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闽台大神尪傩舞艺术的传统技艺与审美意蕴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闽台文化研究 热度: 14926
杨铮崟 郑玉玲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福建漳州 363000)

  闽台大神尪傩舞艺术是福建和台湾地区一种古老的驱鬼逐疫、祈求安庆的祭祀仪式,是我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区的傩形态相比,闽台大神尪傩形态独具特色,以高大立体的竹藤编骨架作为傩身结构,包含整尊木雕尪首和刺绣服饰,出巡绕境时由人钻入空身躯内代为行走,以威仪震撼的主神部将身份巡游于迎神赛会中[1]。这种傩形态涵盖多项传统技艺,是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弥足珍贵的内容,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目前学界对闽台大神尪的传统技艺研究少有关注,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民俗学、工艺美术学、艺术人类学等学科研究方法,梳理闽台大神尪傩的尪首雕刻、尪身竹藤编、尪服刺绣、尪帽制作等技艺,进而阐释其背后的美学意涵,旨在为海峡两岸神尪傩舞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文化交流略尽绵薄之力。

一、闽台大神尪傩舞涵盖的传统技艺

闽台大神尪傩像主要由尪首(含面部彩绘)、身躯、服饰(含尪帽)组成,尪首用传统木雕技艺或脱胎漆器技艺雕出各种神尪形象;面部主要参照戏曲脸谱进行五官勾画与脸谱彩绘;身躯采用本地竹藤编技艺制成巨大骨架;尪帽根据神尪傩将的神格属性、角色身份设计而来,常见珠帽和纸帽两种;神尪的服饰采用刺绣技艺,绣品图案种类多样、线条流畅,十分精美。下面就大神尪傩神塑造涵盖的雕刻、竹藤编、刺绣为主的闽台传统技艺进行解析。

(一)尪首雕刻技艺

闽台大神尪傩形象具有完整的尪首,与传统傩面具相比,尪首更加精致美观、生动形象。尪首塑造技艺主要有传统木雕技艺和脱胎漆器技艺。

  1.传统木雕技艺。木头被认为是最具灵性的天然材料,木雕尪首能长久保存,具有明显的身份特征。闽台大神尪的尪首木雕雕刻与泉漳木偶头雕刻大致相似,主要包括选材、开坯、雕刻、磨光、裱褙、打底、喷漆、彩绘以及装饰须发等工序:

  ①选材:尪首的雕刻需选取整块木头,要求木质轻巧且坚固耐磨。闽南盛产樟木,软硬适中,因此成为尪首雕刻的最佳材料。早期的尪首通常是实心雕刻而成,为了减轻头部重量,避免头重脚轻,通常将实木木头掏空。

  ②开坯:使用电锯或斧头将原木材裁切出长度40-45 厘米、宽度约25 厘米的粗坯。一般需要定好尪首“五形三骨”的位置:包括双眼、一嘴、双鼻孔(五形);眉骨、颧骨、下颌骨(三骨)。每个部位不能过大或者过小,以鼻梁为面部中线,额头、眼鼻、下巴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在额头往上还要预留一部分配戴尪帽或设计发式。

  ③雕刻:雕刻部分包括粗刻和细刻两个步骤。粗刻是对眼、嘴、鼻等面部五官进行初步定型;细刻是根据不同的人物形象修饰嘴角、眼皮、皱纹等细部线条,着重表现面部表情。雕刻完成后,整个尪首初显雏形(见图1)。

  

  图1:完成木雕细刻的尪首雏形

  ④磨光及裱褙:雕刻完成后,要用粗、细砂纸或纱布、玻璃等材料进行打磨,使尪首的五官更加立体对称、表面更加平整光滑,然后用特制土修饰细节,以凸显面部特点,再将绵纸裱糊于尪首外层,起到保护作用,也便于日后翻新。

  ⑤打底及上色:早期的木偶头雕刻通常使用特制配方调配的白粉涂刷底色,然后使用矿物颜料勾画木偶的面部特征并上色彩。由于尪首体积较大,经过改良,通常使用喷漆法给尪首上底色,使之起到隔绝氧气、保护尪首的作用。尪首在完成底漆之后,再根据神尪的形象特征使用不同色系的颜料给面部上色。

  ⑥彩绘与装饰须发:神尪脸谱彩绘通常是为神尪勾画眼睛、上唇彩、眼影或者腮红,只有钟馗等特定角色需要绘上精美复杂的程式化脸谱。尪首的装饰包括配发式、戴上胡须和眉毛。须发由真人发、牦牛毛等材料制作而成,将其逐一穿过尪首上预先留下的小孔,并用牛皮胶进行固定,须发款式的设计根据角色特征有所区分。

  2.脱胎漆器技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的特性并将其运用于器物美化的国家,漆器工艺在我国历史悠久。乾隆年间福州漆匠沈绍安在历代“夹纻”技法的基础上创新出福州脱胎漆器,其技艺代代相传,广泛应用于各式器物制作,运用脱胎漆器技艺制作出的尪首光亮美观、质地轻巧。漳州雕塑名家黄守正自幼学习家族传承的木雕、脱胎漆器雕塑工艺,运用脱胎漆器工艺为漳州市芗城区打锡巷文衡殿组装关帝五部将大神尪[2](见图2)。脱胎漆器尪首的制作包括泥坯雕塑、石膏倒模、麻布裱褙、荫干脱模、贴补打磨、喷漆上色、面部彩绘、装饰须发等8 道精细的工序:

  

  图2:黄守正制作的脱胎漆器尪首

  ①泥坯雕塑:用泥土雕塑出尪首原型,泥土既要软硬适中,又不能太黏。泥塑看似简单,实则最难,不仅要根据神尪角色完整勾勒出五官,更要追求惟妙惟肖、生动逼真的神态。

  ②石膏倒模:石膏加入水进行搅拌,然后均匀涂抹到泥坯上。由于尪首体积较大,为了方便雕塑的脱模,可以用泥土做分界线,预先分割成多个模块,再逐一脱模。

  ③麻布裱褙:以天然大漆为粘合剂[3],先将其刷在脱去泥胚的石膏模内,然后用纻麻布[4]沾满内壁,裱褙过程需要逐层进行,第一层干透之后才能裱褙第二层,保证麻布的均匀分布以及与膏模的充分贴合。

  ④荫干脱模:天然大漆的荫干对环境有严格要求[5],待裱褙荫干全部完成后脱去石膏模型,剪去多余的麻布边,将各个模块边缘磨平,并用绳子或细铁丝合并成整体。

  ⑤贴补打磨:从内部用天然大漆与麻布贴补各模块合并的缝隙,用砂纸对贴补、合并部位进行打磨抛光,使表面平整,各部分完美组合成一个整体。完成贴补打磨的天然大漆与麻布坯胎就是尪首雏形。

  ⑥喷漆上色:使用喷漆工具喷上无色底漆,根据需要调出颜料并手刷上色,喷漆和上色过程中若出现瑕疵,可以用砂纸打磨后补漆或补色。

  ⑦面部彩绘:安装带有弹簧的木制眼睛,用颜料彩绘神尪的眼睛、唇彩、木制手臂的指甲等。

  ⑧装饰须发:最后在预先留下的小孔中缝上眉毛和胡须。

(二)尪身竹藤编技艺

尪身,指神尪的立体身躯骨架,骨架结构通常由竹藤编织成圆筒形状,上端直接连接尪首,下端则为神尪腰部。

  1.根据地域艺师的不同,可分为“福州骨”“闽南骨”“台湾骨”,三种骨架的竹藤编技艺大体相同。制作一个完整的竹藤编尪身骨架,主要包括选竹、劈竹、磨光、烧竹、绑竹、绑藤、上漆及测重心等多道工序,大约需要7~10 天才能完成:

  ①选竹:选取竹节较小、竹龄3~5 年的麻竹、毛竹或慈竹等本地盛产竹。

  ②竹材处理:竹子要刮去表面青皮,根据不同大小神尪的需要将其劈成不同宽度和厚度的篾条,通过反复曝晒与浸泡提高竹子柔韧性。

  ③竹藤编织:先将篾条盘成圆形或弧状[6];然后采用经纬编织法将各部分篾条编织成立体圆筒身躯骨架,绑竹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篾条的对称与均衡,确保将骨架重心维持在中间;再用藤条将竹篾相交处加以固定。

  ④上漆或缠布条:尪身编织完成后,上漆是为了隔绝氧气、保护竹篾。现代通常在竹篾表面缠布条代替上漆,不仅能够防止虫蛀,也可以减轻舞尪人肩部的负担。

  ⑤测重心:骨架完成后,由制作师傅扛起试用,了解骨架是否会倾斜,若重心不稳,则需要反复调整篾条位置,只有重心确定才算真正完成尪身制作。

  2.根据神尪大小,可分为“矮骨”“高骨”,不同大小的骨架在结构上有所差异:

  ①矮骨(见图3):矮骨可以直接套在舞尪人身上,矮骨的颈部、肩部分别对应舞尪人的颈部和肩部。编织矮骨时要确保矮骨颈部圆形装置的直径足够大,使舞尪人的头部能够轻松套入,并在矮骨的肩部缠上布条等保护装置。

  ②高骨(见图4):高骨整体较为高大,结构比矮骨复杂。一是高骨的视线孔在神尪身躯骨架腹部,需在腹部稍往下安置两根木棍,木棍下面紧贴弧形竹篾做成的“拱肩”,并缠上布条或者泡沫垫,以便舞尪人钻进竹编身躯用肩部扛起整尊神尪。二是高骨具有由樟木制成的假手臂,需用铁丝将其固定在神尪身躯骨架的肩胛骨处,当舞尪人夯起尪身舞动时,高骨的木质假手臂也随舞步动势前后摆动。佩戴珠帽的高骨尪身中间安装一根方形长木棍作为“头栓”装置,下端固定在尪身骨架胸部,穿过头筒[7]顶端对应的方形孔,与方形木棍“接榫”,并用一个插栓固定,木棍上段作为连接尪帽的支点,将尪身、尪首、尪帽牢牢固定在一起。

  如今,尪身的制作还融合了多项新工艺、新材料。黄守正塑造的关帝部将神尪的尪身由木头和更为轻便的铝合金材料组合而成(见图5)不仅减轻了尪身的重量,还使其更加坚固耐用,增加实用性。

  

  图3:竹藤编“矮骨”尪身

  

  图4:竹藤编“高骨”尪身

  

  图5:“木头+铝合金”高骨尪身

(三)服饰刺绣技艺

尪服,即神尪身上穿戴的服饰。闽台大神尪傩的尪服种类丰富,纹样精美,做工十分讲究,以闽南刺绣、台湾刺绣为主要技艺。

  闽南刺绣以泉、漳两地最为著名,漳绣工艺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一直作为朝廷贡品,技法繁多精巧,达70 余种,尤以“空心打籽绣”和“凸金绣”最具特色。泉州金苍绣因所用绣线外裹金箔、状似金葱,民间亦称“金葱绣”,以“盘金苍平绣”“盘金苍凸绣”针法最为常见。漳绣与泉绣同源同宗,整体步骤基本一致,一般包括画稿、绷布、印图或描图、刺绣、上浆、组装等多道工序:

  ①画稿:根据不同绣品的需求在稿纸上画出绣图。

  ②绷布:将绣布铺平后绷上绣框,确保紧度适宜。

  ③印图或描图:印图需要用针沿着画稿线条刺出小孔,然后将画稿铺在绣布上,用颜料刷过画稿,将图案印在绣布上;描图则直接将画稿上的图描至绣布。

  ④刺绣:根据绣布图案的不同需要,使用多种针法或针法组合刺绣。漳绣的“空心打籽绣”针法将丝线从绣布底面拉到正面,在针上绕圈打籽,使每个籽大小一致、紧密排列;泉州“盘金苍绣”针法需要将金葱线按照绣布图案盘好,并用红丝线固定每一个转折处;“凸绣”使用棉花[8]将图案填充成半浮雕凸状,再用金葱线进行刺绣,将棉花团完全覆盖。

  ⑤上浆:在绣品背面涂上米浆或乳胶,使绣品平整、避免线头处崩开。

  ⑥组装:尪服通常分部分绣制,最后再将各部分剪裁下来,缝合组装成整体。

  台湾刺绣技艺融合漳泉刺绣之所长,表现出“亦漳亦泉”的技艺特征。其“膨绣”技法与漳、泉凸绣技法大致相似,使用棉花作为填充物,营造立体感;使用平绣技法绣制图案时,在纹样外缘盘以大量金线、银线。除此之外,还运用亮片、铃铛、流苏甚至珍珠等工艺材料,整体尪服绣品色彩层次分明、十分精致华丽。笔者将闽台尪服刺绣技艺对照列表如下(见表1)。

  

  表1:闽台尪服刺绣技艺对照表

  由此可知,闽台尪服刺绣技艺表现出很大共性:第一,刺绣材料的相似性。尪服使用的底布多为绸缎,采用大量外裹金箔的金葱绣线、粗细不一的彩色葱线和丝线,常以红、绿、蓝、黑、白等颜色相互搭配。第二,刺绣技法的兼容并包。漳州“凸金绣”、泉州“盘金苍凸绣”、台湾“膨绣”技法相辅相成,十分讲究图案的对称性、凸起的立体性以及盘金的均匀性,多运用于尪服靠甲[9]前襟主体部分及左右护肩上龙凤、狮虎兽首图案的绣制,所绣图案凸出底布、生动逼真,增加跃动之感。第三,刺绣图样的大同小异。闽台大神尪的尪服刺绣图样大致相同,主体常见飞禽走兽、花卉松竹、宝塔庙宇、器物摆设等各式图案,用云纹、团龙、瑞狮、莲花等有吉祥寓意的纹样作为装饰,具体依据不同类型神尪角色的需求有细微差异。

(四)尪帽制作技艺

尪帽,台湾称为“盔帽”“头盔”,福州一般称为“珠帽”,即尪首上方戴的帽子,是神尪装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尪帽种类繁多,台湾早期的尪帽通常由铁质材料或皮革制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尪帽的材质、样式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纸帽和珠帽成为最常见的尪帽类型。

  1.纸帽(见图6)。纸帽以硬纸板、铁丝、铁纱、丝绸、粘合胶等为主要材料,制作讲究。以制作普通纹样为例,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道工序:

  ①拓样:先在纸板上拓出尪帽的花纹样式;

  ②取样:用刻刀把拓好的纹样取下来,同时取掉纹样的镂空部分;

  ③掐丝:在纹样的背面沿边缘掐上裹纸的铁丝,形成纹样的骨架,使其不易变形;

  ④沥粉:在纹样的正面沿边缘挤上白粉和白乳胶调和而成的粘状物,类似蛋糕裱花过程,这一步骤使得纹样清晰,更有立体感;

  ⑤贴箔:在完成沥粉的纹样上一层胶或清漆,晾成半干后贴金箔或银箔,用棉花团或绒布把箔打平,晾干后用刷子将多余的箔片清扫干净;

  ⑥点绸:在绸布上刮上一层浆糊,晾干后根据纹样的宽窄进行剪裁,然后将其粘贴在纹样上。

  除上述步骤之外,制作帽胎还会进行加纱,即通过拓样、取样获得一薄、一厚的两个相同纹样,在厚的纹样上粘铁纱,然后用薄的纹样覆盖,再用锤子敲实。最后将尪帽的各个部件拼接组装起来,并在上面装饰绒球、圆珠、各式吉祥图案,以及下垂的流苏等。相比铁帽和皮帽,纸帽易于裁剪和组装,便于上色、贴金银箔,成品十分精美。虽然不及铁帽和皮帽耐磨,但制作成本最低,因此成为最常见的尪帽类型。

  2.珠帽(见图7)。福州尪帽以硬纸板定帽型,由大量颜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珠子编织而成,通常称为“珠帽”。珠帽与纸帽一样,可先编织出部件,最后再进行组装。有些部件以硬纸板为底,用珠子在纸板上缀出边缘线或各式图案,比如珠帽顶端的三叉戟,先在硬纸板上裁剪出该样式,给纸板上色后沿边缘缀上立体的小珠子。还有一些用珠子直接串成的部件,比如花朵部件,一般以一颗大圆珠为中心,然后用不同颜色的小珠子围绕其呈放射状散开,整体形似“太阳花”,直接装饰连缀在尪帽上。福州仓山区城门镇樟岚村的伏魔大真君侍卫神将金总政,其佩戴的珠帽金碧辉煌,整体呈方翅纱帽样式,比普通纱帽高,帽翅上缀各式珠子,并配有珠串流苏,左右侧耳子及珠帽顶上用珠子串出“飞龙戏珠”图案,栩栩如生,整顶珠帽所用大小珠子多达几十种,错落有致,十分精美(见图8)。

  

  图6:漳州文衡殿神尪佩戴纸帽

  

  图7:福州珠帽

  

  图8:福州侍卫神尪佩戴珠帽

  综上所述,闽台大神尪傩形态的制作过程涵盖雕刻、竹藤编、刺绣等多种传统技艺,成品制作精美、轻便实用,符合民俗活动的现实需要,是闽台民间艺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的结果,体现出民俗活动中工艺美术作品的功能性及适应性。

二、闽台大神尪傩舞传统技艺的审美意蕴

大神尪傩形象在闽台各区域的叫法和形态略有不同:福州称“塔骨”,泉州称“大摇人”,漳州浦南俗称“大头尪仔”,台湾习惯称“神将”等。梳理闽台区域的神尪傩像制作技艺,阐析造型、色彩、图案等外在表现形态蕴含的内在审美意蕴。

(一)神尪傩像的造型之美

造型最能反映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所谓“造型美”,是指运用线条、形状、构图等多种形式因素,通过夸张、均衡、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法,创造出工艺美术品的外观形式美[10]。闽台大神尪傩像的制作秉承中国传统技艺,呈现闽台大神尪傩像独具特色的造型特点。

  1.从狞厉美向典善美的转变

  中国传统傩面具是神灵的象征,主要目的是隐蔽驱疫人、实现由人到神的形象转换,从而对疫鬼恶煞起到威慑作用,具有神圣意义和保护作用,追求庄严肃穆、甚至是狰狞恐怖的形象代言。闽台大神尪傩造型从单面向立体转变,延续古傩面具的主要特点,雕刻立体尪首时,通常采用夸张、变形手法塑造局部特点,如刻意突起头顶或额头,增加犄角、獠牙、火眉或金目,以此表现其狰狞凶悍、神力广大的形态。彩绘脸谱时,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傩神特征并加以夸大,同时运用粗细不一的彩色线条来勾画脸部,达到“寓褒贬,别善恶”的目的。台湾忠义堂的妈祖部将千里眼、顺风耳将军,不仅具有四颗又尖又利的獠牙,而且在眉毛、两颊、鼻子以及下巴处安贴七处金箔。神秘狞厉的形象凝聚着双重性情感,对疫鬼恶煞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境内百姓则是保护的神祇[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傩文化的巫术色彩日渐淡薄,闽台大神尪傩像实现由“面目狰狞”向“面善庄典”的形态转变[12]。闽台各地大胆创新出民众喜闻乐见的神尪形象:福州有潇洒俊逸的张世子神尪,因符合现代审美的立体五官而被喻为“塔骨男神”;泉州常塑造“八仙过海”“西天取经”等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角色神尪,尤其女神何仙姑温柔貌美,穿戴粉红色尪服、佩戴花朵发簪,深受民众喜爱;漳州有笑容可掬的土地公神尪,出巡时手持金元宝与人群亲切互动;台湾的“电音三太子”是传统傩像的现代诠释,咬着奶嘴、戴着墨镜,跟随流行音乐跳舞,造型活泼可爱,深受年轻人的欢迎。总之,这些神尪傩像汲取传统戏曲形象与现代生活审美,制作精美,造型典善,富有时代气息。

  2.追求人格化的形象特征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闽台大神尪傩仪从带有传统巫术色彩的驱瘟逐疫仪式演变为娱神娱人的世俗化迎神赛会表演,神尪傩像呈现出人格化的形象特征:

  一是神尪傩像的拟人化角色塑造。闽台大神尪傩角色丰富,包括天界神明、阴司鬼差以及民间传说人物。诸如城隍信俗中的阴司鬼差常见牛头马面将军、福州的英烈王座下有白兔与血猴大将,这类神尪角色以动物为原型进行拟人化塑造:“动物头部+人形身躯”,头部保留动物尪首脸谱,人形身躯和双臂的神尪配置、服饰道具均是拟人化的角色装扮,赋予动物具有人神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

  二是神尪傩像的拟人化审美结构。闽台大神尪傩的“面具”区别于挂于面部或扣于额头的传统傩面具,是能够罩住全身的立体“假形”,无论是大、中、小型神尪,其尪首和尪身构造都模拟正常人头部和身躯之间的比例,大型神尪还带有灵活的木制双臂,塑造出夸大化、人格化的立体形象,精细而威武。尪首雕刻时遵循“五形三骨”技巧,与人体“三庭五眼”的完美脸部比例一致,讲究人物五官的协调关系。五行学说认为“五形”与“五行”存在紧密联系,民间艺人在塑造神尪傩像时同样认为,只有“五形”均衡分布,才能维持“五行”阴阳演变、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使神尪傩像实现招福避灾的目的。由此可见,闽南民众塑造人格化的神尪傩像造型,以此满足民众的审美需求,表达祈福纳吉的世俗愿望。

(二)神尪傩像的色彩之美

色彩是民间美术的重要元素之一。色彩可以表现情感、情绪、象征等多种美学韵味,不同的色彩被赋予不同的意识情感,代表不同的艺术功能与美学特点[13]。从色彩学视角,闽台大神尪傩的色彩搭配与闽台地区的文化传统和闽台民众的认知习惯密切相关,脸谱和服饰的每种颜色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体现色彩搭配之美。

  1.脸谱色彩的象征意义

  正如社火脸谱设色口诀所说:“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灰勇敢;黄色猛烈草莽绿,蓝为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14],民间脸谱色彩具有程式化的意象特点。闽台大神尪脸谱亦是如此,以鲜明丰富的色彩,突出神尪角色的性格和形象特征,表达民众的深厚情感。常见的神尪脸谱色彩有着相应的象征意义:

  ①红色:象征热烈、血性、赤胆忠心。历代帝王将相的关羽神尪“面如重枣”的红色脸谱,表达民众对其忠义品质的敬仰与推崇;顺风耳神尪夸张的“赤面红衣”的脸谱色彩彰显忠心护驾的威仪形态。

  ②绿色:象征刚毅勇猛、粗犷豪爽。钟馗神尪的脸谱以绿色为基底,赋予钟馗正义之气,再以黑、白、红色勾脸,勾勒其相貌的粗犷凶煞,表现其不惧邪祟、捉鬼驱妖的职能以及民众辟邪迎福的愿景;千里眼神尪“青面绿衣”的脸谱色彩蕴含广远敏捷的神格职能。

  ③黑色:象征忠耿正直、勇猛威武。周仓将军“黑面虬髯”的脸谱象征其“单刀赴会”的神勇以及一生追随关羽的忠心,表达民众的赞美与钦佩之情。

  ④嫩粉色(肤色):闽台大神尪借鉴戏曲粉色脸谱,常用嫩粉色粉饰关平太子、张大世子等小生神尪“扮相清秀、温文尔雅”的气质,以及城隍小姐、月季星君等旦角神尪“略施粉黛、端庄含蓄”的形象。

  2.蕴含传统色彩搭配观

  闽台大神尪注重脸谱、服饰的色彩搭配,诸如台湾忠义堂的六丁、六甲神将,脸谱彩绘使用的颜色近10 种,用黑配白、红配绿等色彩组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体现出中国传统色彩观。

  ①阴阳色彩观:“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自然界中存在对立统一关系的现象,如天地、昼夜、男女等。黑白水墨画最早体现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阴阳色彩观,浓黑的墨色与纯白的宣纸体现出文人对虚实、有无的理解,黑与白成为阴与阳的象征。闽台大神尪中的黑白无常、阴阳司官、文武判官、千里眼顺风耳等都是“一阴一阳”的体现:阴阳司官神尪的黑白对称脸谱,左黑右白,运用“阴阳二色”的色彩对比原则,一实一虚的“阴阳”二色,蕴含中国文化“和谐共生”的理念,象征阴阳司官黑白分明、胸襟坦荡的性格与监察阴阳两界、秉公执法的职能;千里眼青面绿衣,顺风耳赤面红衣,两尊神尪优势互补,共同协助妈祖护佑海上众生,均是中国传统阴阳观在神尪脸谱色彩上的诠释。

  ②五行色彩观:中国传统宇宙观认为,天下分为东、西、南、北、中五方,分属木、金、火、水、土五行,又各具青、白、赤、黑、黄五色。五行中蕴含五色,五色代表着五方神灵,世间万物因此产生相互联系[15]。闽台民间艺人塑造大神尪时遵循“中国五行色彩观”,认为只有为神尪脸谱、服饰道具等搭配五行相生的色彩,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禳灾祈福的作用。诸如:哪吒三太子神尪傩像背后的五支靠旗颜色对应青白赤黑黄五色,象征“东西南北中五营兵马在此”;台湾宜兰钟馗王爷庙的“跳钟馗”傩舞表演远近闻名,其中五鬼神将的形象依据五行色彩观塑造而成,民众将鬼差绘制成五色脸谱,搭配五色长衫,配合钟馗“捉鬼”的神尪傩戏演绎,具有独特的五色五行色彩配置规范。台湾民众信奉的五福大帝源自福州,傩像塑造亦遵循五色、五行、五方对应的色彩观念,能够驱除疾病和瘟疫、为人们带来财运和福气,五瘟神将被民众赋予祛除五毒、齐聚五福的神职意涵(详见表2 分析)。

  

  表2:闽台五福大帝神将的五色、五行、五方对应系统图

(三)神尪傩像的寓意之美

民间美术的审美不仅包括造型、色彩等形式要素,而且包括传统文化的表达[16]。闽台大神尪在脸部彩绘、服装刺绣以及道具制作中运用丰富的符号、图案和文字,具有约定俗成的寓意,体现传统吉祥观念和中华文化精神。

  1.秉承“求吉纳福”之意象

  吉祥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源于远古先民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和图腾祭祀,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特定的符号和图案被赋予吉祥寓意,象征与暗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和伦理道德,表达人们求吉纳福的吉祥意识,最终凝炼成预示美好、追求幸福的吉祥文化。

  闽台大神尪傩像的设计与制作过程遵循民间美术中“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尪服刺绣的主体部分大多为龙凤、雄狮、瑞鹿等图案:龙和凤是中华民族神秘而崇高的图腾象征,龙是百兽之王、凤是百鸟之王,龙凤呈祥图案寓意着阴阳和谐、国泰民安;雄狮作为驱邪之灵,象征着权力与威严,在靠甲的腹部和双臂绣上狮头图案,有威武吉祥、辟邪消灾之意;鹿在道教神话中常作为神仙的乘骑,又与“禄”谐音,民众认为瑞鹿图案是祥瑞之兆,能够为人们带来富贵与福祉。吉祥图案含蓄、委婉地表达幸福美满的象征寓意,神尪道具上的吉祥语则较为直接:漳州浦南古傩的七品县官神尪手持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的木牌道具,黑白无常佩戴的高帽上写有“一见生财”“天下太平”,运用吉祥性语言文字直接体现民众对美好生活与理想社会的向往。

  2.延续“天人合一”之观念

  中国自古推崇“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强调人与自然、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先民敬畏自然的同时,对于无法认知的自然现象持“万物有灵”的生命观念,确信看不见的鬼神会给人带来吉凶祸福,企盼通过祭祀活动去灾求吉、与自然和谐相处。

  闽台大神尪延续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理念,主要表现在:一是闽台大神尪傩像类型众多,包括天界的神仙、地界的阴司鬼差、人间的忠臣良将,形成天、地、人合一的神尪角色秩序。二是闽台大神尪傩像元素丰富,其脸谱、服饰、道具的造型和色彩随处可见象征阴阳、五行的符号和图案,体现阴阳调和的思想,达到驱鬼与迎神并举的目的。三是闽台大神尪傩像与传统傩面具有相同功能,被视为人类与鬼神沟通的媒介,人钻进神尪身躯,意味着实现由人到神的身份转换,不仅能够表达民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而且能够传达神灵的意图,以满足民众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烈渴望与追求[17]。

  综上所述,闽台大神尪傩像成为艺术与宗教融合的载体。闽台大神尪傩像具有独特的造型、色彩体系,是闽台民众民俗生活的艺术审美表现,同时又作为闽台民众“求吉纳福”的精神寄托,体现宗教祭祀仪礼的神秘色彩,蕴含天人合一、圆融和谐的传统文化观念。

三、结语

闽台大神尪傩形态独具特色,区别于挂于面部或扣于额头的传统傩面具,闽台大神尪傩的面具是能够罩住全身的“假形”,主要由连缀着头饰或佩戴尪帽的尪首和高大立体尪身组成,并外披以刺绣服饰。其制作过程根植于闽台社会生活,涵盖尪首雕刻、尪身竹藤编、尪帽制作、尪服刺绣等多元化传统技艺,是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弥足珍贵的内容。梳理闽台大神尪傩像塑造涵盖的传统技艺,研究闽台大神尪傩像的构造原理,较为完整地呈现出闽台大神尪傩像制作的独特技法;从造型、色彩、图案、寓意等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视角,阐释闽台大神尪傩像蕴含的中国传统哲理和审美意涵。希冀社会各界积极关注闽台大神尪傩文化,共同为海峡两岸神尪傩舞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与文化交流添砖加瓦。

  注释:

  [1]郑玉玲:《闽台民间舞蹈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年,第223 页。

  [2]包括关平、周仓、赵累、王甫和廖化五尊关帝部将大神尪。

  [3]天然大漆与水的比例通常为1:1,有时需要根据环境气候调整。

  [4]福州通常称纻麻布为“夏布”。

  [5]以20℃-30℃和80%-90%相对湿度为佳。

  [6]矮骨通常包括1 个小的闭合圆形(颈部)、2 个大的闭合圆形(横向身躯)、4 个开口弧状(2 个纵向、2 个交叉);高骨通常包括1 个小的闭合圆形(颈部)、3 个大的闭合圆形(横向身躯)、6 个开口弧状(4 个纵向、2 个交叉)。

  [7]福州通常称尪首为“头筒”。

  [8]凸绣最主要的材料是棉花。以前使用纯棉花,现在通常用纤维棉花。

  [9]靠甲,武将通用的护身铠甲。

  [10][13]董茜:《论工艺美术的美学要义》,《艺术教育》2011 第4 期。

  [11]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三联书店,2009 年,第39 页。

  [12][17]郑玉玲:《闽台民间舞蹈的源流与嬗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年,第377 页。

  [14]杨秉权:《陇州社火脸谱》,陇州:陇县文化广电局,2011 年,第6 页。

  [15]刘燕:《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年,第27 页。

  [16]陈斌、禹和平、靳曦:《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3 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