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戏曲自晚清以来,创演现代戏的实验,经历了一百多年,且绝大多数剧种都进行了探索,也产生出了一百多部受到观众欢迎并成了所在剧种骨子戏的剧目,但是,就整体情况而言,成绩不大。表现在编演现代戏的成功率较低,并由此使得许多人对于戏曲或者大多数戏曲剧种能否反映现代生活持怀疑的态度,或失去编演高质量现代戏的信心。然而,就现在观众的审美趋向来看,编演现代戏却是戏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第11届中国艺术节中,共有5部戏曲作品获国家文华大奖,其中竟有4部是现代戏。而在第12届中国艺术节中,获得文化大奖的4部戏曲剧目则全部是现代戏。事实表明,戏曲现代戏不是搞不搞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编演质量的问题。而要使它健康地发展,首先要让戏曲界认识到编演现代戏是历史的趋势,其次要在如何编演好现代戏的艺术理念和方法上进行正确的引导。为此,本刊在此期特设“戏曲现代戏研究”这一栏目,希望对于戏曲界编演现代戏有所启发,对戏曲的振兴起点积极的作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