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时代我国美术馆公共服务的工作开展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上) 热度: 15209
◎吴浩然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美术馆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美术馆(包括收藏造型艺术藏品的艺术博物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和促进我国美术事业发展,提升国民审美素养,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美术馆公共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美术馆是一座拥有收藏精品、面向大众进行审美教育、组织学术研究的造型美术博物馆。美术馆是面向大众的“美学课堂”,要做好游客工作,积极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艺术讲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美术馆“以物为本”,重视藏品征集和藏品研究,忽视或轻视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职能不断凸显。美术馆的典藏、学术研究、展览展示等活动,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公共文化奉献给社会公众,并且最理想的是,能使社会公众因这些活动呈现而影响到各自的身心发展。这些公共文化活动的“实践果实”,最终要靠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这只“盛放果实的篮子”奉献给社会公众。因此,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将是新时代美术馆工作的重点。

二、现阶段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一)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新时期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馆内藏品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调查与统计,导致公众的艺术需求在馆内得不到回应。对“基层群众”的关注度不够,美术不能真正做到普及大众。

(二)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对外宣传方式创新不足

在我国长期以来的社会生活中,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或社会美术学习的大多数公众,对美术的认知可能仅仅停留在中小学时期学习美术课的程度,因此公众对美术的淡漠也导致对美术馆的关注度不够。

  当前美术馆的对外宣传方式大多数停留在官网宣传、讲座宣传、公教活动等。现今网络科技多元化,而过于传统的宣传方式却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为吸引更多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美术馆的对外宣传方式也应有所创新,从而让公众知道,艺术无边界,美术馆并未被“神圣”“庄严”等词禁锢。

(三)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设的活动趋于雷同

美术馆教育是一门有创造性的艺术。美术馆工作人员通过在美术馆里展览的艺术品来进行宣教服务,让这些艺术品在宣教服务过程中体现最大的美育价值,是这些艺术品赋予美术馆工作人员的责任,也是古今各种艺术品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现代美术创作的种类,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连环画、年画、漫画、宣传画、水彩画、水粉画、雕塑、书法、篆刻、剪纸、皮影等方向。有些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尤其是档期展览的配套活动,仅仅是简单的画种体验,缺乏活动策划的创新精神。

(四)展览说明和讲解对公共美术实践的意义体现不全面

当前我国美术馆的展览说明和导赏讲解依然没有从“美术馆导向”解放到“观众导向”。展览说明和导赏讲解的工作主要是根据专家学者的学术见解(或相关部门提供的讲解资料),来诠释博物馆展览或藏品的内容及含义,导览方式多是讲授式传输美术馆、美术作品的专业知识,观众则带着吸收采纳的心态努力消化学习。

  “美术馆导向”更多的是由专业人士讲解,过于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专业名词让公众觉得无聊、不求甚解,降低了对美术作品的兴趣,产生对美术馆的敬畏心理,故“美术馆导向”不适于公众讲解。而“观众导向”更能让公众体会艺术的美,引导公众去感受,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既能让公众产生兴趣又能有所收获,“观众导向”更适合公众。

三、提升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对策

(一)提升专业知识含量,扩大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范围

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要与现阶段社会公众对美术馆的需求相匹配。要了解公众的需求,多做调查问卷,量体裁衣,提供菜单式服务。多考虑基层群众对美术文化的需求,主动送上门去,多在节假日开展走进公众生活的有关活动,须知“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要以美术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滋养他人心田。

(二)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美术馆公共文化多元化发展

在新时代宣传媒体极其繁荣的今天,美术馆一定要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事物介绍美术馆、展览和藏品。千万不可被“美术馆是阳春白雪”“姜太公钓鱼——愿者自来”这些缺乏公共文化服务意识的落后思想禁锢。不可故步自封,要多走出去,多和大众文化相结合,不要排斥美术馆宣传与大众娱乐(如抖音、快手等平台)有机结合的尝试。

(三)满足不同需求,提升公众对美术馆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通常来说,美术馆是通过展览直观地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它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艺术家,而应是所有人。美术馆应着重举办公众能看懂且喜欢看的接地气的展览,主要是引导和促进公众从文化发展的成果中受益,让那些没有学过美术的公众最大限度地关注和了解美术馆,闲暇时可以到美术馆看展览、陶冶情操,参与美术馆举办的各项公益活动,提高自身艺术素养。

(四)创新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众艺术审美

面向大众的展览讲解,台词要少说这件美术作品的优点,而是要多给普通公众普及美术作品的一些欣赏方法。

  有些美术体验活动不可过度强调技法规则的条条框框,要让参与的公众能够运用最具普遍规律的相关实践能力,创作有关体验的美术作品,让公众感受艺术的魅力,在审美体验的同时,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多角度思考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对美术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四、新时代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有效发展路径

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根本在于其公共性和公益性,重在社会公众的参与,以及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福利。具体而言,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考虑到不同受众人群的需求和美术馆自身的特色定位。

(一)明确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策划主题

美术馆开展的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主要依照围绕所在美术馆的档期展览、馆藏特色、常规美术项目、大美术范畴、执行相关部门等的综合活动等方面策划主题。

  明确策划主题有利于策划好相关活动,配合档期展览的活动,应提前与展览策划团队沟通方案,将各项公共教育方向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在展览的档期内进行,做好配合工作;本馆馆藏特色的活动,则可作为常规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介绍本馆藏品,有利于对外交流。常规美术项目的活动则需要注意开展活动的受众人群,要综合考虑各个层次的公众参与的可行性,以及根据活动的技艺难度来确定活动主讲人员的学术层次和公众参与时长。大美术范畴的活动则可作为美术馆活动的延伸,也可以和相关专业单位团体合作,需要根据每一类型的策划主题,在人员、时间、场所等方面综合考虑。

(二)完善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形式

各类展览导赏、学术讲座、美术项目体验活动、参观美术馆日常运营活动、参观美术家的艺术创作或与之进行对话等,都是美术馆各类方向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主要的开展形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类博物馆和美术馆,比较重视自身的宣传教化作用。传统的服务方式主要以说教式、灌输式、解释式为主,最常见的就是讲解员背台词。在这种情形下公众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宣传和教化。近年来,美术馆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强调提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鼓励群众的主动参与。因此,除了单向性的讲解导赏之外,多多开展美术项目体验、参观艺术创作流程等其他具有互动交流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将大力带动广大群众提高对美术馆的关注度与参观积极性。

(三)关注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受众与阵地

美术馆各类公共教育方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根本在于其公共性和公益性。重在广大公众的参与,重在为公众提供文化福利。具体而言,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考虑到不同受众人群的需求和美术馆自身的特色定位。将美术馆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与学校、社区等结合,符合美术馆发展的潮流。事实上,这既是美术馆履行工作使命的需要,也是完善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考虑开展适合不同层次群众的项目。按照不同的归类方式,可以将公众归为以下几类受众:

  1.以不同年龄段来分,面向学龄前幼儿、中小学生、在校大学生、青年人士、中年人士、老年人士等。

  2.以对美术的认知情况来分,面向美术“零认知”人群、美术爱好者、社会美术教师及美术教育从业者、美术作者、美术家等。

  3.以不同社会身份来分,面向学生、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特殊人群(行动不便人士、残障人士等)。

  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需要考虑开展活动的场所阵地。按照不同的归类方式,可以将场所阵地归为以下几类:

  1.所在美术馆。结合策划的不同项目,所在美术馆的展厅、活动室、公共区域等,都可成为开展公共服务工作的场地。

  2.其他美术文化场所。部分具有代表性艺术门类的艺术家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民间美术艺人工作室、本地内外的其他文博科技场所、美术考古古迹遗址、美术游学夏(冬)令营等。

  3.美术界、美术馆界外阵地。各级学校、工厂、社区、企业、社会福利院等单位。

  近年来,社会公众对精神文化的诉求日渐高涨,这对美术馆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对观众的兴趣爱好、文化背景、群体构成、期望需求等进行调研,结合调研成果,设计适应不同受众和阵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使之有序开展。在贯彻美术馆社会教育使命的同时,美术馆更要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空间,让更多的公众走进美术馆来,以及更多美术馆人走到公众之中去。

(四)统筹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执行团队和综合助力

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执行团队是一个综合的团队,除了传统的现场导览服务以外,在展览活动策划、宣传以及推广等方面,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因此对团队的综合专业知识水准要求较高。

  除所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公共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所在美术馆专业创作人员等)之外,现阶段可以向美术馆志愿者和社会美术教师及美术从业者、美术家等人士寻求专业支持。

  美术馆志愿者群体是一个极丰富庞大的人才库,他们可以为美术馆公共服务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来自各个年龄层次、学习工作经历和知识结构的志愿者,将提供不同活动的志愿服务支持。如青年大学生群体,人员众多、朝气蓬勃,在很多大型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中小学教师群体或美术工作者,可以为有关美术实践操作性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各行业在职或退休志愿者还能提供美术范畴之外的相关专业技术支持等。邀请他们参与到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可以充分体现他们的价值、并且助力相关事务,使有关活动健康高效地开展。

  同时,也可聘请社会美术教师及美术从业者、美术家等有关人士,对美术馆各类的公共文化服务给予专业学术支持,听取行业人士建议与意见,可以节省工作人员摸索探究的时间,使有关工作顺利进行。美术馆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也是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综合助力之一。如有关活动的经费保障、策展、宣传、设计团队,研究开发适合各类不同层次公众的观展宣传说明材料(包括有关图录画册、解说牌、导赏讲解设备等)。美术馆是实施各类公共文化活动的最佳场所,各方面的综合助力,使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有效开展,可以让美术馆在提升公众生活品质、助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我们要充分意识到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努力探索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利用好本馆的馆藏资源优势,准确定位,高效开发利用,在新时代发挥好服务社会公众、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重要任务。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