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语言习得教学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4440
内容摘要:实用类文体的特点、修辞教学的窄化以及任务教学的形式,使得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中的语言习得教学出现弱化或者淡化。以说明文、通讯、演讲三个具体文类为例,分析了如何加强该专题语言习得教学,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求得对语言文字表达信息的深层理解,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语感与语言习得 专题教学

  “语言理解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语感与语言习得专题是提升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素养的重要课程内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将该专题放在基础模块的首位,突出其重要性和基础性。在该专题的教学提示中,特别强调这一专题应贯穿整个语文学习过程,要融合、渗透在其他专题的学习活动中。在文学作品专题学习中,语言的揣摩、品味等活动较为丰富,但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教学中则会遇到困难或者产生偏差,语感与语言习得教学融入不够。

  这与实用文的文体与语言特点有关。实用文“以逻辑思维为主要动力,以证据、法则及其解释来把握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笔下都是客观真实的存在”,语言“准确、鲜明、简洁、平实、直接、单一、理性、线性”。[1]因此实用文主要阅读策略是理解性阅读与操作性阅读,有研究者提出要“得意忘言”,对语言的学习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另一个原因是修辞教学的窄化。语感与语言习得专题强调,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字词、语法、修辞等依然不能忽视,需要继续通过语言活动加强学习。但在语文教学中,“修辞”教学往往局限于修辞格,重视积极修辞的生动形象效果和丰富内涵的分析,而忽视对词语选用、句段调整、谋篇布局等消极修辞的指导,似乎如何做到文从字顺、清晰明了不教自明。教学比赛、优课展示等活动中,大部分选择文学类作品作为授课内容,字词咀嚼、推敲活动形式多样,比较有观赏性。语文课堂的时间更多地花费在如何让语言更优美更生动上,结果形成了文字华麗、言之无物的“小文人”写作风气。另外,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设置的专题型课程内容,具有整体性、情境性、活动化的特点,一个专题就是一个小型的课程单位。创设情境、任务驱动、项目推进的单元整体教学成为普遍的教学形态,文章不再一篇一篇读,大单元、群文阅读使得课堂容量大,节奏快。强调以物化结果检验学习成果,编文集、拍视频、做演讲、搞活动、开展览,花样繁多,留给推敲语言文字、篇章结构的时间就捉襟见肘了。

  因此,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学习中,如何加强语言习得教学,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求得对语言文字的深层理解,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课程标准规定,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的学习内容包括知识性读物类、新闻传媒类、职业生活类等文本,这里分别选择较为典型的说明文、通讯、演讲三个具体文类为例做简要分析。

  一.说明文:体会平实语言之外的内涵

  大多数说明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获取信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采用的说明方法,明确达成的效果,较为僵化与雷同。对语言的分析一般局限在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之上,浮于表面。还需要抓住关键词句和重要段落引领学生加深对文章的深入理解,体会平实语言之外的内涵。

  《景泰蓝的制作》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景泰蓝制作的工序流程。遣词准确,造句严谨,是本文语言特点。我们注意到,在平实介绍景泰蓝制作工序的同时,作者在文中有多处表达自己主观评价的话语。叶至善谈及父亲叶圣陶所写的这篇文章时,也提醒教师要引导学生加以关注并总结这些句子的含义指向。因此,对这些词句的理解揣摩不可忽视。

  学习活动设计:梳理出表达感想和体会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简直、值得惊奇、多么大、往往、显能耐”等词语的语气。

  通过语言品读,学生能够感觉到这些词语需要重读,语气强烈,情感指向明显,很快意识到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是:景泰蓝是用手工制成的工艺品,繁难复杂,精细巧妙,具有独特审美价值;手工匠人聪明灵巧,技艺高超,贡献巨大,值得赞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令人自豪。在这个基础上,能进一步发现,正是由于心中有着对这些文化瑰宝的热爱,作者才用手中之笔将其细致记录下来,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并将其发扬光大。在以上语言习得过程中,学生文化视野得到拓展,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文化传承责任感得到提高,课程思政自然融入。[2]

  《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对建筑设计基本审美规律进行普及介绍的一篇文章。教学中常见做法是梳理文中给人以直观之感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中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规律,之后会进入学以致用等拓展迁移环节,或者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例子加以证明,或者给出例子让学生分析评价,或者让学生就自己所在的城市建筑问题写建议等。我们还要增加一步,让学生再回到课文,注意理解本文的谋篇布局特点及其深层用意。

  学习活动设计:作为建筑学家,作者在结构全文时也像设计一座建筑一样颇具匠心,暗含深意,比如为何用三分之一的篇幅先谈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而后再写建筑方面的例子?

  第一层学生较为容易把握。没有直接先谈建筑理论,而是先以音乐艺术、舞台艺术、绘画艺术等人们熟知的艺术形式,让人对重复与变化辩证统一的规律有所理解,再来谈较为陌生的建筑艺术形式,这种循序渐进的解说形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一层深意需要与最后一段结合起来理解。在介绍完建筑审美规律之后,作者在结尾部分对当时城市建筑设计的弊病进行了批评,告诫建筑师们遵循艺术规律,为城市奉献更好的艺术作品。这时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之所以先从音乐等艺术形式谈起,用意是告诉我们这样的审美规律不是建筑学独有的,不是建筑学刻意制造出来,而是共通的艺术规律。正如副标题所指明的,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建筑是复杂的,会受到方方面面的牵制,甚至引发抵触和误解,所以作者当时发表了很多建筑方面的普及性文章。他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大众理解了建筑的价值意义,欣赏建筑之美,懂得建筑设计的基本审美规律,也通过恰当的介绍思路让一般的读者自然接受。把握到了这一层意思,才能充分感受到了这位建筑大师的良苦用心和崇高使命感,深度理解本文内容。

  二.新闻:理解真实之外的态度

  新闻报道追求及时、迅速。选入教材的新闻篇章早已没有时效性,因此教学时基本是当作史料来阅读,以了解有关事件,适当融入思政教育;介绍有关新闻文体知识,并用课文印证这些知识,以期学会迅速阅读新闻并获得信息。这样的学习不能说没有作用,但较为表面化。在传媒高度发达、形式多样的今天,提高媒介素养,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把握更为隐蔽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新闻时,要加强这方面的点拨和训练。

  例如,通讯是我国常见的新闻体裁,所报道的内容丰富。通讯的魅力在于既传播已经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也能够传播感情,引起受众的强烈共鸣,起到宣传引导作用。多年前的经典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人至深,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影响。通讯的内容具有真实性,但创作却不能不渗透作者的主观情感,体现了写作风格。这种倾向体现在报道对象的选择中,体现在对材料的组合中,或者直接的抒情议论中。在新闻特别是通讯的阅读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细节选择,深刻理解新闻事件背后记者的态度,提高媒介素养。

  《落日》是一篇记录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事件通讯,选材组材、细节描写富有新闻眼光,也有强烈的情感倾向。正如记者朱启平自己所说:“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记者如何选择素材,在记录中体现中国人的立场和感情。

  学习活动设计:分析报道中细节的含义。如代表到来氛围的描述、签字时的动作细节、精确到分的记录、918的时间联想、投降书脏了的细节、选用“落日”作为标题等;梳理、分析并朗读事件叙述之后“画龙点睛”式的评价语句。

  这些细节暗含深意,处处体现了对侵略者的憎恨与战胜他们的喜悦。比如盟军代表到来时“笑声不绝”“热闹的外交场面”“乐声响彻上空”,簽字时候“昂首”的动作,突出胜利一方的光荣、正义,而日本投降代表来时“乐队寂然”,走路一跷一拐,签字时“挣扎”“木头人一样”,反映了侵略者的狼狈与罪有应得。签字完毕,作者巧妙地借助9点18分这个细节,联系了日军侵略中国的若干事件的时间点,暗含了内心的愤慨,更表现了在艰苦的抗战斗争之后终于取得胜利的自豪。尾声部分特别交代了一个签字错行的小插曲。作者借此发挥,写出了侵略者的倒霉相,直接地予以了讽刺。以“落日”为题,作者以中国人都能理解的日落西山的冷清、没落,形象化地表现了日本军国主义旗帜被打倒、日本侵略者走向穷途末路的景象,形象而富有深意,十分巧妙。

  评价语句如“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体现了对侵略者最终走向失败的自信和欣慰;“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此句严肃、庄重,既有迎来胜利的欣喜,也有冷静的思索和清醒的头脑,对中国未来的道路有着前瞻性的思考,使得全文主题得以升华。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记录香港回归最后时刻的新闻特写。文章记录了很多细节,赋予其强烈的象征意义,暗含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读理解。

  学习活动设计:从字词选用、事件选择、环境氛围等方面梳理全文报道的大量细节,解释其用意。

  字词方面,比如精心拟制的富有内涵的标题,灵活运用了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标题,自豪、蔑视之情溢于言表。全文有大量表示结束意义的词语,如“最后一次”“最后时刻”“告别”“末任”“落日”“最后一分钟”“最后一次降旗”“退役”“消失”等等,表明香港的殖民统治已经结束,历史的耻辱一步不返。精确到分的时间记录,犹如倒计时的读秒一样,体现了所有中国人的期盼与激动。

  事件选择方面,如在诸多事件中选择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三次降旗和升旗仪式,给人以强烈的庄严感,标志英国殖民主义者结束在香港的统治权,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环境氛围方面,比如车辆的黑色、房子的白色、夜晚的黑色,下午的细雨到傍晚的大雨。糟糕的天气中灰暗的色彩,给人落魄、失败之感。国旗与区旗的一抹亮丽的红色耀眼夺目,给人胜利、新生的喜悦。记者犹如用摄像机、照相机一般精心构筑了富有美感和强烈反差的画面,其用意不言而喻。

  此外还有穿插背景材料与现实场景的对比,暗示香港回归祖国,落后挨打、割地赔款的历史早已过去,殖民主义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记者就在字里行间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充分表达了情感。

  三.演讲:探寻演说思路安排的用意

  演讲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对演讲稿的教学以学生的演讲训练活动为重点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如果仅仅局限在语气、停顿、表情、动作等演讲技巧的训练上,容易让学生形成浮夸、空洞等不良语言习惯。演讲的精彩与成功,不仅在技巧,更在演讲者的思想与品质,内容充实、逻辑清晰才是根本。选入教材的这些经典演讲往往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体现了演讲者的品格与风格。教学时需要从语言习得的角度,从整体到局部对文本和关键词句做深入分析,切实把握,让学生抓住根本。

  学习活动设计:《不自由,毋宁死》是帕特里克·亨利的著名演讲,表达了坚持为自由而坚决斗争的决心,在关键时刻扭转了妥协退让意见占优的局面。作者在演讲开始时并没有对妥协派提出尖锐批评,而是承认妥协派的发言并对其精神表达钦佩之情,如何理解?

  一般理解为求同存异、以退为进。但是在如此重大的场合卖弄技巧其实并不明智,容易给人以虚假之感。细致揣摩,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实际上是立足于“常理”“常情”,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进行委婉、冷静、真诚的分析。首先强调人们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的“常理”,面对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自己提出截然不同的意见自然顺理成章。接着指出“沉湎于希望的幻觉是人的天性”的“常情”,指出了人性的普遍弱点,减少了批评指责的意味。然后回顾了十多年来的历史,以事实证明英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带来妥协派期盼的和平希望,惊醒了梦中人。最后客观对比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增强了人们起来斗争的信心。只有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在演讲结尾连珠炮式的发问才能起到增添最后一把火的作用,才能深深的打动所有在场之人。

  理解上述内容后,再让学生以最后一段为重点开展演讲练习,才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段中,恩格斯用“不可估量”“空白”说明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有着巨大的损失,由此体现马克思的巨大贡献。但在下文具体论述中,却先说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贡献,后说作为革命家的贡献。如此安排,似乎矛盾。对于这个问题,苏教版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配套的《教师指导用书(第二册)》的解释是主次分明、由轻到重。这就割裂了马克思的科学研究与革命实践。实际上从后文马克思的革命实践中宣传、组织等活动也可以看出,马克思的理论与实践是紧密结合的。究竟如何理解这个看似矛盾的表述呢?可以让学生从字词的揣摩来把握。

  学习活动设计:如何理解第五段中“即使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中的“即使”与“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中的“首先”?

  这两个词正体现了马克思的伟大不朽,也体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深刻理解。“即使”是一种让步式的表达,体现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孜孜不倦的卓越品质。而“首先”一词,是英文版的悼词中“before all else”的翻译。如果理解为“先于一切”,就容易看出来,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深知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不是只会读书的空想家,而是与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创始人,揭示了马克思的崇高追求。

  教学时,只有抓住这个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让学生开展思考、讨论,抓住词语加以揣摩、理解,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马克思的伟大之处,体会恩格斯凝聚在这篇悼词中的深厚情感。

  总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教学要重视语言习得,提供学习支架,让学生在揣摩、赏析、对比、探究等活动中,切实增强语言敏感,提高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褚树荣.经世致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解读[J].语文学习,2018(09):26-29.

  [2]阚丁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教学[J].文学教育(下),2022(05):108-110.

  项目基金:本文为淮安市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題“指向核心素养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专题教学研究”(课题编号:Hazy20010)研究成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