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发挥博物馆展览价值教育功能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上) 热度: 12719
摘要: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对于传播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呈现当下生活,展示未来科技,以及展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载体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应有的社会教育价值,可以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要注重博物馆与当下信息技术平台的结合,实现“互联网+博物馆”的跨界融合,这对创新知识传播渠道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注重展览方式的创新,注重通过全新的展示形式传播知识,使整个知识传播过程更加地开放与高效;再次,要注重博物馆与校园的结合,针对学生的年龄、专业等开展专项展览活动,帮助学生知识拓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博物馆 展览 教育价值

  一、引言

  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博物馆具有较为重要的社会服务价值,它是用来征集、收藏、陈列以及研究自然人类文化遗产的基地,具有很强的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博物馆的功能主要有收集相关的资料、保护相关产品,并对其进行修复保护、研究、展览,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根据博物馆展示的藏品及内容的不同,博物馆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目前我国主要将博物馆划分为四大类:历史类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科学与技术类博物馆以及综合类博物馆。

  历史类博物馆主要包括国家历史、社会文化历史类的博物馆,其选址一般与历史具有一定的渊源,既可以是古代文明遗址,也可以是古代的私家园林、皇家园林,以及古代事件的发生地。主要用于记载某一个阶段所发生的历史文化事件,并用来向社会阐述相关的历史价值,或用于举办与这一历史事件相关的藏品展览。艺术类博物馆则主要包括绘画博物馆、雕刻博物馆、实用艺术博物馆以及工业艺术博物馆。这类博物馆主要向人们展示艺术发展史上的作品,或者不同时期的艺术鉴赏。世界上比较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如卢浮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都收藏了不同国家的相关艺术作品。科学与技术博物馆主要包括自然博物馆,以及基于当代声光电技术而展示科学技术演变的展览馆,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矿物、自然科学、实用科学和技术科学等。综合类博物馆则是用来展示地方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科技发展与艺术等多方面的博物馆,具有综合的教育意义,例如湖北省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等。

  二、博物馆展览的教育功能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源于其藏品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展览馆会给社会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和知识教育。与校园教育不同,博物馆通过更为直观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知识教育与文化的传播,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其教育对象不受限制。因此,相对校园教育而言,博物馆教育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全民性。同时,当人们一走进博物馆就会不自觉地被博物馆周边的环境所影响,其教育形式更加具有启发性,更能够清晰地向人们展示藏品所要传递的文化价值。

  (一)让人们铭记历史,读史鉴今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现在的社会主义阶段。读史可以明鉴,通过不同时代的历史,可以让后代了解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人文和政治制度等,而博物馆是展示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最好的载体。我国历史博物馆在博物馆总体数量中占比较大,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故宫博物院、南京大屠杀博物馆等,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封建时期重要的皇家宫城之一,记载着我国封建时代的历史变迁,人们通过参观故宫博物院,不仅能够了解到我国古代皇家生活,而且能了解到封建时期的等级制度、古代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故宫房屋建筑上的神兽总共有九只,这在古代建筑中规格是最高的,只有皇家才能有九只,一般的官员家庭则不能有九只,级别越低神兽数量越少,而且在故宫博物院会展览许多皇家用品:如水杯、酒壶等,通过这些生活用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皇家生活的奢华,同时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工匠精湛高超的手艺。另外,像南京大屠杀博物馆这类近现代历史博物馆,则可以让我们现代人铭记这段历史,从而更加珍惜当下幸福的生活,明白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只有努力奋斗才对得起先人。

  (二)让人们懂得科技,拥抱未来

  科技类博物馆的兴建与当今信息技术,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对于传播信息技术,提高全民科技知识含量,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在国际范围内,英国历来是一个重视科技发展的国家,在18世纪末期,政府就开始筹建科技类博物馆,此外,澳大利亚、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也极为重视科技馆的发展。在亚洲区域,日本是相对较早开设科技馆的国家,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馆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设的。作为科学思想与文明的展览地,科技馆对社会先进科学技术有着重要的传播作用。目前国内比较著名的科技展览馆有北京天文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和深圳科技馆等。其中,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内有一个“探索与发现”专题,其主要展览了人类在科技文明方面的发展历程,既有关于物理学、电学、力学、天文学、声学的相关知识讲解,又运用实验的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这有利于提高游览者的观赏兴趣,不至于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显得枯燥乏味。同时它又对于相关知识的传播具有良好的作用。科技馆中运用了当下比较先进的声光电结合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向参观者展示了太空万物的具体运行规则,未来电力、声学等的发展方向,能够让人们比较直观、清晰地感受到我国科技实力的强大,同时了解未来科技进步的方向。

  (三)让人们享受艺术,走向文明

  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绘画、雕刻、建筑和音乐等形式。艺术博物馆通常是与古代历史、现代科技等相融合的形式存在的,它对于人们了解古代相关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方式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艺术表达方式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走进艺术类博物馆,会不自觉地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观赏者会抛弃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沉浸在艺术的殿堂中,能够净化人的灵魂,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对于提高人的生命高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比较著名的艺术博物馆有北京艺术博物馆、武汉艺术博物馆等。北京艺术博物馆是我国规模较大的一个艺术类博物馆,此藏品涉及种类和数量较多,主要有书法类、绘画类、织绣类、青铜器和玉石类等,另外,北京艺术博物馆还会不定期展出与艺术相关的其他藏品,来丰富其收藏内容,提升整个博物馆的观赏价值与教育价值。并且北京艺术博物馆还会定期举办相关的艺术讲座,来进行艺术普及,提高公众的艺术鉴赏能力,这对于推动艺术走向生活,提高全民的艺术审美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近期,北京艺术博物馆推出了“卷帘尽放春愁去”主题的窗帘艺术展览,展出了明代晚期、清朝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窗帘,这对于人们了解古代生活方式、古代刺繡艺术和古代造景手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挥博物馆展览教育价值的实践策略

  (一)“互联网+博物馆”助力博物馆创新展览方式

  自从“互联网+”提出以来,各个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不断发展,互联网思维也在不断影响着其他业态,同时也为博物馆提供了新的展览方式,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各界对博物馆的关注,实现了人们随时都可以参观博物馆的需求,这对推动博物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促使博物馆的展览形式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藏品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而且对传播相关知识也具有极大的推广作用,使得更多群众能够以更加轻松的方式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使整个知识获取过程更加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互联网+博物馆”已经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目前而言与互联网融合较好的博物馆是北京故宫博物院。2016年以后,北京故宫博物院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开始在淘宝网站建立官方旗舰店,主要用于门票销售、文化创意产品展览和销售等。2016年末,故宫与腾讯合作推出大型的以故宫文化为基础的游戏,2017年故宫再次与腾讯合作,推出以动漫、文学为创作方式的微课和微电影。另外,故宫还与凤凰网合作利用现在比较先进的AR、3D等技术手段,在网络平台传播相关知识,截至目前,故宫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文化传播渠道,这些文化传播渠道与传统的游客到博物馆参观的文化传播渠道具有较大的差别,这种渠道寓教于乐,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使博物馆本来枯燥、专业的知识,以更加丰富有趣的形式进行展览,变得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例如在前文中提到的故宫博物院宫殿房屋上的神兽,其本为龙之九子,但相对而言名字都比较拗口难记,而通过将其转变为手伴在淘宝官方网站上进行销售,使得整个神兽文化变得可爱、新奇。这些在屋檐上的神兽则变得更容易被现代人所喜爱,通过这种形式人们在欣赏玩乐的同时就掌握了龙之九子的各个形态。此外,2020年春节期间故宫推出了“一起吃年夜饭”系列,邀请文化界人员到故宫吃年夜饭,在这个娱乐过程中则讲述了以前宫廷人员过年的礼仪、菜品等,传播了我国古代的礼仪制度,整个节目下来让人感受不到教条,整个学习过程轻松自在。

  (二)转变理念,实验体验方式促使博物馆进行开放式互动教育

  大多数博物馆只是想着把藏品按区划分陈列好即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人们很多时候到博物馆去也是走马观花式地参观博物馆藏品,至于真正对藏品背后的知识吸收多少,了解多少,则未曾真正思考,这使得整个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只是流于形式,而未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要明白展览只是一种文化的展示手段,更要注重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传播,在细节上体现整个博物馆的文化性。比如要创作符合人们接受习惯的解说词,把藏品所蕴含的知识以清晰易懂的形式传递给参观者,在博物馆内相关路引、指示牌设计上要充满文化特色,使整个博物馆都充满知识氛围,身处其中的参观者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会更加主动地去吸收相关知识。

  另外,针对科技类的博物馆,在转变理念的基础上,可以运用实验体验的方式让参观者了解科学的奥秘,这种互动式、开放式的教育形式可以让参观者体验到未来科技的发展力量,通过身临其境的科学展示手段能够让其更加真切地了解到我国科技水平,对科技的发展程度有直观的感受,这种实验方式对力学、电学、航空类科技博物馆具有更明显的传播效果。比如在中国科技馆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叫作虚拟帆板,这个实验融合了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和力学相关知识,当参观者到博物馆进行这个实验的时候,可以站在电脑屏幕前,根据屏幕中所显示的风向来扭动身体,并通过仪器将参观者的这个肢体动作传递到电脑系统中,进而电脑屏幕中的风帆会根据其身体扭动方向和扭动程度做出相应的转变,在实验结束的时候,电脑会根据参观者做出的动作给出参观者的身高、体重、身体力量等相关的数据。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游戏,但是通过这种互动的、开放式的教育方式,能够使参观者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我国力学的发展程度,以及力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馆校互建保障博物馆教育功能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与学校的校园教育功能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博物馆应有的社会教育作用,应加强其与校园的配合,提高青少年到博物馆参观的频率,用博物馆这种更加直观、更加开放的教育形式,与校园相对封闭的课堂知识形成互补,从而使学生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能够对在校所学知识有个更加充分的认识,并能将之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

  为了能够充分做到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使青少年到博物馆参观成为学校的日常教育形式之一。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城市各类学校都会带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参观,但是由于这种参观频率相对较低,且没有形成体系,而导致整个参观流于形式,未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目前随着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基本上每个院校都会要求学生到相应的爱国主义博物馆进行参观,但是由于参观的频次相对较低,部分教师的讲解不到位,以及博物馆内没有做好相应的辅助工作,而致使整个参观过程未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博物馆的沟通,使学生到博物馆参观,成为日常校园活动之一。通过一定的参观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到博物馆参观习惯,这种习惯会影响其一生,当其走进社会,这种习惯会促使其继续到博物馆参观。

  另一方面,博物馆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体系等因素,定期举办相应的展览,吸引学生主动到博物馆参观,了解更多的知识。比如艺术类的博物馆可以针对不同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的展览,吸引大学生到馆内参观,中国艺术博物馆曾经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联合组织了钻石展览,这对于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其对钻石相关知识的了解,扩充其知识体系,使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效结合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结语

  博物馆作为一个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的载体,对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现代科学技术、艺术展览以及各类文化主题知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属性,所有居民的文化知识储备量具有重要的贡献,是人们了解历史、认识未来、判断当下的重要途径。

  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要从理念上认识到其在社会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那么博物馆的工作就不仅仅是陈列相应的展品,而是如何通过这些藏品,将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与知识传递给参观者。首先,要加快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充分利用当今的互联网技术推广博物馆,让更多的人通过手机、电视等多媒体渠道了解博物馆进而产生实地参观的欲望。其次,要运用多种形式展示藏品,让观众整个游览的过程变得更加自由、开放与互动,这样会增加在整个游览过程中的趣味性,进而吸引参观者更加主动地探索藏品背后所蕴含的知识,尤其是针对科技馆,可以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参观者了解到我国科技的发展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再次,要注重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与学校教育功能的融合。从小培养学生到馆参观的习惯,培养其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这对于未来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汪喆.发挥博物馆展览价值教育功能的实践与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3):120-122.

  [2]朱幼文.科技博物馆展览资源建设:“人”比“物”更重要[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4(02):20-28+88.

  [3]唐先华.自然博物馆的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初探——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6(04):49-52.

  (作者简介:焦艳宏,女,本科,青海省博物館,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责任编辑 葛星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