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古诗词与钢琴演奏的融合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3163
葛扬

  内容摘要:中国古诗词是中国的文化精髓,由于诗词自身的韵感本质与音乐性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能够使诗词与音乐创造出别致新颖的艺术效果。本文从中国古诗词与钢琴演奏的融合视角进行探讨,将中国古诗词元素渗透到钢琴演奏的创作与演绎之中,在钢琴音乐中融入诗意,拓展中国钢琴音乐演奏的创作思路,从钢琴演奏的视角诠释中国古诗词的意境。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 钢琴演奏 融合

  中国古诗词与钢琴的融合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能够产生“诗乐”的独特意境之美和气韵之感,结合钢琴演奏曲《唐人诗意两首》,彰显中国古诗词的独特意境,重点探讨中国古诗词与钢琴演奏的融合诠释路径,更好的实现对传统文化和审美理念的传承,有效延展钢琴演奏技法和艺术风格。

  一.中国古诗词与钢琴演奏相融合的审美价值取向

  1.“诗乐”的意境之美

  “诗乐”的意境之美充分体现了中国的艺术风格,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将中国古诗词融入到钢琴演奏之中,能够较好地延续中国传统诗乐的审美观念,在保有东方意韵的同时创设钢琴音乐中的中国意境之美。例如《平湖秋月》、《梅花三弄》、《空山鸟语》就采用一种标题式的引导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显性的形象,能够直接明了地获取曲中之意,更加完整具体地把握钢琴演奏作品的内涵和意境。

  同时,钢琴演奏音乐作品包含音高、节奏、速度、和声、织体等要素,可以借助于东方特色的和声音响、节奏模式和音乐速度,呈现出一种极具东方古诗词意味的虚幻意境、质朴情感与平和感受,使中国钢琴音乐展示其应有的意境和神韵。

  2.“诗乐”的气韵之感

  气韵是一种余味不尽的艺术美感。中国钢琴音乐演奏自然要讲究气韵,古诗词与钢琴音乐演奏的融合让欣赏者能够在文学中感受音乐的律动,并在音乐中感受到独特的文学韵味,体现出一种纯天然的和谐美感和丰富的内蕴。如《百鸟朝凤》、《夕阳箫鼓》等,在钢琴演奏中注入民族器乐曲的气韵之感。

  3.“诗乐”的线性思维

  在中国古诗词与钢琴演奏相融合的过程中,都要讲究其线性特征,在创作中运用线性的独特思维表现音乐作品,抒发内心的情感。中国古诗词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利用阴阳上去及平仄韵律营造出一种温婉宁静的场景,流露出豪迈奔放的情感。在“诗乐”之中采用线性思维进行音乐结构的合理布局,讲究音乐演奏的“悟”,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表现出相对自由、散而不乱的特征,充分展示出中国“诗乐”的和谐之美,散发出极具诗意性的醇美芳香。

  中国古诗词元素在钢琴演奏中的植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钢琴音乐风格,能够较好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充分展示钢琴音乐的气韵和意境之美,彰显赋有民族古风的钢琴音乐神貌,在钢琴音乐中渗透一种含蓄委婉的情感,有力展现中国古诗词钢琴音乐的文化气质。同时,中国古诗词与钢琴演奏的融合也能够延展钢琴创作技法和演奏技术,结合中国古诗词的内容走向设计曲式结构,赋予钢琴演奏独特的“气韵”诗意性特质,并创新应用新的演奏技法,如变奏、复调、装饰音等,尤其是复调性织体与和声的应用,能够更加丰富钢琴乐曲的流动性,展示中国古诗词中的平仄起伏之感。

  二.中国古诗词与钢琴演奏的融合分析

  在钢琴演奏曲《唐人诗意两首》之中,包含两个独立的钢琴乐曲,一个取材于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创作者采用与古诗词同名的技法,突破古诗词韵律和节律的束缚,采用单三部曲式结构诠释古诗词中的磅礴气势,通过演奏音响与诗作的相互映衬,实现古诗词与钢琴演奏音乐的融合,表达诗人的悲怅之情。另一个取材于唐代诗人常建的诗作《题破山寺后禅院》,采用相对工整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展现出诗作的安宁与祥和,通过色彩浓郁的乐曲突显雅致的气质,带给人们一种“宁静致远”的音乐享受。如:A段中以上行五声调式音群为主的音型,就描绘出清晨古寺与阳光照耀高林的宁静景象。B段通过频繁变换的调式调性,产生极其明显的立体空间之感,描绘出流水在阳光下的斑斓景象。并采用慢板的连接与诗作中的“竹径通幽”、“禅房花木”相契合,通过动静结合展示山水诗的恬淡与灵动。

  1.钢琴的演奏技术

  钢琴演奏需要演奏者具有深厚的演奏功底,能够做好触键的细微把握,合理控制演奏的力度和速度,适当运用踏板和装饰音的处理,并能够在演奏中贯通气息,通过二次创作将无声的音符转变为有声的音响。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精准把控触键的运用

  运用不同的触键能够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在钢琴演奏的古诗词意境表达中有着虚实相生的音响效果。所谓“虚”,是需要演奏者做到手臂轻提轻放,以柔和的力量落于琴键之上,产生一种飘渺、淡雅的意境;所谓“实”,是在钢琴演奏中揉合走音、揉弦、泛音等古琴演奏技法,以轻柔而不僵硬的触键创造出余音犹存的泛音效果。在《唐人诗意两首》中的《登幽州台歌》之中,钢琴演奏时可以采用“抚”、“摸”、“挑”、“弹”、“点”的轻奏触键法,营造出柔和迷蒙、轻盈飘逸的氛围和意境,通过透明清脆的音响体会其较强的弹拨感。还采用“揉”的演奏技法,采用轻揉琴键的方式产生一种振动感,通过泛音产生余音回荡之感,流露出一种惆怅的情绪。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之中采用了“刮”的演奏技法,保持手掌手指的不松弛状态,类似于弹拨乐器的扫弦音效,给人以流畅舒适的感觉。还可以采用“吟”的的演奏技法,产生类似于走音的效果。运用“按”的演奏技法,产生一种极强的共鸣体验。另外,在钢琴演奏的技法运用中,同音换指也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演奏技法,在保持手腕放松的状态下,以手指立直触键,类似于箫和唢呐等吹奏乐器的演奏技巧,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气氛,给人以音樂起伏及距离渐近渐远之感。在采用“推”、“拉”、“抹”等演奏技法中,可以营造出一种圆润、深厚、如浮光掠影般的音效氛围,较好地体现中国古诗词钢琴演奏音乐的意境。

  (2)合理控制演奏力度和速度

  中国钢琴演奏力度和速度的控制要合理,使钢琴音乐的空灵之美与音乐意境相契合。要注重钢琴演奏力度的虚实把握,以强而不过的力度演奏出空旷而低沉的音响,以弱而不虚的力度演奏出轻盈流动的旋律。在《唐人诗意两首》中的《登幽州台歌》之中,要注重虚实音的合理控制,注重钢琴演奏自然的衔接和过渡,使之具有层次感。在《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钢琴演奏中,要考虑音乐旋律的走向和特征,使旋律与力度保持一致,体现出钢琴演奏的飘渺意蕴,达到流畅自然、一气呵成的音效。

  (3)注重踏板的处理

  中国钢琴音乐的踏板应用有自身的特点,要结合中国传统民族五声化和声的特殊性,合理地运用踏板,避免因少踩踏板或不踩踏板而导致音效空洞不连贯、浑浊不清的问题。

  要考虑乐句的旋律及走向,合理地运用踏板,保证钢琴音乐作品的连贯性,体现钢琴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并要注重踏板的适当切换,通常采用只踩半个踏板的方式切换延音踏板,保证和声的连续性和通透性,使钢琴演奏音效柔和纯净。另外,要结合钢琴演奏作品的实际情况,选择持续音踏板和弱音踏板。

  在进行踏板的处理中,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适宜的处理,使之达到良好的音响效果。具体包括有:①一个延音踏板内含若干个音符,达到增强的音响效果。②在划分乐句和音群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延音踏板,保证音乐作品的流动性和连贯性。③采用更加细化的踏板处理方式,提高钢琴演奏音效的清晰度。④完全不采用踏板,形成特殊的音响效果。⑤采用点状踏板的处理方法,产生一种幽默诙谐的音响效果。⑥在两个踏板间换一半踏板,营造出气息绵长的氛围,产生混合式的音响效果。

  由上可知,踏板的合理运用尤其关键,通过正确合理地运用踏板,能够产生特定的诗乐意境,形成特殊的音程叠加效果,增强了钢琴演奏音响的混响度。

  (4)注重装饰音的处理

  钢琴音乐作品中装饰音的处理是必要手段。要充分结合不同的音乐意境和情景进行运用,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

  根据装饰音的不同位置,可以采用不同的装饰音处理方式,如“头饰”、“中饰”、“后饰”、“尾饰”;根据装饰音的不同方式,可以采用“短饰”、“长饰”、“实饰”等,钢琴演奏者要在深刻体会音乐作品内涵的前提下,合理采用不同的装饰音,达到不同的演奏音响效果。之中主要采用了“头饰”、“短饰”、“前饰”等方式,演奏出别具风味的“腔与调”,较好地体现出钢琴音乐作品的意境和韵味。

  (5)讲究声韵与气韵的融合

  中国钢琴与古诗词的融合讲究声韵与气韵的融合,要在钢琴演奏中做好实音和虚音的处理,把握乐句的虚实状态,使演奏触键与音乐意境相匹配,表达出钢琴诗乐的诗意性音乐风格。在《唐人诗意两首》的《登幽州台歌》之中,采用合理的触键、力度、速度和装饰音等处理方式,产生一种绵延不绝的气息之感,体现出钢琴名曲的艺术张力和内涵。

  综上所述,中国古诗词与钢琴演奏的融合能够塑造独特的音乐意境,在适当的钢琴演奏技法的应用下,较好地与中国古诗词意境相匹配和呼应,传递出中国古诗词所内蕴的音乐美感,更好地延展钢琴演奏技法,开阔钢琴艺术风格,从更加多维的视角发展和创新钢琴演奏艺术,并较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孙艺嘉.中国古诗词与中国钢琴曲的同一性——以钢琴曲《夕阳萧鼓》为例[J].艺术大观,2021(06):12-13.

  [2]邱熙杰.诗中有画,画中有音——钢琴伴奏视野下的中国古典诗词音乐审美意境[J].艺术教育,2020(12):69-72.

  [3]谢旭.钢琴伴奏中的文化表現及本土创新研究[J].四川戏剧,2020(10):137-139.

  (作者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