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生长
我的爷爷一直认为他在逆生长,尤其在八十岁以后,对这种感觉更加深信不疑。
这天,天气很好,阳光温和地从窗子外面倾泻进来,我和往常一样,在电脑前忙乎。我爷爷兴冲冲走了进来,说他长了一颗新牙。我赶紧搬了一把椅子让爷爷坐下来,爷爷张着嘴让我看,我仔细看了看,爷爷的牙齿已经稀稀拉拉剩下没几颗,看着哪一颗都不像是新长出来的。为了不影响爷爷的好心情,我故意笑嘻嘻地说,真的呢,爷爷你这太厉害了,快九十了还能长新牙,真的是逆生长了。
爷爷开心地说,就是,我说我逆生长,你们还不信。爷爷看着窗外倾泻进来的阳光,眼睛眯了起来,说,这阳光真好哇,现在的日子越过越舒服了。当年打仗的时候,大日头晒的,连个钢盔也没有,后来我看见一个死去的小日本戴着一个钢盔,就拿过来戴在头上,结果刚戴上,就飞来一发子弹,把钢盔给打飞了,我竟然没事,多亏了这个钢盔……
爷爷又开始回忆他的辉煌“战史”了,每当讲起这些往事,爷爷就像又回到了战场上一样,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爷爷一直说他是一个兵,但我总感觉他更像一位书生。爷爷面容清癯,高高瘦瘦,十指细长,行事沉稳,举手投足间都透着文化人的修养。我可以想象,年轻时候的爷爷如果戴上礼帽,穿上西服,绝对不会输给电视剧《上海滩》里面的许文强。但爷爷从不穿西服,他一年四季都穿着中山装,哪怕是大夏天,也是所有衣扣都扣得整整齐齐,左边上口袋插着一支钢笔。
我曾问过奶奶,爷爷说的战争故事是不是真的?奶奶说,肯定是真的,你爷爷左小腿肚上有一个枪眼,可别人不相信,说那是一个疮疤。我又问,为什么爷爷讲上海话?奶奶摇了摇头,说,你爷爷从不提他的过去,有可能是出生在上海,后来离开部队来苏州教书的。
正如奶奶所说,对于爷爷的战争经历,小镇人都抱着怀疑态度,他们说爷爷根本没有真的打过仗,他那些战场经历都是他想象出来的。理由是,爷爷身上几乎看不到战争留下的痕迹。爷爷并不分辩,他微微一笑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去理会他们干什么?
爷爷不理会,不代表别人不理会。听奶奶说,当年爷爷遭到迫害,被打落了两颗牙齿。奶奶又心疼又害怕,爷爷却没事人一样,五指当梳,将凌乱的头发向后捋顺,腰板依然笔挺。私下里轻声对奶奶说,没事,不要怕,一切都会过去的。后来果然过去了,爷爷继续教书育人。
退休后,爷爷的生活节奏更加有条不紊,每天早上去报亭买报纸,然后坐在院子里认认真真看报纸。令人惊奇的是,爷爷的眼睛越来越好,后来看报纸完全不用戴眼镜,爷爷说他的耳朵也越来越灵敏,也正因为这两点,爷爷更加坚信他在逆生长。当然他最喜欢的依然是和我说那些战争时候的故事。
故事里的爷爷是年轻的、机智的、英勇的,也是幸运的。他说有一次他们队伍在大山里面行军,遇到了一条眼镜蛇挡路,眼镜蛇盘着身子,随时都要向他们发动攻击,有的战士吓得用枪对准了眼镜蛇,但他们是不能开枪的,一开枪就暴露了目标。爷爷示意战士们千万不要开枪,他一个人悄悄潜到了眼镜蛇的后面,拿出匕首手起刀落,就把眼镜蛇的头斩了下来,结果这条给他们带来危险的眼镜蛇成了美味的蛇羹。爷爷说到这里,微笑着吧唧了一下嘴巴,似乎那美味还在嘴巴里面。
爷爷在发现他长了新牙齿的第二天安然去世。奶奶去叫爷爷起床吃早饭的时候,发现他已经走了,爷爷衣着整洁,面色安详。奶奶流着泪说,这个老头子,昨天还说长新牙逆生长了,今天却扔下我走了。
我忍住眼泪,轻声安慰奶奶,爷爷走进他的故事里去了。
奶奶抹着泪,点点头说,你爷爷讲的故事都是真的,别人不相信,我相信。
我拉住奶奶的手,说,我也相信!
(选自《安徽文学》2020年第10期)
大姐
福来怎么也想不到会从天上掉下一个大姐,更想不到自己会拥有一群羊。
福来家真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福来不懒也不笨,但是由于岩村交通不便,靠几亩坡地的收成变不了几个钱,再加上福来的娘身体不好,常年看病吃药,就更加穷了。
村里的年轻人都争先恐后去了外面闯世界,福来放心不下娘,留在了家里。
这天,福来正在地里忙着,被老村长叫了上来。
老村主任带来了一个陌生女人,女人四十来岁的样子,穿着清清爽爽,胸口别着一枚精致的徽章。女人正饶有兴趣地四处看,最后把目光聚焦在福来那。
福来,你的福真的来了。村主任伸手拍了拍福来的肩膀。
福来挠挠后脑勺,村主任,你可不敢拿我开玩笑,我哪里来的福?
我说有福,当然有福哩,你看我把福星给你带来了。这位……
你好,我叫王秀。如果你愿意,可以叫我大姐。王秀大大方方伸出了手。
福来看着这位陌生的大姐,有点做梦的感觉,他赶紧把手在衣服上擦了擦,看了看,不好意思地说,我,我……手脏。
没关系的。王秀笑着主动握了下福来的手。
福来更拘谨了,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你能带我村里转转吗?王秀看着福来,目光很诚恳。
福来连连点头,带着王秀在村里转了个遍,村里的坡地大都荒芜了,长满了绿绿的草。
王秀看着那些草,对福来说,我想在这里养羊,你能帮我吗?福来说,没问题。
王秀带着福来去挑了20只小羊羔。这些小羊羔真可爱呀,走在一起像一大片飘动的白云。
福来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些小羊羔。
王秀给福来拿来了几本书,说,这些书都是有關怎么养羊的,你要认真看。明天我就回去了,这些羊你要给我养好,一只都不能少。每月的工钱你上村委会去领,我已经预先把钱放在他们那里了。不过要是少了羊,要按大羊价钱赔的,你答应吗?
福来想了想,点了点头。
第二天,王秀离开了岩村。村里人说福来撞上狗屎运了,找到了一个肥差。那个王秀要是不回来就好了,这些羊养大了卖掉值不少钱呢!
福来笑笑说,羊是大姐的,我要一只不少交到她手里,她要是不来我就把羊交到村里。
王秀一直没来,福来问老村主任,老村主任说,她不来你就继续养着,工钱不少就行。
一年后,20只羊已经变成了一大群羊,因为母羊生了小羊羔了。福来的娘因为得到了好的医治,身体好了不少。可是福来有了心事,他盼着王秀来,又害怕王秀来。
王秀终于来了,她看到了羊很开心。
没想到你替我把羊养得那样好,今天我来收回我的羊了。王秀笑着说。
嗯。大姐,你给的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养羊的知识,羊一只都没有少,母羊还都生了小羊羔,现在小羊羔已经断奶了。福来有点蔫蔫地说。
王秀招呼人把20只大羊装上了车,小羊一只没动。
大姐,这些小羊你是要我继续替你养着吗?福来来了精神。
是的。但是不是替我养,而是替你自己养,这些小羊都是你的。
我的?不行,这些羊是大姐的,我不能要。福来双手直摇。
王秀笑着说,我交给你是20只羊,现在我已经都收回了,这些小羊当然都是你的,养大了我会按市价收购,你好好养着。
福来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但心里有点想不通,忍不住问,大姐,我们非亲非故,你为什么这样帮我?
王秀笑了,拿出了工作证,原来王秀是来结对扶贫的。
王秀说,我一开始没有亮明身份,是因为我觉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福来看着王秀胸前的镰刀锤子徽章,心里热乎乎的。
王秀再来的时候,小山村全村都养了羊,小羊是福来给村民的。
王秀笑着说,福来,大姐果然没有看错你。
福来挠挠后脑勺,腼腆地说,如果全村人都富起来了,年轻人就可以不出去外面去打工了,这样村里的老人就有人照顾了。
多年后,岩村成了有名的山羊养殖村,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穷山村变成了富山村。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福来激动地说,能有今天,我们打心眼里感激大姐王秀,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选自《山西文学》2020年第10期)
蚕一样的女人
早上,太阳刚出来,她背上背篓就去了桑树林,采摘桑叶。
家里养了五张蚕种,这些蚕种是村里发下来的,自从养上了蚕,她觉得生活有了阳光。看着这些刚孵化的黑乎乎弱弱的小蚕,她感觉到特别亲切,甚至有时候她觉得自己就是一条小蚕,从一出生就背负了拼尽全力、吐丝织茧的命运。
她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早早就懂得了为父母分忧。
出嫁那天,母亲流着泪说:“爸妈对不住你……”
她抱住了母亲,但她没有流泪,她说:“爸妈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跟着来迎亲的丈夫走了。
等走远了,她强忍住的眼泪才流了下来,但很快她就擦干了泪,她想着自己是新媳妇,不能哭丧着脸进夫家的门。
当她跟随丈夫走进一户破家烂院的时候,她没有感到意外。两家是换的亲,都穷,都娶不上媳妇儿,也办不起婚礼,为了她的哥哥,只有牺牲她。
一进家门,她就拿起大扫把打扫院子,丈夫跟在后面欲言又止,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拉了拉她的袖子,说:“你先别忙乎,我有话和你说。”
“啥事?”她停下手里的活疑惑地看着她的丈夫。
“我……我对不住你,我没有说实话,我不仅有常年患病的父母,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弟弟,你要是后悔,我送你回家……”丈夫嗫嚅着说。
“啊……”她扔了手里的扫把跑进屋里,果然,她看到了瘫痪在床的小叔子和一脸病容的公婆,他们正眼巴巴看着她。
婆婆扑通一声跪下了,哭着说:“孩子,我们对不住你……”
她一下子瘫软在地,一把抱住婆婆失声痛哭。
“我这就送你回家。”丈夫扶起了她。
“你送我回哪个家?这里就是我的家!”她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扶婆婆上炕休息,然后开始打扫整理屋子。
她的接受,让一家人都安下心来,觉得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每天天不亮,她就早早起床,收拾做饭,伺候完病人再去喂鸡、喂猪,一切弄妥了,自己扒上几口早饭就赶去地里和丈夫一起干活。
几亩薄地支撑起一家子的开销,捉襟见肘,她吃苦受累、精打细算,勉强度日,但她没有叫一声苦。
小叔子被她伺弄得干干净净,慢慢扔掉了以往的沉默自卑。公公婆婆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身体好了不少。家虽穷苦,倒也其乐融融。
结婚第二年,有了儿子,她觉得更有动力了。
儿子牙牙学语了,会走路了,上学了……
一天,村里让村民们去开会,动员村民养蚕,当场和挂钩好的丝绸公司签收购合同,这样就不用担心蚕茧销路了。
她绽开了笑容,养蚕她会的,懂事开始就帮着母亲一起养蚕,可惜后来蚕茧销售不好,大家都不养了。
这下她更忙了,但她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的笑意。
忙碌中,她喂养的蚕宝宝在一天天长大,她对蚕宝宝就像对自己的孩子,细心呵护,满眼疼惜。
蚕宝宝吃饱了睡,睡醒了吃,真的像个小宝宝一样。不一样的是,蚕宝宝长得很快,蜕一次皮就长大一圈,越来越白,越来越胖。
一个月后,她的蚕宝宝就上蔟了,结出了一个个洁白的茧子。春蚕的收成不错,一家子的脸上都有了开心的笑容。
夜深人静的时候,丈夫动情地对她说:“那时候,我真没想到你会留下来,跟我一起吃苦受罪。更難得的是,你从来不抱怨,你脸上的笑让我们踏实。如今养上了蚕,咱家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你一定是老天派下来的仙女。”
她甜甜笑着,说:“啥时候变得嘴巴这样甜了?我跟着我妈养蚕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这些小东西,它们那么柔弱,却一点不会害怕,拼命吃让自己长大,宁愿吐丝把自己困在里面,也要完成它们的使命,我们其实和它们是一样的。你觉得呢?”
“是的,你就是咱家的蚕宝宝。”丈夫伸出手紧紧握住妻子的手。
她闭上眼睛,感受着丈夫手心中传来的温暖和力量。
(选自《金山》2020年第10期)
中医刘和马大脚
水镇水多,雨也多。
湿润的气候让水镇充满了婉约诗意,水镇在外来游人眼里是江南小镇的缩影。
但有句话说得好,老天爷是公平的,有所得必有所失。水能滋養万物,水也能化成湿气侵入人的身体,于是风湿关节痛也成了水镇居民最大的困扰。
小痛上药房买个膏药就对付过去了,大痛就只好找医生。
水镇比较偏僻,卫生院中医科只有一位医生,姓刘,人们称呼他中医刘。
中医刘的绝活是针灸、拔罐和推拿,是祛风除湿最好的治疗方法。
病情轻微的病人两三次就病痛全消,最花时间的是中风病人,这些病人一般都年龄偏大,行动不便,有时候一个病人身上就要花去几个小时。中医刘不厌其烦,有时候忙起来饭都顾不上吃。
城里的大医院听说了中医刘,就过来请他,说水镇太小,待在水镇屈才了。中医刘摇摇头说,水镇是我的出生地,再说了,我走了,镇上的病人看病就不方便了。
对于中医刘的坚持,水镇的居民都翘大拇指,说如今世上像中医刘这样的不求名不求利的几乎绝迹了。但中医刘的老婆马大脚对中医刘一肚子不满。为啥?中医刘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打牌,空暇时最多买几本中医医书看,可是他的工资愣是不肯交给马大脚,除了柴米油盐,其他开销一律不管。
马大脚说,人家都翻了新房,咱们的破房子也该翻翻了。中医刘说,房子能住就行,没事和人家攀比干啥?马大脚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你在镇上也算有头有脸的人,房子这么破,别人不说你败家也会说我是败家娘们,我冤不冤哪!中医刘说,人家爱说啥就让人家说去,咱又不会少一块肉。马大脚一看中医刘油盐不进,气得把手里的碗往桌子上一搁,说,反正咱家房子必须翻。中医刘咕哝一句,要翻你翻,我没钱!说完站起身就开溜了。马大脚冲着中医刘的背影吼,你算什么爷们,行,从今天起老娘不伺候你了!
马大脚可不是说着玩的,第二天就甩着大脚丫去了附近的采石场,拉石子。马大脚人大力不亏,很快就掌握了拉车的技巧,干的活一点不输男劳工。熟悉的人看到马大脚在干苦工,不解的问,你男人是医生,端国家饭碗的,工资旱涝保收,你干啥这么辛苦?马大脚笑笑说,在家闲着反而会闲出病来,干干活身体还好。背着人,马大脚就抹起了眼泪,真应了那句老话,人前风光,人后凄凉,但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抹男人的黑。
一天,家里来了几个扛摄影机的,说是电视台记者,来采访的。记者问,刘医生十年来一直匿名资助山区的孩子读书,这些孩子本来可能会埋没荒野,是刘医生为他们改变了命运。我们费尽周折才证实,匿名捐助者是刘医生。刘医生的义举一定和您的默默支持分不开,请您谈谈好吗?
马大脚这才恍然大悟,心里对中医刘的怨恨瞬间烟消云散,她笑呵呵地说,没啥好谈的,咱家老刘啊,做啥我都支持,何况是做好事呢!
电视台一报道,中医刘再次成了热议人物,说啥的都有,但中医刘依然平静如水,按时上班,认真替病人看病。马大脚问,你为什么一直瞒着我?中医刘说,我怕你心疼和我吵架……我看着那些孩子可怜,不想他们被埋没。
马大脚说,那我就不可怜?你看看我的手。
中医刘伸手拉住马大脚满是老茧的手,眼眶湿润了,说,等我退休了好好照顾你。
天有不测风云,在中医刘退休前一年,马大脚突然中风了,口眼歪斜,半边身子失去知觉。中医刘天天把马大脚背到医院,一边上班一边替马大脚医治,回到家再为马大脚推拿按摩。
看着因为劳累而消瘦的中医刘,马大脚心疼得只掉泪。中医刘故意板着脸说,你什么也别想,积极配合我,可不能砸了我的牌子。
半年后,马大脚恢复了基本自理能力,还会帮着开导病人,说,不要怕,我以前比你严重多了,我的命就是我们家老刘捡回来的。
中医刘退休的时候,院长亲自给中医刘端茶,说,老刘啊,病人需要你,你看能不能再辛苦几年?
中医刘很为难,回到家和马大脚说了,马大脚说,那就留几年吧。
中医刘说,我答应要照顾你的。
马大脚说,我的病已经好了。
中医刘说,这和病好没好没关系。
第二天,中医刘接到院长电话,说让他带着老婆到医院去一下。
院长给中医刘和马大脚端了一杯茶,说,老刘,病人都找你呢,你带上你老婆来上班吧。
中医刘还没开口,马大脚抢先说,行!
中医刘看了一眼马大脚,他发现马大脚努力绷着脸,却难以掩饰脸上的笑意。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10月(上))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