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初一年级的学生面临“小升初”转型升级、衔接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就语文学科而言,如何适应初中文言文大量阅读的需求和要求,成为摆在初一学生面前的首要问题。笔者结合在深圳市海乐实验学校任教初一(1)班的实践与体会,总结一些有关于初一文言文阅读指导与实践的策略,供探讨。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指导 实践
刚上初一的学生,特别是面对一些小学基础不扎实、阅读深度不够、阅读量不足的学生,往往会对文言文望而生畏、“望文兴叹”。起初,笔者采取传统的“灌输+落实”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拼音、课下注释、默写、听写等等轮番进攻,虽然形成了学习文言文的“势头”和“劲头”,但那只是在老师的高压之下不得不作出的回应和应对之举,而且实际的考察效果往往不太乐观和让人满意。为此我做了如下能够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的举措:
一.搭建古代汉语的学科框架
王力《古代汉语》一书中这样定义:“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前者,即上古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模仿它的典范作品。”郭锡良《古代汉语》一书中这样定义“古代汉语所研究的内容和对象是十分广泛的。从时间上看,在‘五四以前的悠久历史时期由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古人的口语今天已无从听到,我们能接触到的是它三千多年来的书面语形式。”汤可敬《新编古代汉语》“古汉语是汉民族‘五四以前历代的语言。它包括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语和未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口头语。书面语又可一分为二:文言和古白话。”宋学农《古代汉语教程》中定义古代汉语是“‘五四以前中国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它包括古人的口语和书面语两个方面。”
在以上名家定义的基础上,为了更便于初一学生理解,我跟学生这样解释:语文的“语”,是汉语的意思,汉语按载体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按时间分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接着,我首先搭建现代汉语的知识框架,其语法单位分为词——短语——句子,对一个词来说要掌握词义和词类,那么学习古代汉语的一个词亦然。不同的是古代汉语往往一个字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能够表达一个意思,所以学古代汉语词义,就可以像学习英语单词那样“背单词”,当然这种背也是有方法的,就好像英语中的串记法那样,我可以把表示相同现代汉语词义的古代汉语词汇联立起来、串联起来,一起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古代汉语语感
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例如播放1994年老版的央视版《三国演义》。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依靠课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活学活用、灵活应对课外文言文,而课外文言文要想读懂做好,只能依靠积累和语感,如果没有积累到这个词,那就只能靠语感来去猜测词义,可是怎么样才能猜得准呢?笔者发现,1994年拍摄的央视版《三国演义》由于台词保留了原文,所以包含大量文言文字词,看电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累和培养语感的过程;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学生喜欢看这种有故事、有情节、有打斗的电视。所以笔者利用午休看班的时机,给学生播放《三国演义》,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有了比较大的进步,甚至有一次一个学生坐在别人座位那里,那个座位的“主人”回来“质问”他说:“你来此何干?”我一听学生脱口而出这样“古色古香”的语言,心想我的文言文语感积累和培养的策略成功了,这种语感已经逐渐成为了他们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从而深入骨髓。又例如,在午休看《三国演义》时,让学生积累两首诗。这两首诗也凝聚了我对三国演义的诗词情怀。从小读三国,看三国,品三国,画三国,1994版《三国演义》陪伴我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全部,刘备理想主义、孔明对刘氏皇族的忠诚和兴复汉室的执著,成为了我想做一件事做到底的潜意识与力量源泉。
这首《子龙颂》,我板书,然后让学生抄在积累本,顺带解释几个词义。讲太多,学生并不能接收到信息,甚至有的学生感觉听不懂就可能“罢课”睡觉。
板书:
《子龙颂》
虽未谱金兰,(板书:金兰,兄弟姐妹之情)
前生信有缘。
忠勇扶汉室,
情义比桃园。 (板书:赵云和刘备的情谊堪比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情谊)
匹马单枪出重围,
英风锐气敌胆寒。
一袭征袍鲜血染,
当阳常志此心丹。
子龙,子龙,世无双,
五虎上将威名传。
《短歌行》亦板书,并连同一些拓展词义,让学生抄在积累本上。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提问:杜康是什么?学生:美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延伸:屠呦呦的名字)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延伸:赤脚迎许攸的故事。回顾:《关雎》“琴瑟友之”。)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板书:掇,摘取)
憂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板书:阡陌,田间小路。枉,屈尊。存,问候。)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板书:匝,圈。)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板书,厌,通“餍”,满足)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板书:乌鸦反哺,比喻报恩;天下归心,孟德心怀囊括四海之心,并吞八荒之意。)
平时学生在校的时间和机会并不多,因此只能利用午休时间以《三国演义》为载体,给学生做拓展,营造文言文学习的氛围与环境,培养古代汉语语感,弥补从小学到初中的文言文学习“断层”。
三.“文化语文”理念推动文言文教学
一次偶然的听课,授课内容是《论语十二章》的第一课时。授课老师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论语》表演导入,随着竹简的徐徐展开,学生的目光逐渐被吸引了。从这竹简展开的气势和学生专注的神情,我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和浓浓的文化氛围;从学生凝神的目光中,我看到他们仿佛觉得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新世界的图画。我心里想,何不以此为一个新的思路,打开一种新的语文课的形式和思路。这也就是以传统文化为内容,以传统经典为载体,以全面增强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目的的语文课程体系,即“文化语文”的新思路。
曾经看过一些名家视频,视频中一些名师不无牢骚地说:“如今的语文课堂已感受不到文化的气息,学生的文章千篇一律的‘一闪一闪亮晶晶,满篇都是假惺惺。”实践文化语文,从本质上来说是响应和回应时代最强音和最新呼声。我也曾经跟我的学生们讲过这样一个逻辑顺序,就是说我们今天上学学的东西是怎么产生的,它的产生过程是这样的:中央——课标——课本——考纲——考卷——老师教——学生学和考。党中央强调弘扬传统文化,那么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就必然体现在课标以下直到学生学习内容的全过程。教材本质上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既然国家强调学好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就必然突出和体现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更不必说文化内容在考卷中的分量了。
上述文化语文的逻辑体系一经建构,思路一经形成,我便立刻在实践中去检验、丰富和完善。这个实践和探索的过程饱受争议和非议,经历了考试“阵痛期”和师生磨合期。然而这并没有动摇我对文化语文的信仰、实践文化语文的决心和对文化语文思想理念的信心。文化语文在其实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课内、课本的一些知识和内容作淡化处理,交付学生课外课后自学,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自学能力上的要求;转而着眼于一些更大格局、更宽阔视野的文化内容的教学。为了推进文化语文,我做了如下尝试:
2021年10月18日至22日,我搭建古代汉语学科整体框架,建立古代汉语学科的粗线条的知识骨架。
2021年10月25日至29日,第九个教学周,在已有学科框架基础上,搭建和完善文学史框架,这是文化语文实践的重中之重。这一周我的思路和实践主要是:第一,全面梳理文学史脉络;第二,回顾文学史有代表性的文本。具体内容,见诸学生亲手绘制的文学史框架。在这一周我还初次实践“文化语文+流行语文”、“文化语文+时事语文”。“文化语文+流行语文”第十周周一、周二各用一节语文课,共计两个课时,完成文化常识的梳理和建构。详见学生文化常识笔记框架。第一个课时我以《神探狄仁杰》导入,我们喜闻乐见的狄胖胖的身份说起:凤阁鸾台平章事、内史狄仁杰;第二个课时我以抖音神曲《骁》导入,串联常见的文化意象玉门关、阳关、祁连山等,讲述封狼居胥、燕然勒功的故事。“文化语文+时事语文”从台海风云再起导入,品味《天妃词》的美感与情感,体会两岸人民渴望团圆的心情。这周学校正式开始午餐午休了,为了给班级建设和语文学习增添“文化味”,我还利用午餐午休时间播放《三国演义》第5集和第27至42集。剧中古人彬彬有礼的言谈举止,至少让学生有了一段体验“文化”的过程。
最后,我开掘每篇课内文言文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每一篇文言文背后都可以发掘至少一个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抓住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先通过文言文背后的历史故事去吸引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从而拉近他们与文言文的距离,接下来的教读过程也就会顺利很多。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文化的主要方面,是文言文所传达的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即所言志所载道。文言文教学最终应引导学生走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悟,但是这种领悟不是老师灌输的,而应该是学生通过自行查阅资料,总结归纳、对比分析出来的。仍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的理解,建议设计探究式问题“面对澄澈月色,苏轼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让学生自行查阅苏轼的生平,还可以借此拓展“苏轼专题研究”。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乌台之案对苏轼的影响,学生会很自然地理解“闲人”一词中的复杂情感。
四.“情境语文”赋予文言文课堂生活气息
文言文毕竟是古人对古代事物、生活的写照,时代的变迁会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的隔阂。此外,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重文言词句解释,轻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课堂教学结构呈涣散状态,说到那里算那里;教学的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用同一种模式组织教学种种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方法导致教和学的脱节,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止了学生的创造力。如果能根据文本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就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教师配乐范读、学生点评。利用听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美读能力,让学生熟读成诵。结合文言文内容,可以通过课前绘画熟悉课文内容,调动学生预习课文的积极性;课堂上利用视觉感受,形象的感知文本内容。如《三峡》、《小石潭记》这类文章时可以结合绘画来理解文本。又如,绘声绘色读出“文章”之情。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诵读区别于朗读和背诵,诵读基于对“文章”内容的充分理解,同時也可以促进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学生能够诵读“欣然”之感,就能够理解苏轼当时内心的喜悦。“念无与为乐者”这一句学生可以读出“无奈”“遗憾”,和前一句形成情感的起伏。接着到“怀民亦未寝”中“亦”,学生读出了“惊喜”“志同道合的喜悦”。如果学生通过诵读,读出情感的起伏,并说出这样读的理由,自然也就能过理解文本的情感内涵了。以文言文诵读来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也就能够摆脱教师串讲的枯燥,增添文言学习的乐趣。
五.夯实字词基础打通文言文学习“最后一公里”
文言文的字词应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必教的文言字词,即古今一致,没有太大变化,可直接翻译理解,或者生僻字词,现在很少沿用,通过查阅工具书或结合注释直接解决。第二类是必须要教的文言字词,即常见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同中有异等等。第三类是内涵丰富的关键文言字词,即表达情感、主旨,特殊文化含义等等。
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串讲式的上课方式,课前充分备课,区分这三类文言字词。第一类,可用学习预习单的形式,学生自行预习解决,个别不明可以通过小组互助解决。第二类,采用学生提问、教师提问、充分探讨、补充完善的方式来解决。第三类,则属于思维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字典、探寻字源发展、结合作品背景等等,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从文化的角度来进行理解。
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很好的区分这样的三类“文言字词”,不必教的放手给学生自学;必须教的突出讨论,师生共学;关键字词教师引导,小组深入探究,有的放矢,就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跳出传统的教学圈。
为了激发学生解字的兴趣,我们想到了从象形字入手,扣住全文中能帮助理解文章主旨或人物形象的一两个关键字,从象形意义上解读。如在解读《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心忧天下的阔达胸襟时,紧扣“仁”字,由“仁”的甲骨文写法,以及金文写法,让学生揣测其含义,在学生议论纷纷时再揭示答案:“仁,甲骨文(人,包括君与民)(等号,表示等值,参见“匀”、“齐”等),表示“等而视之”。造字本义:人人相等,即君民同視,平等博爱。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老师顺势利导,让学生既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更解读了文意,把握了“古仁人”阔达的胸襟,理解范仲淹心忧天下的伟大情怀,可以举一反三,一举多得。 又如“沙鸥翔集”的“集”字,如果死记硬背常常会记错,用造字法解释就是小鸟在树上停息,从字词的词源上给学生讲清楚,可能讲的会慢一些,但是讲完学生印象会非常深刻,只需要简单测试一下,加深学生的印象就可以了,在记忆中也没有太大压力。
文言文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先秦的诸子言论到明清散文,从千锤百炼的语言到匠心独运的章法,从美好崇高的个人情操到鲜活特立的社会风尚,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文言文是文化传承的一种途径。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不但没有展现出其迷人的魅力,反而让师生望而生畏: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进程慢,学习效果差。初一学生面对从小学到初中文言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难度上、要求上的陡增往往表现出畏难情绪,此时的教师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对待文言文从“怕”到“爱”,这是语文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参考文献
①焦圣新:新课标文言文教学改革策略[J].新课标,2022(2):8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