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杜威的教育信条与当今高校双创教育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2708
徐英 赵春华

  内容摘要:实施双创教育是新时期高校的重要任务。“明日之学校”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思想之一。据此思想和杜威的五个教育信条,中国高校实施的双创教育将是融合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而形成的一种新式教育。在这种教育中,个体价值得到真正的重视,自由和理性的精神得到推崇,创新创业意识得到有效的落实,传统文化精神也有所传承。

  关键词:明日之学校 五个信条 创新创业教育 杜威

  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20世纪初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出现了许多新型学校,这些新型学校实行了诸多实验性的改革,《明日之学校》详细记述了当时代表性的改革举措。通过这些记述,阐明了杜威对于教育的哲学观点。

  杜威“明日之学校”探求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自主的教育活动,成为一种生动的社会生活雏形。杜威对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作了批判性的描述,指出这类课堂是同等大小的课桌椅按照一定的规则一排一排摆在一起,教室里没有活动的余地。这种课堂全是供“静听”,因而学生的“静听”是被动地灌输。我们中国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大部分依然处于一种“静听”的状态。一间教室里坐满了学生,让学生活动的余地非常少,自由发挥自主创新的空间更是少,更多的是固定不变的现成结果和技能,要求所有学习者在同一时间内同样地学会。因此而产生了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的“静听”课程。杜威在100多年前就对此现状作出了尖锐的批判。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提供现阶段有用或需要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累积知识,并提出兴趣创新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学习等观点。这些观点的提出已经有100多年了,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真正贯彻在我们大学的日常教育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杜威五个教育信条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和以前的教育相比,它扭转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被动接受,过于依赖教师、课堂和教材“老三样”的模式,也改变了过去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被动僵硬地接受知识的局面,更加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个性的培养,提倡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实践,培养企业家思维,敢于置疑,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正与杜威100多年前提倡的“明日之学校”的改革理念不谋而合。

  1897年,杜威发表了著名的《我的教育信条》,这是杜威早期教育理论纲领性的著作,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书中,杜威提出了五个信条。现结合这五个信条,探析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第一,阐释什么是教育。他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活动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在这种无意识的教育中,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积累下来的智慧和精神财富,受教育者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他认为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便是这许多个体有机的结合。“如果从个人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就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①

  大学生也是即将走向社会中的人,是社会中不可分割的个体。因此,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是作为学生本人和社会发展必备条件,否则就是“只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

  第二,讲解什么是学校。他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②。学校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缩小到一种“维形”的状态。现代教育把学校当做是传道解惑或习惯养成的场所,导致学校生活不能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杜威认为这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杜威把道德教育和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形式概念联系起来,认为最好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学习工作跟别人交流互动得来的。现在的教育制度,由于破坏或忽视二者之间的统一性,正常纯粹的道德训练就变得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能。

  因此,大学里工程训练中心、人文素质训练中心、创新创业中心正好可以稍微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实践实训中、人文素养的熏陶中、创新创业中与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那么顺利的情感沟通、道德教育就水到渠成。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团结协作、和锐意进取精神,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这些都是新时代大学生所需求的正能量。

  第三,说明使用什么教材。杜威强调指出了烹调、缝纫、手工等的重要性。这些科目不是附加在其他科目之上,而是代表社会活动的基本类型,通过这些活动作为媒介,把学生带入更正式的课程中。就在这个信条里,杜威指出了他的某些观点,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创造”等。这几个观点是杜威的核心观点。因此,杜威认为好的教材并不是我们传统认为的刻板的课本,而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

  以赛促学是现在高校课堂上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与杜威倡导的活动课程教材理念不谋而合。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刺激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各科知识应用意识。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全国数学建模的内容,设置限时抢答、数学通关、课题探究等形式的小型竞赛,设置不同方向的小奖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创新意识。③

  与此同时,教育部启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倡导探索以問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都是杜威教育理念的体现。

  第四解说教育方法的性质。他把方法问题归结为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发展上。在学生本性的发展上,“自动的方面先于被动的方面”,如果长期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那就是不允许学生遵循自己天然本性的发展,结果就会造成教育的阻力和浪费。他相信,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信号和象征。教育者应当经常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兴趣的发展,这不应予以放任或者是压抑。

  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本身就是为了启发学生心智,增强其创造性,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个性的培养,提倡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实践,培养企业家思维,勇于置疑,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杜威的教育信条之四吻合。

  第五,提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育是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而适应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是社会改造的惟一可行的方法。杜威引证一百年前霍勒斯的一句话:“公共学校是人类的最大发现,其他社会机关是医疗的和补救的,这个机关是预防的和解毒的。”④杜威坚持“学校作为政治民主的安全工具”这个信念。最后,杜威认为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尊严,他们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确定社会的进步发展。这样,“教师是真正的上帝的代言者,真正的天国引路人。”

  因此,教师要保持教学内容的动态化创新。从双创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看,学校设置的课程体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也要培养学生学会转换角度看待社会发展,可以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解决创业中所遇到的阻碍。所以,创新创业教育不单单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完整的课程系统,使创新精神在教学环节中发挥出自身的功用,同时针对社会需求,从全局出发创设更加贴合双创时代的教学情景,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当然,双创教育不仅需要保持教学内容的动态化更新,同时要不断提高双创教师队伍的建设,凝聚一批团结进取,专兼职结合,校内外互补的双师型教师教学队伍,让之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引路人。

  二.当今高校双创教育应采取的举措

  根据杜威提出的五个教育信条,我们认为,未来的中国教育,将是融合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和中國传统文化精华而形成的一种新式教育。在这种新式教育中,学校将真正的重视学生个体的价值。他们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将被摆在首位,自由和理性的精神也会得到推崇,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集体主义精神如家庭美德、社会责任等也将得到保留。在学校教育中,这种传统文化精神也应有所传承,人文素质中心理应发挥其积极作用。

  双创教育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任务。明日之学校,双创教育的实施必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为此,首先我们要紧抓课堂主阵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其次,要通过举办各种创新创业类活动来发挥活动育人和实践育人的良好效果;同时要注重营造校园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发挥环境育人优势。通过几个方面协同努力,新时代高校的双创教育将会取得良好成效,把杜威倡导的“明日之学校”理想变成“今日之学校”。

  注 释

  ①转引自《论杜威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年第2期。

  ②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见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③阮显政:《从“教育即生活”浅析当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途径》,《当代教育(教研)论丛》2019年10月。

  ④杜威:《民主对教育的挑战》(1937),见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5页。

  本研究得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研究专项课题“省属地方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型构建及大数据现状调查(2019SZEYB22)”和三峡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项目驱动的双平台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以《语言调查》课程为例(SDYJ202023)”课题资助。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三峡大学素质教育中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