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资源,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档案资源对其开发利用,就是以新的理念,创新开放利用模式。作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文化馆,在档案的管理与服务上,应打破以往守摊式相对封闭的工作格局,要创新方式方法,运用多种形式,以丰富、翔实、鲜活的资料,为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开放提供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运作,使群众对当地群众文化活动有清楚的了解,从而激发群众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在现阶段社会发展中,肩负着为文化服务的历史使命,怎样挖掘档案资源,创新开放利用模式,是文化馆档案部门需要思考的新问题。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包括文化馆在开展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以及社会文化工作中形成的文字、物质资料,如各种文字材料、图片表格、录音录像以及实物等各种形式的记载,这些对社会具有研究与保存价值的资料和实物,作为档案资源来保存。新时期尤其是在信息传播多样化的当下,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更应发挥其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部门要在这种形势下顺应时代发展,挖掘档案资源,创新档案开放模式。
一、站位新时代,档案工作须创新
公共文化免费开放服务已提出多年,文化馆在免费开放中,面对新时代的要求,组织和辅导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随着文化活动的不断开展,档案资料也在不断增加,必然要求档案的管理和应用不能停滞在“守株待兔”的形态上,要同开展的文化工作和各种活动相适应,创新档案工作的方式方法。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实际上是以文化馆档案室所藏的各类信息为资源,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在一定意义上,档案资源的开放利用是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方向,更是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真正价值。因此,群众文化艺术档案部门应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创新档案工作模式。群众文化艺术档案部门作为开放服务的一个平台,彰显出的服务应是高标准、高质量的。档案利用的频率越高,档案资源发挥的作用就越好,这是检验档案业务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更是档案室赓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另外,为群众提供档案资料的服务,折射出群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对档案的开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开放,必然对文化馆业务部门的工作提出相应的要求。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源于文化馆各部门工作中形成的资料,随着档案利用上的开放,必然促进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和水平的提高。例如,白城市洮北区文化馆举办每年一次的少儿艺术系列大赛,2017年这届大赛的筹备到实施,较往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报名、参赛的评比,到颁发获奖证书,都进入了正规的程序。书画展览、文艺表演、器乐演奏等活动的全过程,各业务部从文字、图片到音像的记载都详细准确,为存档和档案的生成打下了良好基础。再如,洮北区文化馆2019年承办的“白城市洮北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文艺会演”,从各乡镇、机关单位向组委会报送的参演节目单、会演节目的排序,到评委会对节目的评比以及获奖名次的排列,区文化馆把这些资料在会演后及时送到档案室。上述两项活动结束后,通过报来的资料,档案工作人员较清晰地发现筹备工作或活动上需要改进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地把信息反馈给单位领导,使领导心中有数,在后续的工作和活动中做到扬长避短,提高了工作和活动的整体水平。
在档案的开放利用中,档案工作人员会经常接触档案利用者,与利用者有着广泛深入的联系,其实这是档案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扩大档案工作影响力的最佳途径,是对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开放最有效的宣传,必然得到单位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的强力支持。实践已经说明,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者对其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越深,责任心就越强,工作动力就越大,自觉性就越高。通过档案开放这一渠道,实现文化艺术档案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二、储藏丰富翔实的档案资料,为群众文化艺术档案信息的开放创造条件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开放,为档案利用者提供和输出需要的信息资源,实际上是建立在良好的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收集基础之上的。如果资料不详不全、文字材料缺章少页、辨认度低,且检索工具又不完整,那么,查找档案也就非常费力,难以顺利地为利用者提供档案。因此,要想做好提供利用工作,首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拥有丰富翔实的各类型资料,馆内各业务部也要协助档案工作人员,共同做好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和存藏。作为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在档案的开放上要有责任和担当,应认识到资料的藏量是考量档案资源水准高低的重要因素。档案工作人员要主动与本单位内各业务部室保持联系和沟通,努力使档案部门的工作从实体管理转移到开放上来,形成档案工作事后收集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格局。这就是说档案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计划、完成进度,及时介入、跟踪、掌握第一手资料。也可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主题收集、专题管理的方式。如艺术考级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艺术档案,就是要用主题收集,专题管理的方式运作。档案工作人员要尽最大努力完整地把单位工作及各项活动的相关材料收集归档,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可靠。
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应有过硬的业务本领,能够及时将收集到的资料做好分类、装订、编目,建立检索系统,使其成为有高度参考价值的档案。业务部门也应尽可能及时、全面、完整地将每次活动所形成的资料移交给档案室。全面完整的移交,才能保证有高质量的艺术档案。同时,文化艺术档案工作人员要非常熟悉档案室所保存资料的成分、内容、数量、存放的具体位置,也要熟悉和掌握群众文化业务工作以及活动的规律,能及时、迅速、主动地提供给档案需求者。档案工作人员在熟悉和掌握本档案室所藏档案资料的基础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树立坚定的服务思想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以甘为人梯、热心服务的精神,主动提供给利用者所需要的档案信息。总之,熟悉档案室所藏档案资料,是检验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最基本的标准,是做好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最基础的保障,更是开放群众文化艺术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
三、树立创新理念,推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开放利用
档案的开放利用,是档案部门工作人员面临的新课题。所谓“新”,就是以往的档案工作主要着重于档案的保管,档案的使用率不高。当下,随着科技、文化的不断进步,档案的利用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应随时代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形成新的较为实用的档案管理模式。(一)把借阅作为档案开放利用的主要手段
借阅,是档案部门一直以来为利用者提供服务较为常用的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利用率高,应延续下去。从借阅的角度看,档案工作人员对馆务类的文书档案与业务类的艺术档案,应分别组合成综合卷,或是把单一的活动汇编成册。分门别类地建档,能顺利高效地提供给利用者。档案的借阅中,要建立健全的借阅规章制度,办理借阅手续。对档案利用者归还的档案,档案工作人员要认真清点、入柜,更要及时发现档案资料有无污损、涂改、遗失、缺页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妥善处理。(二)举办多种形式的档案展览,发挥档案的宣传教育作用
举办展览是档案开放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是配合某次活动的开展而进行的宣传教育,通常多采用专题化、系统化的展览方式,反映展览的内容。展览本身就在潜移默化地为群众提供档案信息,使群众可以从观看展览的过程中获得自己能利用的较为集中和系统的材料。举办档案展览,能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多的人参观,受众面、服务面广,能起到比较生动、深刻的宣传、教育作用。但是,举办文化艺术档案展览,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又是一项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的工作。我们的文化艺术档案部门在举办展览时应有明确的目标,规划好展出的具体内容;在筹备过程中,要围绕展览的主题确定历史资料与现行文件的收集和整理、开发利用的范围,精心查找和挑选文化艺术档案材料,如文字材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图片。挑选出的材料要进行细致的展出设计,这一步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整个展览的成败。在这个环节,对展出的内容,按前言和各部分的顺序排列。文字与图片的结合,力求图文并茂,达到版面的完美统一,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吸引人们阅读观看。尤其在版面设计上要新颖、大方,图片下方的文字说明要简明易懂。图片与图片间的装饰底色要淡雅,能衬托出画面在整体上的效果。设计完的版面文字和图片要仔细审阅,发现错字、漏字、画面不清等要及时纠正。如果展览在室内,可根据室内的面积大小,采取单线或复线的方式布展,借助现代元素巧妙运用音像、灯光的辅助作用,提升展览的整体效果。如果在户外,要采用图板展出。户外的展出以巡回展览为主,大都在乡镇街道或市场的宽敞之处摆放图板,过往的人们会驻足观看,他们会宣传看到的展览内容,自然地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这就是以最佳的方式来实现档案信息服务与社会信息需求的良性互动。不论何种形式的展览,展览期间都要做好展览资料的保护工作。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展览,还可以利用室外的画廊、橱窗和室内的走廊墙壁,举办分期接续形式的展出,采用印刷、手绘制作的方法展示内容。人们在不经意中观看这种形式的展览,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这种形式的展览时限长,受众面广,宣传的效果好。此外,还可利用档案室保存的资料,围绕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举办展览。通过展览形式的宣传,让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在社会传颂,激励人们学习他们的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还可利用档案室收藏的资料,围绕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举办专题性的展览。如白城市洮北区文化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图片展览,就是以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的英雄史诗,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通过观看展览,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参观的人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三)重视网络在文化艺术档案工作中的突出作用
档案管理部门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网络平台向外界宣传有关群众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培训、辅导等活动的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信息等,扩大群众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让更多的人都能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实践中来。适当利用艺术档案资源,把“死”档案变为“活”档案,切实使艺术档案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从传播的角度讲,网络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我们要宣传的内容向外界传播,它宣传的力度大,影响面广。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作为重要的传播手段,发挥其作用。网络宣传应采取文字加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在文字与音像的结合上,要使受众对传播的内容一目了然,从中提升广大群众对建设文化强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四)因地制宜,促进非遗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根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需要,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录制有关影像资料,充分利用影像档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多次拷贝的优势,面向广大群众,为他们学习、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提供服务。另外,档案工作人员还可以到社区、学校举办培训班,使更多的人可以更直观地接触到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四、结语
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资源的开放和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大量的档案资源还有待群众文化艺术档案部门从业者的不断挖掘、整理、开放与利用,以达到群众文化艺术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目的。档案工作者要因地制宜,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资源的开放工作。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