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如是别传》是陈寅恪先生酝酿最久、写作时间最长、篇幅最大、体例最完备的一部著作,也是明末清初研究的集大成者,这已是世所共知。
其中,书里提到一点值得注意,钱谦益身边亲近之士,对其晚年娶柳如是有两派意见:一派是极尽所能诋毁河东君,比如钱氏族中诸如钱遵王等;另一派则能体会钱柳之间的默契与感情。其中钱谦益的几位士大夫弟子,是颇能认可柳夫人的,比如作《河东君小传》的苏州状元顾苓。还有一位牧翁重要的同情者,就是他同邑弟子瞿式耜。
晚明重臣瞿式耜(1590-1650),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常熟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南都陷落后追随桂王朱由榔,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桂林城破就义。瞿家为常熟大族,诗礼簪缨之家。式耜之祖景淳,官至礼部左侍郎;大伯瞿汝稷官至万历朝太仆少卿,为亲紫柏、憨山一脉之禅宗居士,而其二伯瞿汝夔则皈依天主教,叔伯间又有“通问之奸”,阖门之内形同水火。钱瞿两家为通家之好,钱谦益曾师事瞿汝稷、汝说,而瞿式耜又师事牧斋。崇祯朝时,钱、瞿师徒因共同在朝中为官,又皆是清流一党的同事,共同进退,对抗内阁权臣温体仁。师徒俩相继被罢官,并曾遭诬陷入狱,险些丧命。
钱、瞿关系紧密除了体现在政治取向方面外,式耜也最能懂乃师感情情爱之人。崇祯十一年放还家居的钱谦益,竟时来运转,在近花甲之年、崇祯十三年庚辰冬,得河东君过访而结为连理,成为晚明一代之佳话。
作为当时与钱谦益最密切的人,擅长作诗的瞿式耜,理当在唱和诗文里有所涉及河东君,这是极为自然之事。但瞿式耜著作后代散佚过多,今日所见道光年间所刻《瞿忠宣公集》已非全帙,其中文字已不能全面还原瞿式耜对老师新娶的态度;陈寅恪先生就曾疑心,何以瞿式耜与钱、柳关系密切,而瞿集无诗文言及河东君:
今日瞿氏作品遗佚颇多,殊不易决言,揆以稼轩与牧斋及河东君之关系,如第肆章论述绛云楼落成诗所引牧斋尺牍例之,稼轩似非如黄陶庵(淳耀,引者注)之不以河东君为然者,何故于钱柳因缘之韵事绝无一语道及?甚不可解。姑记此疑,以俟更考。(三联版《柳如是别传》第1055页)
以陈先生之意,当日家居之瞿稼轩,不至于对其师续弦事讳莫如深,此为高论。今日重新检视现存《瞿忠宣公集》,似尚存一线蛛丝马迹,可证瞿氏为许可钱柳因缘之人。
今按,瞿集有《壬午除夕(1643)和牧斋师韵》两首,其中第二首云:
廿载江乡梦玉除,久拼生计付耕渔。
忧时秪益心头热,报国其如鬓脚疏。
边徼数传烽火急,井闾刚是调征初。
团圞妇子更深坐,徙倚平安一纸书。
瞿式耜所和钱谦益原诗为《壬午除夕》:“蓬荜依然又岁除,如闻幽仄问樵渔。耗磨时序心仍在,管领山林计未疏。爆竹声中传火急,椒花颂里解严初。闲房病妇能忧国,却对辛盘叹羽书。”
注释钱诗的钱尊王,注此诗尾联“辛盘”引《风土记》为五种调料,当指厨房中之贤内助,则“闲房病妇能忧国”之“病妇”,显然是新婚的柳夫人。则瞿诗所和之尾联“团圞妇子”里,当然也包括河东君。此为证据之一。牧斋喜聚其所爱之人一同守岁,可见十数年后,钱谦益与河东君、孙辈桂哥、儿媳等居红豆庄守岁,陈寅恪先生说过,钱牧斋喜欢“聚集其所最爱之人于一处”,则壬午年除夕夜的“妇子团圞”行为,可视为牧斋一贯之习惯。
又,隔日,瞿式耜作《癸未元旦》两首,其中第二首云:
中兴云物候元正,上日风光即渐生。
岸柳溪梅寻旧约,篮舆小艇试新成。
昼长鱼鸟过从狎,夜浅笙歌侍立清。
料得东君与嘉惠,春郊先颂海波平。
此诗也是和钱谦益诗而作。钱诗名为《癸未元日》,首联有“宫柳春条淑气生”句,而瞿和有“岸柳溪梅寻旧约”,与钱诗同为隐河东君之姓。而钱诗尾联作“社叟醵钱期诅虏,拟储昔酒贺升平”。牧斋在此处自称“社叟”,诗中“醵钱”,为凑钱而资游宴之意。凑份子用以驱除北虏,虽为慷慨之文学修辞,但对照牧翁晚节,此句未尝不是一种嘲讽。
再看瞿诗尾联的“料得东君与嘉惠”之句,则显然为呼应乃师尾联而作,“东君”对应的就是“社叟”。“东君”虽为浅显之楚辞典故,为司太阳之神,但用于此,恐亦为点出柳如是“河东君”之名号。瞿诗此处,意在用柳夫人对钱牧翁,而言柳夫人能为“诅虏”内助,有如神话传说中的“东君”,用意之工,可见一斑。此为证据之二。
瞿诗尚有《西园牡丹次林若抚韵》第一首:
絮后莺前独自开,冲风怯雨送香来。
含情只合藏金屋,体撰还须占玉台。
暂借胭脂留色相,得依林壑露真才。
何人解释东君意,残馥犹堪覆紫苔。
此诗与上引瞿诗排列相邻,当为不久前后所作;其中“何人解释东君意”句中的“东君”,所喻则与前引同为一理。观此处咏牡丹花开,与之前正月元日,相隔不过月余之差,两组诗当为一时之作。林云凤字若抚,为牧斋、稼轩挚友,稼轩阵亡后,林曾和瞿诗《浩气吟》以挽之。林若抚原诗似不见,然当为深知河东君者。瞿诗“含情只合藏金屋”、“暂借胭脂留色相”等句,虽写牡丹,但亦合描写河东君之辞。壬午、癸未年时,钱柳已完婚;则牧斋老友、弟子诗中,遥论友妻、师母,当为极平常之事。此为证据之三。
今查瞿式耜诗中而及河东君,未知可补陈先生之说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