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热度: 14745
徐红

  内容摘要:近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让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充满了活力。诸多的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此都做了很多探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发展。笔者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拟对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进行探讨,以期能对促进相关研究发展起绵薄之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生成 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课怎么上?就笔者来看,处理好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问题,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就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来讲,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课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往往是两张皮,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发挥都不到位,课堂资源的生成利用很多时候只停留在口头上。

  另一方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个性压抑、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在这种情况下,师生间心灵是阻隔的,教师很难有效地进行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一些教学环节中,教师的环节设计不可谓不精彩,但是其中问题不少,机械繁琐地分析、肢解,以老师的思维模式规范、限制学生的思维,将自己的理解生硬的强加给学生的语文课,恰似一堵厚厚的冰冷的墙,隔开了学生与作者、老师、同学间的关系。这实在是禁锢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压制了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也导致了语文课的枯燥、僵硬。

  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反思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结合其存在相关问题,结合笔者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一)塑造资源生成的积极氛围

  日常生活体会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处于放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就会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快捷,学习效率高效,思维会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力让学生动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动脑、动眼、动口的过程中学语文。

  比方说我曾经听过《赶海》一课,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边演一边读。

  生:他摇摆着两条长须——

  师:你们想要对这只大虾说些什么呢?用上语气词

  生:哎,你好倒霉呀。被我捉住了。

  师:这句话中把大虾当作人来写,让我们还可以和他对话。这句话中哪些词还让你感觉到有趣?有没有哪些字词让你感到有趣,和情感的变化呢

  生:问号,前面咦,感到很疑惑,后面感到更疑惑了。

  师:我们透过这几个语气词和标点符号就能感觉到作者的心情变化。自己来读一读,按照自己的节奏读。

  生:读。

  师:现在让我们把这个片段连起来读一读

  生:咦,怎么我的脚——

  师:孩子们让我们把这三个片段连起来读一读。

  生:分角色读一读。配乐

  师:还运用上了语气词,让赶海的趣事呀跃然纸上。其实何止这些,课后一起去看看。下节课再领会赶海的乐趣。

  这个环节里面,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营造了一个形象生动的“赶海”氛围,有效地促成了课堂生成,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用倾听去发现利用生成资源

  传统观念下,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是倾听的主体。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想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注重课堂生成,注重倾听学生的发言,思考他们为什么这样提问、为什么这样回答?教师要由“说话的强者”转变为“积极地倾听者”。倾听不只是学生的义务,教师更应该学会倾听,要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敏锐地洞察这些现象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

  比如,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教师在整体感知阶段是这样设计的:

  师:谁来说说文中那句话最能表达作者心中感受的句子

  生: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望而生畏的地步

  师:还有谁找的这一句?还有其他的吗?

  生:干旱和寒冷……

  师:在作者心中究竟想表达什么呢?

  齐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心中感受的话,你会用哪个词呢?

  生:神奇

  师:板书神奇。为什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呢?在作者家乡灞河柳树都是一道景观,究竟青海高原的柳树神奇在哪里呢?用笔在书上画画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这个寸草不生感受到了,已经明白了寸草不生的意思,在那样的地方屹立着这样一个柳树,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

  师:说到青海高原,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苍凉、一望无际……

  生:不毛之地

  师:让我们通过视频,走进青海高原吧

  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发言显然对文章的展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老师的认真倾听,捋顺了学生的理解思路,推动了文章讲解的合理展开。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汤庄桥小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