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寻找自我,《西湖的客人》讲述的故事更容易激起同理心。《少年大世界》,摩托罗拉V998,《灌篮高手》,家庭影院,加盟……带有特定时代气息的词汇,瞬间激活的不光是记忆,还有奋力前行的个人。平行世界的设置更添一重魅影。小说在狂欢的气息中变得恍恍惚惚,“不够牢固的生命”还会经受什么样的击打?迅速翻卷的浪潮正在冲洗,好像岸就在眼前。平庸的概念从何处习得,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如此蛊惑人心?《入海口》里的几个年轻人想着在人生还没定型之前,再挣扎一下。二十来岁的纠结可能正是来自这些浩浩荡荡的荒诞和虚无。应该是在写理想的幻灭。不,不是幻灭,是枯萎。在几近沉闷的历程中,漠然的情绪始终跟随,令人心惊的不再是受锤的过程,而是被比较的痛苦。嫉妒正在将他吞噬。《水管漏了》不是简单谈论认知,一段偏离了正轨的生活还有没有恢复希望的可能?信笔截取的片断,似乎要讲明一些道理。但这非她的目的。小说折磨人的地方就在这些犹疑时分。失去秩序的生活在她的耐烦书写中,正在变得清静。人物上上下下,寻常的一处街景,也是众生演练的舞台,《未工友的场子》通篇反讽语调,在一个急遽变化的时代中,他试图捕获所有的影子,譬如那些空洞眼神。
一块石头会给予人怎样的馈赠?《醒石》在谜雾般的时光里,无论是凝视石头,还是古画,都是在省察自我。《盼天黑》天真。困顿人间,看起来寻常不过的景致,因为回忆自带滤镜,几个外来词,一句俚语,就能洞开崭新世界,生出万千气象。寸步难行的日子不属于童年,夜色里的事物,都值得瞪大眼睛,大肆铺排。这一切到底只是重塑出来的时刻,老去的村庄,令人怅然。兴许,看似匮乏的乡野,绝非想象当中的溃败,往往更像在这篇文章中呈现的样貌:生命在迂缓的时间里活蹦乱跳,日子侘寂,照样满心欢喜,走进新的一年。
(克 ? 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