人的日记。
最重要的一部分,三十六篇“焦距”,记录了米莉亚姆小时候在墨西哥城跟家人的生活片段:父亲被救下开往集中营的火车,辗转来到美洲,重新站住脚跟;哥哥把家里贷款买的自行车借给路上遇到的小女孩、结果对方再也没有出现,事实上,小女孩是父亲雇来的,目的是教育哥哥一辈子不要轻信别人;母亲到哪里都带着钢琴、用“受过教育的嗓子”唱歌剧,是欧洲化了的犹太人的代表;“我”跟姥姥吵架拌嘴、互相“虐待”,姥姥很早一句“我不原谅你”到死也没有改口,跟新的社会和世代永不和解。
这些私人化的故事读来有趣,乍看并不要紧,放下却隐隐透出黑洞,搅动着犹太人几百年间的许多生命。或者说,这是一本沙之书,书页之间又生出无数的书页,呈现出一个个我们从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世界。
三、“胡”言
联结这些世界的是语言,一种奇怪的西班牙语,就像书名“洋葱”不叫cebolla,而是sevoya,类似的“拼写错误”在“焦距”里满篇都是:有些跟西语同音,只是标记的辅音元音有差异,比如“Yo avlo kon el kada noche”跟“Yo hablo con él cada noche”(我每天晚上跟他说话);还有一些发音近似、个别处吞音,比如briar—brillar(闪亮),剩下一些则完全不认识,甚至查阅了基础拉迪诺语-西班牙语词典也没有收录,比如“janum”。
这是什么?这就是前面反复提到的拉迪诺语(Ladino),西班牙犹太人使用的语言,跟意第绪语类似,甚至时间更早,使用范围也更广,是以色列除了现代希伯来语之外使用者最多的分支。
犹太民族经历长久的大流散,过着不停迁徙散居的生活,早在第二圣殿时期就有不少来到伊比利亚半岛,其中不乏地位很高的家族,跟多个在地民族一起创造了丰富的古代文明。
一直到一四九二年,天主教国王费尔南多谋划了从西班牙及其领地驱逐犹太人的法令,争取到女王伊莎贝拉的签字认可,规定七月三十一日之前犹太人清理财产(如不许带走金银和其他货币)从海路或陆路离开。四个月里,二十多万犹太人背井离乡,犹太史上一个辉煌时代至此结束。
七百多年间,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生活的犹太人被称作“塞法迪人”,他们使用的就是“拉迪诺语”。这种语言一方面与各个民间拉丁语分支卡斯蒂利亚语、加利西亚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共同成长,积累了可以通用的词汇主体,另一方面,又在这些本土词汇出现时加上希伯来语前后缀(大概类似于掺着说“热烈欢迎”?),并且主要以希伯来字母书写。事实上,“拉迪诺语”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拉丁”的变体:Latino—Ladino,因为在正统派眼里,讲经、译经要接地气,伊比利亚半岛犹太后裔讲的话就是一种近似的民间拉丁语,不知道现在的学术体系能不能接纳它为酝酿期的“西班牙语”的一条血脉?
奇特的是,西班牙犹太社团和文化中心被摧毁后,被驱逐着游走到土耳其、希腊、北非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后来又扩大到波兰、俄国、非洲和中南美洲一些地区,但拉迪诺语并没有消亡,而是在演变中保留了中世纪的模样,到现在还有将近十万人使用。这大概有点像中国人和日本人通过汉字笔谈,只不过媒介是语音,也就是说当他们到了西语美洲,开口也没太大问题—《洋葱皮》里就引过奶奶的话:“我现在说的西班牙语,跟你们在西班牙和墨西哥说的西班牙语没什么两样……只不过这里说得很差,特别差……你们不会用事物本来的音响说话。”
四、“寄”语
历史上拉迪诺语的文学主要是宗教翻译、阐释,有一些宗教诗和抒情诗,据说还有优美的口头文学传统,不过都散佚了。现在,重新有人在西班牙语篇章中间穿插拉丁字母书写的拉迪诺语,虽然并不算正确也远远够不上主流,但也成为某种复数的、呼应式的存在:纳粹大屠杀导致塞法迪人大规模消失,加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幸存者逐渐离世,拉迪诺语濒临灭绝,反而成为其后裔怀念母系形象的“母语”,组织出好些生动的对话:
—我觉得你不应该在本子上画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小东西。
—为什么不行,姥姥,胸大让你不好意思了吗?
—别这么说话,你舌头会干掉的。
—我?我舌头才不会干呢。
—猫都是猪。
—它们不是猪,姥姥,它们很干净。
—你知道什么。猫在外面到处走。
—我也是猫。
—你是家猫。
—我是街上的猫。
—我们不是街上的,你别瞎说。
—我是街上的猫,我想跟那只走。
—你会害死它的。
话应验了。第二天早上,猫死了。
—別犯傻了,做点有意义的事。
—你想让我干吗?
—炸奶酪。
—不会。
—哎哟,你记……(后面一段菜谱)
—懂了吗?
—没懂。
起初我并不相信米莉亚姆的记忆能保存这么清晰的细节,但静下心来回想去年过世的姥姥,回想我们二三十年前的生活,好像确实有一个对话的套型,还有光线、气味、触感、味道渐次复活,只是我从来没有试图去给它们赋形。所以这里陈列了话语、修辞,展现着观念冲突,但最最重要的只是记录—通过记录,对话的举动和环境能立体,能穿越时空,能让个人记忆最终被集体收纳;有了这份记录,代际之间的家族履历才获得人类学观看的价值。
读这本书,作为一个跟西班牙、犹太、阿拉伯等等文化本来没有半点“互鉴存在”(“兴趣”的拉丁词源inter-esse)的中国学人,除了智性上的追求,似乎实在谈不上立场,也很难摆脱对“流散”和“回归”的刻板印象,对“身份认同”的不二预期。但是米莉亚姆在扬州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到这段眼泪扑簌,好像又让人很难板起脸孔横加评价。她不信犹太教,不会希伯来语,对拉迪诺语也只能靠听说、用一套无所谓规范的正字法记音,总之,她的传统是破碎的、断续的,似乎都说不上“统”和“传”。回到祖辈父辈的故乡,有机缘巧合,有心领神会,但一处老家已经被屡次转手沦为廉价披萨店,另一处,某大街四十六号楼,拍照、感动、热泪盈眶,结果被哥哥告诉说记错了,是三十三号,第二天回去再拍照、感动、热泪盈眶。这一切,有意义吗?“赤裸的遗产”(herencia desnuda),她在书里写到过两三次,大概是更深的提醒。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绝对地存在过,但只能相对地被记忆,是一份遗产,但空无一物。对此,她没有愤怒也没有热爱,没有敏感也没有伤感,只想起家里的一个偏方:小块洋葱皮盖在伤口上,有助结痂镇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