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闽台民间舞蹈的源流与嬗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以下简称《闽》著)是由郑玉玲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研究成果。作为闽台民间舞蹈的表演者、编创者、交流者、教育者和研究者,作者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投身闽南音乐舞蹈文化的传承、创作及教学研究,终于完成了这部近50万字容量的著作。《闽》著以其丰富厚重的材料、多学科综合运用、交叠互渗的研究方法实现对闽台民间乐舞的整体观照和深层透视,将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向深入。
一、丰厚详实的资料
研究闽台社会文化及两岸关系的人或多或少都对从事这一领域研究所面对的复杂性有所体会。闽台两地,既是熟悉的、亲近的——这是闽台两地的亲缘、文缘和史缘关系决定的,又是陌生的、难以确定的——赴台调研的繁琐申请程序、起伏不定的两岸关系等因素,都会对研究者及研究对象的心理、研究行程、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研究者所要面临的首要考验,就是如何克服自身及外在的诸多困难,充分详实地获取资料。《闽》著的作者是土生土长的闽南人,自小耳濡目染于闽南的乡土文化中,拥有作为本区域局内人的便利,也为深入采集闽南及台湾草根阶层民间乐舞的一手资料奠定了物质基础。作者在闽南高校从事舞蹈教学、创作与研究近三十年,多次受邀赴我国台湾及东南亚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开展两岸和海丝文化交流与教学,创作闽南民间舞蹈作品,主持、主办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与交流展演等,这一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源又为她深入开展田野工作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闽台区域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春节是各种民俗最为集中的节日。民间舞蹈是各种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要采集台湾第一手民间舞蹈,春节期间才是最佳时机”,作者先后多次利用这一契机赴台进行田野采集。《闽》著以大量的笔墨对闽台民间乐舞的文化空间做了生动详实的描述与阐释。作为文字叙述的补充,书中亦不乏现场采集的图片对各种民间舞蹈进行动律分解图解,这既是多姿多彩的当地民俗文化的展示,也是民间舞蹈形态的最直观表达。作者经常只身田野,广泛与两地民间艺人、民俗活动家接触,所采集的各项民间舞蹈的材料都来自原汁原味的土壤。在采集过程中,作者频繁地亲身参与民间舞蹈的现场表演,有利于达到切身体验与观察分析、局内与局外的互视性理解,从而更有说服力地呈现研究对象文化意蕴的完整性。
《闽》著的完成离不开作者长期深入的田野与文献工作,也受益于两岸学术交流提供的契机与成果。除此之外,还要归功于作者舞台艺术实践及教学的磨练。多年来,作者在高校艺术院系开设“闽南民间舞蹈”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舞蹈表演及训练,她自己本身就是“大鼓凉伞”等闽南民间舞蹈的编导者和传播者,这些艺术实践及教学活动使得《闽》著的研究行为、研究材料经历了“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作者以“田野、舞台、讲台”这三个维度的合力,支撑起《闽》著材料的厚重。
在铺垫阶段(第一章),《闽》著探讨了闽台两地的舞蹈文化渊源,通过追溯闽南舞蹈的形成与发展,对闽台民间舞蹈的历史及相互关系做了总揽性概括:在闽台区域多元的文化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汉民族文化为基础的传统舞蹈文化体系,遵循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在对异质文化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闽台舞蹈文化景观。
论证阶段是《闽》著的主体部分,作者安排了四章内容对闽南和台湾的民间乐舞进行分头论述。其中在第二章、第三章以“先总后分”的形式,阐述了闽南民间舞的流布与类型、多源头的文化脉络、艺术特色与风格特征。作者立足大量的田野调研,对闽南代表性的乐舞“大鼓凉伞”“大头尪仔”“竹马灯”“藤牌舞”“哪吒鼓乐”的表演形态、艺术特征、文化意蕴进行分析,展示了闽南民间舞蹈的艺术魅力。第四章及第五章是台湾民间舞蹈部分,作者通过追溯台湾民间舞蹈的发展轨迹,探寻闽台乐舞互动融合的关系,以理清台湾传统舞蹈的史实脉络,阐明中华乐舞文化主要由福建移植台湾,两岸经过长期互动,在“同中有异”的张力中共创闽台区域乐舞文化共体。作者同样立足大量的田野采集与调研,对“跳鼓阵”“大神尪仔阵”“布马阵”“本地歌仔”等代表性的台湾民间舞蹈进行剖析,理清其分布和分类,抽绎其体现出“多元一体性、草根性、地域性”的文化特征。
第六章和第七章是《闽》著的收尾部分,也是理论升华部分。作者运用跨地域比较、区域文化比较和历史学的方法论,以闽台民间舞的承袭、衍化、变异的发展关系为切入点,以共时性与历时性两种分析视角并举的方式,实现闽台民间舞的源流与嬗变的整体理论构建。闽台民间乐舞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有着共同的艺术审美特征和传承发展途径,从中可以窥探闽台两地民间乐舞的人文背景以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当代新形态文化传统与文化生态系统。最后,作者对高校闽台舞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做了阐述。在海峡两岸传统文化共融互通、“一带一路”海丝文化背景下,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研究与实践中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培养特色人才以实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古以来,舞乐一体。由于舞蹈与音乐、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紧密关系,对于从事闽台民间音乐、戏曲、民俗、美术研究的人来说,《闽》著的丰富资料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二、多学科方法的交叠互渗
如何理解和看待历史,取决于我们理解和看待历史的角度。仅仅依赖狭隘的资料阅读而产生的抽象归类,易于导致一种过分简单化的历史理解。这就如同我们在一间黑暗的大房子里,点燃一盏蜡烛只会照亮其中一个角落,要想看清整个房间,则需要点燃多个蜡烛才行。对历史的书写与阐释,同样需要基于对研究对象的尽可能完整理解的基础上,以展现立体性的社会存在。《闽》著大胆跨越了音乐与舞蹈学、历史学、人类学、美学、生态学、形态学、民俗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界限,以多学科跨界交叠互渗的方法整体性地呈现闽台民间舞蹈文化的源流和嬗变。
例如,通过耙梳福建史略及闽南舞蹈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海丝之路”外来文化与福建本土文化的融合,作者通过剖析东南亚本土舞蹈与闽南民间舞蹈的共同基因特征,探寻古海丝之路闽南与东南亚的舞蹈文化渊源。从民俗舞蹈文化视角为人类学家林惠祥先生的“马来起源于华南大陆”“马来人与中国东南百越人(福建土著闽越人属百越人支系)同源说”“台湾高山族的早源来自远古中国大陆东南的原南岛语族”,早期中国东南先民主要由闽而台,再由台而南洋群岛乃至西南太平洋诸岛的流布路线的论断提供了舞蹈学的依据和参考;印证了宋元明清以来闽南先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闽南文化辐射到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闽南乐舞文化随海上丝路传播根植、繁衍盛行,与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洋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海丝舞蹈文化现象。为我们研究闽台舞蹈及海丝舞蹈历史及源流提供了新的启示。
再如,关于“大鼓凉伞”的文本构成,当中就有退休小学教师、村民、舞蹈教师、文艺工作者的口头史料作为支撑,亦有地方志与前人著述中的文献梳理与分析;既有民间口头述说的表演形式,又有文献资料所说的表演形式,还有现场采集到的民间宫庙表演队的表演、游街表演等形式。在口述史料、文献史料和田野采集资料并举、互视的基础上,《闽》著对“大鼓凉伞”的传统形态特点做出阐述:具有自娱性、灵活性与即兴性;属于仪式舞蹈,反映宗教祭祀仪式的神圣心理;动作形态淳朴自然、鼓伞道具原风古朴,是娱神仪式的组成部分。
还如,《闽》著对民间舞蹈“大鼓凉伞”生存现状、表演现状、分布、演员和训练都采用了人类学的“深描”方法。对“大鼓凉伞”的舞蹈及音乐特征,首先运用的是形态学方法,认为传统形式的“大鼓凉伞”具有“鼓稳伞飘、男悍女媚”的和谐之美,“鲜明多变、传情达意”的舞步风格,“击鼓捻伞、对舞造型”的舞风亮点,并辅以图、谱说明,“大鼓凉伞”的舞蹈形态、音乐形态跃然纸上。继而又对其进行了舞蹈美学的阐释,认为“大鼓凉伞”具有“敬神娱神的精神寄托功能”“审美对象的艺术享受功能”和“健体强身的身心健康功能”。在此基础上,又运用文化学的方法阐述了“大鼓凉伞”的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演变的启示,认为“大鼓凉伞”体现出“历史传承的文化基因”特征,“中正平和的传承价值”特征和“完善修养的处世态度”特征。
诸如此类,在《闽》著的第二章和第三章(闽南部分)以及第四章和第五章(台湾部分)中,作者运用舞蹈文化学、舞蹈形态学、舞蹈美学、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闽南的“大鼓凉伞”“大头尪仔”“竹马灯”“藤牌舞”“哪吒鼓乐”以及台湾的“跳鼓阵”“大神尪仔阵”“布马阵”“本地歌仔”等代表性民间舞蹈,梳理其流布与类型,剖析其文化脉络,解析其艺术特色,凝练其风格特征,充分展现了闽南民间乐舞的艺术魅力和台湾舞蹈多元一体性、草根性、地域性的文化特征。
《闽》著在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吸收两岸学术交流以及作者多年舞台艺术实践及教学的成果,通过多学科方法的交叠互渗,并将闽台两地民间乐舞文化进行跨地域比较研究。《闽》著对闽台民间乐舞文化的整体观照与深层透视,使读者既能了解闽台两岸民间乐舞的源流、本质和整体文化景观,又能够认识到民间乐舞在闽南及台湾的生机勃勃的个性发展与创造。《闽》著进一步深化了两岸乐舞文化的共同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有利于读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正确的史观认识当代闽台民间乐舞的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文化生态系统,为今后两岸民间乐舞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参照。
注释:
[1]郑玉玲:《闽台民间舞蹈的源流与嬗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6月,第415页。
[2]多米尼克·拉卡普勒《重新思考思想史》,伊萨卡: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3,第47页。Dominick LaCapra,Rethinking Intellectual History.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3]郭志超:《闽台民族史辩》,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第1页。
[4]郑玉玲:《闽台民间舞蹈的源流与嬗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6月,第23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