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戏剧舞台艺术中的“光语”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上) 热度: 9823
◎邱磊

一、引言

戏剧舞台表演集合了多种元素,包括灯光、道具、服饰等,任何一个元素配置偏差,都将影响到舞台艺术呈现效果。在戏剧舞台艺术表演中,舞台灯光的“光语”,实际上是通过灯光配合意蕴提炼而来的一种舞台语言,旨在带给观众别样的感官体验,在此基础上快速捕捉舞台作品形象内涵。因此,对于一名优秀的舞台灯光师而言,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艺术修养,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结合不同的舞台艺术呈现灵活使用“光语”,最终呈现别样的舞台艺术效果。

二、“光语”在戏剧舞台艺术中展现的功能优势

当前时代背景下,戏剧舞台表演更加注重意蕴氛围的营造,通过巧妙运用舞台灯光可以起到强化人物个性塑造,强化演员心理变化以及提升舞台布景艺术效果的重要作用。配合舞台音乐,引导观众沉浸在演出情境中,获得身临其境之感。

(一)引导观众视线,调动观众情绪

戏剧舞台表演中,在适当时机巧妙使用舞台灯光,在满足基本照明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帮助观众更加精准地捕捉舞台上的人物以及场景变化,尤其是在现代灯光设计中赋予了舞台灯光很多新的功能,而引导观众视线,调动观众的情绪则是最为典型的一个功能。基于舞台灯光的变化,创设更加逼真的情景,随着灯光变化,观众的思维也会随之变化,不自觉地沉浸到故事中去把握每个细节变化,同剧情深度融合,激发情感共鸣。[1]诸如,在《郑义门》的舞台表演中,主要是遵循传统戏剧舞台表演方式布置灯光,运用合理的灯光色彩贯穿剧情变化全过程,尤其是关注人物的聚焦。聚焦方式在戏剧舞台表演灯光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引导观众视线一直跟随着演员走,辅助表演,推进剧情发展。[2]

(二)营造意境,提升艺术呈现效果

戏剧发展历史悠久,但相较于电视剧或电影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戏剧舞台表演的场景少且过于单调。通过舞台灯光元素的有效应用,却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意境效果,带给观众别样的感官体验。在戏剧舞台表演中,灯光颜色或是闪烁变化,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氛围,与舞台场景和表演活动有机融合,随着剧情递进创设不同的意境,具有烘托氛围、增强人物形象立体感的重要作用。[3]例如,在婺剧《白蛇前传》的戏剧舞台表演中,周正平作为该剧目的灯光设计者,所营造的舞台意境更加写意化,随着演员情绪变化和剧情递进灯光色彩也会随之变化。剧目开场不久,是白娘子被锁在雷音寺,向往自由却不可得,整体氛围较为压抑、凄凉,无形中调动起观众的情绪。灯光主色调是蓝色,侧光则是中蓝、浅蓝色,有层次的对比下,营造的氛围显得更加压抑。在白娘子脱困后,舞台采用对比鲜明的红光来烘托氛围,与开场的压抑氛围产生强烈的反差感。而在后续的《游湖》中,主要是采用绿色和粉色的灯光来展现世间的美好。随着剧情递进,中间出现的下雨情节,用灰色奠定基调,用于表现时间变换。《良缘》主要是采用粉红色灯光来渲染场景,用于营造喜庆氛围,让观众感受到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而结尾处则是选择红蓝光与仔细雕琢的造型配合,营造写意意境,带给观众意蕴深长的感受。最后,在《断桥》这一场,小青追杀许仙,借助电脑设计了多种方位的灯光变换造型,旨在营造节奏快速、氛围紧张的情境,具有渲染氛围、激发观众情感共鸣的作用。[4]又比如,在《泥马泪》的表演中,通过泥马形象的夸张,并采用金黄色灯光来增强泥马形象立体感,更显神采飞扬。而随着人物行动,在舞台灯光的渲染下,舞台仿佛成了明黄色的海洋,将原本具象的形象抽象画呈现,进一步深化了作品思想内涵。

(三)凸显故事情节,反映人物内心世界

戏剧舞台表演中,很多时候是并没有语言交流的,而是通过情境语言和演员无声的表演来呈现,在带给观众无尽遐想空间的同时,指引观众去想象人物内心情感变化。舞台灯光的运用,可以通过色彩变化、造型变化等形式,同舞台场景布置、音乐和演员等要素有机融合,突出故事情节,将人物内心世界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有助于辅助观众加深剧情理解和感知。[5]除此之外,借助灯光也可以动态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客观地反映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化,所营造的环境氛围充分契合人物特有视觉感,提升舞台艺术效果。诸如,在婺剧《遥祭香魂》的舞台表演中,剧情主要讲述了上官秋为了招揽顾客,推销酒水,在酒旗下悬挂一只锦袜,美其名曰是贵妃遗袜,书生李暮揭皇榜与上官秋共同献袜受封,而随后却出现了真袜,新晋县令和内监总管为了掩饰皇上犯的错误所产生的一系列故事。在剧中,原本赐婚给上官秋和李暮的场景是非常喜庆的,但由于中间环节出现了真袜,导致气氛陡然发生转变。灯光颜色从原本的红色转变为冷色调,以此来突出故事情节变化。而通过定点光来突出角色,可以起到烘托氛围,生动展现人物心理变化的作用。

(四)展现时间和空间变化

戏剧舞台表演中,由于剧情发展并非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展开,但舞台布景是相对静置且固定的,所以即便剧情递进,但观众却很难感受到场景的空间变化。采用舞台灯光明暗、色彩变化的方式,控制演员表演区域,并通过特色、近景、中景以及全景等方式来呈现,进一步强化舞台的空间立体感。如通过灯光敏感变化来表示白天与黑夜变化,此种强烈的明暗变化,便于观众直观了解到故事情节在白天或是夜晚发生。借助舞台灯光也能展现四季更替,如以冷色调来营造冬季场景,借助刺眼灯光来展现夏日灿烂、炎热的阳光。另外,景的构成直接决定了光的构成,灯光设计师在了解剧情内容时,应想象景和道具演出时的作用,以及演出过程中的状态,想象不同环境下光照特点以及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例如,在《血路芳华》的舞台表演中,尽管舞台上有大转台用于展示不同时间、空间变化,但实际上布景类型并不多,因此需要借助灯光元素辅助转变,营造不同的舞台场景。而未来随着科技创新发展,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舞台灯光在戏剧舞台表演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借助灯光推进剧情变化,展现丰富多样的舞台艺术效果,与此同时,还可以拉近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帮助观众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到不同角色内心情感变化。

三、戏剧舞台艺术的灯光设计要点

灯光是戏剧舞台表演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如果舞台灯光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戏剧舞台表演效果,还会对演员表演的流畅性和沉浸性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加强戏剧舞台灯光合理化设计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戏剧舞台表演效果。就戏剧舞台艺术的灯光设计要点来看,具体如下。

(一)舞台灯光要契合导演意图

舞台灯光是戏剧舞台表演的主要元素之一,在具体设计中要立足于整体角度统筹规划,同音乐、演员、化妆、舞台布景、道具和服装等元素协调配合,避免喧宾夺主,影响到舞台表演效果。而在舞台灯光设计中,一个重点考虑的内容是要充分契合导演的创作意图,主要是因为导演负责戏剧舞台表演的统筹规划,将自身风格融入其中。所以,灯光设计师要在正确考量导演创作意图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处理,借助灯光元素来衬托主题意境。例如,戏剧《清澈的梦想》主题思想是生态环保,属于现代新编戏,其中有超过30年的历史跨度。因此,为了更好地在舞台上展现,导演选择用一棵树从枝繁叶茂到枯黄贯穿整场,并且在后区采用投影的方式呈现。开场是20世纪的乡村景象,在后区使用干冰和灯光元素来模拟一条河流,通过观察影子和灯光的角度可以看出正处于清晨,奠定环境基调。后面几场采用灰色调布景,用于展示30年以来环境的污染,并通过色调转换、视角聚焦的方式来创设回忆场景。这部作品的灯光设计十分巧妙,有助于烘托意境氛围,引导观众深入理解剧情进展以及主题思想,同时也为观众留下了更深层次的反思。[6]

(二)舞台灯光要紧密结合布景和音乐

戏剧舞台布景需要使用多种多样的材料,这些材料质地不同、颜色不同,在舞台灯光设计中需要综合考量灯光和布景之间的关系,虚实结合、立体交融,实现二者和谐统一,以增强舞台空间立体感。舞台灯光也要注重与音乐之间的协调配合,演员的表演情绪变化,需要灯光辅助配合,而音乐的节奏变化,也需要灯光节奏随之变化调整,在和谐统一下来渲染舞台氛围,这样才能令观众获得多重感官享受。例如,《血路芳华》中有很多的战争场面,音乐节奏较快,并且掺杂着一系列的枪炮声音,营造出一种十分紧张的战争氛围。灯光设计方面,采用光束在舞台空中点闪,旨在展现子弹乱飞的视觉画面,并使用红光敏感快慢变化,配上干冰烟雾,展现战争的残酷场景,令观众沉浸其中,获得身临其境之感。[7]

(三)舞台灯光要兼顾化妆和道具元素

舞台灯光设计中,除了考量上述元素以外,也要兼顾化妆、道具等元素。在戏剧舞台表演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特殊道具以及有特殊意义的妆容,需要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有所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灯光设计并非简单控制灯光位置、明暗和颜色变化,而是要有机融入整场表演中,因此需要灯光设计师消耗一定时间去了解剧情故事以及营造的意境氛围。如,在婺剧《相约明天》的表演中,整体风格是欢快、活泼的,场景变换也都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带出,同时配合歌舞场面来辅助剧情递进。全剧主要是采用全景式来展现新农村生态链,场景的光韵层次变化较为复杂,因此舞台灯光设计时要遵循简洁、直观原则,避免琐碎,通过纯净、节奏强的特写场面展现,可以有效增强作品内涵和艺术效果。

(四)舞台灯光要服务于演员表演及观众感受

舞台灯光是辅助演员表演的重要元素,通过舞台灯光的合理设计,有助于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推动剧情发展。由于演员是戏剧的主角,故事情节递进均需要通过演员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展现,所以灯光设计要充分考量剧情变化和演员角色塑造,重点关注演员表情、语言和肢体变化。例如,在戏剧《十里杨梅红》的舞台表演中,画面主体是红火的十里杨梅长街以及杨梅市场。所以,在灯光设计中,主色调为白色,并配合玫红色和紫色,采用更加纯净的光韵来勾勒出生机勃勃的乡村风貌,带给观众别样的审美感受。除此之外,舞台灯光设计中也要考虑到观众的观感,实际上,戏剧舞台表演是为了带给观众别样的审美享受,沉浸到故事情节中,获得身临其境之感。因此,灯光设计中要换位思考,尝试着站在观众角度去分析如何吸引观众注意力。开场时,灯光应尽可能一下子抓住观众注意力,中间灯光的变化要柔和、自然,契合观众的心理期许,增强故事情节连贯性。

(五)舞台灯光要虚实动静结合

戏剧舞台中的灯光设计,要注重细节性处理,避免灯光和戏剧表演出现不协调现象。为了创设良好的舞台氛围,要注重灯光的艺术处理,确保虚实动静结合。其中,虚是指通过灯光来突出展现人物形象和道具,营造故事情境。实,则是用光呈现自然效果,带给观众和谐的审美观感;静是灯光元素的光、色协调;动是灯光变化与演员动作协调一致。在具体表演中,灯光师通过调整色彩、明暗变化,增强画面对比效果,营造相对应的空间效果。所以,灯光设计中要结合不同戏剧舞台表演需要,灵活采用虚实动静结合方法,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互,便于将戏剧作品更加生动地呈现。同时,伴随着戏剧作品主题内容多样化,灯光设备也在逐步创新发展,除了常规的灯具以外,还有很多高科技的灯具,如,软管灯、计算机灯、激光灯以及频闪灯等。不同的灯具设备呈现效果有所不同,需要灯光设计师重视对灯光设备原理和效果的掌握,在不同的戏剧舞台上灵活选择不同的灯光设备,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对此,灯光师要不断学习,了解不同灯光设备的特性,并掌握灯光设备调试和维护技能,这样才能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满足戏剧舞台表演需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台灯光是戏剧舞台表演的重要元素。在舞台灯光设计中,要注重与戏剧舞台表演各种元素的协调配合,在创设良好场景氛围的同时,生动展现人物情感变化,以增强作品思想内涵,提升戏剧舞台表演效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