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写一本与酒有关的书,采访了几位对酒有研究的人士。
最后一个采访的是在小城素有“酒仙”之称的徐福林。采访之后告别时,六十多岁、白须飘胸的徐福林,双眼盯住我半天,说:若论酒道,在咱们这个小城,悟其之深的当属我们同门之后徐小奇,人称绰号“酒人”,你可以采访一下他。
徐福林给了我一个手机号,又嘱咐我说,千万不要说是我给你的手机号。
一个周日的上午,我打通了徐小奇的手机,他有点爱答不理。我和他谈起酒事时,他立即就有了兴致,和我约定了下午见面的时间。
午后,我驾车到了徐小奇家的小区门口。徐小奇早就在小区门口等候了。徐小奇看上去有四十五六岁的样子,个子瘦高,长发大背头,梳理得很严密,看着是很稳重精致的那种男人。徐小奇坐上车和我说,如果想把酒的主题谈明白,你得先到我的酒窖看一下。
车行二十分钟左右,到了一个小区。在一个车库门前,徐小奇打开卷帘门,车库内有进入地下室的梯形台阶入口。
我和徐小奇进入地下室,他打开酒窖的门,一股凉气扑面而来。
徐小奇打开灯,我放眼望去,整个酒窖有二百多平米,室内布满了一排排的酒架,上面摆满了各种酒。酒架上有卡片,标注着编号,酒的产地、年代、收藏时间。
我大致记了下徐小奇收藏的酒有:白酒、红酒、啤酒、黄酒、保健酒、葡萄酒、果酒、洋酒、鸡尾酒、米酒、药酒……
徐小奇把我领到一个墙角处,那里放着一个保险柜,这个保险柜是指纹开锁,徐小奇手指贴上柜门一侧,门便开了,里面有一个紫色的瓷坛子。
徐小奇小声告诉我,这是我酒窖里最值钱的一个宝贝,这是大诗人李白喝酒用过的一个酒坛子。
我以为徐小奇是和我开玩笑,但口气认真的样子,又不像开玩笑。他说,这个酒坛子是我花十万元,从外省的古玩店淘回来的。
我问:怎么确定是李白用过的坛子呢?恐怕连考古专家也难以确定吧?
徐小奇说,有些事不必较真的,信则有,不信则无。
我觉得徐小奇说得有道理,便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参观完酒窖,我和徐小奇来到一家茶室,开始聊酒。
泡了一壶碧螺春,喝过头一泡之后,徐小奇谈兴浓了一些,他先给我讲了酒的起源与发展,说酒在五千年前,是天然成酒,比如山中的葡萄,葡萄皮破裂,流出汁,就自然发酵成酒。
我在本子上记录着。
徐小奇又说,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饮酒。大约四至五万年前,人类学会了酿酒,到了青铜器时代,人类开始大规模的酿酒,徐小奇还给我讲了中国酒文化与现代酒发展。
徐小奇对酒的研究,下的功夫真是挺深的。酒仙徐福林说徐小奇对酒的悟其之深,确实不算为过。
我和徐小奇加了微信,成了好朋友。有一次,我问徐小奇,那个酒窖的投资很大吧?
徐小奇告诉我,前些年他投资服装生意赚了些钱,全部投资到酒窖上面了。
我问这个酒窖升值空间能有多大?
徐小奇说,从投资酒窖那天开始,我就没考虑过它的盈利。
我好奇他对酒为什么这样喜欢?徐小奇说,我讲了,你可能不相信,我是从恨酒开始喜欢上酒的。
徐小奇就讲了下面的事情。
徐小奇父亲是个嗜酒如命的人,从他记事起,就知道在父亲的生活中,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酒。
徐小奇父亲的酒量特别大,平平常常二斤,早上都能喝上七八两。
徐小奇九岁那年,父亲和母亲带他去一个小镇,去看姥姥。到姥姥家第二天,吃过早餐后,徐小奇父亲对他妈说,带儿子去逛逛街,说完就带他出来了。到了小镇的街中心,父亲站住撒眸了下,便拉着他进了一家早餐铺。屋子不大,有烧饼、大果子、豆浆。徐小奇父亲给他买了一个烧饼,一碗豆浆,他自己要了三根大果子,三两一杯的六十度小烧白酒三杯。
徐小奇父亲用筷子把一根大果子在中间折断,便吃一口大果子,喝一口酒,如此反复,很快,就把那三杯酒喝光了。徐小奇父亲喝光酒时,他的烧饼才吃掉一半,等他吃完后,两人离开了早餐铺。徐小奇父亲叮嘱说,刚才喝酒的事千万不要对你妈讲。
回到姥姥家,徐小奇父亲先在外屋喝了一水舀子凉水,来稀释酒味。徐小奇父亲是特别聪明的人,没有多少文化,却是小城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成为百万富翁的人。
徐小奇母亲曾对他说,你爸的脑袋瓜贼精明,如果不天天灌那些“猫尿”(母亲把酒称为猫尿),他的人生会比这更辉煌。
徐小奇父亲因嗜酒误事,家业逐渐衰败,经营的那个企业破产,徐小奇母亲因此积忧成疾离世。徐小奇父亲后来喝酒也喝死了。
酒的魅力究竟多大?让父亲如此着迷。徐小奇开始去探究酒的奥秘,没想到自己竟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徐小奇开始让我介入到他的朋友圈子,聚会了几次之后,我发现他的朋友个个能喝,基础量应该在一斤左右,而被称为酒人的徐小奇自己却滴酒不沾。
再后来,有朋友告诉我,徐福林就是徐小奇的父亲。
我说不可能,徐小奇亲口对我说,他父亲喝酒喝死了。
朋友说,那是徐小奇瞎说。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