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古筝 教学方式 乐曲演奏
一、以琴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少儿在刚接触古筝的时候,会对这个发出流水般音乐的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促使他们也想要尽快弹奏出那美妙的声音,这个时候,他们往往都会忽视基本功手型指法的训练,一味地追求弹奏乐曲,殊不知这样会带来很大的弊端,乐曲演奏有可能会练得比较熟练了,但是错误的手型会导致这类孩子的技巧无法提高,演奏较难乐曲时达不到该有的速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少儿的手型指法上必须严格把关,要想演奏高难度的乐曲,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少儿在这一阶段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情绪,表现出上课思想不集中,缺乏耐心,不肯多花时间练筝。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抓住少儿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因势利导,使无意识变成有意识,完成从好奇心到产生兴趣的转变,加强学生古筝兴趣的培养,具体如下。
1.要让少儿多听名曲,多听古筝名家的演奏会,通过聆听、欣赏演奏家的表演可以使少儿逐步感受古筝音乐强大的魅力,增强少儿对古筝的向往,同时也可以扩大少儿在音乐方面的知识面。
2.要多看其他少儿的演奏。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古筝教学大多数是“一带一”的形式教学,我们可以尝试让少儿听一些比自己水平低的弹奏,让他们增强练筝的信心。而对那些过于自信的少儿,我们则要让他们聆听一些难度大、演奏技巧高的同伴弹奏,适当地泼一下冷水,让他们能更用心地学习,这样就可以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3.要多为少儿做示范。教师教学过程中,要跟少儿一起弹奏,使少儿能更好地感受乐曲,学会模仿。教师在示范的同时要时刻提醒少儿手腕的放松,练习曲的技巧、乐曲的音色、乐曲感情处理以及身体语言的表达。“音乐就像语言一样有其自己的文字,你必须会读、会看、会听”。
二、以趣促学
通过使少儿对古筝产生兴趣来进行深入教学。在少儿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手腕上的问题,比如无法放松、按音不准等。这时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从一开始对古筝感到新鲜、好奇而产生的外在兴趣转变成热爱、稳定的内在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也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如在练习音阶式勾拖练习时,让少儿想象自己正在爬楼梯,通过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比,看哪一个又稳又好,这样不仅能将枯燥的练习变得形象化,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果,使之取得很大的进步。
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这时,教师可以采用通过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来编写新的节奏歌谣进行归类比较,让学生进行反复地练唱和对比分析。并且利用平日里少儿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物帮助他们通过更直观的方法去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还可以使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三、以情动琴
利用古筝乐曲表达的情感更好地促进少儿演奏能力提升。《渔舟唱晚》是一首众所周知的古筝名曲,这首乐曲用准确的音乐语言勾画出波光粼粼、白帆点点的生动画面,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夕陽西下、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的美丽景色。老渔翁荡桨归舟的悠然低吟以及渔船满载而归的丰收喜悦心情,百舟竞归的欢乐场景。教师示范演奏时要为少儿讲解曲子的意图,想象下此时的景象:黄昏的湖边,夕阳西下,微风拂柳,水波荡漾。音色的要求是优美、如歌、柔和的,手指落音要稳,出音要浓厚而含蓄,落音要准确而力度沉稳,给人以舒缓而又实在的感觉。教师要反复地多做示范,与少儿进行交流,言传身教,会使少儿潜移默化地感受乐曲的意境。《战台风》这首古筝曲在筝乐作品中开启了古筝艺术发展的新时代,全曲气势磅礴,快速段落紧张激烈,慢速段落优美抒情,成功地塑造了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教师充满激情地演奏,让少儿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更好地理解乐曲,从而达到演奏完美的境界。
四、结语
少儿古筝教学要激发少儿浓厚的学习兴趣,以琴激趣、以趣促学、以情动琴,让他们在自由、积极与愉快的古筝演奏中,自主地感受音乐、品味古风、探索筝韵。
(作者简介:步亚军,女,本科,海盐县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古筝教学)(责任编辑 徐参文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