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写话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图文法”写话教学是对学会写话兴趣、写话素材、写话形式等的探究,以期改善现阶段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低段 写话教学 “图文法”
我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书不离画,画不离书,两者相得益彰。“图文法”中的“图”是指绘画,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文”是指语言,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图文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想写的话以图画的形式画出来,然后在图画旁边用文字进行说明的一种教学方法。
2001年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小学教育分为三个学段,小学1-2年级称为第一学段,我们习惯上也叫低段,年龄一般在6-9岁之间,把1-2年级的写作称为“写话”,这一阶段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①细化课程标准對写话教学的目标要求可知:写话的内容——写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标点符号的运用——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词语的运用——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话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话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地位的基础性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口头语言以及书面语言的运用上。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重要的使命,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习作,是书面语言运用的重要形式,而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小学时期的习作教学抓起。写话是习作的基础练习,是初步运用书面语言的一种训练形式,要想打牢根基,夯实基础,就要重视小学低年级的写话教学,让学生从小就喜欢写话,继而喜欢上习作、写作。
二.目标的明确性
写话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不断地对写话教学目标进行修订,可见写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小觑。最新的课程标准从三个方面:写话内容;标点符号的运用;词语的运用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写话的要求更加明确,难度也有明显的降低。写话练习一般是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重点训练在二年级,学生由一句到几句,再到一段、两段,长短不限,内容不限,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明确的写话教学目标,能更加全面的检验教师教学的效果。
三.主体的特殊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低段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必须要考虑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要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①感知觉发展不成熟,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缺少顺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思维正处于比较幼稚的发展初期,以形象思维为主,能够对日常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②好奇心较重,大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情绪容易冲动,能表现自己的选择和感受,但不能自我批评。③口语表达能力较强,敢于展示自己,但是转化为书面语言却非常困难,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瑞士学者普尔维认为:“有意识的书写就是无意识的绘画”。 6-9岁的是儿童绘画技能发展的黄金阶段之一。儿童描绘的形象结构趋向完整,画面的造型虽显稚嫩但是极富想象力,整体看起来生动有趣,能掌握大体比例,题材多样化,看到类似的东西善于模仿,但仍饱含稚和拙的特点。儿童绘画是随着他的身心发展而发展的,与儿童的感觉、知觉、动作、骨骼、语言及思维等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儿童有运用符号表达情感的天赋,儿童的涂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总是相宜的。许多一线教师发现在指导学生进行写话时,他们更加乐于将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用图画形式表现出来。可知“图文法”写话教学是符合学生绘画能力发展规律的。
叶圣陶曾说“采取创设‘画和语言综合活动的环境,注重活动过程及作品展示相结合的形式。适机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激励,对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极为有效的途径。”②在小学低段运用“图文法”进行写话教学是具有一定的突破性的。
1.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写话兴趣
生物学家贝弗里奇说过:“只有那些对发现抱有真正兴趣和热情的人,才会成功。”兴趣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是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主要表现,是形成智力与能力的契机。据调查研究发现,儿童有了展现自我,表达的欲望时他先想到的是用笔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儿童绘画让学生进入“毫不知情、毫无意识”的思想表达,儿童在绘画时会完全沉浸其中,不只在画,嘴中还会不由自主的描述自己绘画的内容,接着自然而然的进入了第二阶段即语言表达。“图文法”写话教学充分利用低段学生绘画能力强于书面表达能力的特点,不给学生过多的束缚和条条框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且“画”且“话”。这一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从而减轻学生对写话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让孩子不怕表达,乐于表达,激发写话的兴趣。
2.培养想象力,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想象中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想象的巅峰时期,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③所以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写话至关重要。“图文法”写话教学让学生可以天马行空的进行想象。教师在使用“图文法”时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写话氛围,学生在白纸上自由的作画,绘画的过程中会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大胆自由的进行创造,将自己想象到的人或事用五颜六色的笔画出来,教师在学生完成绘画后,指导学生将自己的创作进行表达,对学生表达的内容进行评价,这能促进学生审美、思维、想象能力的提高,从而全面培养语文素养。
3.创新形式,丰富写话素材
传统的写话是纯文字的,教师更加重视学生语言的发展,训练也侧重语言训练,写话教学大致分为专题写话和日常随机小练笔。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成段成篇”的写话训练,写话形式比较单一,传统的写话训练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积累书面语表达的经验,形成良好的书面语感和习惯,但是学生写话的素材受其形式的影响,一般都是依靠教师寻找,素材较单一。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写话同样也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学生运用“图文法”进行写话就是将自己生活真实的写出来,写话素材学生自己寻找,学生可以写的内容就多了:学校的课间活动,观察、体验到的生活乐趣,真实平淡的家庭生活……写作素材将源源不断,学生用自己的视角记录生活,让学生做自己自我言说的主体,写话与学生走得更近,学生与写话的感情也更亲,写话真的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注 释
①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②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③鲁迅.看图识字.文学季刊(第三期),1934
④朱水根.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endprint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