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环境下,高校对于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也要进行恰当调整,而调整的重点应该是把专业实践教学作为重点课程,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恰当安排,满足学生实践素质的发展要求,为学生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当前社会缺少的是专业应用型人才,而人才必须具备的特质就是拥有极强的实践素质。对于高校声乐表演专业来说,要培育专业型人才,就要提高对声乐表演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确立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妥善优化理论和实践教学结构,让学生在实践积累和实践体验当中强化表演能力。
关键词:高校 声乐表演专业 实践教学
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全面普及推广过程当中,声乐表演实践在声乐学习体系当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在推动学生表演能力和声乐素质提高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声乐学习而言,声乐表演实践是对理论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关系到能否将所学理论进行实践转化,也影响到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恰当应用。基于这样的教学规律,高校在对声乐表演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安排时,不能继续沿用过去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方法,而是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力度,探究合理化的实践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声乐表演实践能力和音乐综合素质的进步。
一、声乐表演实践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加强声乐表演实践学习是整个学习进程当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但是因为不少学生没有认识到实践学习的意义,而忽略了对实践技能的锻炼和完善。这就需要教师转变学生的不良学习观念,提高学生对声乐表演实践教学的认识,认清实践学习在声乐学习体系当中的作用和不可或缺性。第一,声乐表演实践教学是声乐学习体系的一部分,在提高音乐综合素质方面有着极高的价值。声乐表演实践学习是声乐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关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环节。声乐表演的重要目的是抒发情感,利用恰当的表演技巧获得理想的声乐表演效果,传达出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只有具备较强的声乐表演实践能力,才能为声乐学习和艺术实践打好基础,推动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第二,声乐表演实践教学有助于推动学生完成理论到实践能力的转化。学生在声乐表演学习当中,如果只是接触大量的理论,而不进行实践演练的话,即使是对理论知识了然于心,在具体应用时也会出现较大的困难,制约实践能力的发展。所以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合理化应用,并对所学理论进行验证,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实践素质。第三,有助于推动学生自我成长,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声乐表演实践从本质上看就是推动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增强声乐表达力、提升各方面素质的途径。
二、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一)科学设置声乐表演实践课程
要想让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获得规范化发展,首先要确立实践教学在声乐表演专业教学当中的地位,并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推动专业教学改革,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设置声乐表演实践课程,推动实践和理论教学的整合。其次要体现出声乐表演实践教学课程的独立性,提升其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当中的地位。目前,纵观高校声乐表演实践教学模式,广大教师对于实践教学手段的重视和改进程度在不断提高,并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价值。因此,围绕实践教学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声乐表演,能让学生体验实践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凸显声乐表演实践课程作为独立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作用。例如在完成声乐理论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参与到舞台剧表演当中。教师要将舞台剧的准备和实践工作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高校还需要整合多方面资源,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帮助,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消化吸收所学理论。为了提高实践课程的专业性和丰富性,高校还要有意识地增设实践课程内容,比如即兴表演课程、器乐演奏课程、舞台剧设计课程等,既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最大化满足,又让学生的多元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和锻炼。
(二)组织多种声乐表演实践活动
实际上,高校声乐表演实践教学用于声乐表演实践教学的时间非常短,而且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到实践演练的机会也很少。因此,要想让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极短时间之内完成理论学习,获得一定的实践技能,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必须扭转实践教学思路,冲破过去的传统教育理念,适当延长声乐表演实践课程时间的同时,还要积极利用好课外时间,利用社会以及校园的诸多优势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投入声乐表演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大胆展示自己,增强实践学习自信心。高校可以做好校园协调工作,利用好课余时间,在校园当中组织声乐表演竞赛活动,比如舞台剧表演竞赛、合唱比赛、独唱竞赛等。这些活动可以激励学生踊跃参与,同时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参赛的模式和参赛内容的权利,不断磨炼学生心理素质,引导学生累积声乐表演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对声乐理论技巧的吸收和利用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对社会資源进行挖掘与利用,扩展声乐表演实践教学平台。比如学校可以邀请声乐表演方面的权威人士来校组织讲座和声乐表演活动,让学生运用更加直观的方法品味声乐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增加学生参与声乐表演实践的欲望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互动当中持续进步,获得更大的突破和成长。
(三)引导掌握声乐情感的表达方法
声乐表演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也是音乐表演的重要类型,要求表演者在舞台上针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影响二度创作效果的关键因素就是情感的表达,也就是说学生在声乐表演过程当中要投入真情实感,同时保证情感的融入符合音乐作品本身的表现需要。学生在声乐表演当中投入的情感是不能随意产生的,而是要为整个表演做好铺垫,促进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样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加完善的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声乐表演实践技能的升华。高校声乐表演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要认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并着重对学生进行情感运用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学在声乐表演实践当中抒发情感。第一,丰富演唱技巧,夯实情感表达基础。如果没有完善化的演唱技巧,学生想要呈现出高质量的声乐表演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抒发情感了。所以学生先要从掌握丰富完善的演唱技巧开始,循序渐进地增加情感表达要素,在歌唱稳定优美的前提条件之下,投入真情实感。第二,加强对声乐作品主旨内涵的了解。要传达情感,首先要掌握情感背后的内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表演前,认真分析声乐作品,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要抒发的情感与主题。第三,将个人真实情感和声乐作品情感进行交融。这是情感投入的最高境界,也是声乐表演专业学生在实践学习当中需要着重磨炼的。例如在演唱《黄水谣》这一音乐作品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品味这首作品的主题是表达人们对民族精神的崇敬,接下来鼓励学生对歌曲本身进行研究,领悟作品歌词的内涵,感悟作品的灵魂,感知中国人民遭受的灾难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以便在传达作品情感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让听众获得共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