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长号演奏中的呼吸控制技巧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上) 热度: 14757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大众的物质生活质量以及文化生活水准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丰富其精神世界与文化生活。长号作为音乐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由于音色较为独特,一直受到较大范围人群的推崇与喜爱。但是,长号演奏却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其中会涉及较多的技巧。本文将立足于长号演奏,对其中的呼吸控制技巧进行分析。

  关键词:长号演奏 呼吸控制 技巧

  在交响乐团中,长号是不容忽视的一种乐器,对整个乐曲的演奏效果形成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比较看重管乐文化的国家,长号不可或缺,是大部分喜爱音乐的群众比较喜欢的一种乐器。在长号演奏的过程中,呼吸控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技巧,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演奏效果。以呼吸控制技巧为关键研究点,分析控制技巧的一些措施,有助于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同时也能够为相关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辅助。

  一、长号演奏的几种呼吸方法

  在长号演奏中,不同的呼吸方法所形成的演奏效果是不同的。截至目前,在长号演奏中比较常见的呼吸方法共有三种,分别为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以及胸腹式呼吸法。

  (一)胸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指的就是借助胸腔进行呼吸。客观来说,相较于其他两种呼吸方法,胸式呼吸法的局限性相对较大。如果在长号演奏中演奏者采取了胸式呼吸,那么,无论是呼气还是吸气,都无法达到最大值。换句话说,在演奏中,演奏者没有充足的气息用于旋律的形成。并且由于胸腔与心脏的位置相对较为接近,心脏在跳动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声音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整体的演奏效果。一般来说,会采用胸式呼吸法的都是长号演奏的初级学者。当演奏者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或者自身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会慢慢脱离胸式呼吸。

  (二)腹式呼吸法

  相比于胸式呼吸来说,腹式呼吸所达到的气量值会更高。腹式呼吸,简单来说,指的是以腹腔为主进行呼吸的一种方式。腹式呼吸法具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优势,那就是耗时较短,速度相对较快。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以利用节奏的间断快速吸气,让整个腹腔充满气息形成饱胀感,从而有充足的气息用于演奏。但客观来说,腹式呼吸法比较适用于对于呼吸量有较低要求的曲目演奏中,如果对于呼吸量有较高要求,采用腹式呼吸法就不太合适,而需要采用胸腹式呼吸法。

  (三)胸腹式呼吸法

  胸腹式呼吸法结合了前两种呼吸方式,在现代长号演奏中应用频率最高,且能够达到的效果也最佳。在胸腹式呼吸中,演奏者要合理协调好自己的胸腔呼吸与腹腔呼吸,在两者自由扩张的状态下合理平分承担负荷,让所吐出的气息更加顺畅,所收入的气息也更加充足。同时,由于腹部肌肉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在胸腹式呼吸中,可以为胸腔的呼吸提供一定的支撑,以此保证吞吐出的气息更加自由,有效提高演奏效果。

  二、缺乏呼吸控制技巧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第一,身心状态紧张。这种问题一般会出现在长号初学者身上。在初学期间,演奏者很容易由于无法合理控制呼吸,而导致自己的身体处于紧绷状态。甚至有部分演奏者会忘了在演奏中要换气,要调整气息。于是在长时间吹奏的状态下,面部会逐渐泛红,甚至会爆出青筋,大汗淋漓。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演奏者表示,自己在初学阶段会因为不会控制呼吸,没有掌握相关的技巧,而出现呼吸困难的问题,导致喉咙发紧。而当这些问题出现,自己的心理会更紧张,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影响音色。部分演奏者因为不会调节呼吸,不会控制技巧,而导致自己的呼气吸气都比较僵硬,并不灵活。当呼吸僵硬时,面部肌肉与腹部肌肉会达到紧绷状态。长时间坚持这一状态的前提下,很容易产生酸痛感,甚至会影响到喉咙以及嘴唇。如此一来,口缝无法控制,进而导致发出的音色比较紧,甚至会出现持续性音色断裂。[1]

  第三,影响音准。错误的呼吸方法会导致演奏者在演奏中出现呼吸不均匀的问题。而呼吸不均匀必然会引发的一个问题,就是音准失准。例如,在高音区突然出现低音,在低音区又突然出现高音。在长号演奏中,这些问题很容易就会形成较大的突兀感,进而影响到整体的演奏效果。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演奏者会因为之前已经失误而产生心理紧张状态,从而导致在之后的演奏中,声音更不稳定,问题频发。

  三、长号演奏中的呼吸控制技巧

  (一)尽量张大口缝

  长号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铜管乐器。而在铜管乐器演奏中,最基础的一项技巧就是要控制气息,合理地应用气息。前文提及,胸腹式呼吸法是长号演奏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呼吸方式。在练习胸腹式吸气时,演奏者应尽量把气吸到极致,并且让自己的腹部产生饱胀感。而会对吸气造成直接影响的就是口缝的大小。口缝越大,演奏者吸进的气就会越多,腹部饱胀感会越明显。这样一来,在呼气时,有更加充足的气来控制,从而有效提高演奏效果。反之,口缝越小,演奏者吸进的气就会越少,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好调整。如此一来,在呼气时,很难支撑一个音符和节奏的順畅感。同时,演奏者也会由于局促调整,出现断断续续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演奏的效果。因此,在日常演奏中,演奏者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口缝大小。在这一阶段,比较适用的一个小技巧是,演奏者可以把自己的小拇指指尖作为标准,上唇与下唇的距离控制在小指指尖长度。一般来说,这一长度下所形成的口缝大小,最适用于长号演奏中的呼吸。当演奏者把这种技巧变成习惯,自身的能力与演奏效果会得到有效增强。

  (二)体会腹部饱胀

  俗话说,饱吹饿唱。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要吹奏乐器的话,一定要吃饱饭。而如果要唱戏唱歌的话,则要空着肚子。这一俗语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吹奏要有充足的底气,只有吃饱喝足,底气才会稳。唱戏唱歌要求要有稳定的丹田。俗话说,气运丹田。如果肚子内都是食物,甚至把饭吃到了顶嗓子眼的状态,那么声音很难顺畅地发出来。[2]所以,饱吹饿唱并不是一句调侃性的话语。

  如果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分析,樂器吹奏是一项体力活。所以,演奏者一定要中气十足,要有底气,也要有体力。除此之外,饱吹饿唱中的“饱”不单单指吃饱,同时也指吸气吸到饱。其中吃饱是比较基础的含义,如果演奏者空着肚子去吹奏,就很容易力不从心,也会由于饥饿而心慌,从而无法平稳自己的气息。同时,每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肺活量、吸气量,其腹部所能够容纳的气量具有明显的大小差异。但不论是吸气量高还是吸气量低,在长号吹奏中演奏者都需要习惯于气吸足,让气息能够全部进入自己的腹部,并形成明显的饱胀感。当饱胀感明显,且肚子里有充足的气,那么演奏的底气也就会更加稳定,在吹奏时,可以达到更加平稳、更加顺畅的效果。

  (三)特殊节奏换气

  在长号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所接触到的乐谱大多篇幅较长,其中不乏一些比较特殊的节奏片段。例如,在一段快节奏后突然出现一段慢节奏,在连续后半拍的状态下突然出现分音。部分初学长号的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可能会按部就班地按照乐谱中的规定,在每一个音符之后都进行换气,但结合实际训练情况分析来看,这种方法不仅会影响到演奏的整体连贯性与效果,同时也会让演奏者形成较大的压力,甚至会由于慌乱而气息不稳。为了更好地调整这一问题,在演奏中演奏者要合理控制自己的呼吸,学会在一些特殊的节奏中换气。比如,其需要提前了解所要演奏的乐谱,在一些特殊节奏的前后分析,如果在这一段换气的话,是否会影响音乐的连续性。如果不影响的话,可以做好标记。然后在具体的演奏训练中,尝试换气。如果会对此造成一定影响的话,则需要考虑通过其他方式呼吸。例如结合其他声部的旋律以及节奏合理地调整,将换气这一小操作潜移默化地融入整个演奏过程中,消除突兀感,通过合理的呼吸控制提高效果。

  (四)学会节省用气

  在众多长号演奏曲目中,交响乐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在交响乐中,经常会出现乐队大合奏的情况。为了有效丰富音乐的层次感、和谐感,长号通常会与弦乐贝斯相融合。两种乐器演奏者所应用的音符大多相同,并且和弦也相同。此时,演奏者就可以融入一些呼吸控制的小技巧,要省气。比如应用弦乐贝斯的声部,通常会囊括长号声部。而随着乐曲紧张程度的变化,演奏者可以做好相应的标记,以此合理控制自己的用气量,尽量让自己的演奏速度与演奏程度可达到舒适状态,加强长号演奏与其他乐器演奏之间的协调性。但与此同时,演奏者也要注意控制长号演奏的音色、音准。[3]当然,如果整个乐曲的重点到达长号这一部分,甚至长号是以独奏形式展现的,那么演奏者则一定要全力以赴,在张弛有度的状态下,省力省气,也可保证演奏效果。

  (五)合理运用偷气

  偷气是一种对立于正常吸气而存在的呼吸控制小技巧。在长号演奏中,偷气这一技巧大多应用在节奏比较快的演奏情况中。简单来说,偷气指的就是快速吸气。比如有的长号乐曲旋律相对较长且节奏较快,在演奏这一部分时,演奏者可以通过快速呼气的方式跳过一些演奏节拍,例如弱拍或者休止符。这一方式也可以有效降低演奏者的演奏压力与疲惫感,使之有充足的气息去进行之后的长号演奏。在日常训练中,长号演奏者要加强对乐谱的学习与了解,能够把控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位置,根据乐曲的整体节奏特点及力度变化,确定偷气的切入点,以此快速吸气,调节气息,加强演奏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长号演奏的过程中,适当地控制呼吸,并掌握相关的技巧,能够有效提升演奏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强化演奏者的演奏能力。在长号这一乐器的发展历史中,不乏专业人士对其整体的演奏技巧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来说,在长号演奏中,为更好地控制呼吸,演奏者要学会换气、用气以及偷气,同时也要注重体会腹部的饱胀感,要习惯张大口缝,在不断训练中,提升演奏效果及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磊.长号演奏中的呼吸控制技巧分析[J].黄河之声,2019(07):48.

  [2]徐玉娟.长号演奏的呼吸控制技巧探讨[J].黄河之声,2019(01):25.

  [3]胡琛.长号演奏的呼吸控制技巧探析[J].北方音乐,2017,37(17):53-54.

  (作者简介:龚锐,男,大专,甘肃省歌剧院交响乐团,二级演奏员<副高>,研究方向:长号演奏)

  (责任编辑 葛星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