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孔孟的社会构想及其现实意义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4625
梁僖茵

  内容摘要:孔子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孟子的《齐恒晋文之事》看似在“评志”、“劝说”,但他们却以问答的方式表达着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在经济上,他们提出“足民”与“恒产”;在品德修养上,他们提出“以礼待人”与“推恩”;总目标是要构建一个家国天下、平稳发展、万物和谐的美好社会。细品孔孟的社会构想,在千年后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从保护人民财产的角度看经济政策,从理想人格的品质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孔孟 社会构想 现实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精华,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传播。[1]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孔孟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其对理想社会的建构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新思路。深入学习孔孟的理想社会理论建设,将为学生思考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带来启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下文简称“侍坐”)和《齐恒晋文之事》(下文简称“齐恒”)是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要求学生通过理解经典篇章,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这两篇课文分别选自《论语》和《孟子》,是经典的语录体,更是孔孟对理想社会的理论建构。因此,笔者将深入分析这两篇课文,考察二者如何描绘理想社会,并指出其现实意义。

  一.人民的财富:“足民”与“恒产”

  实现理想社会,当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经济发展。“足民”出自《侍坐》,是冉有根据孔子的提问,结合自身能力作出的回答。“恒产”出自《齐恒》,是孟子给齐宣王提出的治国之道。根据课文注释,“足民”意为使人民富足,“恒产”意为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这两个概念看上去大同小异,是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更是落实理想社会的基石。

  如何“足民”,在与弟子的交谈中,孔子针对赋税征收制度提出了三方面的观点:一是君子应遵守的准则、二是征税应量其有无、三是征民应使民以时。面对季孙想要改革这一政策,他私下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2]其意是君子推行政事,要根据礼来衡量。施舍要力求丰厚,事情要做得适当,赋敛要尽量微薄。也就是说,国君要推行政事,应以礼为标准,恩惠应厚重,行事应中庸,赋税应减少,这就是君子在施行赋税征收制度应遵循的准则。

  二是征税应量其有无,孔子引用“先王”的做法来表明自己的主张。“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远迩;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刍、缶米,不是过也。”[3]由此看出,孔子认为征税应“量其有无”,根据土地的实际状况与承担人的实际负担能力而定。

  三是征民应使民以时。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4]他认为征用农民应该考虑时间,《春秋襄公十三年》记载了“冬,城防,书事,时也。于是将早城,臧武仲请俟毕农事,礼也。”[2]可知冬季征发徭役,是遵循了“使民以时”的原则,也是遵循了“礼”;春夏秋季,都是农民播种和丰收的时刻,此时征发徭役,是不妥当的。若是在农繁时间征用民力,影响生产,富民目标将难以达成。

  总而言之,孔子认为要实现“足民”目标,必须要以“礼”为标准,行事要中庸,恩惠应丰厚,赋税应减少,与此同时,税收制度应“量力而行”,征发徭役要“使民以时”。

  孟子在《齐恒》的第四部分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恒产”,其意为固定的产业即土地和宅地。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制民之产”,其具体的做法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由此可知,孟子非常重视小农经济,他认为宅地和耕地应按需分配,桑树种植、家禽饲养也需按时照顾,建立养老保障体系及社会保障体系。要达到以上目标,就需要统治者做好土地分配、征发徭役、完善税收制度、落实社会保障等政策。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孔子与孟子都在以“足民”和“恒产”的方式保护人民财产。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孔子虽在赋税征收制度上非常重视百姓的个人能力以及自然环境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但孟子相比于孔子更加重视人民的基本财产,如孟子提出的“制民之產”,落实到每一户人家、每一个人的劳动任务,不仅如此,他提出的社会保障制度强调老者、黎民百姓都应有饭可吃,有衣可穿,正是安定社会的美好体现。因此,“恒产”是在“富民”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丰富了儒家对理想社会建构的内涵。

  二.理想人格的品质:“以礼待人”与“推恩”

  在“富民”的基础上,一个稳定的社会建构还需要有君主的英明决策、臣子的忠心谏言、百姓的“恒心”。那么,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齐恒晋文之事》中,君主和勇于谏言之士又应该有怎样的品质呢?

  《侍坐》一文,孔子提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子对此只是微笑,并未作点评。在曾皙的追问下,才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由此可见,孔子对子路的回答非常不满,认为他出言不逊,治理国家强调用武力,而不是用“礼”。孔子主张统治者对待人民应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德”与“礼”不仅是指统治者本身需要遵守社会日常的礼仪、制度、准则和规范,还是与人相处时应遵守的道德自觉。而“让”,在孔子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子禽曾问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这是因为“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4]孔子以“让”之态度待人,别人也以谦逊之态度对他。子路莽撞粗鲁,于“礼”不顾,他让百姓“知方”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没有“礼”就没有一切,纵有天大的政治才干,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5]所以子路的轻狂发言是无“让”,治理国家意图用武力是无“礼”,由此可见,子路心中尚未修成“仁”,故而孔子哂之。

  孟子在“仁”的基础上,提出了“推恩”的思想。在《齐恒》中,齐宣王对“保民为王”不自信,孟子先用“以羊易牛”之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站在齐宣王的角度肯定他的做法。接下来以两组巧妙的比喻,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说明王道并不难,要实现的方法便是“推恩”。他追问齐宣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其意为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这是为什么呢?也就是说孟子希望齐宣王对禽兽的“不忍之心”也能运用到百姓当中。接着他提出了具体做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敬爱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也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孟子在此处提出“推恩”就是希望齐宣王能够爱护百姓,让百姓帮助齐宣王完成心中大业。

  要想实现理想社会,就必须有理想人格的存在。君主和勇于谏言之士不仅是理想人格的代表,更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具体实践者。在《侍坐》和《齐恒》中,孔孟所提出的理想人格都围绕着一个思想为中心—“仁”,“仁”不仅是心中的道德,更是行为的准则,而“礼”就是外在行为准则的代表。因此,孔子“以礼待人”,孟子在“仁”的基础上强调“推恩”,亲爱自己的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才能爱惜万物,这些内在精神和行为表现都将保障着理想社会的构成。

  三.总目标:家国天下、社会安定、万物和谐

  综上,我们对实现理想社会所需的经济条件和道德修养有了明确的认识,培养理想人格和保护人们财产最终目的是建构一个安定、经济平稳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

  在《侍坐》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都用简单的言语构想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虽或有孔子不赞同之处,但仍投射出儒家的思想。子路的答语,强调了理想社会的“仁”和“礼”;冉有和公西华的回答,“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可知治国需重视宗庙之事。而曾皙的回答最为特别,他描述出了一幅春日畅游的欢愉图,景中少年人和成年人一起“浴乎沂,风乎舞雩”,甚至是兴致盎然“咏而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

  孔子非常肯定曾皙的志向,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究其原因,我们需结合孔子当时的处境去分析。学界对此有两种看法:一是孔子生前在鲁国并不得志,在外游说了十几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时列国纷争,无人赏识他的才能,为此他常常感到抑郁不得志,萌生脱世离群之想,正如他在《述而》提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4],简简单单地生活就可以了。而曾皙描绘的这样一幅美好的理想蓝图,似乎恰与失意的孔子理想不谋而合。二是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希望社会能遵守秩序,最终的目的便是让“天下有道”,百姓安居乐业,而曾皙所所繪之景与孔子的目标构想是一致的,他们都希望社会能够安定、经济能够稳定发展、天下太平,每个人都能够享受真、善、美的人生。

  《齐恒》的故事发生在战国中期,是一个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时代,农民不但要服兵役,还要负担沉重的赋税,更有一些统治者为了过上奢靡的生活,不断压榨百姓,使民“终岁勤勤,不得以养其父母”。[6]孟子通过亲切生动的举例,浅显恰切的设喻,明确犀利的语言,最终说服了齐宣王放弃用武称霸。在这对话交锋之间,也显露出孟子对理想社会的构想。

  面对齐宣王想用武力称霸时,孟子从正面侧面提出“保民为王”的政治主张。在争论的开端,孟子便正面回答了齐宣王的问题“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此时的齐宣王对自己能称王并不自信,孟子又用“以羊易牛”指出齐宣王是有不忍之心,而这正是齐宣王充沛的“仁心”完全彰显[7],正是因为有这颗“仁心”的存在,齐宣王才可保民。因此,孟子认为实现理想社会的第一步是施“仁政”,安民、养民。

  在对话的第二部分,孟子不直说霸道,用“兴甲兵”几句反问齐宣王,是否对制造社会混乱感到痛快,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旋即孟子以“缘木求鱼”,及邹人与楚人的对战,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因此,实现理想社会第二步是放弃“霸道”,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如此,士农工商皆归齐宣王所用,王道也可达成。

  再结合上文阐述的“恒产”与“推恩”,可知孟子在《齐恒》中设想了一个更加平稳安定的社会蓝图。从政治上的提倡施行“仁政”、“保民为王”、“推恩”、反对武力称霸,到经济上的“制民之产”以达到“恒产”,实现“恒心”,每一步都体现着孟子力求社会安定,百姓能够得到幸福生活。

  综上,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心中所构建的理想社会都以“仁”为中心,把“仁”当作思想道德准则,以礼待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小到孝敬父母,大到治国天下。重视小农经济,通过“制民之产”,让人民有家可归、有地可耕、有畜可养,从而达到“足民”的目标。最终理想社会将会达到财产私有、家庭和睦仁爱、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稳定、国家运行有序的状态。[8]

  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齐恒晋文之事》的现实意义

  《侍坐》与《齐恒》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其蕴含的理想社会建构经验对学生理解国家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剖析孔孟的社会构想,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的财产和国民品德的培养,对国家、社会和百姓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从经济角度看,前几年我国正面临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其不确定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在此背景下,国家在农业、工业、服务业进行了一系列提振举措,舒缓了当前紧张的经济局势。这些措施也包含孔孟的“足民”和“恒产”的思想,只有维护了长久生活的固定财产,百姓才会有“恒心”,与国家同心同德应对新冠疫情。

  从品德修养角度来看,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孔孟提出理想人格也是一致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仁”、“以礼待人”及“推恩”包含着君子需要按规则办事、以礼貌待人、将仁爱之心推至亲人、朋友、国家,这也正应对了以上四个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学生通过理解《侍坐》与《齐恒》的思想内涵,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感受古人伟大的智慧,更可以加深对国家行政思路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共建美好祖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

  [2]李梦生著.左传译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07:1334,706.

  [3]邬国义,胡果文,李晓路撰.国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08:181.

  [4](春秋)孔丘原著;杨伯峻,杨逢彬译.论语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9.05:3,5-6,80.

  [5]周新顺.曾皙缘何备受孔子赞美[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S3):91-92.

  [6]沈萌萌.孟子道德教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7]王新宇.君子之仁——《孟子》“君子远庖厨”义辨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1(03):63-69.

  [8]杨洲.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及其现代意义[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7.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