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提出高校思想道德的教育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影视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各国间文化的频繁交流,影视文化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体,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优秀的影视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艺术知识,它可以让人们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然而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下,在利益的诱惑下,有一大批的低俗影视文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因此在学校德育教育中要充分关注影视文化对大学生在文化观念、审美能力、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使大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影视文化,培养健康、正确的审美情趣,从优秀影视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精神境界。
一、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1.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人格的力量是伟大的。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在影视文化教育过程中,学生往往以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作为人生的标准和社会的化身。影视文化,融会了不同历史、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影视精品,通过一幕幕历史事件,一个个真实故事,昭示着华夏儿女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阐发着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基本道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2.影视文化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集体意识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在价值观逐渐倾向个人主义的今天,大量优秀的影视作品引导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朝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方向发展。比如,主旋律影视片就是通过弘扬民族优良品质,歌颂民族英雄,启迪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感染、默化和教育学生。如《鸦片战争》《长征》,以及《黄河绝恋》等影片,影片中有对爱国主义荣辱观的诠释,还有集体主义的体现及对保家卫国的歌颂,这些都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大学生增强集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作为在校的大学生,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逐渐的与社会现实面的接触也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人文精神进一步缺失。在影视文化传播大众化的引导下,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进一步缺失还是逐渐被唤醒是由大学生自我所接触的影视作品决定的。而教师通过在这方面给予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引导,使大学生逐步摆脱功利主义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使大学生在步入
社会的时候形成一股新兴的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力量,对社会人文精神的重建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消极影响
1、道德、审美观念的改变
由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尚未完全定型,容易受到不良影视文化信息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如一些不良影视作品中颠倒是非、扭曲道德观念,过去被确认的美德今天却遭到了一些人的讽刺。大学生处于这种影视氛围中,变得很惶恐和无所适从,使得他们对本来划分不清的真伪、善恶、美丑、是非、荣辱的界限搞得更加模糊、混乱和颠倒。
2、沉迷于影视文化虚拟世界易导致大学生疏远现实的人际关系
由于一些大学生对现实的不满,遭受到挫折打击,产生消极厌世的情绪。他们选择影视文化世界来逃避现实,而有些影视文化内容完全脱离现实,过于理想或刺激,这些对他们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就有了大学生沉迷于其中,乐此不疲,从而大大减少了参加社会的交往活动,疏远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
3、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及个人主义的膨胀
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世俗功利化的影视文化作品过多,这些作品没有多少崇高的追求,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把个人收入、社会地位、香车美女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使很多大学生相信金钱和权力的威力,迷失在了虚幻的影像之中。大学生中的理想主义受到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忽视。在这些影视作品的影响下,相当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自私自利为人生目的,只管追求自身物质利益和个人成功,而小顾他人利益,甚至不惜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影视文化世界,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侵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以难以想象的影响力作用于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假如我们对此不能加以控制和防范,那将是一个极大的危险。
三、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对策
学校教育应当充分关注影视文化对大学生在文化观念、审美能力、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拓展眼光,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的重要指示,从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眼光,从构建未来国民文化人格角度,审视影视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1、加强马克思主义主导价值观教育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就等于丧失了灵魂,失去了生命力,就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以能在内忧外患之中奋起,实现民族独立,快步走上现代化的轨道,一个根本原因正是在于这个民族以极大的创造性将马克思主义付诸于改变中国现状的历史实践,相继结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之果,为亿万人民群众赖以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内核。所以,今天强调马克思主义主导价值观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消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才能加强自己的价值观的改造,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接班人应有的人生价值观。
2、加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教育
学校中传统的“说教”已经让大学生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并且很难让他们信服我们必须采用新颖的教育手段帮助他们,“影视文化”就是很好的工具。所有被大家公认为有意义有可看价值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在电影中演绎的故事情节引起大家共鸣,打动了大家的心。所以电影中的情感、伦理和传统文化是每一部影片的重心。这就要求影视文化要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把握正确的方向,发挥积极的作用,用高尚健康的影片教育引导大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营造良好的影视文化氛围
营造良好的影视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许多高校利用周末或某个特定的时间播放一些国内外优秀影片,陶冶大学生情操,引导其价值观的健康发展。还开展一系列影评或观后感等评奖活动,这样既可以弥补学生阅读书籍文化时在艺术直观方面的诸多不足,也可以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是非观念和营造良好的影视文化氛围。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光靠外部环境的引导,而是一个长期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过程。高校应该多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建立受广大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来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坚持鲜明的主题,寓教于乐,乐中有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实践证明:通过举办篮球、征文、制作发明创造、大型体育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汇报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生活积极性,在充实和谐的生活中得到锻炼、展现才能,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加强自身责任感,建立良好的社会竞争意识和生活作风,形成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邱 玲,当代影视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电影评介,2008年第21期。
[2]冷士良,孙婷婷,阮 浩,影视文化对高职院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的分析及对策,科技促进发展 ,2008年10月。
[3]李星贵,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时代文学, 2007年第9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