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游戏对于学前期的儿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游戏的类型有很多,3岁后假装游戏在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幼儿对此乐此不疲。本篇论文介绍了假装游戏的概念界定、假装游戏的特点,假装游戏的发展价值,以及该如何适时进行干预使游戏质量得到提高。通过对假装游戏的思考,以期引起家长与教师的重视,为幼儿提供游戏条件,使幼儿拥有更好的游戏体验。
关键词:假装游戏 学前儿童 发展价值 干预
儿童与游戏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共识。[1]假装游戏行为是在幼儿18-24个月时就会开始出现的一种典型的游戏形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假装游戏在幼儿四岁后逐步发展成熟,在六岁左右时假装行为逐渐减少至消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是“玩中学”。假装游戏渗透进幼儿园五大领域中,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中,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身心逐渐发展,素质逐步提高。通过论述假装游戏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在了解假装游戏价值的基础上,积极为儿童创造游戏条件。
一.假装游戏的概念界定
假装游戏是游戏者根据想象的情境有意地做出模仿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游戏形式。[2]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假装游戏是一种既与现实相似又被夸张化的游戏活动。[3]王桂琴则认为,知识经验必然是假装行为的基础,只有将当前的物体、情景灵活的转为另一种场景,并辅以对应的动作,才能完成假装行为。[4]假装游戏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不需要客体,幼儿直接在头脑中进行想象,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场景、角色、道具等。另一种是依赖现实客体,将现实中的物体重新进行布置转化以营造出自己假想中的世界。[5]
二.学前儿童假装游戏的特点
(一)替代性或假定性
假装游戏的最典型特征便是“假装”, 也是人们归纳理解这种游戏的典型行为特征。[6]进行假装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自发出现的,是一种颇为特殊的先天的技能。假装游戏的根本特征是替代性或假定性,是指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现实中存在的物体来代替另一个不同的物体,也可以凭空想象出游戏需要但目前没有的物体,或者给物体赋予新的特征使其超越本身的功能等等。[7]在假装游戏中,儿童可以用玩具积木或者是自己的语言等来代替头脑中想象的现实中不存在的物品。如,幼儿把一块积木假想为一个手机,伸出一只手然后说“给你钱。”这都是假装游戏中替代性或假定性的表现。
(二)普遍性
在学前儿童众多的游戏类型中一定包含着假装游戏。有研究表明,假装游戏一定会出现在人类个体(乃至动物) 的成长过程中。假装游戏的普遍性还表现为世界各国的儿童在进行假装游戏时,都会用一物代替另一物,并且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场景下。假装游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以及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出现在学前儿童的游戏类型之中。在这一点上,打破了种族和国家的界限。如,世界各地的幼儿都在玩着角色游戏扮演着社会上不同的职业。
(三)文化差异性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假装游戏还具备文化差异性。不同国家和社会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差别以及价值追求上的差异等原因,致使学前儿童的游戏也显现出了文化差异性。文化的差异性主要反应在儿童游戏中的两个方面上,其一是游戏的主题不同,如欧美国家幼儿假装游戏的主题多是奇幻冒险类,而日韩国家幼儿假装游戏的主题多是家庭角色类。其二是假装游戏的数量、频率以及水平上的不同,不同国家的父母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对假装游戏的重視程度不同,造成了上述差异。
三.学前儿童假装游戏的发展价值
(一)假装游戏在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身体发展包括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运动能力的发展以及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在假装游戏中,幼儿身体的各种器官都得到了运动,肌肉间的配合和控制得到了提升,习得的动作技能得到了巩固,精细动作进一步发展。如,幼儿的跑跳等动作促进骨骼以及神经器官的发育成长,插塑、串珠子等活动促进幼儿精细动作和肌肉间的协调发展。在假装的情境中,幼儿能及时根据场景的不同做出应对以适应外界的环境。从中可以看出,假装游戏对于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假装游戏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假装游戏不仅可以反映儿童目前的认知发展水平,还能为幼儿获得新的发展可能提供机会和条件。在假装游戏中,进行假装行为者必须同时具备两种心理表征,一个反映的是客观现实,另一个不同于客观现实。假装游戏中的学前儿童此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表征能力,表征思维逐步发展。幼儿在商店游戏中,从假装我是“顾客”来买东西的游戏过程中,巩固习得多少、大小等概念,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发展提高。在获得成人的帮助下,游戏中的儿童的分类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学前儿童在假装游戏中的“以物代物”这一行为有益于幼儿的符号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内部的思维活动是外部实践活动的“内化”,用符号代替实际物体,是“内化”过程的重要一步。幼儿在参与到假装游戏时,会出现假装一块积木是一个杯子的行为等,这时积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知识层面上的“杯子”与实物“杯子”分离开,幼儿能不依赖实体仅通过表征来想象和理解“杯子”这个物体,让幼儿逐步从直观具体形象的思维中脱离出来,锻炼思维。这都表明假装游戏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三)假装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所有游戏的进行都离不开规则,假装游戏也不例外。儿童在规则下进行着假装游戏。假装游戏体现着个体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和表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如在假装我是一名警察的游戏中,幼儿会模仿警察的行为,自觉保持良好的纪律,当被要求做敬礼的时候,动作较平时更加标准。同时,假装游戏中包含同伴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表现出“去中心化”,且开始能站在同伴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表现在假装我是妈妈的游戏中,幼儿知道自己不是妈妈但要站在妈妈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和计划行动。这就使儿童比较自主自愿的去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逐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
(四)假装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假装游戏对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儿童在假装游戏中,随着与交往同伴之间对话交流的不断深入,可以逐渐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从理解假装行为开始上升到对他人假装语言的理解。研究发现,儿童在假装模式下的认知水平、心理状态术语的应用等都要好于非假装情境。例如在假装医生和病人的游戏中,假扮医生的那个儿童会更多的关注“病人”的状况,站在病人的角度为其考虑,帮助病人疏导害怕的情绪状态。同时,通过假装游戏可以把以前打针时的恐惧、紧张等消极情绪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自己与先前不好情绪体验的和解。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学前儿童假装游戏中的干预策略
成人要对学前儿童的假装游戏进行干预,首先要做到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去。在仔细观察游戏中的儿童时,把握教育机会,促进儿童的发展。其次是要把握干预的方法和时机,确保成人实施的行为是干预而不是干扰。最后成人对学前儿童实施的干预,不要以成人自己的角度认为儿童应该如何,而是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位,不对幼儿的游戏过多干涉,防止演变为对学前儿童假装游戏的一种打扰。
正确把握学前儿童假装游戏的干预时机,关系到成人所实施的干预策略的有效性。干预的时机把握恰当,可以帮助幼儿拓展游戏的内容和层次,提升儿童的游戏水平,反之可能会抑制幼儿的游戏。对于如何决定干预时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出发点进行判断。例如,游戏中的儿童遇到了困难需要成人的帮助;儿童偏离游戏目标需要成人引导;儿童人际交往困难无法融入情景;儿童重复机械动作缺乏创新导致游戏无法进行;儿童游戏多样性匮乏,需要成人拓展思维,提出自身的见解。成人需要注意对儿童游戏的干预,要是儿童可接受的,并且及时撤除干预行为,还给儿童游戏的空间。
适宜的干预方法会使儿童更愿意接受成人的意见。言语是成人实施干预行为的主要媒介,其中,提问、提示、建议、鼓励等属于语言干预的方式。非言语的方法包括面部表情、动作提示、示范等。成人在选择干预方法的时候,要视儿童游戏进展的具体情况,灵活地综合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的干预方法。
五.总结
学前儿童假装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游戏类型,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成人应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结合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提供丰富且适宜的游戏材料,创造优良的游戏环境,激发儿童的游戏兴趣,使儿童在假装游戏中不断获得发展,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焱.学前教育研究从书: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可,郭會萍.儿童假装游戏理论与相关研究[J].心理研究,2009(5):40-43.
[3]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王桂琴,方格.3-5岁儿童对假装的辨认和对假装者心理的推断[J]心理学报,2003(10):662-668.
[5][美]詹姆斯·约翰森,詹姆斯·克里斯蒂,弗朗西斯·华德.游戏、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M].马柯,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7]郭力平,张晔.试论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2(2):228-230.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