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幅员2527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中满族人口约占36.2%。因境内七座火山的排布神似北斗七星,加之山川秀美,历史上人才辈出,故有“七星福地”之称。伊通是吉林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其历史源远流长,县名取自伊通河,古称伊敦,又称伊屯,意为宏大、汹涌之河。从远古到明末,都有满人先祖生活在这里。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满族先民孕育出了独特又充满魅力的满族文化,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绽放在白山黑水之间,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满乡儿女,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座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宝库,滋养出伊通大地如今遍地开花的乡村特色群众文化活动。
笔者经过详细调研了解,从伊通满族自治县众多乡村特色群众文化活动中,选择二道镇石场村农民“村晚”作为例子,从发展历程、特色特点、成效意义、经验启示等方面进行探究,力求探索出乡村特色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建设的共性经验和规律,启发全县乃至更广阔的乡村区域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
一、石场村农民“村晚”概述
(一)“村晚”基本情况
石场村位于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南部,二道镇最南端,下辖11个自然屯,常住人口2000多人。2016年至2022年,石场村村民在春节期间举办了6届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民“村晚”。凭借新颖的形式、精彩的节目、浓郁的“年味儿”,石场村农民“村晚”迅速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成为当地群众乃至全县文艺爱好者心心念念的文化“大餐”。在县宣传部及文旅部门的帮助和扶持下,石场村农民“村晚”已被打造成伊通满族自治县一个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二)“村晚”发展历程
石场村农民“村晚”发展至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自发阶段—发展阶段—提升阶段。1.自发阶段:2016年,第一届“村晚”。2016年春节前,石场村庙陀腰子屯(“村晚”举办地)的年轻人和放假在家的大学生为了找回儿时的年味儿和过年时的热闹气氛,也为了给父老乡亲们奉献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便联合村里平时扭秧歌、跳广场舞的舞蹈队,共同筹备起了第一届“村晚”。因时间紧急、缺乏经验、没有场地等因素限制,便在屯东头的空地上,用货车车厢当作舞台,音响就是跳广场舞用的便携音响,装几个家用灯泡照明,经费是年轻人自愿筹集的,就这样,一场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村晚”便拉开了序幕。虽然条件简陋,但是大家热情高涨,还吸引了很多周边村屯的村民来观看。
因为形式新颖、年味儿浓郁,村晚迅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也由此受到县里相关部门的关注。
2.发展阶段:2017年、2018年。由于第一届“村晚”办出了名气、办出了特色,伊通满族自治县文化馆、当地文化站等相关部门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村上也投入资金修建了文化广场,村民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加高涨。2017年,二道镇文化站提供了组合音响,发放了舞蹈服装,工作人员到现场指导排练;2018年,县文化馆提供了拍照及录像设备。这两届村晚的节目形式更加丰富,组织水平有很大提高,传播范围也更加广泛。
3.提升阶段:2019年、2020年、2022年。伊通满族自治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高度重视石场村“村晚”这一乡村自发的、原创的文化活动,为全面激发农村文化活力,培育和扶持农民“村晚”发展壮大,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品牌项目,进一步加大了对石场村“村晚”的支持力度。除提供演出服装、必要道具,搭建了专业的演出舞台,提供更加专业的音响设备和摄影摄像设备,还组织文化馆、艺术团、文化站的专业人员对村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辅导,这三届“村晚”的节目质量、舞台效果都有极大提高。
在提升“村晚”质量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县电视台到现场进行采访、录像并播出,使二道镇石场村农民“村晚”在全县有了较高知名度,特色品牌进一步擦亮。
(三)“村晚”研究意义
以石场村农民“村晚”这个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为例子,可以比较清晰、全面地了解特色活动的发展历程、意义和影响,有助于总结其品牌建设过程中的共性规律和可借鉴的经验,有助于打造更多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有助于提升和扩大全县农村特色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二、石场村农民“村晚”亮点特色
(一)节目形式丰富
由于村民参与热情高,从第一届开始,每年的“村晚”都会上演超过20个节目,包括二人转、小品、快板、诗朗诵、三句半、双簧、歌曲、舞蹈(扇子舞、广场舞、曳步舞、花棍舞、满族舞蹈)等,虽然表演者都是业余演员,但也力求节目形式丰富多样。每年一进腊月,村民们便开始创作节目和组织排练,尽最大努力在“村晚”上呈现最好的状态。(二)乡土气息浓厚
“村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这一点前三届“村晚”表现得最明显,村民自己搭建的舞台、用松枝布置的背景、用玉米和秸秆摆成的装饰等,都带有东北农村浓浓的“土味儿”,也因此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和美感,使石场村成为全镇乃至全县“年味儿”最浓的村。篝火也是“村晚”的一大亮点,因为是在室外露天演出,演员和观众要面对的是近零下30℃的环境,尽管充满热情,也抵不住寒冷侵袭,因此一大堆篝火就成了必须,人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看节目,除了取暖,也表达了对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追求。(三)原创内容精彩
每年“村晚”的语言类节目,基本都是村民自己创作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三句半《都说我们家乡好》《迎新年》《歌唱美好新时代》,快板《夸夸新时代》《复兴路上的农民说说心里话》《办村晚、迎冬奥、谱新篇》,诗朗诵《我爱家乡》等,这些作品紧跟时代步伐,歌颂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展现国家发展新成就和家乡的新变化,表达了农民对党的感恩、对家乡的深情以及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和追求。创作者从农村、农民的视角出发,用大实话抒发内心想法,使得节目语言幽默诙谐接地气,对仗工整,押韵流畅,展现了农村文艺爱好者的高超水平。最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届“村晚”中,总导演郑淑丽(当地农民)创作的小品《相亲》人物塑造丰满立体,矛盾冲突真实可信,剧情转折自然流畅,台词语言精练诙谐,整个作品水准极高,通过三位村民的精彩演绎,成为当年一大亮点节目。第六届“村晚”中,总导演郑淑丽又创作了小品《新编实话实说》,套用经典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模式,进行了与时俱进且接地气的改编。
(四)参与群体广泛
一方面是参演人员上,老、中、青、少、幼五代人同登“村晚”舞台,年龄最小的演员仅4岁,年纪最大的近80岁。在一年又一年的筹备和排演过程中,形成了以舞蹈队为主体、以在校大学生为骨干、以年轻人为主力的演员团体,并创造了以老带新、接续不断的参演人员格局,保证了“村晚”举办的可持续性。此外,“村晚”还吸引了其他村、镇的村民登台表演。另一方面是筹备工作中,有很多不登台表演的村民自发帮忙,清理场地、搭建舞台、布置广场、拉木柴、搭篝火、吹气球、挂彩带、装饰舞台,真正做到了全民参与。三、石场村农民“村晚”成效意义
(一)以点带面,记录农村发展变迁
“村晚”在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农村的发展变化,带有深深的时代印记。从2016年开始,石场村庙陀腰子屯的路从沙石变成混凝土,文化小广场从无到有、地面从红砖变成混凝土,自来水入户,无线信号覆盖,脱贫攻坚的成功,乡村振兴的接力……都被“村晚”用影像记录下来,并在村民原创的节目中展现出来,村民每每回看村晚节目时,都感慨农村发展变化之快、之大。石场村的这些发展变化,也是全镇、全县、全省乃至全国农村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二)移风易俗,改变村民精神面貌
二道镇石场村原是伊通满族自治县的贫困村之一,经济条件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高,农闲时节的活动以打牌为主。“村晚”举办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村晚的组织筹备中来,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大大提高,很多村民热心公共活动、无私付出,很多原来喜欢打牌的村民转而参与“村晚”,村民的精神面貌有极大改观,整体文明素质有很大提升。“村晚”的组织团队提出了“跳广场舞比打牌好”“多一个人跳舞就少一个人打牌”的口号,受此感召的村民越来越多。(三)自娱自乐,展示新农民新形象
一直以来,参与“村晚”的村民始终坚持“自编自导、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原则,大家各尽其能、各展风采,能创作的创作,能表演的表演,能干活的干活,都能在“村晚”中实现价值、获得乐趣。虽然没有专业训练,没有舞台经验,但他们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刻苦排练,也有登上舞台展示自我的自信,或说、或唱、或跳、或演,他们是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新形象的最好展现。(四)凝心聚力,号召村民团结奋进
“村晚”的意义除了在春节期间给群众带来欢乐,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凝民心、聚民力的作用,它让村民团结在一起,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接受文艺作品的感召,接受正能量的引导。那些村民原创的作品中表达出来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不懈奋斗的呼吁,是鼓舞农民群众以更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去的响亮号角。四、相关部门对石场村农民“村晚”的支持
(一)支持原则
在提供支持的同时,伊通文旅局秉承“村民自主、方向引领、指导提升”的12字原则。村民自主即充分尊重村民在节目创作编排、演出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自主性,坚持以农村、农民为“村晚”的主体,充分发挥村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坚持“到位不越位、守位不错位”的服务理念,做好“服务员”,不做“指挥官”,努力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乡土文化人才。
方向引领即在“村晚”节目创作和编排的过程中即进行方向引导,鼓励村民创作表现新时代美好生活、抒发真情实感的作品,并对节目内容进行审核把关,摒除流俗、庸俗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内容,传递正能量。
指导提升即加强演员指导,组织专业文艺工作者,对参演村民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帮助村民积累舞台经验,学习表演技巧,纠正舞蹈动作,从而提高村晚节目质量,提升演出效果。
(二)具体措施
为积极引导农民“村晚”这个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进一步激发农村文化活力,通过农民“村晚”展现基层文化建设成果,展示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新形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伊通满族自治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着力加大投入,为“村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一是必要的设施设备支持,包括专业室外音响、演出舞台、表演服装、摄影摄像设备等,对提升“村晚”质量,增强“村晚”整体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人员培训支持,根据“村晚”参演村民的需求,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帮助村民提高表演水平,增强自信心。三是宣传推广支持,上报县委宣传部、联合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对村晚进行全方面宣传报道,通过多个平台进行宣传,提高了村晚的影响力,在打造特色活动品牌的同时,极大提高了村民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石场村农民“村晚”的研究,总结其规律,我们可以得到在乡村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工作中的一些启示。一是坚持村民主体,激发村民热情。二道镇石场村农民“村晚”,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新颖独特的形式、热烈浓厚的乡土气息,让我们看到了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让我们看到了农民朋友在文化创造方面的无限可能。我们在关注和扶持基层文化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农村群众的主体地位,相信农民的文化活力和创造力,要依托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坚决避免喧宾夺主;努力激发农村文化活力,提高村民参与热情,让更多基层群众参与其中。二是找准角色定位,坚持到位不越位。在建设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时,一定要明确我们的角色,做好特色品牌活动和农民的“服务员”而不是管理员,要坚持服务到位又不能越位,做好方向引导、内容指导等工作,而不是领导工作,坚决避免“瞎指挥”的情况发生。要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对活动的方向进行必要的正向引导,对具体内容进行指导,提升水平。三是发挥基层文化能人、文化带头人的作用。在二道镇石场村农民“村晚”活动中,郑淑丽作为带头人,对历届“村晚”活动做出了巨大贡献,抛开她在村晚舞台上的创作和表演不说,如果没有她的带领,石场村“村晚”不可能举办到第六届,她在团结队伍、组织排练、协调各方、筹备晚会等事情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有了“村晚”如今的局面。因此,必须重视基层文化能人、文化带头人的发掘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能量和作用,以点带面地开展好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活动的建设。四是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针对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活动,要悉心保护火种,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发展壮大,具体而言,就是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增加对基层文化能人、带头人的培训强度,提升他们的业务素养,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表演团体的培训力度,提高村民的艺术水平和表演经验,提高活动质量和效果;加大资金和物力投入,为特色品牌活动开设专项经费,加强舞台、音响、服装等设施设备的投入,提高专业化程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