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现代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孝行意识比较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上) 热度: 14432
摘要:忠孝,从古至今都是被人们所歌颂的美德,即忠于国家、孝顺父母。很多人都只能做到其中一个方面,正所谓忠孝两难全。有人说,中国更重视“孝”,日本更重视“忠”,这也是非常片面的,应结合不同侧面来看。笔者将从中国“新二十四孝”入手,分析现代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孝行意识。

  关键词:中国人 日本人 孝行 比较

  一、中国的孝行

  (一)中国的“新二十四孝”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长久以来,关于“孝顺父母”的二十四个故事被广为流传。“二十四孝”也被认为是孝顺父母的二十四个铁则。但近年来,中国发布了“新二十四孝”,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从当今视角来看“二十四孝”,其有稍显极端的一面。最近,中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和全国老龄办等机构联合发布了“新二十四孝”。比起从前的二十四个孝顺父母的故事,这些新的二十四个孝顺的项目更能迎合时代,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具体来说,其包含了以下方面。

  ①经常带着家人回老家;

  ②节假日尽可能地陪伴父母;

  ③为父母庆生;

  ④尽量亲手给父母做饭菜;

  ⑤能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⑥耐心地倾听父母讲话;

  ⑦教父母使用电脑上网;

  ⑧经常说出对父母的爱和感谢;

  ⑨陪父母去拜访他们的朋友;

  ……

  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22亿人,其中独居的老年人超过一半。最近的一次网络问卷调查显示,每年或每半年回老家探望一次以上父母的网民有71.4%。其中,每周会去拜访父母的肯定回答仅占8.6%。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会定期给父母寄钱。

  在“新二十四孝”发布之后,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二十四项中,能做到几项?”在网络上的问卷调查中,回答者的平均值为4项。

  其中,大家做得最好的是“每周给父母打电话”,然后是“节假日尽可能地陪伴父母”,接下来是“举办父母庆生”。另外,大家做得不好的项目也有三项,包括“经常说出对父母的爱”“陪父母去拜访他们的朋友”“带着父母去电影院”。

  新浪网进行的最新网络投票中,对“新二十四孝”项目完全赞成的网民占3成。55%(一半以上)是“赞成二十四个项目的一部分”,39%的人认为“自己的实际生活状况与孝敬父母的基准有所不同”。

  (二)关于孝敬父母的法律

  在中国,成年子女有责任和义务探望自己父母的法案已被通过。而且根据新的法律,雇主也必须给予雇员看望父母的自由时间。该法律也于2013年7月1日生效。

  二、日本的孝行

  (一)调查结果

  住友生命以1910名20岁以上的男女为对象,发表了有关孝敬父母的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关于“对你来说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结果排第1位的是“不让你担心”(19.6%),第2位是“健康”(18.6%),排在第3位的是“见面”(13.7%),第4位的是“長寿”(12.9%),“金钱上的援助”(1.3%)和“礼物”(0.6%)分别排在第14位和第16位。按年龄段来看调查结果,除了40岁年龄段以外,所有年龄段的“不让别人担心”都排在首位。40岁年龄段的人第1位是“精神饱满”,第2位是“不让别人担心”。

  他们以满分100分来评价自己的孝顺度,结果显示全体的平均值是49.5分。从男女角度来看,男性平均46.4分“不怎么做”,与此相对,女性平均达到52.5分“一定程度上做了”。

  (二)日本孝顺父母的现状

  日本古代流传着丢弃老太太的传说,如果老年人不能工作了,也有作为“垃圾”被丢弃的情况。根据学者的考证,那是在发生在古代长野县的事。姑且不论真假,所谓“丢弃奶奶”说到底不过是“野蛮”时代的故事,在文明社会是行不通的。以丢弃老太太这一传说为素材的电影《楢山节考》中,描写了长子不得不抛弃母亲时的痛苦模样。监制也根据现代人的文明准则与想法重新诠释了“丢弃奶奶”这个古老的传说。

  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现代的中国和日本的孝行意识有很大不同。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道德人性的层面上,日本都没有中国那么重视。

  正如《菊与刀》的作者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评说,日本是一个与其他国家有很大差异的民族,日本人有双重的性格。在以和为贵的思维模式下,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显得如此单薄。相比中国,几千年来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影响,正所谓“仁以处人,有序和谐”。

  “孝”这个字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是每一个人共同的课题。笔者认为,文化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有的只是各自的特点,理解和接受彼此的不同,就是对彼此最大的尊重。

  参考文献:

  [1][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M].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孟子.孟子[M].徐兴无,编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蔡春华.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周芳,女,本科,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日语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