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汉字与古代婚姻习俗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上) 热度: 14738
摘要: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字形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婚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婚制和婚俗。

  关键词:汉字 古代 婚姻习俗

  一、关于古代婚姻习俗

  早期汉字作为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系统,大多呈现为象形图画,汉字具有表意特征。汉字是古代文化社会发展状况的一面镜子。从汉字的造字特征上,我们可以发现蕴藏于汉字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婚姻习俗,汉字的字形透出了古代社会的婚俗情况。

  二、古代婚姻的主要形态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极低,婚制主要表现为群婚杂交的婚姻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逐渐进入男权社会。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婚姻缔结方式,婚姻习俗逐步发展和完善。

  (一)“妾”“媵”与一夫多妻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由早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进入男权社会。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男子不仅是社会生产领域的主要活动者,也是婚姻家庭生活的主宰者,在家庭生活中“男尊女卑”,一夫多妻制成为古代社会最重要的婚姻形式。

  三、结语

  古代社会婚姻习俗的产生以及演变,能反映出社会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字形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汉字作为文化重要的载体,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婚俗状况。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东汉]许慎.李兆宏,刘东方,解译.说文解字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

  [3]张文修,编著.礼记[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4]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汉]班固,等撰.白虎通[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崔高維,校点.周礼·仪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7][战国]韩非.韩非子[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许芬,女,延安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责任编辑 王瑞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