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化馆 群众文化 艺术活动 地位 开展建议
群众文化艺术是否繁荣,将决定着我国各地文化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相比之下,文化馆是属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机构,其有必要及时认识到该类活动的影响意义,及时厘清相关艺术活动的进展实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有针对性的调整。久而久之,带动我国各地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社会地位。
一、群众文化艺术在文化馆工作中的影响
(一)有助于文化馆赢得群众的关注和认可
文化馆需要处理的业务类型相对繁多,经常会接触一些和群众文化艺术紧密相关的活动内容,同时还会凭借宣传、指导、娱乐、钻研等途径来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特别是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之后,他们对于文化艺术需求的空间持续扩张,更加热衷于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和获取文化类用品。而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的集合中枢,开始愈来愈赢得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二)有利于满足群众对各类文化的体验需求
文化馆当中包含各类专业化的空间场所,可以用来定期举办画展、书法展、音乐演唱交流会等艺术类活动,令群众在积极参与其中的同时,受到情感上的熏陶,从而汲取更多的文化艺术养分,学会进行文化创新创作。久而久之,文化馆将转变成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规划者和引领者,凭借更多的媒介载体、专业化和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等,去彰显群众文化艺术的魅力,迎合不同人员的文化艺术体验需要。
二、现阶段我国文化馆组织文化艺术活动中的不足
(一)活动类型不够丰富
一些地区文化馆在组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期间,习惯于将责任完全交给文化部门,没有及时争取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更没有大力呼吁新闻媒体的介入,导致该类活动结束时未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成效。为了激发更多人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就要尽快消除上述弊端,设计出更多类型丰富、生动、有内涵的活动。
(二)策划人员不够专业
结合一些县区文化馆工作实际情况观察,负责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策划的人员,通常都是大专学历的人,很少有本科以上的人员自主加入,因为新进馆员学历不高,经验尚浅,造成后续活动策划和开展水平难以保障。除此之外,文化馆中既有的管理团队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现象,他们内心根植着传统思想,习惯于沿用老旧的活动形式,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归根结底,文化艺术有着独特的社会审美标准,如若说无法及时进行内容和形式方面的革新,将很难激发人员参与的激情。今后要做的,便是厘清继承、创新之间的关系,设计出更加新颖有趣、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活动,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
三、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原则
(一)培养馆员发散性思维,提炼优秀活动创意
为了令各阶段的文化艺术活动充满创意火花,就需要开展头脑风暴,创造出更加和谐愉悦的交流环境,倡导所有馆员大胆发言并予以适当筛选整合,形成更加富有建设性和实效性的改革方案。尤其是在迎来信息化时代后,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快速融入不同领域中,文化艺术活动当然要紧跟该类潮流趋势,基于新兴技术去革新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赋予广大群众更加新鲜的视觉感官体验。如定期透过互联网平台来鼓励文化馆馆员发散思维和共享经验,从中提炼出比较优秀的创意,进一步促使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高效率和高水平进行。
(二)加强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力度
文化馆中有较多专业化的舞蹈家、书法家、绘画家等等,他们见识多且人脉广,可以整合多元化的资源来组织适当规模的书画展览和音乐会等,促成动态和静态资源的有机融合,令观众在观赏美丽的画面、聆听优美的音乐之后,学到一些技巧和人生哲理,从而拓展个人的兴趣,丰富娱乐生活方式,更加积极健康地面对未来的生活。与此同时,文化馆员还应该使用信息化技术等手段来完善文化艺术活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凭借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定期组织评比或是投票活动,赋予更多民众强烈的参与感。还有就是由政府牵头去吸引较多商家和企业前来投资,为后续文化艺术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从而不断增强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实效。
另外,要对文化艺术活动予以精准定位。要想顺利组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就必须先对活动内容和形式予以精准定位。即在开放场地组织文艺活动时,要多加入一些表演形式和活跃气氛的环节,而在主题策划环节中应当多考虑有助于彰显本地特色的内容,在维持活动组织的科学合理性之余,进一步迎合现场观众的兴趣爱好。
四、文化馆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策略
(一)倡导政府、媒体等多方参与
为了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文化馆在组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前,应当大力融合和应用多个部门的力量和智慧,从而加快既定目标的落实进度。归根结底,就是从地方政府、新闻媒体平台等诸多社会领域获取支持,令他们加入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的队列之中,从而持续完善相关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做到实时性补充各类资源,带动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协调性发展。
(二)鼓励民众的自主性和深入性介入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需要群众的自主参与,从活动中汲取各式各样的文化养分,改善自我素养。因此,文化馆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期间,需要全面考虑民众的意愿,想方设法带动他们自主参與进来,促进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需要明确的是,各地群众文化都具有特殊的民族性和民间性特征,因此,组织的活动中应当更多地反映出本地民族特色和风俗民情,且表现形式要足够生动新颖,方便将民众更好地集合在一起,促成彼此间心灵上的互动。
(三)加大力度建设专业人才团队
想要促成文化馆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需要依靠雄厚的人才力量。因此,各地文化馆应当加大各类资源的投入,打造出一批比较专业的人才团队。
第一,借助定期培训的途径来提升在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日后更高水平地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做好过渡准备工作。
第二,注重对馆员的思政素质培育,督促他们实时关注和了解最新的政策方针,追赶时代潮流。
第三,新老馆员团队要加深交流,力求在老队伍中融入全新血液,解放老一辈人的思想,丰富新进馆员的实践经验,做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入建设。
(四)协调把控继承和创新间的关系
在组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单纯追求创新而忽略传统,是不当的,关键是牢牢把握正确的传统根基,适量融入一些创新要素,使得两者之间同时进步和发展。因此,作为文化馆的职工,须及时发现和剔除一些不合时宜的传统因素,随后结合最新流行元素和思想等来填充空缺的部分,呈现出更多人们热衷的活动表现形式。归根结底,创新包含两个层面,分别对应的是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做到同步顺应这两个层面的创新趋势,才可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文化体验需要。必要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加入一些西方富有代表性的文化要素,促进国内外文化的互动和有机结合,从而带动我国各地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五)基于互联网开拓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新局面
各地文化馆要学会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特别是在文化艺术活动组织方面,要更好地融入“互联网+”理念。
首先,创建专门的群众文化活动和展览竞赛互联网平台。虽然各地每年都会举行元旦、春节联欢晚会等,但许多群众还是无缘欣赏。今后当大力使用互联网平台来进行不同文化演出的网络直播,这样就可以适当减少巨大舞台的建设成本,可直接在演播室内安排各类文艺演出活动,令所有观众直接借助手中的手机或是电脑等进行实时的观赏互动。
其次,凭借互联网来对民众进行文艺辅导。以往文化馆在进行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培训期间,经常会面临各式各样的挑战,诸如临时场地租用不便,师资更新进度缓慢等,很难达到对全民进行深入性的文化教育目标。由此,便可以考虑使用互联网平台来进行在线教育培训,确保及时深入每个家庭,并做到相关文艺教育内容和表现形式的革新和拓展。
最后,使互联网成为群众的联络点。在成功创建文化艺术活动交流网站之后,文化馆不但可以进行自身的活动新闻和图库更新、存储,还能发挥出联络群众的功效。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的前提下,基于有建设性的意见来及时消除基层文化建设中的种种难题,从而切实满足群众内在的文化体验需要。
五、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文化馆日常工作中的确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表现为有助于丰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完善群众的文化理论和文化素养等。希望今后各地的文化馆能够不断增加投入,积极获得政府和企业支持,配合互聯网平台来加深和群众间的交流。久而久之,实时丰富和更新文化艺术活动类型,丰富群众的感官体验,带动各地文化事业进一步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黎红梅.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文化馆工作中的地位[J].现代国企研究,2019(12):385.
[2]周美彦.文化馆如何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J].智库时代,2020(01):268-269.
[3]刘晓霞.浅议美术教育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性——一位文化馆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17(12):34-35.
(作者简介:彭连云,女,大专,汝南县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葛星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