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音乐是一种通过实践表现出其特殊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注重培养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中心目标。通过对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与研究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方向。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 音乐学 实践教学 改革研究
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对于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都存在许多问题,限制着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结合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国外院校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举措。
一.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育理念传统
很多地方高师院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与以课本知识为主的教育观念,体现在对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认知的不重视性,对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并不严格与规范,一味的注重音乐学专业的课程理论教学。地方高师院校素质教育的应用,虽然理论知识传授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与社会价值,要从根本思想改变教学理念。
(二)实践课程课时少
对音乐学专业实践课程时间长短安排,各个地方高师院校都有着不同的规划,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些综合类大学高达总课程安排比例的20%足以体现出了对实践课程比较重视,一些音乐专业院校仅仅12%的课程比例体现出了对实践课程比较轻视。不过,对于音乐专业院校往往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弥补实践课程时间。但是这种方法,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充分发挥出实践教学效果。
(三)人才培养目标落后
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以培养音乐艺术素养与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符合中小学音乐教学、艺术机构、文化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任职需求。不过由于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对应用型音乐人才的需求?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改变,应当以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把音乐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重新规划,以做到合理化、细分化。例如:音乐师资、舞台表演、社区文艺工作者、传统音乐传承者等培养工作。
(四)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为止,我国地方高师院校还在采用单一式实践教学模式,例如: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基本采用“一对二”教学模式,学生在进入校园后由固定的班主任教师负责,直到大三之后再通过选择专业课程确定专业课教师,民族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学生在专业实践课程中,都由一位专业课教师上课。因此,单一式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缺少大课程氛围,艺术气氛较少,缺少实践舞台经验。单一式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师教学中,整体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与学生之间容易产生相互不信任、不认同等问题,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舞台实践次数较少,一般为一学期两到三次的舞台实践,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例如:毕业晚会、迎新晚会、期末舞台考试等。这种单一式实践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国外大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情况与启示
国外大学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成熟,有许多成功的实践教学模式值得借鉴与研究,这样对于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一些的启示。
(一)德国高校注重工学结合
德国大部分大学都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课程安排比重高达65%一85%,而对于理论课程安排往往也以实用性理论知识为主。此外,与一些企业合作教学也是德国大部分大学惯用的实践教学方式。例如德国汉堡音乐戏剧大学在第六学期开始,德国汉堡音乐戏剧大学就与各大企业或机构输送大量的岗位大学生,以此增长学生们真正的岗位实践经验,在岗位工作过程中,分析与解决企业与机构现实岗位中的具体问题与难题的同时,还要完成学校的毕业报告、实习成绩、工作毕业论文,最终,由企业或机构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毕业报告进行评价与考核。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更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职业实践能力,对于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目的性。
(二)美国高校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美国大部分院校采用能力本位实践教学模式,以能力为基础,个人发展意愿为方向,结合社会需求组织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为主,所有课程编排都围绕着社会需求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给予学生们自由讨论时间,师生之间不存在等级关系,随时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合理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解决问题,充分获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最优化职业能力。例如:美国波士顿音乐学院以创作音乐为主编排或开设相关课程,以满足学生对演奏或创新的实践需要,培养学生们的演奏技巧、音乐艺术造诣、情感的领悟、创新能力等等,美国波士顿音乐学院经常会聘请一些知名音乐艺术家来给学生们分享情感、创作灵感、心得、技巧、理论知识等等,使学生们逐渐寻找到符合自己的人生感悟,提升自己的音乐技巧、给予作品富于一定的情感,自我演练,最终创作出一各优秀的作品。
从德国与美国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内容、方法和考核形式可以看出,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性,学校实践课程必须符合社会需求,考核的方法的改革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三.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举措
(一)提升实践教学课程比重
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比重为15%左右,但是国外院校实践教学比重却远远高于我国,因此,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应当增加实践教学课程安排,才能满足社会市场对音乐学专业人才需要,这种方法也是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路径,将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比重提升至35%或45%才能初步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往往安排在理论课程结课之后,采取集中式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融合,因此可以将专业课程与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理论课与专业课并重,结合课程的总体目标,合理安排理论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应当采用一章节理论课程之后,及时开展对应的专业课程,可以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效的巩固或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使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融合,促进了学生们的綜合能力的提升。提高了音乐学课程的整体效果。例如: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应当采取在理论课完结一大章节时,就会安排一到两节专业课程,比如:在学习完钢琴专业中贝多芬--《月光曲》的理论知识之后,会开展相应的班级内部演奏汇报演出、我是大明星等实践活动,做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巧能力的提高。
(二)积极组织课外活动
我国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比较注重音乐学专业的课程理论教学,比较忽视舞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而国外的院校却是恰恰相反,重实践教育才是有效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因此应当加大对舞台实践的次数,改变学生们相对缺乏的舞台实践经验。地方高师院校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舞台实践教学模式,院校可以整合一些社会资源,加大学生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实践的机会,例如: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与当地文工团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组织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参加文工团举办一些下乡慰问演出、节日晚会等,增长了学生们的社会舞台实践经验。另外,地方高师院校也可以增设一些校园文化活动,整合院校文化资源,充分发挥院校学生社团力量,围绕学生为主体,以提升学生们的组织能力与舞台实践能力为目标。
(三)丰富教学模式
我国大多數地方高师院校还在采用单一式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式教学模式可以改革为多元化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一名老师的教学模式,适当的增加教师数量,合理搭配教师,充满发挥出教师的专业特长,而在教学内容时,也可以吧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为立体式教学模式,比如:清唱技巧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适当的添加伴奏、合唱、对唱等,组合式、立体式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专业技巧。地方高师院校还应丰富学生们学习的知识面,不能受到课本知识的局限性,应当围绕学生们的个性特点或者地方风俗,增设一些民族音乐知识讲座,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高师院校也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而发展。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也要随之改变,吸取国外实践教学模式的长处,结合我国地方高师院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与定制符合音乐学专业,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只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提高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立文.探究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对毕业生就业的推动作用[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2]费承铿.师范性、民族性、实用性-高师音乐系教改之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3]金荷华:《论新形势下高师院校强化师范特色的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
[4]袁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音乐教育,2000,(7).
[5]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齐雪,赖达富,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项目:该项目系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项目《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8-JSJYZD-016)、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7BYS026)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