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山特色皮影是唐山地区特有的文化遗产,地域文化特征明显,但现如今唐山特色皮影传承面临题材不丰富、后继无人、产业困难等困境。本文运用文献学方法、考察法等对该文化遗产传承进行研究,并提出从题材、人才、产业等方面的解决办法,以期为这一艺术传承提供借鉴。
关键词:唐山地区 皮影 传承
唐山地区自古文化繁盛,近临东北渔猎文明区和蒙古高原游牧文明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唐山地区文化的繁荣与多样,为唐山皮影发展提供了条件,唐山特色皮影更充分展现了这种文化特点,但近年来,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唐山特色皮影的传承遇到了诸多问题。
一、唐山特色皮影
皮影发祥于中国,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特色文化艺术形式,皮影在诸多史籍中都有记载,从最早的《汉书》记载开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是一个皮影大国,各地的皮影特色鲜明,各具不同特点,内容又丰富多样。
唐山皮影来源于生活,又发展于生活,同时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瑰宝。唐山皮影是唐山地区传统的地方戏曲艺术之一,其有多种称法,期中滦州影、乐亭影等是最常见的,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一般认为唐山皮影初创于明代末期,经过发展在民国初年达到兴盛,到如今有400多年的历史。虽然跟中国皮影的发展历程相比唐山皮影历史较短,但唐山皮影真实地反映了唐山地区发展的历程,在发展中唐山皮影不断地加入新元素,丰富了题材种类,展现出特有的艺术内涵。
二、唐山皮影的特点
(一)形式上的特点
在形式上,唐山皮影以唱功见长,其唱腔则是由“大福影”这种纯粹的说唱形式演变而来。在唱腔上有男女两种声腔,男腔往往表现出高亢粗犷的特点,女腔则表现得清脆婉转,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和欣赏习惯。唐山皮影还具有独特的曲调风格,地方韵味十足,这是其重要的特色,而唐山皮影雕镂非常精细,造型很是优美,特色鲜明,各种角色齐全。
(二)内容上的特点
唐山皮影内容主要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为主,题材丰富多样,且多为积极向上、歌颂历史英雄人物、弘扬真善美的,表现了唐山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对祖国及家乡的热爱,是唐山人民真实的生活体现,很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三、唐山特色皮影传承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唐山皮影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单一
唐山皮影内容题材方面没有大的创新,依然是以传统曲目为主。唐山皮影自从诞生以来,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典曲目,像《五峰会》《喜荣归》《火焰山》《盘丝洞》《洞庭湖》《小西唐》《四平山》《大金牌》《卞梁图》《花木兰》等,其中有些曲目为中国传统经典故事,但以唐山皮影的形式表演出了不同的艺术特色。
发展到现在,唐山皮影依然有着极高的艺术表现性,但已经表现出了不能随时代而发展的情况。当然,传统曲目也是经典曲目,传唱无可厚非,但在艺术形式多样化、艺术内容极大丰富的今天,这些传统曲目的接受人群在大量减少。所以,今后唐山皮影在发展上应大胆创新,大量引入新元素、新题材,丰富皮影内容,扩大观众群体,为唐山特色皮影发展开辟新的天地。
(二)皮影艺人的缺乏
在发展历程中,唐山皮影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为唐山皮影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比如王华、张老壁、冯凌云、聂春潮、孙兆祥、韩增等。但是到了现代,唐山皮影艺人寥寥无几,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皮影。这主要是因为皮影缺乏市场,没有经济因素的推动。
(三)传承形式单一
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没办法快速大量地培养出一批皮影艺人来,给唐山皮影发展造成瓶颈。因此,应该用现代技术手段大量培养皮影艺术传人,让广大群众能够有条件去学习和认知唐山皮影。
(四)没有形成产业
唐山皮影是传统的艺术形式,怎样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而形成产业是至关重要的。唐山特色皮影依然是用传统的技艺来表现,观众接受度低,不能形成皮影产业。这一点上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和国内其他传统产业的发展,并且也有成功的例子,就是皮影与动画片的结合。不久的将来,还可以把皮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建筑、电影、服装都可以成为考虑的对象。有了产业的推动,唐山皮影的发展就会有动力,未来就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四、怎样传承唐山特色皮影
(一)丰富创作题材
唐山皮影的题材内容多是反映和剖析当地的生产生活的,包括社会民俗、宗教活动等常见内容,这就为今天唐山皮影内容的发展上指明了方向,其题材依然可以就地取材。把唐山地区人民的生活表现出来,更容易让唐山人民接受,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可以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了解和接受唐山地区的特色文化。
(二)表演形式上的创新
在唐山皮影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艺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唐山皮影依然要丰富表演形式,在唱腔上引入多元要素,道具要丰富多样化,技术上大量运用现代技术。
(三)创新传承方式
唐山皮影的传承一直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今后要采取多种手段使传承方式多样化,如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使用网络传授等,拓宽传承路径,培養更多的传承人。
(四)政府积极引导,做好文化产业
在当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下,政府要积极引导,做好文化产业工作。文化产业可以创造很大的经济效益,经济发展反过来可推动文化振兴。在现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应积极利用好各种资源,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为唐山发展提供动力,为唐山特色皮影的发展提供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钟贤权.当代皮影艺术的生存困境与现代创新[J].中华文化论坛,2013(05).
[2]李彪.文化阳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
[3]王婷婷,范国华,马娇娇.甘肃省会宁县皮影戏传承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8(18).
[4]赵薇.试论唐山皮影的守护与传承——以唐山博物馆为研究对象[J].大众文艺,2018(06).
[5]周应斌、诸葛玮超.基于皮影原理的数字皮影动画创作研究与实践[J].美术大观,2017(06).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1910099010)。
(作者简介:胡婷,本科在读,唐山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高一帆<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唐山师范学院美术系,研究方向:美术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