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语言现象。在翻译过程当中,如果词义选择不当或出现错误,就难以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如果词义表达不当,就会影响译文的忠实性。本文以The Shadowland of Dreams的译文为例,指出词义选择与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评析,认为词义的选择与表达,都会对译文产生一定的影响。词义选定要依靠上下文,表达要考虑,要推敲,要合理搭配,译文要忠实,要地道。
关键词:翻译 上下文 选择 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原文的阅读理解。理解正确,译文才有可能忠实。英汉翻译,准确理解英文,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还有文化之间和其它方面的差异。再者,英语中的词,大都是多义词,正确地选择词义,对于译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词义选择正确,译文的忠实度就高,词义选择不当或选择错误,译文的忠实度就低。英国语言学家弗思说: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1](每个词用在新的语境中都是一个新词)。新词就有新意,就不再表达本身原有的意思,译者就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出新的词义。所以,翻译过程中的每个词,都不可忽视,都要认真对待。假如有一个词理解不到位,或出现偏差,或出现错误,那么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会受到影响,译文的忠实度就会大打折扣。文学作品翻译更是如此,词义选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必须做到准确二字,准确是第一位的。没有了准确,其它一切都是无用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词义的表达,这很重要,马虎不得。词义表达要恰如其分,词语搭配要合理,译文要通顺流畅,既能反映出原文的思想内容和风格,又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把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充分展示出来。The Shadowland of Dreams,是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从其译文来看,整体上还是非常不错的,但一些词句译得不是很好,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词义的选择与表达,存在的问题较多,影响到译文的正确表达,对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阅读理解是关键
认真阅读原文,对翻译来说是必不可缺的,阅读是对原文的认知,是对原文信息的全面输入,是翻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原文信息只有在正确输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通过译文忠实地再现出来。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既有一定的模糊性,也具有特定的含义。翻译时,需要的是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这样,才有可能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翻译前对原文要通读,这很有必要,这会对原文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作品的风格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段落、词句还要再次阅读,必要时还得反复阅读,完全领会其精神实质。阅读不可粗心大意,每个词句都得注意到,不仅仅关注词句本身,还要注意词句的前前后后,这样,才有可能知道词语的词义以及要表达的意思,才有可能把原文的意思忠实地表达出来。否则,就一定会出问题,出错误。我们注意到,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译文存在的问题不是很多,反而一些简单的句子,却是问题多多,甚至一些常见的词、简单的词也会出现问题。
(一)阅读粗枝大叶 译文词不达意
1) George found me my home — a cleaned-out storage room in the Greenwich Village apartment building where he worked as superintendent.
译文:乔治在格林尼治村公寓看门,他在那里帮我找了间腾出来的储藏室。
评析:superintendent 表达的意思是“主管人”、“负责人”或“管理人”,并没有“看门”这个意思。显而易见,“看门”未能准确地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home是原文中的一个关键词,但在译文中没有表达出来,影响到原文内容的完整表达。从原文可知,这个所谓的“家”,只不过是一间储藏室,里面空空如也,没有家具,没有厨具,没有卫生间,可谓是一无所有。所以,这样的‘家是不能称其为“家”。但是,词典上给出的词义就是“家”,别无他选,其它选项更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变通,就得换一种说法。如果用“栖身之地”,对原文意思不是一个更准确的表达吗?
改译:乔治负责格林尼治村的公寓,在那里他给我找了一个栖身之地---一间腾出来的储藏室。
2)It was a long, slow climb out of the shadows.
译文:爬出阴影所在,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评析:slow表达的意思是“慢的”[2],而译文却用“艰难”来表示,原文的意思没有准确表达出来。“爬出阴影所在”,意思表达不够清晰,译文句子也不够地道。shadows一词,从词典多个词义中选出“阴影”,看起来无可厚非。但我们发现,这个词在原文中多次出现,从上下文來看,这个“阴影”可理解为“困境”或“艰难困苦”。从climb的词义中,虽然“爬”最为恰当,但是考虑到和其它词的搭配,考虑到汉语的表达习惯,在上面的句子里,改为“走”或许更好一些。
改译:走出困境,是一个漫长的、缓慢的过程。
(二)理解不到位 表达不恰当
翻译过程中词义的确立,是由词所处的句子、语境、上下文或语篇决定的。翻译时要认真地全面地进行阅读,深刻理解,必要时还要进行分析。分析原文时注意某一表达方法在特定语境里的特定含义,而不是仅仅看到其字面意思。[3]也就是说,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个词,不能随心所欲地就词论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通常只表达一个词义,所以,只有通过阅读上下文,才有可能从多个词义中挑选出正确的一个来。有时候,仅从词典中给出的词义中选择是远远不够的,无论如何也是选不出来的,必须从上下文中去找答案。英语不同于汉语,它忌重复,经常使用不同的词来替代另外一个已经出现的词,用不同的短语来替代另外一个已经出现的短语,或使用与前面不同的句式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只看词语字面表达的意思,只有通过对上下文的阅读,才能找到词语真正的指代,尤其是名词指代。只有弄清楚词语的指代,才有可能把词语要表达的意思翻译出来。有时候,这两个词(以不同形式出现的词语称为回指词,被指代的词语称之为先行词)相距较近,容易看出,有时候,这两个词相距较远,出现在不同的段落,甚至一个出现在语篇的前部,一个出现在语篇的后部。如果译者注意不到它们之间的这种指代关系,指代词的表达就很可能出现差错。
1)Through him I met other struggling artists, ... so hed visit a neighborhood butcher who would give him big bones with small pieces of meat, and a grocer who would hand him some withered vegetables.
译文:通过他,我认识了一些正在苦苦奋斗的艺术家,......所以他会去附近的一家肉店,那屠夫会给他些沾着肉末的大骨头;他还去杂货店,店主会给他一些蔫了的蔬菜。
评析:artists可表达“搞艺术的人,艺术家”,[2]但这俩个词还是有区别的,是不一样的。艺术家,是指具有极高的审美能力、娴熟的创造技巧,从事艺术创作,并在文学、绘画、雕塑、表演、音乐、舞蹈、书法、摄影、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具有杰出成就的艺术工作者。[4]而“搞艺术的人”,通常指那些从事艺术工作还没有名望的人,尽管有时一些艺术家也自称为搞艺术的人。在上面的语境中,翻译为“搞艺术的人”或“画画儿的人”是正确的,而用“艺术家”表达是不恰切的,因为像“他”(乔·德莱尼)这样的人,画画多年,仍然是无名之辈,还在苦苦奋斗,穷得连吃饭的钱也没有,是不可能称为“艺术家”的。
butcher的表达的意思是“屠夫;肉商”。[2]但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是有明显区别的。“屠夫”是“宰杀牲畜或整理牲畜肉准备出售的人”,而“肉商”是“出售牲畜肉的人”。前者工作的场所一般是屠宰场,而后者则是店铺等。原文中提到的人,其工作的场所是“食品杂货店”,因此,用“肉商”表达,而不是用“屠夫”表达。
改译:通过他,我认识了几个正在苦苦奋斗的搞艺术的人,......所以经常去附近的一家肉店,老板总是会给他一些大骨头,上面有一丁点的肉;他还常去附近的食品杂货店,店主总是会给他一些蔫了的蔬菜。
2)Reaching into my cupboard — an orange crate nailed to the wall — I pulled out all that was there: two cans of sardines.
译文:我把手伸进壁橱(一个钉在墙上的装桔子的板条箱),拿出里面所有的东西:两个沙丁鱼罐头。
评析:译文“装桔子的板条箱”是否能够忠实表达原文的意思呢?我们先看看词典给orange的释义,作为名词,表达“柑橘;橙”;作为形容词,表达的意思是“橘红色的;橙黄色的”,[2]是当作名词对待还是当作形容词对待,只能取决于上下文,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从上下文来看,这个家很穷,穷得连个壁橱都没有,只好把板条箱钉在墙上当壁橱用,那这样的板条箱用来放置什么物品呢?里面只是放了“两听罐头”,再无其它物品,可见,用一贫如洗来形容这个家也不为过。正如文中所说,“我”除了这两听罐头和18分钱之外,其它什么都没有。试想,这样的一个穷人,是根本没有钱去买橘子的,没有橘子,还会专门安装一个板条箱来放橘子吗?按常理来说,也没有人为了放橘子在墙上安钉一个板条箱。这样来考虑的话,译文“装桔子的”就视为不正确的了,应改为“橙色的”。
二.表达误区 “形似”但非“神似”
翻译,首先要考虑的是传递出原文的意义,即严复的“信”。[5]“信”要求译者对原文认真阅读,必要时还要进行分析。分析原文时注意某一表达方法在特定语境里的特定含义,而不是仅仅看到其字面意思。[3]同样的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出现,就会表达不同的意思。作为一个译者,要读懂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不能把注意力放在词的字面意思上,要深刻理解词的含义。在一些情况下,译文在词语和句式结构上能够和原文基本一致,也能忠实再现原文的意思,既做到了“形似”,又做到了“神似”。但在一些情况下,仅仅的“形似”并不一定就代表着“信”,不一定就是“神似”,所谓的“形似”只不过是一种外壳罢了,语言的思想内容没有忠实表达出来。翻译,不只是要求译文达到“形似”,重要的还要达到“神似”,“神似”就是能够再现原文精神和思想内容。当在“形似”但非“神似”的情况下,就要大胆弃“形”求“神”,而不可为了“形似”而丢弃“神似”。就词义而言,有时候盲目地照搬词典上的释义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的译文可读性较差,让人难以明白。虽然从字面上看起来是对等的,好像和原文是保持一致的,但实际上,不是表达的意思不够清晰,就是连贯性较差,或是搭配不当,有时甚至还会出错。可见词义的表達需要瞻前顾后,需要思考,不是纯粹的拿来主义,不是把词典上的释义不假思索地原封不动地进行挪动。勒菲弗尔提出“翻译即重写”,就是说,译者自己对译文的语言进行组织,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结构把原文的思想表达出来。一般说来,好的文学作品总是有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意境、浓厚的感染力、强烈的艺术效果。[6]要使译文把原作品的这些特质表达出来,在字面和句式结构上不一定能够完全达到“形似”,但必须是”神似”,就是说,译文一定要在思想内容、精神神韵及风姿等方面和原文相似。
(一)词义照搬 难显原文思想
1)Instantly I had the kind of fame and success that few writers ever experienced. The shadows had turned into dazzling limelight.
译文:一夜之间,我拥有了大多数作家都不曾拥有的名望和成功。阴影已经变成了令人目眩的聚光灯。
评析:乍一看,译文和原文是对等的,好像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但仔细琢磨,发现原文的神韵并没有表达出来。few表达的意思是“很少;不多”,通常含有否定的意思,译文“大多数作家都不曾……”,虽然字面上有否定词出现,但否定的是大多数作家,并没有把原文要否定的对象表达出来,结果潜的意思是在表示肯定,即:“少数作家曾……”,这就完全违背了原文的意思,违背了原文的精神。
“阴影已经变成了令人目眩的聚光灯”,仅从字面上来看,做到了“形似”,但表达的意思不清,“阴影”是什么,怎么就变成了“聚光灯”,这难以让人看的明白。而且,从语义上来讲,这句话和前面的一句在语义上也不能紧密地衔接起来。虽然做到了“形似”,但远离了“神似”,未能再现原文的思想。这种情况在翻译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在“形似”和“神似”不能兼备的情况下,就要弃“形似”而求“神似”,译者就要重新遣词造句,不再拘泥于原文的句式结构。就这个句子来说,如果译者还记得,前面段落里有“走出困境是.……过程”这样的表达,那么,这里的“困境变成了……”不就是“走出困境了”吗?这样前后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就紧密地衔接上了吗?limelight表达“众人注目的中心”或“聚光灯”,但根据上下文,选取前者会比选取后者更好一些,但需要变通。
改译:一下子,我功成名就,没有几个作家会像我这样。我走出了困境,成了公众瞩目的焦点,光彩照人。
2)I would keep putting my dream to the test — even though it meant living with uncertainty and fear of failure. This is the Shadowland of hope, and anyone with a dream must learn to live there.
译文:我要坚持不懈地试验着我的梦,哪怕衣食无着,害怕失败,也决不放弃。这是希望的阴影地带,每个有梦的人都必须学会在那里安居。
评析:译文“试验着我的梦”,看起来和原文十分的对应,但“试验”和“着”不能搭配在一起,因为“着”表示“动作的持续”,[7]而译文中的“试验”还未发生,所以这个动作是不能持续下去的。“试验着”和“我的梦”也不能搭配在一起,梦如何去试验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试验”就是“实践”,“实践”也就是“践行”。所以,改用“践行”表达会更好一些。另外还要把“梦”改为“梦想”,这样表达,才能和“践行”很好地搭配起来。“害怕失败”和原文在字面上相等,做到了“形似”,但这样的表达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和前后句子在意义上都不能合理地契合起来,原文的思想难以再现。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全面的进行阅读理解,而是孤立地理解,词对字的翻译,所以,译文是不可能做到“神似”的。把 Shadowland译为“阴影地带”,看似忠实,但意思表达不清,让人难以明白。实际上,这个词的意思指的就是前面的那一句话:生活在不确定性和失败的恐惧当中,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用一个词进行概括而已。那样的环境,不就是我们常说的黎明前的黑暗吗?hope是个回指词,指的是在文中多次出现的dream,译为“梦想”。live用“安居”表达是不妥当的,是和原文的意思背道而驰的。“安居”表达的意思是“安静、安定、安稳的生活”。但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生活,怎么能谈得上“安居”呢?实际上是在“经受考验”。
改译:我要不断地践行我的梦想,哪怕生活在不确定性和失败的恐惧当中。这是实现梦想前的黑暗,每个追梦人必须学会经受这种考验。
3)Another Village neighbor was a handsome young singer who ran a struggling restaurant.
译文:村里还有一位邻居,是个英俊的年轻歌手,开一家生意清淡的餐馆。
评析:neighbor表达的是“邻近的人或物”,译为“邻居”,好像没有什么不对,但仔细看来,还是有问题的。“村里还有一位邻居”会让人看得莫名其妙,因为句中的“还”表明,前面已经提到过一位“邻居”。但在上文中并不存在第一次提到的“邻居”。再者,这样的表达也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实际上,neighbor是个回指词,指的就是上一段落中提到的“搞艺术的人”,一个是乔·德莱尼,另一个就是这位年轻歌手。所以,词义的选择,不能仅仅照搬字典上的“邻居”,而是要根据上下文,翻译为“搞艺术的人”。
改译:村子里另一位搞艺术的人,是个英俊的年轻歌手,开了一家餐馆,但生意十分清淡。
文学翻译过程中词义的选择与表达,至关重要,选择正确与否,决定译文质量的高低。要正确地选择词义,就一定要依靠上下文、依靠语境,全面考虑,瞻前顾后。不能粗心大意,不能就词论词,不能盲目照搬。词义表达不能马虎,在确保词义准确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是否合理。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做到“形似”,更要做到“神似”,只是“形似”而非“神似”,是不符合翻译的目的的。为了传递译文的神韵,就不能拘泥于英语的表达方式和句式结构,该变通的就变通,该调整的就调整,译文要通顺流畅,地道自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以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和风格。
参考文献
[1]Firth, John Rupert.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190.
[2]李北达.牛津英汉双解词典[Z]. 北京:商务印刷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185-1490.
[3]蔡力坚.基于语境的翻译决策 [J].中国翻译,2021(3):188.
[4]https://baike.so.com/doc/2022.7.2.
[5]司显柱.深度翻譯视角的意义重构与功能路径[J].中国翻译,2021(6):176.
[6]谭锴.文学翻译的神似与形似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6):220.
[7]李国炎,莫衡等.当代汉语词典 [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565-1426.
山东华宇工学院校级科研平台“应用翻译研究中心”项目,编号:00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