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电影音乐的功能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上) 热度: 11484
摘要:音乐是电影创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电影创作的要求相符合,还具备自身的艺术特色,能够促进影片的完整呈现。电影音乐能有效表达影片中的情节画面,并起到深化、推动情节走向的作用。本文以电影《勇敢的心》为例,对其电影音乐铺设影片氛围基调、推动情节发展、增强影片人物感情的表达,以及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等功能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功能 《勇敢的心》

  一部好的电影作品,往往有一段或者多段优美的音乐,音乐可以增强电影的影响力,提高电影的感染力,通过电影音乐可以将观众的听觉调动起来,实现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有机结合,从而引起观众对于电影故事情节的共鸣。

  ?一、电影音乐的功能探析

  (一)电影音乐的渲染功能

  渲染功能是电影音乐的又一功能体现,它既不着意描写景色,也不特意表达人物的主观态度,既抽象又具体;它不是单纯对画面进行解释,而是对故事情节、时代、地域等都起到一定的渲染作用。比如影片《活着》,男女主人公在街上走着,街边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广播里播放的是著名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让审美主体仿佛身临其境。这也是电影音乐渲染时代功能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电影音乐的描绘功能

  电影音乐中的描绘功能与视觉感受相关,容易引起视觉表象,从听觉上来阐述视觉效果,描绘功能具有指向性,是对特定的画面进行描绘,形成音画统一的效果。比如影片《办公室的故事》有一段表现上班的画面,画面上人们急急匆匆地赶往办公室,女职员在办公室中拿着化妆镜唠着家常;背景音乐非常欢快、跳跃,极富生活气息,与影片相辅相成;电影音乐的抒情、渲染、描绘功能在影片中起到了加强电影画面色彩、深化故事情节的作用,实现了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有机结合。

  (三)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

  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不仅有深化主题内容、歌颂影片人物、明确画面意义、暗示影片发展方向、延展电影情节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将分段的故事情节通过电影音乐结合起来并且增强影片的立体感,将画面、声音、旋律、和声等其他方面结合,从而更好地体现影片的立体感等。电影音乐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的纯音乐。受情节、环境、人物等的限制,它既能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但又不能准确地描绘场景,因此,它要和画面相结合完成审美体验。比如囊括多项大奖的《泰坦尼克号》,在影片即将结束的部分,音乐的融合使观众不仅能感受到恋人之间的缠绵悱恻,更能感受到男女主公在现实面前的渺小和无奈。电影音乐的反复出现,深化了主题内容,加深了电影的艺术感,使剧情线索贯穿全片,这部影片可以说是电影音乐美学功能体现的典型影片。

  除此之外,电影音乐的物理功能、心理功能、结构功能、人物设置功能、深化主题功能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全面系统地把握电影音乐的功能,本文将以《勇敢的心》为个案,對其展开讨论,试图揭示更多的电影音乐功能。

  二、《勇敢的心》电影音乐功能分析

  1995年,美国影片《勇敢的心》一上映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在世界范围内也广受欢迎,并一举夺得了电影票房冠军,同时获得多项大奖,成为当年电影行业的霸主。《勇敢的心》这部影片不仅在人物设定上每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个性色彩,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电影音乐,音乐曲调的不断变换,乐器的演奏等,都为影片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铺设影片的氛围基调

  电影《勇敢的心》讲述的是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的事迹,因此,电影在拍摄过程中的音乐以苏格兰地区的风笛为主。风笛是苏格兰地区常见的一种乐器,演奏比较简单,但是曲调高昂、激扬,很容易引起听众内心深处的那种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导演以风笛为乐器,这样既符合故事发生的场地,也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电影《勇敢的心》具有两个主题,分别为自由与爱情。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音乐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使用了特殊的音乐结构——单二部曲式,利用这种音乐结构进行音乐演奏时,感情表达更充分也更加具有激情。在电影的开头,使用风笛营造出一种豪放、粗犷的音调,与现代音乐的舒缓形成对比,同时随着电影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观众也可以感受到风笛演奏的韵味,通过风笛的演奏奠定影片的基调。

  (二)音乐多重变化推动情节发展

  影片运用音乐的多重变化,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做铺垫,尤其是在剧情发展的节点之处,合理的音乐变化为故事情节的变化渲染氛围,让观众的感情随之而变,一方面推动了整个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不会让观众感到突兀,情感上有平滑的过渡。例如在影片中,银幕上呈现出一群普通人生活的场景,纯净、悠远的风笛声让人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氛围,这样的民族音乐更加体现了苏格兰特有的民族情环。民族乐曲戛然而止,忧郁的小提琴声响起,银幕上的情节还未发生变化,但是观众已经能够感受到氛围的不同寻常,四声圆号不和谐的和声更是凸显了对立、矛盾的基调,为接下来发生的突变做出了准备,同时也侧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可以说,影片的故事主体部分都是在多变的苏格兰风笛演奏中慢慢发展的。幼小的华莱士在父亲的墓前久久不肯离去,一个小姑娘看见伤心的华莱士,想要上去安慰他,于是就摘了一朵紫色的小花送给了他。这时的音乐是风笛演奏,音调舒缓又不显呆滞,音色纯净透亮,烘托出一种静谧和神秘之感,将爱情的萌芽通过音乐的表达呈现给观众,同时也为后来两人相遇后轰轰烈烈的爱情做了铺垫。时光流逝,华莱士长大成人,当他再回到家乡时,当初的小女孩也已经长大,两人再次相遇,循环往复、节奏明快、曲调跳跃的音乐伴随着两个年轻人坠入爱河。最终两人私定终身,风笛的音调再次拔高,像是为二人的爱情歌颂。

  在姑娘惨遭杀害时,风笛的音色和音调剧烈转变,原来委婉纯净的旋律开始进入另外一种意境,悲壮激昂的配乐为华莱士的到来做出了铺垫。接下来的战斗和反抗伴随着快节奏的音乐,让观众在一种紧张激动的氛围中感受华莱士的愤怒以及人民的愤怒和积蓄的反抗力量。当他们齐声呼喊华莱士为英雄之子时,高昂的音乐让整个故事的主题开始偏向英雄,引出下面华莱士带领人们反抗的情节。

  在这一段中,苏格兰风笛悠长的旋律逐渐减弱,余音未了时衔接伴奏完成自然平滑的转换,将整个影片推入到另外一种氛围当中。在华莱士一声“自由”的呼喊下,音乐达到高潮,风笛声变得非常嘹亮,爱情与英雄的主题合二为一,影片的主题急剧升华,一首歌颂自由和爱情的史诗就此诞生,广为流传。

  (三)增强影片人物感情的表达

  电影音乐还可以增强影片中人物情感的表达。在拍摄电影时,一定要注意人物的真实塑造,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认可电影。因此,影片中选择的乐器为苏格兰地区常见的风笛,在伊莎贝尔与华莱士倾诉情感时,音乐随之响起,为了与场景进行完美的契合,音乐选择的是比较唯美静谧的曲调,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进行电影音乐配乐处理过程中,音乐制作者对音乐进行了特殊的处理,将这种音乐在电影制作过程中进行重复的使用。通过降音的处理,将风笛的那种粗犷豪放向唯美静谧的方向转变,这样既保留了苏格兰地区的音乐特点,也对音乐形式进行了创新,使观众能够欣赏到不同形式的苏格兰音乐风情,从而将音乐表达的画面感传达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

  还有很多配乐与情节画面存在距离感,即“声画分离”。将配乐游离于影片画面,形成一种反衬的效果,既能表达更为复杂的感情,也能将感情升华或者淡化。在影片的结尾,主人公华莱士的配剑被远远地抛掷在战场上,画面虽然没有许多内容,是一种静态的“空镜头”,但是浑厚悠长的风笛配乐,却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呈现出来,表现出对华莱士那种英雄精神和追求自由精神的高度赞扬和感叹。

  (四)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

  电影音乐还可以深化电影抒发的中心内容。《勇敢的心》表达的主题是自由以及爱情。因此,电影音乐在选择以及制作的过程中会和主题相连接。比如说电影中梅伦在与华莱士举行婚礼时背景音乐为《秘密婚礼》,背景音乐的选取与当时两人的处境比较吻合,两人的婚礼举办得比较隐秘。同时电影画面中流淌的清澈的河水以及高耸的山峰,通过画面以及背景音乐很好地表现了两人之间甜蜜的爱情,深化了电影的主题。正是由于两者的关系十分融洽,电影通过将历史与感情的有机结合,深刻地表现了主题,电影音乐与主题的完美结合,使得电影对于观众心灵的震撼程度更加强烈。

  三、结语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有着重要地位,不仅能够起到铺设氛围基调的作用,还能推动情节发展,增强影片人物感情的表达,深化主题思想。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影片。《勇敢的心》整部影片有3个多小时,其中音乐时长达两个小时,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往往会“忘记”音乐的存在,正印证了那句话“最好的电影音乐是听不见的”。影片配乐往往不是过于表现的部分,但是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却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它使影片的整体时空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容易被观众所认同,这也从侧面体现了音乐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薛蓓.电影歌曲在歌舞电影中的叙事表意功能探究——以歌舞电影《Dream Girls》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6(16).

  [2]刘伟生,郭金龙.电影音乐叙事要素综论[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3]魏耀珍.电影情节叙事中音乐的构建作用[J].当代电影,2016(08).

  [4]王少艳.由叙事看电影音乐的表意功能[J].電影文学,2013(21).

  [5]钞艺伟.试论《阿甘正传》的音乐叙事[J].电影文学,2013(22).

  [6]李慧,田龙过.论电影音乐的叙事构建功能[J].电影评介,2014(18).

  [7]李新.对电影《刘天华》中音乐叙事功能的解读[J].电影文学,2014(20).

  [8]喻琴,王浦燕玲.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电影《刘天华》的音乐叙事及传播效应[J].黄河之声,2016(12).

  (作者简介:程昊,女,广西艺术学院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文化艺术管理)(责任编辑 刘冬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