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入海口》仅仅就是这么一篇小说,我们可以说无论是从人物、情节、主题等各方面都没有什么新意,甚至可以说他处理得太过简单。
但这篇小说还有一个“我”,刚开始你会误以为“我”只是一个叙事者而已,后来你会发现从“我”身上发展出了新的主题。
是的,“我”和王东一样,也是从王城不得已回到了小县城,不过,小说中的“我”并没有什么明确地像王东那样的积极向上的需要,尽管我也作出了挣扎的姿势,买了考公务员的书,但那都是被人给逼的。在小说的结尾处,“我”听从父母规劝,找了一份县城工作。
“我”的主题和王东是不一样的,折磨“我”的是比较后的焦虑:当朋友过得比较好,甚至显露出一丝好转的迹象时,我就会感到心痛,感到自己被抛弃,感到自己要去努力追赶。而在小说的结尾处,我再次为朋友王东可能在京城的成功而焦灼时,我母亲说王东这样跳来跳去的人在哪儿都不会成功的,我才最终安下心来。
我认为,第二个主题相比较第一个主题,是一个更深刻的发现。
我为李千写出了第二个主题感到高兴。我看过李千许多小说,这篇毫无疑问是其中最好的。不过这篇事先我没看过,直到我打开克海發过来的文档,才发现作者是李千,当时有一种意外之喜。
是的,我认识作者李千,有三年了吧?每个周日的下午,他就坐在我右侧的课桌旁,和其他十几或者二十个同学一起围成一个圈,我会和他们聊整整三个小时的小说。
我还记得他最开始写的那几个片段,那时候他完全没有读过严肃小说,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写小说。那时候我绝对想不到有一天他会写出这样的小说。
他是我遇到过的最热爱写小说的学生。我眼看着他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语言的问题、主线的问题、结构的问题、情节的问题等等等等,他一篇又一篇地往下写。总比打游戏要好吧?我记得他这么跟我说过,他说他爷爷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写得那么快乐。祝他一直写得这么快乐。
【作者简介】手指,1981年生于山西阳城。小说发表于《收获》 《人民文学》 《小说选刊》《小说月报》 《中华文学选刊》等刊。出版有小说集《暴力史》《鸽子飞过城墙》《李丽正在离开》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