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蒸笼里的太阳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上) 热度: 11712
◎谢昕梅

  蒸笼里的太阳

  ◎谢昕梅

  初春的清晨,外面飘着斜斜细雨,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的寒意。我撑着伞,缩着脖子,疾步向小区门口的早点铺子走去。给上初中的儿子准备早餐,是我每天的必修课,虽然孩子吃不了几口,甚至有时因为起床迟了一口不吃,可我还是乐此不疲。

  小区周围有几家早点店,平时这会儿早已热气腾腾,香飘四溢,顾客盈门了。可今天这是怎么了,只有两家门开着准备做生意的样子,可居然到现在连炉灶里的火都还没生好呢,难道真是天气的原因吗?我不禁有些失望,生怕耽误了儿子上学。猛然想起前些日子不止一人跟我说过,西湖小区南门口附近有一家早点店,物美价廉,虽然开业半年多了,可去那里吃东西的人每天还是络绎不绝,大家宁可少睡十分八分钟也愿意排队到那家店门口等。我当时听了不以为然,认为这帮吃货凡事都好玩个噱头,特别喜欢夸大其词,既如此,反正也不算太远,今天就去那边吃一次,权当验证了。

  当我连跑带颠地赶到西湖小区南门口的马路上时,一股浓郁的肉香味儿便直窜入我的鼻腔。我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往对面一看,包子店周围热气缭绕,宛如仙境,隐隐约约看到五颜六色的伞像浪花一样涌动不停。等我走到跟前一看,外面站了十几个人呈圆弧形在排队,不大的店面里只有几张简单的桌子和二十几个能叠在一起的塑料凳子,里面早已坐满了人,穿校服的、打领带的、披雨披的、戴草帽的,什么样的人都有。一个头发花白的阿姨面带微笑坐在案板里侧专注地干着手里的活儿,蒸饺、包子在她的手里上下翻转,一会儿工夫三四笼就出来了,动作非常娴熟。还有一个看起来比她稍长几岁的老伯伯也是笑容满面,在拥挤的过道里来回穿梭,不停地忙碌着,一会儿往笼屉里上包子,一会儿又端起面条和馄钝往汤锅里放,嘴里不时吆喝着:“2桌鸡蛋大骨青菜面两碗,3桌三鲜馄饨四份,1桌蒸饺一笼,肉包子两笼……”终于轮到我了!我要了几个包子、一碗馄钝,细细品尝着,果然名不虚传,味道那真叫一个字“好”,份量也特别足,主要是馅料。作为天天跟柴米油盐打交道的家庭主妇,我可以肯定地说:绝对是货真价实!

  人流穿行不息,吃过就走,外面的人接着又涌进来,一波又一波,真可谓门庭若市。奇怪的是我并没有听见有一个人喊“老板结账”,我这才注意到,靠近门口的角落里有一张长方形条桌,上面放着几个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纸盒子,盒子的前面用记号笔分别写着50元、20元、10元、5元、硬币和毛票,桌子上面贴着一张不太醒目的价目表,吃过饭准备出去的人都自主地走到那儿付钱找零,估计少给块八多给几毛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更激发我的好奇心。这时店里又进来两个人,他们合打着一把老式的油纸伞,因为年头久了,伞面还缝了一块极不相称的补丁,可能因为赶时间加之走路慌乱,差点被那个大胖子男人的脚绊跌倒。我特意观察了一下这两个人,从年龄悬殊上看他们应该是爷孙俩,爷爷看起来身体不太好,面色灰黄,佝偻着腰身,枯瘦的手紧紧地拽着孩子的胳膊。老人也许是穿着有些单薄,有点微微发抖,不时还剧烈地咳嗽几声,看得出他怕影响其他人也在极力地自我克制着,脸憋得有点发紫。那个少年穿着质地很差且又肥又大的校服,上面污渍斑斑,身后背着一个沉甸甸的书包,包底乌黑发亮,有几处已经磨破了,隐约能看到里面的书本。他们点了三笼包子,两碗稀饭,老人动作慢,窸窸窣窣地喝着面前的粥,孩子却吃得狼吞虎咽,一会儿工夫就将那么多食物一扫而光,两人站起身用手抹了一下嘴就径自向店外走去,撑雨伞的时候老人似乎偷偷瞄了一眼老板,但还是互相搀扶着走了。我赶紧好心地提醒店主:“大爷,他们好像没付钱呢!”老人笑眯眯地望着我说:“没事儿,在我这儿有钱没钱都能吃饭,谁没有困难的时候呢!是我让他们来的,爷孙俩相依为命过日子,太不容易了!”“可您二老这样做生意,万一遇到的大多是吃白食的,还不亏死了?”我忍不住又追问了一句。“没事儿!”大爷淡淡一笑,接着又说,“闺女,哪有你说的那么邪乎,这世上啊还是好人多,再说即便那样也没事儿,我们老两口还有国家给的退休工资呢!”我眼眶不禁一热。

  回来的路上,雨更大了,砸在伞上噼啪作响,水花飞溅,但我却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冷了,仿佛看到一轮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让我内心热浪翻滚。我决定从明早开始,天天带着儿子跑步来大爷这儿吃早饭,风雨无阻。

  (责任编辑季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