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寓言教学看似简单,但实则存在着不小的难度。长期以来,寓意解读单一化、教学内容表层化、教学过程模式化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基于此,本文结合新教材(即统编教材)重新回归“守正”立场,选文突出经典性和文质兼美的背景,从文本、文体和文化这三个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寓言教学策略,以期能使寓言教学由“教课文”走向“教语文”。
关键词:统编教材 寓言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
寓言被誉为“穿着外套的真理”,其通过“讲故事,说道理”的方式深受儿童的喜爱。当前小学語文寓言教学存在着寓意解读单一化、教学内容表层化、教学过程模式化等问题,在统编教材寓言选文突出经典性、民族性,学段分布更加均匀的情况之下,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认为基于统编教材的寓言教学,应同时观照寓言文本、文体和文化的特点,如此才能充分彰显寓言教学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编分析
对比新课改以来的小学语文教材发现,现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十分重视寓言。不仅在寓言选文类型上更加多样,还在教材中专门安排了寓言单元,并且积极推进寓言整本书阅读。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其中寓言选文的教育教学价值,有必要对寓言选编情况进行分析。
1.从选文特点看,经典性、民族性突出
统编教材中的寓言选文大多选自《韩非子》《战国策》《伊索寓言》等著作,或者出自文学名家之手,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具有重大的教育教学价值。其中很多寓言篇目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如《守株待兔》《乌鸦喝水》等不仅是广为人知的民间故事,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各个版本语文教材中的“常客”。同时统编教材对我国古代寓言的重视程度不可小觑,寓言选文中超半数为我国古代寓言,尤其偏爱先秦寓言。对比苏教版教材大量选编外国寓言,统编教材对寓言选文民族性的坚守,是基于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慎重考量,更是对文化传承的最美诠释。
2.从学段分布看,寓言选文分布更加均匀,重视与初中的衔接
相较新课改以来其他版本的教材,统编教材寓言选文的学段分布更加均匀。除三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上册没有寓言外,其余年级的教材均选入了寓言篇目。虽然寓言选文仍然承袭了集中在低段的传统,但中高段寓言选文数量和比例均有所增加,过半数寓言选文在中高段出现。且从四年级下册开始的寓言选文几乎均以文言文形式呈现,促进了寓言故事和文言知识的融通学习,为初中阶段的古文学习打好基础。同时高年级选文强调思辨性,在突出寓言的故事性和哲理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这些寓言需要学生透过语言表层来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在推理、对比等深度思考中领悟寓意。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和《自相矛盾》时,学生必须要走进人物的心境,感受主人公思考问题时的角度、理解世界的方式,辨别“远近”、“大小”、“冷热”、“矛盾”等概念的含义和相互联系,在丰富的思维建构中体悟文义主旨[1]。学生通过这些高段寓言的学习,在有形或无形中为初中段的语文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3.从改编情况来看,强调故事性和趣味性
统编教材中的寓言几乎只讲述故事,不直接呈现寓意。对于《伊索寓言》这一类习惯在故事结尾直接呈现寓意的寓言,会选择删去结尾寓意。这种改编方式使得寓言选文不再以单一的道理禁锢儿童思维的翅膀,让儿童在读故事中得以保留自己的判断,感受到小小的故事蕴含着的多元的哲理。而在情节和语言风格的改编上,更加强调突出故事的趣味性。一些寓言在改编时加入了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描写,如《亡羊补牢》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了更加丰富的故事情节,较为细致地阐述了由“亡羊”到“补牢”的过程和以及主人公内心想法的变化;《狐假虎威》中增加了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动作、心理和对话描写等。这些内容使文章读起来更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在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同时,也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了基石。
综上所述,统编教材无论在寓言选文特点、学段分布还是改编情况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寓言的深度化学习提供了条件。因此如何从寓言选文尤其是民族经典寓言选文中挖掘出丰富多样的价值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二.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的问题
多年以来,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一直在深与浅的跳跃中,追求着情与智的共生。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必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1.寓意解读单一化,限制学生思维发展
在当今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工作中,教师习惯通过研读教材教参并借助个人生活经验去理解寓意,对寓意的理解极少出现偏差[2]。而对于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一些独特的理解,教师往往会为了避免寓意的曲解和提升教学效率,未能给予充分重视。这种单一化的寓意解读方式,看似目标明确,高效快捷,满足了应试教育的需求,实则为教育教学中的更多问题埋下了伏笔:比如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逻辑不清等,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教师在基础教育阶段不注重利用文本的多元解读去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总之在寓意解读上,教师往往会陷入为了应试而导致最终未能应试的尴尬局面,更不用谈学生的长远发展了。
2.教学内容表层化,轻视学生阅读期待
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寓言教学时,容易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且往往过于偏重寓意解读。而由于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更希望在寓言课堂上看见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和审美需求。这就使得在当今寓言教学中,浮于表面的教学内容和儿童丰满的阅读预期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如何满足儿童的阅读期待并充分发挥寓言的教育教学价值,这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3.教学过程模式化,学生获得感不强
研究发现,现如今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十分倾向于一种教学模式:读一读故事,演一演角色,接着教师总结寓意。这从侧面论证了这种流程化的教学方式的高效性和通用性。但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无法充分凸显寓言文本的篇章特点以及顾及学生的学段特征,在实际运用中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这种教学模式虽然照顾到了儿童的形象思维和表现欲,但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深度思维;看似以学生为主体,但实则学生一直在被教师牵引着走,儿童的个人想法无法得到充分的重视;看似基于文本,实则过于侧重道理的阐释,无法完全发挥寓言经典的价值。这使得教师不仅未能充分展现寓言教学的魅力,学生的精神生命也将趋于萎缩。
三.统编教材寓言教学策略研究
通过对上述教学问题的分析与总结,不难看出,当今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缺乏“语文味”和“育人味”。本文结合统编教材寓言选文特点,从文本、文体和文化这三个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寓言教学优化策略,以期能够引领儿童看到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探寻到恒久的生命能量。
1.立于多重视角,挖掘寓言文本深度
著名老作家严文井对寓言做过绝妙的比喻,他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本文根据统编教材中寓言选文的编排特点,选取了三个视角来深入挖掘寓言文本的价值。
(1)显性的故事视角——形象的感知与审辩
寓言是借假托的故事来进行形象化说理的一种文学体裁。尤其统编教材中的寓言文本十分强调故事性,编者会通过在一些寓言故事中增加对话、细节描写等方式,有意地将形象刻画得更加鲜明有趣。因此引导学生以形象为切入点来理解故事、解读寓意,无疑是寓言教学的一种捷径。然而在当今的寓言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顾着让学生角色扮演来感知形象,然后匆匆总结寓意,使得学生对形象的理解停留在感知层面,未能引领学生充分感受到寓言多元阐释的魅力。本文认为寓言教学应当深入分析文本,聚焦人物形象,以感知召唤审辩,以审辩揭开真相,使学生在感性与理性的跳跃中,真正做到寓意阐释的多元而有界,丰富且深刻。
以《狐假虎威》为例,这篇寓言通常的寓意是讽刺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弱势群体的小人。但这是一篇出自《战国策》又经后人改写的童话式寓言,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丰盈的故事情节和形象,引导学生对寓意进行进一步地多元解读和升华。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走进狐狸和老虎的心境,全面感知狐狸和老虎的形象,并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老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根据你对形象的理解,你觉得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为什么?
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充分感知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审辩,大胆质疑传统寓意教学对形象的刻板解读,并试着将形象和寓意进行多重组合,感受寓言阐释的巨大张力[3]。在学生畅所欲言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甚至有违核心价值观的想法:比如狐狸展现的聪明机智以及最终顺利逃离虎口的故事结局很可能会使有些学生过度“崇拜”狐狸的聪明与机智,甚至将狐狸树立为学习的榜样。教师应带领学生进一步深入地审辩形象,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诸多特质中找到能够决定最终命运走向的根本性特质。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学生阅读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关键性问题或者当下时事和生活实际来辅助学生审辩,让学生重新反思评估自己的想法。如可以提问:如果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欺压小动物的事情被发现了会怎么样呢?还可以告诉学生有些人虽然很聪明,但是他们受到金钱和利益的诱惑,妄图用自身的聪明才智去钻法律的空子,如偷税漏税、骗取钱财等等,最终锒铛入狱,葬送了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善的重要性。在这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再次进入文本,重新梳理故事情节,这时学生就会明白:单纯的聪明也许可以帮助我们逃离一时的灾难,但学会成为一个既聪明又善良的人,才是人生永恒的护身符。不难发现,其中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和审辩形象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寓意解读的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过程,这种方式在坚持将文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原则下,使寓意解读真正做到了多元而有界,又在充分尊重儿童想法的前提下,促进了学生感性和理性思维的发展。
(2)隐性的源头视角——智慧的回归与启迪
统编教材选编了大量的经典寓言,这些寓言闪耀着古今中外创作者们的智慧光芒,尤其是占比例较大的出自诸子百家之手的先秦寓言更是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和智慧的巅峰。但是这类寓言在教材中通常仅以寓体的形式呈现,脱离了原有的故事背景,从而无法使学生感受到先秦士人借平常小事来宣传各派思想、言说家国存亡,甚至关键时刻保全生命的的聪明与才智,惊叹于流淌在寓言中见微知著、举重若轻的智慧长河。
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寓言教学时有必要对照原文,依据学生的学段特征和寓言原本的寓意,适当地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和细节,并且以语言讲解、视频、图片等方式生动活泼地向学生呈现,使学生置于完整真实的历史情境中享受时空穿梭所带来的神秘与新奇,自然而然地激起寓言学习的欲望。比如教师在讲解《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时,可以从该故事的背景来导入,制作简单的动画和视频来说明当时魏国国力之弱、处境之艰,魏王称霸态度之坚决,性情之残暴,大臣们的欲言而不敢言,并借助音乐来渲染紧张的氛围。就在学生沉浸在情境中替魏国未来感到无比担忧之际,教师接着呈现动画:这时谋臣季梁匆匆赶来,他给魏王讲了一个故事,魏王听后面露笑容,顿时打消了进攻邯郸的想法。运用这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后,引领学生以季梁的视角进入文本,接着让学生讨论并回答下述问题:1.季梁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他在故事中所提到的南轅北辙之人你觉得其实是在指谁?2.季梁为什么不选择直接劝说?同样的意思直接表达和用寓言表达给人带来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这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发?
这些问题使儿童对寓言的“寄托性”有深入的体悟,并学会将寓言的智慧转化为人生的智慧: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也懂得尊重他人[4]。引领学生从源头的视角学习寓言,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儿童的探索欲望和阅读期待,也为他们注入了新的生命能量。
(3)整体的单元视角——素养的观照与提升
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按照双线组元来设计教学单元,育人色彩浓厚。寓言文本的教学应当根据篇章特点来凸显单元要素。以《两小儿辩日》为例,该寓言故事内容简单,学生在学过《学弈》等文言文寓言后理解故事的内涵并不难,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文本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探索精神,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如何用具体事例论证观点,王崧舟老师在教授这堂课时,就结合文本特点,以“辩斗”为主题,从学生的词句诵读,到两位同学放开声音辩斗,到推举代表与教师辩斗,最后是学生间的组组辩斗,将课堂氛围逐渐引向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地通过辩斗,以诵读、互诉、挑战的形式发出自己的声音,感受两小儿辩斗时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与气势,体会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辩斗的内容,指导学生理清两小儿辩论的观点、依据和思考问题的角度,疏通文本逻辑,推动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也可以从实际应用的角度,通过引导学生叙述、提问、辩论,教会学生科学的表达方式和技巧[5]。就这样,从整体单元视角出发,教师通过寓言教学使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个道理,更在无形中将儿童的生命引向高处。
2.借助趣味之舟,展现寓言文体魅力
统编教材相较之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更加强调文体意识。与童话、诗歌等文体相比,寓言的美显然比较含蓄,不易被儿童察觉。因此教师应当巧妙地将寓言文体独特的魅力渗透进日常教学中,给予儿童丰富的心灵体验和审美享受。
(1)聚焦对比转折,体会故事妙趣
如果说童话、诗歌关照的是儿童幻想中的世界,那么寓言则更加关注孩子的现实生活。寓言就像一位智慧慈祥的老人,为了使自己说的道理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讲故事时往往会采用转折对比的手法,构成强烈的艺术落差,以凸显其中的哲理。
寓言中的转折对比主要体现在情节的转折、人物的对比、观点的碰撞等等,教师要将这些地方作为桥梁,通过预测、想象、角色扮演等方式,引领学生通向寓言中的真理和艺术之美。比如教师在讲解《陶罐与铁罐》时,学生谈到“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就可以让学生合作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并相机追问:按故事情节发展,你推测王朝覆灭了,宫殿坍塌后,他们的结局是什么?这一问题激荡起学生的思维:当然是铁罐完好无损保留下来了,他那么坚硬,而陶罐肯定早就被压碎了;也有学生反驳:铁罐依然还留在原地,但肯定也会变得锈迹斑斑……就这样,当学生对自己的推测感到自信满满时,再转而一问:结果呢?将学生由推测思维迅速拉回至现实——陶罐被人发现后成了珍贵的文物,而铁罐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一过程通过巧妙的“点拨”式追问,使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结局与情节发展的“意外”把寓意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关注寓言的人物和情节发展时,发现了他们和寓意之间的巧妙联系,对寓言中精致的艺术美有深切感受。
(2)感受语言意境,领略表达情趣
寓言作为一种为说理而生的文体,它的语言别具特色。从语言的呈现形式来看,寓言语言在简短之中却极具表现力;从语言的情感色彩来看,寓言不乏用幽默的、夸张的语言却说着悲惨的故事,这种平静诙谐之中所包含的巨大张力使得言中之意、语中之理喷薄而出,刻骨铭心[6];从语言内容来看,寓言用高于生活、超越逻辑的方式言之凿凿地讲述一个个好似真实的故事,在亦真亦幻的思索中给予人深长的回味和心灵的震撼。
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教师要具备对蕴藏在寓言中美妙的语言艺术深入洞察的能力,引领学生深切地感受其中独特的语言意境,提升学生的表达素养和审美情趣。比如可以通过添词、改词、删词的方式,让学生在品读对比中体悟到寓言语言的简短凝练之美,有助于他们将这种语言技巧迁移运用日常生活中,真切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水平;又如《守株待兔》的故事结尾处“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其中的“笑”字,颇有意境,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施展空间,教师在可以在学生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中大声地笑一笑文中的耕者,当学生沉浸在耕者的荒诞滑稽之中时,教师适时抛出问题:耕者在守株待兔失败之后,他又将面临怎样的生活处境呢?将学生的思维由看热闹的旁观者拉回至悲惨的现实本质,在喜和悲的交替中,在寓言独特的表达情趣中,学生对其中哲理的领悟愈加深刻,也在无形中厚植了审美素养和悲悯情怀。温儒敏教授曾说当今语文教学欠缺“情趣”的培养,笔者认为这一点在寓言教学中尤为明显,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从这一视角欣赏寓言,那么寓言教学必将走向语文和育人的更深处。
(3)对接真实生活,畅享寓言理趣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曾说,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似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好比是灵魂。我们在每一个寓言中都可以找到一个灵魂,那是古今中外创作者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智慧结晶,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要让学生将这些智慧结晶生动有趣地内化于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寓意和日常学习生活相联系,使寓言课堂充满着人间的“烟火气”,让寓言不再是儿童眼里虚构的故事、教条死板的道理,而是他们成长道路上饱经风霜、慈祥智慧的引路长者[7]。
比如教师在讲解《寒号鸟》时,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告诫学生平时学习应该有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要稳扎稳打,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你曾经犯过和寒号鸟一样的错误吗?学了这则寓言后,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示?在引导学生回答上述问题时,教师要注重发挥榜样作用,可以首先举一个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从而削弱学生的虚荣心,打开他们的话匣子,使寓言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起到真正的警示和指引作用。教师在引领学生感受寓言的理趣之美时,拉近了寓言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了其中哲理的育人价值。
3.傳承民族基因,彰显寓言文化底蕴
统编教材寓言选文多为我国古代寓言,这些寓言故事在有形或无形中反映着中华民族先民们的生活经验、生存智慧,渗透着传统价值观和思想精神并且为民族语言的丰盈深厚注入了巨大能量。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
(1)在炼字炼句中体味先人哲思
统编教材中的寓言大都经过不同程度的改编,但其中有些字词句仍然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入思考。教师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由表及里,引导学生从解读寓意延伸到体悟先人哲思,以寓言学习带动民族文化的传承。
以二年级课文《坐井观天》为例。这则寓言的常规解读是批判青蛙的目光狭窄和自以为是,但是故事中的小鸟作为智慧的象征,它始终保持对世界的探索热情,面对青蛙的不自知,没有嘲笑,而是给予诚恳的建议,对于它的语言应该着重分析。如“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哪!”可以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要读出对世界强烈的好奇与热情。“不信,你跳出井来看看吧。”小鸟一语道破真相,其中的“跳出井”要重读,学生在朗读时应读出小鸟的真诚和友善。这则寓言虽经过改编,但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感受“小鸟”的语言,仍然可以窥探到庄子在创作这则寓言时的初心:怕自己因坐井观天式的狭隘而消磨了探索世界、追求真知的热情[8]。这种遗世独立的清醒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明,教师应有意识地开辟一条由寓言学习到民族文化传承的时空隧道,比如教师可以呈现四大发明图片和视频,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等等,使学生在寓言课堂中自觉成长为一名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一个在漫漫人生路上坚持“内省”而又平和洒脱的奋进者!
(2)在叙事艺术中品味文化意蕴
我国寓言尤其是古代寓言的叙事艺术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在故事生成中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又彼此成全,赋予了寓言穿透时空的惊人力量,让其成为经典。教师应努力引领学生在寓言的叙事艺术中细细品味传统文化,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力和自信心。
以《伯牙鼓琴》为例。从叙事内容看,伯牙与子期的知音之情跨越了阶层,这是对贵贱的超越;两人追求纯粹心灵的契合,远离尘世的喧闹纷扰,这是对物欲的超越;子期离世后,伯牙的“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是对死生的超越。这则寓言闪耀着“真我”的光辉,是对“人道合一”至高境界的艺术再现。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补充人物背景并引导学生思考:与寻常的友谊相比,伯牙子期的知音情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古绝唱?引领学生从传统文化层面欣赏知音创设中所体现的超然之美。而在叙事方式上,故事在伯牙和子期的知音互赏中突转至“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寥寥几语,无一处谈悲,却读来令人潸然泪下。这种叙事方式留下了诸多情节和情感诉说上的“空白”,营造了一种大音希声、大美无言的深远意境。教师要化无形于有形,以此为切入点引领学生通过配乐吟诵、欣赏中国画、鉴赏古典诗词,来体会中华文化的写意传神之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如果能够引领学生站在这一层面理解寓言,那么传统文化在儿童的心中不再是一个生硬的“词汇”,而是融入血脉、刻入骨髓的民族基因。
(3)在语言运用中践行文化自信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语文课程要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9]。寓言尤其是中国古代寓言,从一开始就是说理的工具,由于其精湛的哲理性,往往被压缩成一个词组固定下来,成为成语、谚语等,融入中华民族的语言体系,增强了民族语言的内涵和感染力[10]。因此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让寓言成为儿童窥探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镜子,创设各种语言运用情境,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言语实践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比如在学习《守株待兔》时,教师可以创设“张阿姨沉迷买彩票”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讲守株待兔的故事来劝说阿姨,体会经典寓言强大的说服力。教授《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时,可以尝试让学生用“亡羊补牢”成语来造句、写话,体会寓言成语给语言表达带来的艺术感和表现力;还可以呈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这两个有着相同根源但含义完全相反的成语,通过引导他们运用两者来表达对社会生活中某些事例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感受的方式,使学生体悟到中华语言阐释的巨大张力和思辨色彩;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文白对照、朗读等方式在文言文寓言中发掘中华传统语言的丰富内涵,例如文言文寓言中存在的“一词多义”和“同义多词”现象,如《两小儿辩日》中“之”字的不同含义,《守株待兔》中的“株”字含义的古今对比,从而使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语言文化有深刻体会。就这样,学生在享受语言表达乐趣的同时,不再是民族文化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践行者。
寓言作为一种集诗意与理性于一身的文体,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展现着独特的风采。而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更是肩负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伟大使命,这就需要教师适当摆脱“小故事,大道理”的观念束缚,使寓言教学由单一的工具化视角走向多元而深刻的立体化建构。教师应引领学生进入由文本、文体和文化交织而成的绝美境界,唤醒儿童沉睡的生命能量。让经典成为“经典”,由应试走向“应世”,应成为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侯静雯.寓言的文体特点与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上),2022(02):92-94.
[2]单玉娇.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反思与建议[J].语文建设,2019(04):4-9.
[3]韩雄飞,侯颖.论寓言文学的发展及审美教育价值[J].社会科学论坛,2015(02):231-237.
[4]戎敏.开展深度学习,汲取寓言智慧[J].语文建设,2020(18):38-41.
[5]周一贯.以“辩”促“辨”,领跑思维力训练——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读解[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0(05):25-26.
[6]罗才军.经典寓言教什么,怎么教——以《自相矛盾》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5(27):45-51.
[7]孙建国.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8]曹加明.《莊子·秋水》的审美发现——基于文化视角[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01):84-86.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10]王洋.从《庄子》寓言成语看中国传统文化[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0(02):29-31.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