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安广镇文化站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上) 热度: 10609
◎刘宪权

  浅析安广镇文化站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

  ◎刘宪权

  网络化、数字化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词汇。所以,在文化站的发展建设上也应有效利用它们。安广镇文化站在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队伍的建设与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安广镇文化站的整体状况与其他同级乡镇相比处于弱势,建设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的条件有欠缺,所以,这对安广镇文化站而言始终是一个在努力探索的问题,有待合理的策略去解决。

  文化站 安广镇 数字服务平台

一、建设数字文化站的意义

(一)文化站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概念

  文化站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也就是数字文化站,是借助于现有的先进网络技术,构建起文化站的网络文化活动与服务中心。实际就是在文化站的网站上开办文化服务类的工作活动。从具体形式上看,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一方面可以发挥网络自身的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包括一般性质的文化信息,以及具有某一专业领域或地域特色的文化信息资源的查询服务;另一方面,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还能组织多种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而这种方便、快捷的组织方式也更加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并受到他们的欢迎。

  (二)文化站数字服务平台的建设意义

  1.建设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是文化站与时俱进的需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与时代相适应、相协调。文化事业也一样,如今已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被冠以信息化的标签。那么,如果文化站依旧仅采用传统的文化服务方式,就会跟不上大众的生活节奏,自然无法得到大众的积极参与。所以,各级文化站建设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是很重要。文化站的文化服务工作主要是通过搞文化鉴赏、文化培训、文娱演出等活动来服务群众,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建设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是对以往文化服务工作的有力补充,符合其发展的需要。

  2.建设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是建设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之一

  建设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的一个大目标、大方向。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软硬件配备以及完善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机构,也可以算作是一种硬件文化设施。那么,对文化站进行建设,就有利于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而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有利于文化站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建设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是建设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文化站建设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相关建议

(一)建设数字文化站管理机制,保证其高效运行

  安广镇作为发展中的小镇,缺乏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相关人才,技术水平无法与人才聚集的发达城市相比。所以,在网站建设过程中,往往无法真正打开局面。这也是安广镇文化站面临的一个硬性问题。

  数字文化站一旦开启,就是文化站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像其他工作一样,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以保证其有效运行。为了避免数字文化站建设与发展工作的盲目性,就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机制,让工作开展的各个环节都有清晰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站甚至可以制定一个宣传、策划机制,让数字文化站提供更多新颖、丰富的服务。另外,文化站也可以借鉴市场的竞争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对网站的先进工作者给予表彰。

  (二)加强学习,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班、进修班

  数字文化站的正常运行需要较为专业的工作技能作为支撑。面对这个新事物,就要在以往传统的学习、培训内容基础上,对工作人员增添新内容,同时加大力度。主管部门能够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专业的培训班、进修班,或者下派专业技术人才到文化站指导。这些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迅速提高会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形成文化站全员学习的良好风气。安广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虽然一直都努力加强学习,但是由于工作人员老龄化和技术水平及设备的陈旧等问题,与数字文化站管理的要求有着不小的差距。

  (三)数字文化站的建设存在盲目性

  如今,建设数字文化站,搭起文化站与文化站之间以及文化站与群众之间的网络文化服务、交流平台已经被人们广泛认识和接受。但是现实情况下,人们往往是为了建设而建设,缺乏分析整合、统筹规划,非常盲目地进行执行与落实。安广镇文化站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三、结语

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是一个大趋势。我们能够及时意识到建设数字文化站的重要性是十分宝贵的。但是,对于安广镇文化站这样的小文化站而言,在实际建设网络平台的进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存在着普遍性。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分析与探索,可以为广大文化站在平台建设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1]李国新.示范区(项目)创建与公共图书馆发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03).

  [2]郭平,张楚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07(08).

  [3]李力.数字图书馆:美国的建设与启示[J].现代情报,2005(01).

  [4]徐晓琳.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运作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5]朱萍.群众文化活动应贴近群众[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6).

  (责任编辑 宋倩)

  刘宪权,男,高中,大安市安广镇文化站,中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