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卷首语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西文学 热度: 13480
“姥爷开垦土地,也是修理自己。挖煤和当农民是如此不同。他不再有工友,妻子、儿女跟土地、荆棘一样,都是对手,对他的人生都是一种瓦解。”

  这是刘云芳在《大山之子》里对姥爷的判断。

  小说家陈年在《长夜》里这样刻画母亲的形象:“母亲的性格怪僻乖张,讨厌别人打扰她的生活。我小时候家里从来没有亲戚朋友来做客,当然她也很少带着我走亲戚。她一个人坐在小院里看一本叫做《中国青年》的杂志,有时候就是坐在那儿看天上飘来飘去的云。云里面藏着什么?鬼才知道。”

  当我们的散文、我们的小说,日复一日书写着亲人,书写着家庭,书写着伦理,真正的企图是什么?他们观察、甄别,在这不厌其烦的叙述中,试图接近真相,去理解一个人。那些活在痛苦中的人,遭受接二连三的打击,穷困、疾病、失败、耻辱,人生中的一切艰难困苦铸就了他们的沉默,好像认定社交就是一场无聊的表演。他们乖戾、无趣,似与这个时代似乎格格不入,内心的柔软和华美不易察觉地沉淀在日常细节里。

  大量笔墨若是仅仅披挂在他们的困境中,写下的这一切,也不值得人为之动容。也是看到他者的人生被对手瓦解,被书写者泥沙俱下地重建,会想起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贤哲所追求的不是享乐,而是源于痛苦的自由。”

  遗憾的是,在無数书写者的笔下,能看到生活的辛酸,历史洪流中个人的无能为力,甚至是社会的荒谬,与贫穷斗争带来的尊重与庄严,仍然无法重建被书写者的精神生活。我们沉迷于往事,醉心于情感的搜扒剔罗,对他者的想象,是过于单薄吗?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