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柳,是路上随处可见的落叶乔木或灌木,还是角落里不起眼的篮子?我认为都不是的,这些都不是完整的柳,或者说,这些都是柳这个字含义的一部分,是片面的。在我看来,除去植物的身份它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情怀,一种意境。
浪漫古人的诗句中从来都不缺关于柳的描写,也正是这些关于柳的描写可以让我们快速地融入当时的情境,在今天体会到千百年前古人的心境和感受。面对踏春,贺知章会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江南烟雨中的柳,它随风飘摇,含情脉脉。看吧,简单两句关于柳的描写就可以将人代入江南的婀娜风情中,也让我们感受到贺知章看见一幅美好春天光景时的愉悦心情。
面对相约,欧阳修会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多么巧妙的描写,当月儿升起在柳梢上头,她约我在黄昏后共诉衷肠。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让人联想出一幅皎洁的月亮升在柳梢上,而柳梢下就是两人执杯对饮、相互倾诉的温馨画面。这里的柳既烘托了气氛,也增加了诗句的联想能力,让我们仿佛一闭眼就能置身于当时两个人月下相约的温馨情境中。也正因为有此唯美场景在前,所以当欧阳修说“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才能够让人体会到他当时的悲伤惆怅,倍感失落吧。
面对离别,柳永会说:“今宵酒醒何處?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诗是描写柳永醉酒后的心境,醒酒后我在哪里呢?原来是在杨柳岸边,凄风残月之地啊。杨柳自古就有惜别之意,所以柳永寓情于景,通过对杨柳和周围景物的描写能够轻易地让人联想到凄凉和寂寞,醉酒醒来只有晓风残月的杨柳岸,能看见代表惜别的杨柳,却看不见我的心上人啊,真是让读者也不由得跟着叹气。
柳即是柳,属于前人,也属于后人。在今天我们仍旧能够通过那些诗句中对于柳的描写来体会前人所想要表达的心境和感受,体会那种穿越了千年的情感。或许,它做不了争奇斗艳中的主角,却一定是情境中必不可少的一位。所以柳也不只是柳,而是代表着一种情怀,一种意境。我相信爱柳的人,爱它的平凡,也爱它的不平凡。
作者简介:韩毅,男,本科,芜湖县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