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创作中,艺术语言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例如色彩、光影、笔触、肌理等,这些语言对艺术的表达至关重要。油画艺术中色彩语言能够表达艺术形象与思想内容,也能充分体现创作者的艺术风格与追求。在油画的发展历史中,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不断变化,各种油画流派都在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叙述”艺术的形象与内涵,而这也是推动油画艺术不断发展的动力。基于此,笔者就从色彩、光影、笔触、肌理等角度来分析油画创作中的艺术语言表达。
一、油画创作中的色彩语言表达
色彩在油画艺术中是一种强有力的语言,对色彩的挖掘和运用是油画艺术创作中的永恒主题。从西方油画艺术发展历史来看,色彩这种语言的表现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例如15世纪威尼斯画派的出现,提香、乔尔乔内等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对色彩的运用进行了大胆的创意,画作中厚薄有致的色彩堆涂,让画面的着色鲜明饱和,从而呈现出了气势宏大、色彩灿烂的油画作品。16世纪至18世纪,画家对色彩的运用更加注重追求直观的视觉体验,强调用色彩呈现出画面的逼真感。进入19世纪,画家对于外光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新的认识,在绘画中强调呈现出与外光下相一致的色彩,而这也为后来印象派以色彩为主导进行创作奠定了基础。进入20世纪,多元艺术观念相互碰撞,推动了不同艺术流派的形成,油画中色彩的运用方式也更加多样,如写实色彩,装饰色彩、表现色彩、象征色彩,等等。这些不同的色彩表现传递出相应的艺术语言,艺术创作的多元发展拓宽了空间。[1]在油画艺术发展中,色彩作为一种语言直观地传递出了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同时也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色彩的语言表达也呈现出多元特点。
第一,真实再现创作对象。油画艺术的特点是以细微、严谨的笔触去再现生活和现实,因此,色彩在运用中更加强调写实性,即根据客观世界的条件色彩进行艺术化处理,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色彩结构,从而强化色彩在写实画面中的表现力。例如在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中,作者运用了浓厚的油彩,在油彩层层堆叠中形成了饱满厚实、粗糙如土墙的肌理效果,这符合旧中国农民经受生活磨难、饱经风霜的形象特征;同时父亲黝黑的脸庞、白色的头巾和土地原色呈现出的金黄相映衬,形成强烈的画面的空间感,同时也让画面色彩十分庄重,表达出作者对父亲形象的写实呈现,抒发对饱经风霜的父亲的崇敬之情。
第二,传递主观情感。在油画创作中,表现性色彩以精神和情感为重要构成,画家通过对客观色彩的重组和再次建构达到表现精神性的实质,使客观符合主观。例如毕加索《亚维农少女》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整个画面的色调是以蓝色背景来映衬的,少女躯体的肉色在蓝色的映衬下呈现出变形怪诞的状态。画面中蓝色和肉色的呈现是对客观世界的表达,但是,色彩与光影的融合,让整个画面造型变得扭曲,作者以此将客观世界以主观的意图呈现出来,展现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让这幅作品自成一个形、色的世界。
第三,利用色彩传递隐喻。在油画艺术中,画家会利用色彩来构建特定的事物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表达出某种隐含的意蕴。
二、油画创作中的光影语言表达
光影在油画艺术中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对于造型的呈现、情感的表达、氛围的营造等具有重要作用。西方油画艺术中,画家对光影的运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例如在中世纪时,画家用笔触表现光线照射形成的明暗关系,使画面形成平面空间感,以增加画面的真实效果,达·芬奇、拉斐尔、丢勒等画家的作品就体现了这种光影运用效果;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7世纪,画家对油画创作中光影语言的认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利用光影进行画面明暗关系的方法却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进入19世纪,印象派的出现让光影语言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达到了顶峰,莫奈、毕沙罗等画家积极用色彩表现光影,探索光色的瞬时变化,让光影的效果得到了彻底释放,丰富了油画创作的艺术语言,推动了油画历史的发展。在现代油画艺术中,光影语言的运用已经比较普遍,而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它在油画创作中的表达也成为艺术研究的重点。第一,光影语言与造型表现。在油画创作中,不同的光影呈现方式形成的不同明暗关系会影响画面的构图、造型。造型中的明暗能够确定形体,也能够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感,因此,在造型设计中,合理运用光影可以呈现出独特的造型,并让整个构图实现平衡。例如法国画家德洛奈的作品《红塔》,画家以立体派的构图,强调绘画的节奏,通过光影的效果突出画面中央耸立的一座雄伟的埃菲尔铁塔,并通过明暗对比呈现周围布满代表树木和云彩的图案以及高楼大厦,这样的处理将塔和它的环境都包括在外部空间之中,形成了一种光影分割画面,凸显了红塔的造型。
第二,光影与色彩表现。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对光影与色彩的关系进行如下阐述:“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亮度产生的。那界定形状的轮廓线,是眼睛区分几个在亮度和色彩方面都不同的区域时推导出来的,组成三度形状的主要因素是光线和阴影,而光线和阴影与色彩和亮度又是同宗。”在油画艺术中运用光影来调整色彩的变化,以及用色彩来突出光影效果,已经成为画家常见的一种技巧。例如在法国画家莫奈的《鲁昂大教堂》系列画作中,如果从侧面欣赏,其黄色和浅玫瑰色在慢慢浸入的巨大蓝色暗影下已经逐渐模糊,在教堂正中的三角楣顶端,阳光和暗影却异常分明,门框处的曲折状珊瑚红,突出了每个空隙,使得整个建筑熠熠生辉……阳光及各种折射光的明灭不定的色彩,使高耸的教堂似乎在清晨的淡蓝色薄雾中逐渐“蒸腾”。这种通过光影与色彩的配合呈现出的朦胧的画面,营造出了清冷、宁静的氛围,同时也为后代光影与色彩的运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角。
第三,光影与画面氛围的营造。油画作为一种艺术,之所以能够让人心驰神往,不仅在于它呈现出的画面信息,更在于它营造的画面气氛。这种氛围能够激发人无尽的想象,让人不断去了解、去探索,并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油画的艺术语言中,光影在画面氛围营造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莫奈的《鲁昂大教堂》系列画作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画家利用光影营造氛围的意图。在画面中,画家不仅用光影的变化描绘了塔楼、中央大门、三角楣、拱形曲线、小连拱廊、尖形拱肋、大门三角楣以及雕刻精细的长廊等细节,更是让这些细节忽明忽暗,时而淹没于明亮的光线下,时而又处于暗影的笼罩之下,有时也因当地天空不断变幻的大气而在色调上发生微妙变化……这些细节呈现的已经不再是大教堂的本身特点,而是光影所构建的氛围,这种氛围也是让这一系列画作成为传世经典的主要原因。[2]
第四,光影与情感表达。优秀的油画作品不仅在画面上呈现出独特的语言,也会在情感层面形成一种指向性。油画艺术在情感层面的指向能够传递画家的情绪和情感,也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在现实生活中,光影的变化对人的情绪、情感会产生一定影响,而画家会捕捉这一细节,用艺术化的语言展现出来。例如在梵高的《夜间咖啡屋》中,墙壁是浓烈的红色,与黄色的地板和灯光、绿色的天花板和台球桌台面形成强烈的反差,四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沿着墙坐在咖啡馆左右两侧,服务员穿着白衣侧身站在灯光下。整个画面以夸张的透视创造艺术氛围。这种氛围是迷茫的,即便是昏黄的灯光也没有展现出温馨,反而有一种迷茫和混乱之感。正是这样的光影设计才能够形成独特的艺术氛围,让画面突破语言的限制传递出情感价值。
三、油画创作中的笔触语言表达
笔触是指画笔在画布上运行后,形成的带有特定质感和表现力的痕迹。在油画创作中,笔触非常关键,它展现了画家的技巧也饱含了画家的情感。从油画创作来看,笔触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其表达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在油画构成中的表达。油画的构成是基于构图而呈现的一种动态的画面组成方式,是一种形式的表现力。笔触是一种动态的,可以灵活调整的艺术语言。通过笔触的变化,画家可以呈现出不同审美效果。例如画作中重复的笔触、交替的笔触、对比强烈的笔触、流动的笔触,等等,可以根据画面的构成而变化,调整色彩和光影,形成和谐的视觉效果。
第二,在油画质感中的表达。质感是材料本身呈现出的特征。在油画创作中,笔触的调整可以细腻地展现绘画对象的本质特征,形成充满质感的画面,提高审美效果。例如油画《父亲》在创作中,作者运用超写实的表现手法,用细腻的笔触强调了绘画对象真实的面貌,呈现出粗糙如土墙面的肌理特征,让整个画面充满粗粝的质感,而这也是当时饱经风霜的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作者用生动的笔触表达了深厚的人性关怀。
第三,在油画节奏中的表达。在油画创作中,笔触带来的节奏感在画面艺术呈现上十分重要。创作者运用不同质地的画笔来描绘不同的物品,利用手腕对笔的笔势与轻重的控制,使落笔的过程充满韵律感和节奏感。例如梵高的《向日葵》以紧凑的笔触,以浓艳的色彩填充画面,展现出大大小小的向日葵绽放的状态,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快节奏的音律,迸发出极强的生命力。
第四,在油画情感中的表达。笔触是一种具有主观性的艺术语言,在油画创作中,画家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用笔触呈现出来,进而与自己、与外界搭建情感的桥梁。因此,油画中的笔触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例如流畅灵动的笔触让人愉悦、生涩枯败的笔触让人心生酸楚,等等。画家在创作中乐于捕捉情感上的变化,并在笔触上进行调整,让画笔成为传达情感的工具,从而赋予作品生动的情感内涵。
四、油画创作中的肌理语言表达
肌理是事物表面纹理存在的一种变化现象,在油画艺术中肌理则是画作表面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给人的一种视觉形态。肌理同色彩、光影、笔触一样,都是油画创作的艺术语言,在表达艺术内涵、传递画家主观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油画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创作技法层出不穷,这也让肌理的语言内容不断丰富,为欣赏者带来了多元化的视觉体验,同时也承载了更多的艺术价值。第一,平面化构图中的肌理语言。画家的结构设计重点放在了肌理的呈现,放弃了对空间层次的探究,这样展现出的平面化构图让肌理效果更加突出,也形成了独特的视觉冲击。例如画家朱进利用自制的五色土与颜料混合进行创作,在他的作品中并未对事物或者空间进行深入刻画,而是通过单纯、平面化的构图将厚重的肌理效果凸显出来,其中《时光》系列作品就展现出这样的特点。作者通过对平面形态下肌理语言的探索,表达了对艺术的个性化追求。
第二,立体化构图中的肌理语言。画家在构图中会采用写实的手法反映客观世界,并通过颜料的堆积、空间的构建形成一种可以触摸的肌理表达,并用极致的细节将作品呈现出来。例如罗中立在《父亲》的创作中借鉴了照相写实主义的手法,画中的父亲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他枯黑的脸布满了皱纹,加上干裂的嘴唇,况且破伤的双手捧着一个旧瓷碗,这些细节呈现出细腻的肌理,传达出极致的真实感,因而也表达出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感。
第三,主观情感表达中的肌理语言。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抒发画家情怀最为直观的一种表现方式。古今中外的所有油画作品中,无一例外是作者主观情感的产物。在油画创作中,画家的情感变化会影响落笔的轻重缓急,颜料的干湿厚薄,线条的粗细长短、转折起伏,等等,而这就构成了肌理语言,也展现出了其情感内涵。例如吴冠中的油画作品中融合了传统书法艺术,营造了一种厚重、洒脱的肌理效果,表达画家面对自然时的情感变化,展现出内心对自由的追求。这种基于自然、意境形成的情感变化能够灵活运用肌理语言,并为欣赏者传递一种独特、优美的视觉体验。
五、结语
总之,在油画创作中艺术语言是丰富多样的,不同艺术语言的表现方式可以传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油画的发展中,只有不断挖掘艺术语言的价值,创新表达形式,才能呈现出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艺术作品,推动油画艺术创作的发展。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