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声乐演唱中的节奏律动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上) 热度: 15506
◎徐亚琳

一、引言

声乐节奏作为音乐形式的载体,是音乐节奏和语言节奏的有机结合。就音乐领域中的声乐演唱来讲,对节奏的把握和对声音特性的认识,对于一首作品的完整呈现极为重要。声乐演唱将声音结合舞台艺术或制成影音作品供人欣赏,无形中形成“二度创作”。根据演唱者的声音特色、情感领悟、韵味内涵等的不同,不同的演唱者即使表演同一首声乐作品,也会形成不同的演唱风格,所以节奏的把握和声音“特性”的认识在音乐作品中尤显重要。节奏是声乐演唱的主干部分,是音乐的动力和灵魂,更是实现和谐的声乐演唱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节奏,音乐旋律的进行就会变得混乱无序。

二、节奏律动在声乐演唱中的融合意义

(一)实现声乐作品创作的节奏律动目标

音乐根据节奏、情感与声音的长短、力度交替变化,既反映了特定语言节奏的自然特征,又反映了节奏的特点,以独特的美感增强旋律美的艺术表现力。

  基于此,在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节奏律动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更是进一步扩充展现其音律、乐感的关键一环。因此,节奏律动的融合十分重要,这对声乐作品演唱的最终表现力有直接影响。

(二)突出声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声乐艺术是通过声带发出的声音所形成的音调与语言结合的艺术,同时,声乐艺术是人声音调在音乐中发展的直接领域,属直觉艺术。与器乐艺术相比较,声乐艺术具有明显的可塑造性,由此突出声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声乐作品通过语言描绘,可以更具体、更直接、更形象地表达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例如,歌剧作品要求演唱者能够抓住其中人物性格特征、思想情感。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演唱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再加上深入了解歌剧创作背景及作者想表达的内涵,仔细揣摩作品的情感,从而完美地塑造歌剧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使其能够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节奏律动在声乐作品演唱中的表达呈现

(一)以节奏律动呈现声乐演唱内容

声乐是声音元素的组合,其创作的目的是体现其组合之美,即整体的和谐之美。节奏在声乐中的表现具有规律性和周期性,就像脉搏的跳动和季节的变化,因此声乐中的节奏通常意味着一种顺序性、规律性。这种特性在具体的音乐创作和演唱中,则有着不同的、特殊的表现。

  节奏在声乐演唱中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声音强、弱的区分,即重音和弱音。两者的组合和交替,构成了歌曲节奏的推进和变化,并进而衍生出一种和谐的韵律之美。这其中,重音更强调体现节奏的卡顿与变化,而轻音则着重表现节奏的律动性。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处理过程中,演唱者要注意重音的处理,应精准地将其落在应当着重演唱的字上,以突出歌曲的节奏感;而在轻音的处理上,则要注意声音的强度,太强则不能突出重音,太弱则破坏声乐演唱的律动性,这其中具体强度的把握,需要演唱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演唱水平。总之,要实现声乐演唱过程中对作品的生动演绎,就要具有对节奏合理把握的能力,以深入体现声乐作品的情感,并将其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这是完整呈现声乐作品艺术风貌、提升声乐作品演唱感染力的基础。

(二)以节奏律动增强情感表达

声乐作品的节奏随着声音的长短、强弱、快慢而交替变化,这其中同时体现了语言多类型的节奏特征和句式的节拍特征。声乐作品的内核大多是源于情感的表达,音乐技巧、节奏运用,都是为了在演唱中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进而形成强大的艺术张力。因此,在声乐作品中,情感是维系和提升节奏律动变化的源动力。

  基于此,一方面,声乐表演者在进行歌唱表演之前,对自己所要表演的作品应当具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不仅要学习相关的演唱技巧,更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词曲创作者的创作历程,以及其创作动机、艺术表达等展开深入探究,这样才能在精神层面贴近作品所蕴藏的情感内核;另一方面,声乐表演者要将自己对作品情感内核的感悟和理解,融入声乐表演当中,使其能够带动观众情绪,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同时,演唱者必须具有丰厚的艺术积累,在平时广泛学习多样化的声乐作品,并吸取和借鉴其中的表演风格,了解不同作品中节奏律动的变化,为声乐表演中情感的表达打下牢固的艺术根基。

  在进行声乐演唱的实践过程中,不同节奏特点的声乐曲目,需要结合不同的节奏技巧,最终表现出的情感效果也有所不同。比如,在歌唱《梁祝新歌》的声乐演唱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凸显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效果,在节奏律动的运用方面,演唱者就要根据作品内容的推进和其中情感的变化,改变相应的节奏。

  《梁祝新歌》在词曲内容上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花开花落”“百年千年”“日出日落”三个节点缓缓推进,歌词中充斥着哀婉与无奈,节奏缓慢,声音低沉,正与这一段歌曲的情感表达相应和。这一部分节奏的推进,最终在“只要尘世大爱如歌”这一句的高亢歌声中达到极限,在缓慢的节奏中,轻音转向重音并不断拉长,把作品中主人公无可奈何、力不从心的悲哀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缓慢的节奏达到极限后,在“问花问月问流水,情在爱在人何在”的疑问中迅速推进,节奏变得快速且紧密,气势也随之不断高涨,仿佛使观众感受到主人公在历经苦楚、怀揣哀怨后,仍然心有不甘,不断发出急促的质问,试图积蓄力量,打破宿命纠葛,是整部作品中情感表达最为激烈的一段。而这一部分又在“只要尘世大爱如歌”的高亢循环中结束,一方面与第一部分的结尾形成前后映照,也承前启后,带动了歌曲最后一部分的延展,另一方面在之前快节奏的带动下,重音更具力量,并且在重复两次之后,更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作品的最高潮。第三部分在歌词上是第一部分的完全重复,是对第一部分的呼应。在经历了第二部分的紧密节奏后,第三部分的词曲再度回归到第一部分缓慢低沉的节奏,巨大的反差将作品的悲情堆积向另一个更高的层次。同样缓慢、低沉的节奏,凝聚了希望破灭之后更加悲哀、更加无奈的情感,体现了声乐作品中,节奏律动与情感表达相结合运用的极致。

  通过对《梁祝新歌》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声乐作品中,节奏律动是充分实现情感表达的重要渠道,而情感表达则对节奏律动的推进具有驱动作用。如果说,声乐实现了情感的传递,那么节奏则增强了情感效应的发挥。因此在声乐表演中,运用节奏律动推进作品情感的表达,极大地影响了声乐表演的水平,声乐表演者应当对此有所认识,并不断向着以声音带动情感的方向努力。

(三)以节奏律动推进艺术联想

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想象和艺术联想,能够将演唱者自身对作品的艺术解读,和以此衍生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并通过对节奏的把握和掌控,以及充沛的气息和一定的演唱技巧,使听众在欣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提升音乐体验。尤其对一些经典作品的演唱,仅仅依靠演唱技巧,只能局限于声乐作品的表面,难以使听众完整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因此这不仅对演唱者的演唱功底和演唱水平提出了要求,也对其职业生涯中的艺术积累提出了考验。

  在具体的声乐表演中,艺术联想的直接传递,首先依赖于声乐语言的表现力。声乐表演并不是单纯的音乐表演,而是音乐和语言的一种联动与结合,并形成了节奏律动。因此,声乐语言的表现和节奏律动的展开无法割裂,构成了艺术联想表现于声乐表演的基础。演唱者在理解了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将作品的艺术表达和自身的艺术联想相结合传递给观众时,就需要转化具体的声乐语言。而要使观众能够理解演唱者的艺术联想,并产生情感共鸣,就要求声乐语言的清晰和语调的变化,以正确地传递演唱者的表达意图。比如在歌曲《梁祝新歌》中,表演者面对甜美旋律律动情感的回忆,就要发挥艺术联想,用比较轻柔、朦胧的音色和偏小的音量演唱,经过变调后,为了音乐旋律轻柔,饱含思想感情,音量就要稍微大一点,音色也要圆润。而歌曲的第二部分用了大量的三连音,制造紧张氛围。所以在这个段落的声乐表演过程中,要用比较饱满有力的音色来表达思想感情。在歌曲《梁祝新歌》的艺术联想与节奏律动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声乐语调的自然转变,使得歌曲在表现的过程中,提升了节奏律动与情感艺术表现的效果。而在声乐表现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演唱者的艺术联想能力,强化声乐语言的表现力,最终提升声乐表演艺术效果,就必须注意对歌曲中节奏律动与休止的有效处理。以山西民歌《杏花红桃花白》为例,在演唱歌曲的经典词句“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时,就要准确地把握歌词与节奏,区分并处理好声音的强弱。将演唱的重音放在“桃”“红”“杏”“白”上,强调演唱者的表达重点,强化歌词的意境感,进而达到传递演唱者的艺术联想和情感表达,以艺术表现力感染观众的目的。由此可见,在节奏律动中有效应用情感节拍休止技巧,利用节奏律动引导艺术联想在情感表现层面的发挥,对声乐作品引导听众情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声乐表演在整体内容的表达上有着非常有效的推动作用。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认识到,声乐表演以巧妙的节奏律动美化了声乐语言,增强了歌曲的韵味。而要通过表演者的艺术联想,进一步发挥作品的艺术魅力,既要在语言上达到依词行腔、字正腔圆,也要在节奏上掌握语言的渐进、停顿和突出,进而增强声乐表演的效果和情感渲染力。

(四)以节奏律动引导肢体动作的伸展

声乐结合了音乐与语言的特点,也被称为歌唱艺术,但声乐表演不仅包含歌唱艺术,也包含肢体动作的表演,因此其中的节奏律动不局限于听觉审美的层面,同时也是一种视觉审美艺术。在动作层面,身体作为主要表现工具,在节奏律动的引导下,通过肢体动作的伸展和人体造型的变化,形成静态和动态画面的流动组合,这也构成了声乐表演中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肢体的节奏律动表达遵循人体的运动规律,是身体语言表达的基础。其根据思想情感和声乐节奏,在潜意识的引导下进行身体的重复运动,从而形成规律的运动模式。

  肢体动作作为身体语言,在声乐语言之外,构成了对声乐作品情感和艺术表达的另一种表现模式。我们要认识到,声乐表演不同于舞蹈表演,肢体动作是为了配合和加强声乐演唱的效果,声乐表演者也不可能像舞蹈表演者那样,进行大幅度的动作伸展。在声乐表演中,肢体动作的变化更强调简单和精准。在歌曲氛围铺垫到位,艺术联想和情感表达传递的过程中,通过一个深情的眼神、一个巧妙的手势,恰到好处地向观众展现,从而达到辅助和强化声乐演唱,强化作品艺术氛围的效果。同时,肢体动作也是表演者个人风格组成的一部分。在进行肢体语言表达时,演唱者要做到面部表情、身体仪态和肢体动作三位一体,要配合节奏律动的推进和变化,适时地表现眼神、手势以及动作。这一过程不仅考验演唱者对作品节奏律动的掌握程度,也考验演唱者在肢体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要求其在日常生活中丰富自身的肢体语言积累,并运用到声乐表演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把握节奏律动是声乐作品表现力提升的基础。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节奏律动的掌握至关重要。因此,在声乐表演中,我们要深入学习作品的节奏律动规律,以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声乐作品的节奏,在理解声乐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最终完美地诠释声乐作品的内在情感表达。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