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经说看诗要胸次玲珑活络。少年读过的书,叔齐在岸上徘徊,扬声悲歌。我这一张断弦琴弹得出一声声的哀弄:丁东,琤琮,玲珑,一声声是梦,一声声是空空。
文章是空空事业。
以空为业,有一些玲珑意思就好。鲍照说,白日照前窗,玲珑绮罗中。玲珑未必非要在绮罗中,玲珑布衣,玲珑粗服,更有好风华。
灼灼灿烂
清明前下了场雪。山里花草正好,红一片白一片黄一片紫一片绿一片。枝头积雪花影灿烂,何止明月前身,春花带雪看,又奇崛又中正。次日阳光大好,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万物清明里是大地涌动的气息。茶花兰花桃花梨花次第开放,明晃晃闪烁。草木疯长,其状鲜美灼灼。万物有灵,秋叶与霜雪之态,亦灿灿夺目。物华之美,大抵如斯。
旧传奇中的故事。一老狐见人行匣苏黄李杜孔孟老庄文集,称灿灿有光。人以自家诗文示前,狐讷讷良久道:漆漆黑灰气。皮日休诗里说得好,唯书有色,唯文有华。好文章也灿烂,才华灿烂,学养灿烂,识见灿烂,光耀眼眸,穿过时空古旧的窗棂,立虹在野。下笔底色有异,不论落墨如何,得灿烂者得生机也。
夜走外滩
2020年1月16日,赴上海,旅舍枯坐半日,夜里忽起游兴,约友人潘昱竹夜走外滩。灯火迷离,下雨的缘故,城市夜色暗淡。想起鲁迅的上海、张爱玲的上海、茅盾的上海、巴金的上海。这一夜,也是胡竹峰、潘昱竹的上海。
撑伞而行,穿巷而过,陆续三五个醉汉,岁末年关,是离别宴也是欢聚餐,往往醉人。路过一米粉店,一对中年夫妇,和和气气。三两个食客。一女子一脸倦容,独享一份炒饭一份米线,戴耳机看视频,不自禁多次大笑出声。凌晨回酒店,一大厦楼下,一流浪汉席地高卧。
游马郢
己亥年腊月二十七,两三友人结伴车往马郢。一路行经处,雾气相随,淡淡地萦绕树林,林中杂木舒朗。饭食的浓汤气息滚滚而来,一时富贵一时吉祥。这是腊月的味道,这是乡村的风致。
农舍俨然,几个村民进进出出,人皆一脸安详,一身文气,斯文在兹,心下一时惊奇。屋边菜畦端端正正,蔬叶鲜气淋漓。鸡不鸣,犬不吠,安如木雕,得了此间水土的静气,自有一番恬淡。
马郢地属长丰,距闹市颇近,人来了却觉得此地远离了尘嚣。感叹不是世外桃源,而且乡居福地,真真丰饶长久也。
马郢可游,更可居也。
寝食安
故里风俗,人到三十六岁是一个关坎。很多地方也将三十六岁视为不顺之年。
进三十六岁的时候,病了,胆结石,疼痛十个小时方才逐渐消停。人住院了,三五日不得饮食,结石不过厘米大小,芥蒂可伤人,何止四两拨千斤。
人生第一次住院,想想人不过病中人、病外人,而到底要在病中走几遭。病是人生逃不开的苦。老话说,没什么无所谓,只要不是没钱,有什么都好,最怕有病。没钱可以挣回来,但人活一世,总有得病的时候,与富贵贫穷命理都无关。
对白墙沉思,感觉人生得安就好,并不需要那么多金钱佳人美食权位,也不需要那么多文章,纵然是锦绣文章。
病人往往寢食难安,寝食安乃大安。寝食安,天下定。
中国红
得一串南红古珠,入手细腻,表皮光洁,橙黄中隐隐泛着包浆的晕斑。此串十粒南瓜形,两颗橄榄形。橄榄好吃,南瓜好看。橄榄外圆内刚,味苦且涩,气息却清芳。
南红色彩丰富,锦红、柿子红、玫瑰红、朱砂红、缟红,皆俏丽明艳。中国人爱红,有中国红一说。南红之色颇好,好在红上,红得容光焕发,红得喜气洋洋。小时候过年,家里门框上总要贴“万事如意”四字。当时看了不以为稀奇,现在想起来,觉得熨帖。人生所求无非万事如意。
赠南红珠者,友人王祥夫。祥夫先生以文名世,博物好古,工书画,笔下瓜果蔬菜山川人物得了齐白石意味,自辟笔路,又清净又文气。存有他书法一幅、山水一幅、虫草一幅。虫草画的是风吹高粱,一只蚂蚱伏茎叶做凝神状。展画细看,屏息良久,不敢开口说话,怕此物惊走也。
得铜印记
铜印源自东周,盛于西汉,古称金印,多为官家所用。《三国演义》上关羽快马斩得颜良,曹操即表奏朝廷,封他为汉寿亭侯,并铸送铜印。
铜有好意思,铜郭,铜堞,铜楼,铜山,铜墙,铜头。京剧里还有铜锤,又称净角、黑头,俗称花脸,以唱为主,是我最喜欢的角色。旧小说中常有使铜锤的好汉,骁勇异常。少年时,老家有一铜匠,整日挑担走村过户,补锅修锁,化铜为水,变腐朽为神奇。他是乡村里的闻达。
2020年春月惊蛰,得湖南叶之蓁先生黄铜胡竹峰名印一方,边款尤妙:
囿八斗之才于寸方内,快哉。己亥岁末之蓁利刃攻铜。
攻铜如作文,各有艰辛。铜者,金也,得铜即得金。金为五行之首,金为美,好文章是金言。受此铜印,无意多金,但求多得几斗美文。
多收了三五斗文章
有人存钱,有人储物,有人收礼,有人受贿,有人获罪,有人藏娇,有人匿私,有人纳福,有人得力,有人进寿,有人来宝,有人招财,有人购稻,有人买菜,有人……我只有积攒文章。近来笔勤,多收了三五斗文章。颇觉欣喜,觉得天空灿烂,日日是好日。
梦神
梦如雾气,梦性阴。白日里有太阳神在,阳气重,雾气消弭,故梦神诺诺不敢出耶?夜里做了几个梦,当时很真切,早餐之际,依稀有痕。饭后忘得干干净净。
我白日睡觉不做梦。
两株树
非亲到其处,不知《秋夜》一文纪实。八道湾鲁迅旧居的院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院内有两株树,一株白丁香,还有一株白丁香。《鲁迅全集》二十卷,《野草》月华光洁。
旧居无俗韵,多文气多茶气多酒气多意气。此地宜喝茶,宜饮酒,宜对坐,宜闲聊,宜著述,宜翻书,宜回忆鲁迅,宜回忆知堂。
前院有两个人,一个周树人,一个胡竹峰。后院也有两个人,一个周作人,一个还是胡竹峰。
不扫
落叶不可扫,残花不可扫,茶渍不可扫,其美在残在落在斑驳在无可奈何。屋舍不可不扫,不可勤扫。三日不扫,和光同尘,自有清净。
春食记
春食之美在春。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者,天之和也。春,喜气也。春天的食物,生机勃发,欣欣向荣,让人心旷神怡。只是太短暂了,仿佛春眠。
“春”字在甲骨文里从草从木 ,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即刚破土的胚芽,寓意春季万木生长。故春食第一美者,草木也。甜豆、豌豆、水芹、莴苣、油菜、菠菜、香椿、笋、瓠、韭、枇杷、樱桃、茭白、荠菜、马齿苋、蕨、马兰头、枸杞头、榆钱、野蒜、槐花……
梅花闲笔
梅树下闲逛。有些花开始露出残相了,他年的花不是今年的花,他年的人亦非今年的人。花下坐着,有风吹来,拂乱地上的花瓣,拂落树上的花瓣。花瓣悠悠荡荡,飘在头发上,有一片贴在脸颊,湿润新鲜。花瓣在空中飘飘摇摇,水面纷纷扬扬一白,红色的鱼银色的鱼黑色的鱼跳起,啪地落下。人定在花雨中,真真觉得落花似雨。莫名伤感了。
夕阳下
夕阳下,柳絮微红,忽然想吃一碗炒河粉。
居中原时常吃炒河粉,掺牛肉、豆芽、青菜、鸡蛋。油不可多,多则腻;油不可少,少则干。
太阳西矣,炒河粉三块五,邻座喝啤酒的男人脸色酡然。
离开郑州已经八年,八年没吃过炒河粉了。
风雨
神道辽阔,路边石雕有麒麟、狮、虎、羊、华表、石马、文臣、武将、内侍,也有牵马的弁兵。衣着、扣带、毛发纤细如新。秋草青青,扁柏瘦且高,石雕比人高,树比石雕高,云比树高,天比云高,倘或是夜里,自有星辰高过天层。
岁月的风霜斑斑点点撒在石上,与秋雨一起,伸手一触,有季节的秋意,也有历史的秋意。秋雨无声,银灰色的雨丝斜斜地飘扬开来,撑开伞,方听得轻轻的淅淅沥沥声。雨水打湿树枝,伞骨冰凉,执伞的手也冰凉。
六百年前的匠人采石于此,斧锤的钉凿声由近及远,远到六百年前的風雨中。那风雨是明朝的风雨,很多年后,还有明朝的风雨。明朝的风雨烟消云散,明朝的风雨不绝不止。
风雨如晦,风吹雨,风里有雨,雨带着风,风雨不止。银灰色的细丝交织出一张韧而细密的网。人在网中,世事在网中。
塔里叭与麦鱼
江南升金湖畔人家有一种两头尖尖的小木船,小巧灵活,既用于打渔捞虾,又用于水上运输,名为塔里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升金湖流向长江,河湖经年舟楫往来穿梭,塔里叭像落叶一样密布在黄湓河和升金湖的流水上。
其地有种鱼,形小似麦粒,值麦熟时节上市,人称麦鱼,以小鱼、小虫、水中硅蘖类为食。农人捧出烤干的鲜麦鱼,颗颗似珍珠,金灿灿、亮晶晶,头尾齐全,鱼眼完整无缺。其鱼自古被人珍之。
村上首香木潭曾是昭明太子垂钓处。
昭明太子的《文选》,我读过,有法有道。
药苦
药多苦,造物者借苦警心,教人惜爱肉身以久健康。若不然,终有苦头。人世到底有甜头,然甜头不可多尝,不得多尝,不能多尝。天地不仁。
少年吃糖,中年服药,始尝人生苦味。
人生识字忧患始。
人生忧患吃药始。
肉身
肉身宜俗养,方得富贵气。此圣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道。精神需雅趣,可脱烟火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天下肉身皆是俗物,脱不开生老病死。人间精神分得高低。
那日读《楞严经》,卷八说得好:“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宋人方回诗道:
一毫不敢昧苍天,生世明年七十年。
自恨肉身无报答,日常饱饭夜安眠。
大块文章
北地气息还是厚,味厚。山如一锅大馒头,高低起伏,粗壮着。河流也粗壮,如新炸的油条,横亘在那里,富且贵之。未必一味是富贵气,家常滋味,庭院深深。
近年雨水足,春日欣欣向荣,北方近乎江南。秋天沉下来了,地气下沉,走在街头,市声灯影里有话本传奇,有诗词歌赋,有大块文章。
北国苍茫,大块文章。
人来不惊
山清凌凌只见秀色,不见草木。车走在晨光中,一步步腾挪,山一路上下相随,像抻开明清工笔山水手卷。那山高低不一,起伏数寸而已,绵延不知长短,不知首尾。秋冬之交,叶落树萎,有露珠挂在枯枝上。柿叶衰败,柿子却葳蕤肥硕,喜气盈盈。喜鹊也肥硕,从容啄食,人来不惊。
还神汤
古人多有闲情,充塞胸中,为诗文,为小说,为书画,为兵家,为纵横家,天地有闲情。故史书里有闲情,诗书里有闲情,评书也不乏闲情,攻城略阵、安营扎寨皆为闲情。
近来文气枯竭,今日偶得一片闲情,写出两篇小品。小品之心,到底闲情。文章画龙,闲情点睛。作文不过刻意闲情。游永州柳子庙,见“都是文章”牌匾,都是文章也是刻意闲情。闲情是我的还神汤。闲生静,静有神。
废园
枯叶满地,枝头一空。天气阴沉晦暗,芦苇顾影颓然,残荷亦颓然。绕湖堤漫步,风行水上,忽觉出寒意。草地上黑影一点,瘦石也。瘦石上黑影一点,乌鸦也。那乌鸦也有黑影一点,顾盼自得。众鸟自树间跃下,从容觅食,不惧游人。
园为圆明园,随行者皆索然,觉得冬日废园无味。废园之美在废,废到极处,生机出来了。游废园,借此感触生机,可谓此行之得。
好文章
文章是有味道的,酸甜苦辣咸亦是文章之味。文章以苦辣咸做底色,比酸甜走得远。酸不能多吃,甜也不能多吃,酸甜文章不能多写。
我生活中喜欢甜食,写作上偏爱苦辣。苦不是真苦,辣也非真辣。人生苦中作乐,写作苦中作乐,能作乐就很好。文苦字涩,文辣字壮,这是我理想中的好文章。好文章不是人人都写得,好文章不是人人都读得,好文章是上一代的木石前盟,好文章是这一生的金玉良缘。人生苦短,多读好文章。譬如朝露,多写好文章。
逆行文章之河
先秦文章滋味醇厚,寻常胃口吃不得,非要熟读魏晋文章。魏晋文章精神勃勃,寻常胃口吃不得,非要熟读唐宋文章。唐宋文章高头大马,寻常胃口吃不得,非要熟读明清文章。明清文章兔起鹘落,寻常胃口吃不得,非要熟读民国文章。
逆行文章之河。
起云
起云了。一朵朵一团团一簇簇一丛丛,或停在空中或飘在天上。
云遮了日头,人在阴影里。灰色衣服的人,黑色衣服的人,黄色衣服的人,大的云仿佛一尊兽,罩在那里,一头搭在山尖,一头悬空天上。
四下觉不到风,炊烟笔直如一管淡墨划过青纸。篱笆墙上的竹枝忽地一颤,一只黑鸟雀跃而去,扑棱双翅飞翔云层。
天地如此静穆,四野无声,天上起云。
走虫
武松醉卧景阳冈大青石上,只听得乱树背后扑的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这大虫却是老虎。古语里,蛇是长虫,老虎是大虫。
《大戴礼记》有虫分五类之说: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礼记》也说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
关中地方还把人说成走虫。走的是虫豸,走的也是虎豹,大象缓步是走,骏马奔腾也是走,龙行是走,跬步还是走,穿街过巷是走,游山玩水更是走,我们活着,我们走着。
人往高处走,更上一层楼。水往低处流,有容乃大。流水不腐是走,户枢不蠹也是走。庄子逍遥游是走,孔子游列国也是走,一个走向江湖之远,一个走向庙堂之高。人生如戏,走一个粉墨登场,光阴似箭,走一个沧海桑田。
走南闯北、走州过县、走马到任、走山泣石、走斝飞觥、走蚓惊蛇、走及奔马、走马看花、走漏风声、走石飞沙、走为上计、走为上策、串街走巷、走丸逆坂、走笔疾书、走笔成文。我过去走笔疾书,如今走笔依旧,疾书不再,好在还能走笔成文。其实走笔就好,成文不成文不重要。
五庙
五庙,我在很小的时候已经知道了。岳西有儿歌:
又哭又笑,黄狗作跳,花狗抬轿,抬到五庙,五庙不要,往东缸里一掉。
至今也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或者没有意思吧。儿歌大多是没意思的,不过朗朗上口,逗得三岁小儿破涕为笑罢了。猫抬轿在年画里见过。老鼠嫁女猫抬轿。那鼠是硕鼠,极肥大。鼠嫁女是有趣的民间故事,小时候见红纸画此场景,贴在窗子上。《虞城志》说,正月十七夜民间禁灯,以便鼠嫁。杭俗谓除夕鼠嫁女,窃履为轿。
五庙距我乡不过百里,却没有去过。那天去了,不过平常一个普通集镇,为何让我生出许多感慨呢?去了五庙,但还有五庙在心里:
灰色的天空下,没有阳光,瓦房青砖,五座小庙依山而建,庙里的木偶积有厚厚的尘土。红披衣旧了。后山上麦田半尺高。
这是三岁时候想象的五庙,过了三十岁,心里还有这样的五庙。
寻味
酸甜苦辣是味,清坐闲谈是味,高卧冥想是味,把卷长吟亦是味。游历得山水味,怀古得前时味,看书得文墨味,写作得文章味,赏画得水墨味,观帖得士子味,读碑得金石味,种菜得稼穑味。日色有光明味,月色有清凉味,山中有林下味,水畔有幽僻味。金圣叹说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会有火腿味,金圣叹有奇味,石破天惊处不动声色。石破天惊是味,不动声色也是味。人间处处有味。人间味不过风物味、烟火味。
过野村所见
众人过得民舍,忽入杂木林。一只松鼠咚然滚落地上,骨碌爬起,纵身隐于树后,再不见踪影。池塘边油菜开花了,水里一片花,地上一片花,眼里两片花。更有老树虬枝探入河潭,花千朵万朵,有红有白。水中和枝头同时开花,一朵化为两朵,千朵化作万朵,顿觉春意大好。白鹭在田间或停或飞,野鸭悠游荡过石桥,阳光照下,野草无言。
风赋
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
——宋玉《风赋》
中原一到冬天,風就多了。冬日夜长,偶尔入睡迟一些,若无兴趣读书,许多时候只得躺在床头听风。
江南是温柔富贵乡,雨水足。中原乃悲歌慷慨地,风沙多。北风大作,门窗紧闭,还是有细小的沙尘钻进家来。桌面尤需勤扫,若不然半日工夫便灰蒙蒙一层浮灰。楼头远望,骑行人裹条围巾,捂得严严实实,顶风迎沙。
风大得很,日夜不休。晚间,市声寂寥,大风越发张狂,于楼台间冲撞做狼嚎状。昏沉欲眠之际,风声陡烈,睡意又无。仰卧着,只听见狂风呼啸,玻璃哗哗作响。索性起床,一个人跑到楼下的小酒馆里闲坐。一时听不见呼呼大风,却忍不住将眼来看了。顾盼之际,想起韦应物的诗句“把酒看花想诸弟”。这首诗以前读过的,事隔多年,已记不清余下三句。酒入饥肠,得打油一首:
酒馆无人竹椅静,窗外有风漫夜行。
把酒看花想诸弟,中原寒冬清凌凌。
阿弥陀佛,今人作旧诗,要么没有平仄对仗,要么只有平仄对仗。
起身回家。夜深了,小巷空无一人,路口杂货铺门灯远远照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暗影。只听见一阵无节奏的声音,远远从街头穿过来,像是谁家顽童忽在耳畔吹响尖厉的铁哨。倏然,前方卷起一片尘土,风来了。人逃也似的回房。关上门,风悻悻吹过树梢,隐隐传来金属之音,然后在楼道间汹涌而过,呼呼像大铁锤夯在墙上。
南方人并不习惯这样的风。袁中郎言及燕地之风时说:“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心下总不免暗笑,想夫子到底书生耳。如今,甫入中原,已知中郎先生非危言耸听。
天下白
空坐楼头,秋风起山野,自窗口看见。不知风自何来,不知迹归何处。几万万里之外,星辰落在银河。一人独坐,呆若木鸡,心底天地苍茫。秋风星辰是岁月天地的,也是独自一人的。文章是岁月天地的,也是独自一人的。
岁月忽已晚。想起一个老人,布衣葛服,在纸窗下以墨为饮。笔底漫漶,斑斑驳驳是他的年华。年华老去,文章留下。年华不老去,文章也留下,好文章留下。好文章有天数,一段活泼泼天赐良缘。坏文章人留天不留。
淡淡的墨迹淡淡的梦影。梦淡了好,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醒来惆怅。梦淡了好,文章淡了更好。《二十四诗品》,尤爱冲淡。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一只公鸡在黎明稀亮的天光里长鸣,决绝、孤寂又一脸烂漫诡谲笼中,毛色灿然。多年未闻鸡鸣了。鸡鸣是徐渭的猿啼、鲁迅的呐喊。
好文章不过一阵风雨一块金玉一方木石一声鸡鸣一天下白。
雉尾生与捧剑奴
雉尾生之好在色,雄姿英发,华衣锦服,神采奕奕。倘或下点雪,看见雉尾生更好。想象雉尾生行在雪上如红梅映白,好个颜色,好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灰色的衣服,灰色的瓦房,灰色的案板,灰色的器具,灰色的脸风尘仆仆,头顶绾一髻,双手捧剑,此人正是捧剑奴。捧剑奴,咸阳郭氏之仆。虽为奴隶,尝以望水眺云为事。遭鞭箠,终不改。后窜去。望水眺云里有我的少年。
望水眺云不难,难在遭鞭箠而不改。诗心亦佛心,有金刚法力。后窜去则令人怀想。临行之际留诗云:
珍重郭四郎,临行不得别。
晓漏动离心,轻车冒残雪。
欲出主人门,零涕暗呜咽。
万里隔关山,一心思汉月。
“万里隔关山,一心思汉月”句,有唐风,下笔正大浩荡。捧剑奴今存诗二首,一为《题牡丹》:
一种芳菲出后庭,却输桃李得佳名。
谁能为向天人说,从此移根近太清。
一首无题:
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
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
诗未必好,然“捧剑奴”三字佳妙,妙在“捧”之一字。举剑奴、持剑奴、携剑奴、佩剑奴、铸剑奴,生气是有了,却少了素然与肃然。素然里有肃然好,想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的金玉奴。
捧剑奴如紫砂壶,金玉奴是明青花。捧剑奴如墨,雉尾生是水。捧剑奴性阴,雉尾生纯阳。
蠢文学
某年某月某日和某诗人聊天,谈到了文学,他不断谈蠢文学。
问:文学还分蠢文学、聪明文学吗?
答:纯文学,纯粹的纯,纯洁的纯。
笔记
时间不早,但我睡觉还早。躺在床头读《四十二章经》,书中有段话极好: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闻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闻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人命在呼吸之间,好文章也在呼吸之间。文章成败,呼吸之间耳,稳住那口气,不能松下来。文人的积习,世间一切都有文章之道,世间一切皆是人生之道,这是我的痴。
《四十二章经》里还说,学道的人像牛背重物,走在深泥中,非常疲倦了,不要东张西望,走出淤泥之后,才能休息。佛家的说法,从来不只是智慧,还有超脱。一个人有智慧并不难,超脱难。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我辈学文章之道,亦是学道人也,得学一辈子,庾信文章老更成。
清白
齐白石有幅小品,题为《清白世家》,画白菜,画鲜菇,自辟笔路,线条清净,设色清净,有佛经之美,静对如一卷古人笔记。人间难得清白,清白世家好,清白为人好,清白饮食好,清白文章好。清是清楚,白是明白。文章写得清楚明白不容易,要真本事,要下苦功。这又是痴话了,好在痴话本是说给同道中人的。我辈写作者,众人拾柴,一起烤火,本就是痴人。正所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窗外春光大好,天青云白,无数锦绣文章。
质木无文
文章各有所好,所好皆好。肉鱼滋味,蔬菜滋味,瓜果滋味,米饭滋味,面点滋味,都是好滋味。文章也是各色滋味,其实是质,文章之质何止千万。钟嵘《诗品》总论——东京二百载中,唯有班固 《咏史》质木无文: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钟嵘视野所限,这首诗固然语言质朴,没有文采,但恰恰好在此处。后人跟风,认为此诗是“文人初学五言诗体,技巧还不熟练”。写文章是一家言,读文章是一家眼。
班固有修《汉书》之才、之力,宋代苏子美以《汉书》下酒。
离歌
古人离别作赋,今人分离写歌。
明天离开安庆,想写篇文章。前几天作文若干,才思泉涌,应该还有余兴。此番离开,写不出文章,分明枯竭。
江郎才尽是假,障眼法耳,才情如水,江涛汹涌,淹没两岸。“江”“淹”两个字,差不多就是文学的味道。江淹的字——文通,更有文学的味道,只是段位低些,太“昭然若揭”,少了含蓄。
文通只是门槛,好像才华不过门槛。这些年写了一点文章,不少人夸奖有才华,心下惶恐。我知道才华一文不值,门槛而已。傅斯年主政北京大学文研所时,要求新来的研究员三年内不得撰文,要把才气洗净!
在安庆近三年,写了三本书,交了很多朋友。有些朋友是字典。有些朋友是散文集。有些朋友是诗词歌赋。有些朋友是武侠小说、社会小说、谴责小说、言情小说。
南来北往的人生固然痛快,但也痛苦。下午整理书籍,两千来本。三年岁月,存书两千。存书不稀罕,一年读三四百本书,这是我得意的。我得意还能读一点书。读书本是寻常事,只是我辈少文心。越来越知道一己之短。读点书,写点文章,差不多就是这样。写点文章,喝点茶,过小日子,差不多只好这样。差不多,这样很好。
写作不是娱我,写作也并非娱你,写作是我的饭碗,祖师爷赏的,得捧牢了。
忙赋
为赋新词强说愁,忙得没有为赋新词的心境,更遑论强说愁的心情。強说愁要闲,最起码要有闲情,没有闲情,最起码要有闲心,没有闲心,最起码要有闲趣。
如今,闲人多,闲情少;闲情多,闲心少;闲心多,闲趣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人者,苏东坡、张怀民。闲人并不少,大雪之夜的王子猷,湖心亭上的张岱与金陵人,隐居杭州孤山的林逋。
现在没有闲人了,有闲的闲不住,无事生非终成困。
闲人是痴人。友人痴迷围棋,某回外出,棋瘾难耐,上街访同好,遇到一个。不问姓名不问身份,两人对弈三个小时,不告而别。这是当下的魏晋风度。日子是当下的好,风神是过去的好。过去的风神隔了一层,一隔味道出来了,一隔境界上来了,一隔怀想生成了。怀想似乎比憧憬高级,怀想的成本低。
近日忙乱,只好怀想过去的闲散冲淡当下的忙乱。忙乱忙乱,一忙就乱,乱中出错。忙碌忙碌,越忙越碌,碌碌无为。无为很好,碌碌无为不好。人生虚幻,秦皇汉武也罢,唐宗宋祖也罢,现在只剩一片虚无。看《道德经》,读出时间上空的一声巨叹。老子明白一切“为”,不管为有为无,为大为小,都是“无”,都是空。都是空都是空,都,是,空,你得填满它,活着的岁月,总有鸡零狗碎。
木石
偶有文章娱小我,独无兴趣见大人。差不多是文人的通病或者说是文人的个性。我自己偶有文章之外,间或也买一点木头与石头之类把玩。不是大物件,却自娱自乐出好心境。当然这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没有闲钱,闲情只好搁置。闲情要闲钱做底子。
过去买物件,不是木头就是石头。昨天下午,百无聊赖,把玩木石遣兴,想起《红楼梦》木石前盟的故事。
神瑛侍者每天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天长日久,绛珠草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可惜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其五内郁结着一段不尽缠绵。后来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里面有让人感动的一片殷殷之情。
读《红楼梦》,读来读去,一情耳。年纪大了,人心麻木,越发无情,读读《红楼梦》,算是给情感补充养料。贾宝玉念念不忘“木石前盟”,最终抛下“金玉良缘”。以前曾替贾宝玉可惜过,现在年纪大了,心想,管他金玉不金玉。很多时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还是木与石来得踏实。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那些情感都过去了,只留下了一堆沉痛的文字,这是曹雪芹的福分,更是我们的福分。
童年
陆续读过几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词,最喜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句。高鼎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再添了生机与希望。那样的句子,仿佛一泓清凌凌的溪水展示它最初的模样。儿童诗里随处可拾童心童趣,读来温馨,会自然而然发出微笑。浮躁急切的功名利禄时代,需要安闲自定的心绪。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走出寂寞的困境,保持一份赤子情怀。周作人认为“倘若返本真,应学秋虫鸣”,回瞻自己的童年生活,试图恢复本性。童年、童趣和童戏,清纯且美好,童年的烦恼再多再大,也有欢喜的底色,成年后的快乐再多,随之而来的悲苦常常将其撞个粉碎。
前几天读废名《五祖寺》一文,再三击节,几次沉吟。废名通篇写一个小孩子长大后对五祖寺怀有的美丽记忆和感情,其美丽若“一天的星,一春的花”。这是童真的美丽。
入帖
常读碑帖,有回看得入迷,差点把盛夏看成了深秋。中国书法总是让人颠倒,黑白颠倒,昼夜颠倒,春秋颠倒,冬夏颠倒,幸亏没有男女颠倒。
文章是什么?文即纹,指纹路、纹样;章本指屏蔽,转指外表。文章原义指有纹样的表面。文章的章,从音从十。古人奏音乐,连奏十段才能结束(十,数之终也),十段一章。文章文章,也有段落。文章从音乐里会意而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读起来如音乐一样美妙无穷、悦耳动听,才能称为文章。很多人的文章有音无乐。
以上是胡话。
入帖要古,学习书法从晋、唐开始是对的。写作要新,学习文章还是先从民国起步,这样上手快一些。书法顺水直流,写作逆水行舟。
文章也要入帖,临习民国、明清、唐宋至先秦的文章,学各种技巧法则,接通古人精神,接通中国文脉的水流。学习古人,进入古人,是文章家的基本要求。文章入帖的目的是把传统技法变为己有,成为自己创作的依据。
入帖之后,再谈出帖。
在当下,入帖者,七八个星天外;出帖者,两三点雨山前。
文章
两种文章:不忍释卷,不忍展卷。
还有两种:不罢不休,不罢也休。
追不回逝水年华
少年在爬满青苔的土墙下吹肥皂泡。一颗,一颗,又一颗,一颗颗连成串,在空气中、阳光下,五颜六色。须臾,破碎,它们随风而逝,和少年一样,追不回逝水年华。
看人
旅客的面孔似乎都是一致的,偶有例外:孩子们总是兴高采烈、活蹦乱跳,恋人们柔情蜜意,大部分人的表情还是千人一面。
去东北看人,看关东大汉。我想,谁是当年的挖参人,谁是当年的流放者,谁是当年的刀客,谁是当年的旗人。
去西安,走在人流滚滚的街头,你们都是先秦子民啊,心里对迎面而来的一些面孔说。我更喜欢看兵马俑,一张张面孔,他们是我们的先人。
去山东,亦步亦趋。当地的朋友吃什么我吃什么,他们看什么我看什么,这里是孔子的故乡。
去一些城,看到很多机器人。不是说他们是真的机器人,而是表情的生硬与木板,有金属的质感与色泽,仿佛机器人。
小镇上,三三五五的阿婆拿个菜篮子,颤颤巍巍走在河岸边,小脚一步一步迈着,一点一点地挪动,顿觉时光温柔了许多。
去香港,看人来人往;在乡下,看负暄闲话。
澳门街头看到写满颓靡的很多张脸,尤其是下雨,走在小巷里的一张张面孔,越发显得颓废,颓废中多了古雅与香艳。
颓废。古雅。香艳。让我念念不忘。
两手空空
弥天大雾,一个人的影子渐行渐远。童年长成少年,少年变成青年,写青年走进中年,倏而就是老年。那人衣衫上密密麻麻有各类文字……
人影垂手而行,两手空空。
《邹书》与《列子》
秋雨淅沥,想起前天晚上的梦:四周混沌仿佛盘古开天辟地之前的世界,迷蒙蒙虚实难辨。一个身穿淡灰色衣衫的青年抱书而行,时行时飞,怀中一本《邹书》、一本《列子》,那情景有些像庄子《逍遥游》。洋洋乎,荡荡乎,梦醒了,窗外天光大亮。
《列子》至今没读过。《邹书》者,此前一无所知。西汉邹阳被谗下狱,于狱中上书梁王申冤,因而获释,后人遂以“邹书”为上书鸣冤之典故。为何入我梦中?真是奇怪。
腕痛帖
手腕忽痛,不知风寒所致还是损伤。关节伸展僵硬一周有余,不便写作,身体告诉我,文章不可贪得。歇歇也好。刚从老家归宜,友人心细情重,赠麝香镇痛贴一盒。今日冻风瑟瑟,白炽灯下读闲书,紫砂壶内泡普洱。晚餐吃的是荠菜鸡蛋面,青绿近翠,黄润似金,白者如玉,入口颇筋道。冬夜回春,一室风暖,体内草长莺飞。饭后轻揉腕寸半小时,痛楚稍止。
湖边
天热,手摸在水里,颇有热意。在树荫下歪着身子摇蒲扇,无所事事地看水,看山的倒影,看湖面蜻蜓乱舞。
摘张荷叶在头顶,眼前一片浓绿如伞。剥几粒莲子,颗颗粉白似米,送入嘴中,甜甜的,脆脆的。风来了,软软的、潮潮的,却又清清爽爽,带来水的气息。偶尔一只水鸟扑至,啄一小鱼,扬长而去,凝成一墨点,消失在蓝天中。
阳光洒下,湖水泛橘红色,迷离而妖媚。天边的云霞,火似的烧起来,风吹得乱乱地蓬松着。太阳终于下山,闷热的一天又过去了。归牧的老人和小孩,赶着牲口,影子映在水中。几户青瓦的屋顶,冒出炊烟,袅袅上升,从浓到淡,从淡到无,渐渐无影无踪。
烟雨记
大雨如注,像筛豆散沙,打在脸上生疼,浇了人一头一身,睁不开眼。湖色空蒙,雨如滚珠,一颗颗砸在水面,激起一个个水泡。一千个滚珠,一千个水泡;一万个滚珠,一万个水泡,亿万个滚珠,湖面数不清的水泡。湖水沸腾,雾气如白纱,罩在湖面上。对岸的山不见了,心头隐隐有水光闪动。
乘一叶渔舟,单桨轻点,小船离了岸,湖水发出哗的一声响。双桨辚辚,生生犁出一条水沟,船刚过,水又弥合得无缝无隙,复归宁静。
一尾鱼从船边游过,伸手欲捉,却打一个水漂隐入深处。水面越发辽阔,山环着水,水环着船,船环着人。索性停了桨,那山、那水一齐向眼前拥来,一片又一片,心头生出无限欢喜。
月下
盛夏夜,沿着小溪散步,溪水明澈晶莹,渐渐变成亮银色。刚下雨,溪水涨了几寸,目光及处,断枝残叶在一个漩涡里,欲前不得,欲后不能。
月亮转过山嘴,光彩幽淡,如镂寒冰,清冷的月光从云端泻下来。恍惚间,身体似乎呈现出一种透明的状态。四周都是静止的。
溪涧的月光经过岸边竹林千枝万叶的过滤,只剩下一小块一小块银白色的碎片,穿过竹梢贴在小溪里,溪水又将月光反射到空中河堤上。溪中闪烁着散碎的月影。身侧大片的原野,融在晶莹澄澈的月光中。小树、水草、竹林、野花也与月光融成一体,镀了一层银边。
上行百余米,有一石潭,浸在水底的月亮银晃晃射出白光,引人入水中。卷起裤腿,伸脚入水,似有鱼儿或小虾游过,水中月化作无数小碎片散开。
河床凸处有一块青草地,碧绿的叶尖上,点点露珠闪烁着清冷的光芒。暑气消退,阵阵阴凉沁人。人在从竹林里筛下的满地光斑中,全身银光闪烁,明灭聚散。风吹来,竹杪一荡,一片斑驳就在草皮和溪面上稀稀拉拉婆娑相拥。
夜深露重,月色越来越浓,禾苗上飘浮着月光,溪流上跳动着月光,树林里闪烁着月光。溪水声微,似真亦幻。
混沌
夜里下雨,深宵读林语堂《大荒集》,想到“混沌”二字。
世人作文多以线条勾画,如书家,我好用水墨,近禅者。每欲作文,胸中往往混沌一体,渐次行孕有物,龙凤麒麟乎野马尘埃乎,山川河流耶瓜果蔬菜耶,抑或花鸟虫鱼五谷六畜七星八珍。因混沌而入文章,写生写真写心写意,究竟是怎样的山水风物,无从知晓,作文的趣味正在此间。
地气
地是土壤,气是气息气流气脉气场。地气是土壤的气息气流气脉气场,地气是生气。傍晚或者深夜或者清晨,一片白雾贴着田野蔓延氤氲,淡淡的,人说那是地气。
人站在地上才能生活,死了又埋在地下,归于地气。世间生灵的繁衍,生发枯荣都在地上。地气是地中之气。《礼记》说,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
在乡下,鸡鸭猫狗受了伤,将它放在松动的地上,说接接地气就好,第二天,鲜活乱跳。猎人打来的猎物,野性不死,狂喊乱叫,人将它吊起来,接不到地气,须臾便死。患有脚气者,打赤脚,多去地里踩踩,脚气自愈。
天气可以预报,地气预报不了。人类至今不能做地震预测,一場地震涂炭无数,掌控着地气的永远是天意。
人要多接收地气,赐人勃勃生机,赐我辈好文章。
【作者简介】胡竹峰,1984年生,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雪天的书》《竹简精神》《茶书》等作品。曾获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奎虚图书奖、滇池文学奖、林语堂散文奖等。部分作品翻译成日语、英语、俄语、意大利语。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