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西花鼓戏的发展进程概述
花鼓戏根植于湖湘文化的土壤之中,浸染着这方土壤里的优秀传统思想和积极向上的人文情怀,充满着浓郁的湖南地方色彩,并深受大众喜爱。早在清初,湖南地区就出现了多种民间歌舞的表演形式,如“地花鼓”“车马灯”等,这些艺术形式在原有的“闹花灯”“唱采茶”等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融合了传统的民间音乐元素逐步形成自身的艺术特点而发展起来,如在湘西的邵阳地区,就出现了一种新的民间歌舞“花灯舞”,人们在歌舞表演中逐步融入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从而发展成为“地花鼓”,又因为在表演中会由一个旦角和一个丑角分别饰演人物角色,故又称为“对子花鼓”和“两小戏”,此演出形式虽然十分简单,但显现出戏曲的雏形已经开始萌发,同时在邵阳的地方志中也曾对该地区花鼓的发展情况做了相关的文献记载。
湘西地区的花鼓戏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当地丰富的民间音乐、山歌、小调等元素,展示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的是农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质朴的情感。随着国家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湘西地区花鼓戏的发展指引了前行的方向,湘西花鼓戏也积极推进改革创新的步伐,在发展中既有对传统花鼓戏优秀音乐特点的继承,也有对新元素、新时代、新风格的融入,并不断在创作形式上追寻创新,音乐上也借鉴了其他的戏曲形式,并在发展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也使得湘西花鼓戏的艺术魅力独具,本文对这一艺术形式的研究也可释放出更多面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湘西花鼓戏的音乐特征
(一)丰富的唱腔类型
唱腔是剧种中最具标志性的要素之一,分析湘西花鼓戏的唱腔对研究这一地区花鼓戏的艺术特点有着先行意义。从不同的音乐风格以及表现形式入手,可以将湘西地区的花鼓戏唱腔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小调
在湖南地区,人们习惯将民间小调与丝竹小调并称为小调,但实则这两种音乐存在根本性的差别。地方民间小调作为花鼓戏最原始的音乐素材,其特点是自然朴素、节奏明朗;丝竹小调多为江南地区引进,其风格婉转柔美,节奏流畅,其中丝弦小调曲目较多,如“西宫调”“叠断桥”等,这些曲调虽然随着湖南本地乡音的影响有所同化,但其主体特征仍未改变。小调曲目数量繁多,旋律優美婉约,但因其戏剧化效果不够明显,故在湘西地区的花鼓戏中,只有少量小调使用于个别戏目当中。
2.牌子
牌子也是湘西花鼓戏中的重要类型,主要有“锣鼓牌子”和“走场牌子”,早期为民歌的组合,“锣鼓牌子”采用锣鼓与唢呐作为伴奏乐器,故获此名,火热、欢腾、热烈为其唱腔特点,“锣鼓牌子”也是湘西地区邵阳东路花鼓“二小戏”时期的主要唱腔曲牌;“走场牌子”又称“走场调子”,主要源自当地的民间小调,之前加有过门,在唱腔句的末尾处会采用一些固定的音调或衬词。
3.川调
这一唱腔主要受四川梁平调的影响,形式由过门和唱腔乐句构成,其声腔结构形式借鉴了川调的主要形式,即在相同的曲调内填入多段词反复演唱,其调式色彩丰富多样,带有浓郁的山歌风味,主奏乐器为大筒。川调是湖南花鼓戏中最具影响力的声腔类型,由于它的曲牌戏剧化程度高于其他类声腔,固然在众多经典的花鼓戏剧目都以川调作为主要唱腔。
4.伴奏乐曲
这一类型的伴奏曲牌较为丰富,根据演奏乐器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用丝弦乐器演奏的丝弦曲牌类,以及用唢呐吹奏的唢呐牌子类。
(二)鲜明的音乐结构
湘西花鼓戏的艺术风格除了体现在唱腔这一重要因素之外,音乐结构也具有鲜明的特点。湘西花鼓戏在发展之初,多采用“对子戏”的形式,唱腔也多源于民间小调。到了发展后期,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的鲜明特征,开始加入简短的故事情节,沿用民歌连缀的音乐形式,体现出轻巧活跃的艺术风格。如戏目《扯萝卜菜》是根据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创编而成,音乐除了极具特色的“和沙调”和“十月采茶”外,其他曲调并不固定,根据不同表演者的演绎而进行细微的调整,结构上依然延续了民歌连缀形式。
在湘西花鼓戏中还会出现专业曲调的使用,这些曲调在部分剧目中就有体现,如《五更劝夫》又称为“劝夫调”。这一具有明显固有特征的曲调对音乐的展开和扩充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使整部作品用单一的曲调能体现戏曲的韵味,艺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和总结,一方面在结构上灵活多变,另一方面在节奏上使用变奏手法。此外,加用衬词衬腔也起到了丰富音乐的效果。湘西花鼓戏灵活的结构运用,使其发挥出自身最为优越的空间创作特点和表现手段。
三、湘西花鼓戏创作特点
(一)广泛的题材来源
湘西花鼓戏的题材来源途径广泛,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素材,多以反映民众现实生活的题材为主,通过鲜活的人物和故事来营造角色之间的微妙关联。有对劳作和生活小故事的直接描写,也有以劳动场景为故事背景深入表现各个角色的特点,主旨是通过对进步青年男女的努力彰显出劳动大众勇于追求自由、收获幸福的积极进取精神。此外,还有一些通过戏剧化的手法展开冲突性创作的作品。
(二)生动的音乐灵感
花鼓戏是具有综合性表演艺术的民间传统戏曲形式,注重更能动地结合民间音乐元素来丰富其自身表现力。湘西地区拥有丰富的艺术种类,给花鼓戏的创作灵感提供了优良环境,尤其是民间歌舞的形成与发展,其中的曲调、唱词以及歌舞元素对湘西花鼓戏的唱腔、唱段以及故事情节的丰富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蕴涵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的传统民间故事凸显出劳动人民开拓进取的智慧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卓越精神,这些传统故事被创作为戏曲形式并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在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留存。湘西地区的花鼓戏中体现出一大批与该地区优秀文化相关联的民间故事,这些作品虽然在内涵底蕴与深刻性表达上还有待于提升,但其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和促进这一时期文明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剧本创作的文学性特点
湘西地区花鼓戏的剧本创作,重视整体的清晰构造和情节的环环相扣,剧本创作自成一体且首尾呼应,具有严谨的文学创作手法和自然过渡的创作特征。剧本的创作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经典表现方法,重在对主题的衬托和突出,对结构的精密策划,对剧情起伏跌宕的巧妙设计,使得情节发展井然有序,角色刻画生动深刻,观众感知互动效果显著,从而营造出强烈的戏剧性效应。湘西花鼓戏中,地方语言的运用独具特色,将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语言摄入剧本的人物对白,雅俗共赏的语境为整个剧本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再现了地方风土人情和地域语言的魅力,更获得了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互动。
文学层面的特点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鲜明塑造,也是衡量花鼓戏剧本文学性的重要标志,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带动角色寻找戏剧行动,产生活跃的创作思维,多方位地体现角色的性格。如邵阳花鼓戏《磨豆腐》,其内容就是夫妻二人在豆腐坊劳作时的演唱,抒发了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剧本通过文学创作手法,对这一普通的劳作生活加以细腻的表演刻画,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体现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以达到作品亲民、爱民的效果。
四、湘西花鼓戏的艺术风格体现
(一)善用喜剧的表现形式
喜剧是戏曲作品特有的一种表现形态,通过喜剧的方式实现戏曲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以及社会问题,可以从另一个层面达到警世、喻世的艺术效果。喜剧性在湘西花鼓戏的创作中最为突出,由于湖南花鼓戏带有质朴、欢快的喜剧色彩,曾有学者评价其风格为“田园牧歌式”,湘西花鼓戏以此为基础并在发展中进一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首先,作品塑造的喜剧人物多以积极正面的形象为主,人物形象中蕴含着美学价值,这些角色身上也隐喻着深刻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些剧目表面也存在一些带有讥讽与嘲笑意味的色彩,但仍属于喜剧的范畴,如花鼓戏《打铁》中就对铁匠毛金国狂妄自大的形象进行了讽刺。其次,在喜剧题材的体现上,会更倾向于从劳动人民的审美视角、思想逻辑去塑造人物。湘西花鼓戏很多作品都源自传统的民间小故事,但不管如何取材,表演者都从劳动人民的角度出发去设计人物,按照劳动人民的情感意识去塑造形象,这也为湘西花鼓戏得以广泛流传提供了外围环境。此外,从喜剧表达的视角来看,湘西花鼓戏体现了戏曲中轻情节、重机趣特点,属于一种融入现实基础与浓厚生活气息的艺术形态。创作中运用幽默捧腹的言语,刻画深入人心的喜剧性格人物,配以夸张的创作手法,打造出鲜明的喜剧人物形象。
(二)“俗”的独特表达
花鼓戏的“根”深扎在农村,而农民又是花鼓戏最忠实、广泛的观众。湘西花鼓戏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研究湘西花鼓戏的艺术风格,其要点在于“俗”的表达。这一“俗”性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呼喊、对辛勤劳作和生活领域的诠释,而湘西地区的花鼓戏便将这种“俗”融入了异彩纷呈的艺术气质,在作品的题材、语言运用、音乐色彩、伴奏风格等方面将其包裹并加工细作。
首先是乡土题材的广泛创作,湘西花鼓戏源于“地花鼓”这一艺术形式,从创作之初就赋予其鲜明的乡土气息。这些故事情节或发生在自家作坊,或在农家小院儿,遍地都是取材之处,但这看似简单的小场所、小故事却更加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就是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的深刻体现。即使在一些表现英雄豪杰、才子佳人等题材的作品时,也同样处处营造出乡土气氛,如剧目《蔡坤山耕田》,剧情中有皇帝这一角色的出现,对于皇帝的出场并非设计在富丽堂皇的宫殿,而是在体察民情的山间田野,将故事背景放在农村,体现出深刻的寓意和强烈的呼声。湘西花鼓戏的创作者与受众群体生活在湖南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的劳动人民对这方水土有着深厚的情意,乡土题材自然而然便成为创作花鼓戏的主要题材来源。
其次是对乡土语言的运用,戏曲作品中的语言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角色形象的塑造,乡土化的表达则代表了更高意义上的大众品位,这也是湘西花鼓戏内在的要求。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类型,湘西花鼓戏在创作中更是体现了对地方语言的运用,不论是作品中的韵白还是唱词,都带有浓郁的乡土特点,将方言形成的文化艺术和地域特色的语言魅力与戏曲的特色融合。一是以农民的日常交流习惯用语作为戏曲创作的语言材料;二是在创作中大量运用了土语方言,为戏曲音乐增加点睛之笔,增强了音乐和语言交织的地方性色彩;三是在创作中会使用一些民间俗语、谚语,深度表达了湘西地区花鼓戏的乡土气息和通俗性。
五、结语
湘西花鼓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本文对湘西花鼓戏的发展进程做出了横向分析,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唱腔、结构又进行了纵向分析,从而对湘西花鼓戏的音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结合优秀戏目进一步归纳湘西花鼓戏在题材与文学性上的表达特点,进而结合作品的形式与表达特点对湘西花鼓戏的艺术风格进行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深入对花鼓戏这一传统民间戏曲形式的研究提供参考,并期待有更多人关注我国优秀传统戏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雨逸.湖南花鼓戏的文化意蕴研究[J].青春岁月,2021(19):31-32.
[2]胡一婷.论湖南花鼓戏的分类、风格与艺术价值[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1(08):10-12.
[3]易可.文化振興视阈下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创新[J].汉字文化,2021(04):157-158.
[4]冯凌燕,冯铖智.方言对地方戏唱腔节律的潜在影响分析——以湖南花鼓戏为例[J].中国戏剧,2020(09):87-88.
[5]程诗佳.浅论湖南民歌与花鼓戏的融合与发展[J].艺术评鉴,2019(15):134-135.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音乐学院2022年学科建设项目“花鼓戏经典唱腔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曾晶,女,硕士研究生,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责任编辑 徐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