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利用信息化进行有效教学反思的理论与应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20869
孔羚

  内容摘要:信息化有效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信息化教学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教师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的过程。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反思 理论应用

  一.信息化教学反思的基本概念

  反思: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此处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反思不是信息化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信息化有效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信息化教学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教师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的过程。它的基本含义有三点:第一,信息化有效教学反思是以探究和解决信息化教学问题为基点,重点在于解决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信息化教学过程更优化,取得更好的信息化教学效益;第二,信息化有效教学反思是以追求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动力,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和创新意识,把信息化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第三,信息化有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信息化教学反思要求把教和学统一起来,在全面反思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提升行为,丰厚思想,享受专业成长。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多个年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教学观念、创新意识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师认同,教师的课堂信息化教学行为也在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改革的发展必将面临更多的和更为深刻的教育思想的碰撞和交锋,教育改革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全体教师不断地深化实践,学会反思,需要在学校真实的信息化教学情境中去研究,去求解。同样,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包括信息化教学反思在内的新课程理念与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1.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推进,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探索。信息化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教师都有理论上迷茫,实践上的困惑,他们的认识同样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2.元认知理论认为:元认知的核心意义是对原有认知的再认知。即认知主体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它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体验和调控,其中调控是核心。

  3.美国当代教育家、哲学家唐纳德在他广为引用的著作《反思性实践者》中,提出了反思实践和反思实践者的思想,将反思分为“对行动的反思”和“在行动中反思”两种类型。美国著名的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教师成长=信息化教学过程+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信息化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小学教师,理当作为教育的探索者,其探索的最佳门径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

  二.信息化教学反思的理论及应用意义

  1.教师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借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教师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所发生的事件,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替,成为连续的过程。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戏剧批评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2.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信息化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因此,开展信息化有效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的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对自己的發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信息化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3.信息化有效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信息化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4.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信息化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信息化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多进行信息化教学反思,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

  总之,在课改中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教师,已成为目前学校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成长目标。教师的成长舞台在课堂,而信息化教学反思,是改进课堂信息化教学和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今的教育领域,重视教师的信息化有效教学反思已成为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的一种潮流,重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反思的实质,就是努力唤醒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让教师乐教、会教、善教。面对新课程,教师专业成长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就必须学会信息化有效教学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实践,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步成长为信息化教学的“研究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